成洪波
(东莞理工学院 党委办公室,广东东莞 523808)
东莞理工学院党委在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中的作用探析
成洪波
(东莞理工学院党委办公室,广东东莞523808)
面对新的历史机遇和挑战,东莞理工学院党委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把握发展方向,决定重大问题,推动工作落实,支持校长依法行使职权,确保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顺利起步、快速推进,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服务等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效,形成良好的发展态势。
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党委领导;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2012年9月东莞理工学院第二次党代会以来,学校党委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支持校长依法履行职权,推动学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2015年9月,广东省委、省政府将学校列为首批建设的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实施省市共建、重点支持。面对新的形势要求,学校党委以高度的责任感担当历史使命、抢抓历史机遇,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为加快建设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实现超常规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和组织保证。
全面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是高校党委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的首位要求。学校党委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部署要求,结合实际制定规划方案,扎实推进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
1.完善顶层设计,抓好战略谋划。学校党委领导班子组织开展集中学习、专题研讨、调研考察、务虚会等,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深入领会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的战略意图,深刻理解东莞增速换挡、结构调整、动力转换的发展形势,把握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人才支撑和创新需求,增强全局观念、创新意识和国际思维,明确发展改革目标。学校组织编制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总体规划》和《改革方案》,协助东莞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加快推进东莞理工学院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实施意见》,确定实施“智能制造领域新型学科专业群建设工程”、“特色产业学院建设工程”与“科技研发服务平台建设工程”等“三大工程”,构建“智力支持体系”、“人才培养体系”与“科技支撑体系”等“三个体系”等建设重点内容和具体举措。学校与大学评价专业团队合作,项目化分析发展基本思路、关键发展指标和重点突破方向,切实找准标杆、明确目标,争取考核评价标准制定与推行的话语权、主动权和主导权,为地方高校创新发展提供研究和参照对象。
2.加强组织领导,创新工作机制。在省教育厅和东莞市委、市政府的指导推动下,形成省市校联动、责任明确、扁平高效的组织领导体系。学校成立党委书记、校长任组长,副职领导任副组长,二级组织机构负责人任成员的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领导小组,负责高建工作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和督促落实。抽调精干力量组建日常办事机构“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办公室”,作为组织实施的核心枢纽部门,赋予其全校资源调配权、处置权以及相关工作的建议权,其工作可直接延伸到具体单位,特殊情况下可采取“先办后报告”方式开展工作。同时设立宣传文化组、教学工作组、科技管理与服务组、人力资源组、基础建设与资源保障组、监察与审计组等六个专责工作组,扎实推进高水平理工科大学专项工作。
3.深入宣传发动,强化思想共识。学校党委举办系列化的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专题培训班,多层面全覆盖组织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开展学习讨论,领会省市文件精神,参与学校重大决策,引导广大师生和校友努力成为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的参与者、推动者和受益者。经过反复研讨,学校上下逐步形成了“建设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高等教育改革探路”的思想共识,引发了“以卓越的创新教育和实践造福社会”的价值共鸣,强化了“走不一样的路,实现高水平发展”的道路自信。与此同时,学校和宣传部门、新闻媒体建立联动机制,开展主题品牌活动,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学校组织承办了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2016年“挑战杯·创青春”广东大学生创业大赛、东莞市科技创新节和创新创业大赛、东莞市大学生篮球联赛等大型赛事,举办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论坛等学术前沿活动,积极参加东莞国际科技合作周、东莞高层人才活动周、广东省首次高水平大学海外高层次人才招聘会等,集中展示学校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成果,吸引了国内外高校同行、专家学者和中央电视台、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南方日报等媒体的高度关注。
推进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学校获得增量财政经费和政策红利的极大支持,但要完成超常规发展目标任务,最大的驱动力还必须源于自身、来自改革。学校党委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高水平建设的首要环节,整体谋划、综合施策,稳健推进、重点突破。
1.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坚持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实施“政府支持下的学校+大学创新城(新型研发机构)+国(境)外优质教育资源+园区、专业镇街+龙头企业”合作办学模式,推进集人才培养、技术研发与社会服务于一体的特色产业学院建设。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推进创新创业学院建设,成立创新创业服务中心,出台校内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方案,为有条件的教师在岗离岗创业提供积极服务,在校内推广创客空间等新型孵化模式。依托学校建立广东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东莞),联合华南理工大学等高水平大学,以及新型研发机构、龙头骨干企业、专业镇街(园区)等,实行双导师制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努力将基地打造成为广东省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和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创新示范区。
