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发展的“八一路径”

2016-04-14 10:15洪劬颉
江苏教育 2016年46期
关键词:每学期写文章公开课

洪劬颉

·洪劬颉专栏:教育写作的智慧·

教师专业发展的“八一路径”

洪劬颉

教师专业发展是寻求教育改革发展的突破口。只有教师观念的改变,才有教育行为、教育策略的改变,也才有教育改革的实现。但是只是一味地强化教师观念的转变,从价值论挤推教师行为改变,似乎收效甚微。本文以教育写作为突破口,提出教师专业发展的“八一路径”,探索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教师成长;专业发展;教育写作

自1999年8月起,我就跟很多教师提出“八一路径”。十多年了,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跟老师们强调这教师专业发展的“八一路径”,很多老师反馈“八一路径”使“自己找到了方向,明确了路径,收获很大,发展很好”。今不揣谫陋,求教于大方之家。

一、“八一路径”: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之途

“八一路径”是指:每年发表一篇文章,每学期写作一篇文章,每年读一本书,每年读一本学科期刊,每学期设计一次创意活动,每学期开设一次公开课,每年跟一位名家聊一次天,每年跟一位特殊学生聊一次天。

这“八个一”是每一个教师都可以独立完成的,最终指向是“每年发表一篇文章”。为了这个目标,每学期就要写作一篇文章,一年就会有两篇文章,有了文章才能发表。而每学期要写出一篇文章出来,就需要做到其他的“六个一”。每年读一本书籍,能够联系自身的教育实际进行思考。每年读一本学科期刊,了解学科关注的重点、热点和焦点,哪怕只是了解一下发表的文章要写成什么样子也好。每学期设计一次创意活动,既可以是课堂教学中的创意活动,也可以是校园生活中的学科活动。有意识地设计一次创意活动,让学生乐在其中,成为学生最美的校园记忆,这个活动本身就是一次有创意的教育写作。每学期上一节公开课,只要有人听的课就是公开课,既然有人来听课,对于课的教学设计以及执教过程就会有区别于平常课的地方,就会有同行的好评和建议,这有助于自己的教学反思。而一次公开课起码可以写成五六篇文章。而每年跟一位名家聊一次天,则是近距离地跟名家名师接触,或求教,或请指点文章。跟名师名家的聊天,可以促进自己的专业更快地成长。每年跟一位特殊学生聊一次天,每一个孩子都是特殊的,也就是说,一年中跟一个学生深入地聊一次天,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丰富自己的教育经历。

可以说,这“八个一”并不难,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最低要求。

二、教育写作:指向自我实现的专业成长

我之所以要把“每年发表一篇文章”提高到如此重要的高度上来,是因为我一直坚信“教育写作是指向自我实现的专业成长”。无数名师的成长史告诉我们一个基本事实:名师是“写”出来的!

教育写作是将自己的教育经历、故事、感悟物化为文字,重在每年发表一篇。这里的发表基本上还是指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不少教师跟我抱怨:教师为什么要写文章,要发表文章,要不是职称什么的,一辈子都不会写文章,一辈子都不会发表文章。网络上也不乏所谓专家倡言要取消评职称和评职称时取消或降低论文写作方面的要求。我对此不以为然,更不以为意,反倒认为:在不可能取消职称评定的前提下,要鼓励教师发表论文。学校在教师论文发表上要建立激励机制和孵化机制。

做教师的境界在于成就学生,成就学校,做最好的自己。而每年发表一篇文章,则是实现这种境界的必经之路。(1)促进教师发展是教育写作的直接目的。教育写作不仅仅是促进教师的教,也是促进教师的学。(2)学校是教育写作的基地,学习共同体的建设、教育主题活动的开展、集体备课的研修等都是教育写作的重要主题。(3)学校要搭建平台、建立激励机制来帮助教师开展教育写作,如组织教师笔会、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教育写作培训、延聘名师指导、开展校级的教育写作评比、搭建“智慧论坛”展示教师教育写作成果等。(4)学校是教育写作的重要时空。不要一味地将教育写作变为校园以外的事情,在校园中所遇、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及时记录下来,能在学校完成的事情绝不带到校园外完成。

三、人文合一:写文章要像做人一样

要每年发表一篇文章,就需要有文章,文章是写出来的,不是空想出来的,所以每学期要写作一篇文章。有一种说法,叫“文如其人”,写出来的文章就好像这个人一样,我们反过来理解,写文章时,也要像做人一样,写文章跟做人的道理是一样的。

1.做一个有心人,立足于问题

文章不能为