2.深化科研体制机制改革,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学校把握作为科研体制机制改革试点单位的契机,邀请校内外专家开展专题研讨,形成了以《东莞理工学院深化科研体制机制改革实施办法(试行)》为主体的深化科研体制机制改革“1+7”制度框架,突出体现“科技同经济对接、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研发人员创新劳动同其利益收入对接”的主要内容。在科研体制机制改革的带动下,学校科研水平科研实力提升明显,2015年科研总经费10565万元(较2014年增长36.2%),横向项目数和经费有明显提升,纵向项目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提高,实现了“顶天立地”的科研格局。
3.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加快高层次人才积聚。学校坚持“内稳外引”、“引育结合”,打造“人才特区”,推动人事制度改革。一方面,成立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决策小组,建立快速决策机制,改进引进工作办理流程,设立高层次人才引进与服务中心提供一站式服务。出台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人才引进工作实施办法和高层次人才聘期责任目标、考核、聘期岗位待遇与发放、科研启动经费管理、聘期住房补贴发放、住房保障和校内遴选实施办法等管理制度,采用协议工资制、年薪制、项目工资、特别补贴、一次性奖励等方式保障高层次人才收入,激发高层次人才积极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以最大程度激发教职工积极性与创造性为目标,研究制定人事制度改革总体方案,在岗位设置、人员聘用、绩效考核、工资分配等方面进行实践探索。
4.深化内部治理体系改革,落实依法治校方略。以新修订核准的学校《章程》颁布实施为契机,完善党委会议和校长办公会议议事规则,健全学术委员会、教代会工代会、学代会制度,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校长治校、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内部治理体系。健全目标管理制度,完善业绩考核办法,改进资源配置与资金管理工作。成立预算与投资委员会、经营性资产管理委员会和资产经营公司,切实加强预算资金管理,谋划开展学校经营性资产保值增值工作。根据改革发展的实际需求,进一步优化二级组织机构设置,增设发展规划处、研究生管理办公室等机构,加强校内科研机构设置管理和改革,强化与地方协同建设研究机构。推进社会参与学校教育事业,建立院系理事会、专业建设委员会,聘请学校顾问和咨询专家,着力建设学校理事会,切实加强教育发展基金会建设等,不断优化全社会支持推动学校创新发展的大环境。
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任务重、标准高、时间紧,必须通过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提升。学校党委坚持谋全局、把方向、抓大事,支持校长组织实施学校党委决议,确保各项建设部署落到实处。
1.确立主攻方向,推进特色优势学科建设。学校确定“项目牵引、平台依托、人才支撑,交叉融合、重点突破、整体提升”的学科建设思路,瞄准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前沿,以国家重大部署、区域重要布局和市场重点需求为导向,以引领行业产业发展、提升创新服务能力的重大项目为牵引,以学科交叉融合、校内外协同创新为目标,建设集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型学科专业群。围绕智能制造领域主攻方向,学校筹备推进智能制造创新中心及3D打印、机器人、先进飞行器、环境生态、新能源、中子散射技术研究中心等11个重大科技创新平台项目,带动高层次人才团队集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科技创新平台培育,形成“以点带面”的建设效果。与此同时,学校深化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合作,连续3年选派青年博士到部门、镇街(园区)担任行政正职助理,派出创新服务小分队(专员)深入高新园区、专业镇和行业企业,协同开展核心关键技术研究攻关,承担“机器换人”等财政资助项目评估工作,为上千家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入库企业开展培训和咨询服务,鼓励科技研发平台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和教师在岗离岗创业。
2.紧抓中心工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坚持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推进特色产业学院建设,提升创新创业学院和服务中心建设水平,出台校内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方案,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每年安排1000万元资金扶持学生开展各类创新创业活动。切实执行省市共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框架协议,狠抓培养基地(东莞)建设,成立研究生管理办公室,联合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和深圳大学等大学认定东莞新型研发机构、龙头骨干企业为基地首批创新培养示范点。积极扩大国(境)内外的交流与合作,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大力开展中外合作办学。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需求,推动发展继续教育,深化与行业领军企业、新型研发机构、专业镇街(园区)合作,构建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立交桥”,提高产业服务能力。学校领导直接联系学生班级,发挥学生社区党工委作用,深入实施“社会工作进校园促党建”项目,开展学生社区党建育人“双建双联”活动,创新学生党建工作内容、方法与成效,努力推动形成教书育人、实践育人、科研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
3.突出第一资源,抓好人才队伍建设。学校建立全新的人才(团队)引进、培育、运用、服务模式,主动登门求才、广泛发布引才、海外建站猎才、加大投入育才、创新特区纳才,“不求所有但求所在”,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千方百计做好人才工作。出台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人才引进工作一系列人才引育服务制度,保障高层次人才权利,切实尊重人才首创精神,加大科研经费投入,提升人才基本待遇,加强住房保障服务,增强人才文化认同。建立“人才特区”——科技创新研究院,将其打造为科研体制机制改革特区、高层次人才(团队)集聚平台、高科技产品研发平台、高绩效技术转移中心和高质量公共服务平台,并进驻松山湖大学创新城,按照新型研发机构标准进行建设,赋予进驻高层次人才(团队)更大自主权。建设海外创新中心和驻外高层次人才工作站,延伸全球化配置优质人力资源的工作手臂。加强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建设,出台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校内博士后合作导师遴选暂行办法,不断健全学校青年教学科研人才选聘和储备机制,努力打造一支高水平师资梯队。
学校党委严格落实党委主体责任,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健全党建工作责任制,完善党建工作督促检查、述职评议、实绩考核和责任追究,形成明责任、重创新、抓落实的党建工作格局,为加快推进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提供思想引领和政治保证。
1.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学校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党委宣传部牵头协调、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扎实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思政课改革、校园文化建设、社会科学研究、党团专题培训等工作,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引导师生员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学校党委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加强对哲学社会科学研讨会、报告会、讲座以及校园网络管理,严格教师课堂讲授的政治纪律要求。开展校级思想政治教育课题立项,切实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和理论研讨。
2.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学校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培养选拔机制,配合上级部门做好学校行政班子换届工作,配优配强机关部处和二级学院党政领导班子力量。强化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党风廉政建设、党内政治生活和意识形态管理等方面的责任落实,严明政治纪律、政治规矩,认真开好民主生活会,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试行)》,加大对领导干部的问责处理,推动学校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导向,努力营造团结共事、创新实干的文化氛围。加强干部队伍思想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深化“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加大教育培训力度,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办学治校能力。
3.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学校党委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更加重视基层、关心基层、支持基层,完善教职工党支部和学生党支部设置形式,加强基层民主管理与学术组织建设。创新党支部活动方式,提高发展党员质量,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创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鼓励基层党建创新。党建经费、资源优先保障基层,推动基层党建工作规范化发展,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学校各项决定的贯彻落实。
4.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学校切实落实党委的主体责任和纪委的监督责任,注重抓早、抓小、抓好重点。推进廉政风险防控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加强制度刚性约束,加大执纪监督力度。督促检查二级组织机构查找风险和隐患,切实加强重点领域监督管理,重点对执行政治纪律、政治规矩、组织纪律、廉政纪律等情况进行专项巡查。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夯实教职员工廉洁从政、廉洁从教的思想道德基础。切实加强纪检监察审计机构队伍和能力的建设,单独设立审计处,实施纪检委员列席院系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健全完善监督体制。将顶风违纪搞“四风”行为列为纪律审查重点,坚决处理违反纪律的党员干部,严格督促党员干部“讲规矩、守纪律”。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3]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05(1).
[4]梅黎明.全面从严治党务必抓好思想教育[J].求是,2015(21):50-51.
[5]张建明.从战略高度认识高校意识形态工作[J].求是,2015(21):52-53.
[6]汪世洋.做好新形势下的新闻舆论工作[J].时事报告,2016(6):50.
[7]袁贵仁.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N].人民日报,2014-05-23(7).
[8]新华社.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J].中国高等教育,2015(Z1):6-8.
[9]顾海良,张岂之,靳诺,等.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7):4-23.
[10]陈一新.发挥聚智辅政作用,打造党委核心智库[J].政策瞭望,2010(5):7-12.
Research on the Role of Party Committee of Dongg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 Level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ENG Hong-bo
(Party Committee Office, Dongg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ongguan 523808, China)
Facing the new historical opportunity and challenge, the Party Committee of Dongg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ives full play to the role as the core of leadership, to grasp the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and decide on major issues, to promo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work, to support the principal exercise his functions and powers according to law and ensure smoothly starting construction of High Level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rapidly advance it. Achieved periodic results in subjects constructing, talents training,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service, have been forming a good momentum of development.
High Level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eadership of Party Committee;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 Strategy
2016-02-20
成洪波(1971—),男,湖南湘乡人,博士生,东莞理工学院党委书记,主要从事社会治理、社会工作和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G642.0
A
1009-0312(2016)04-009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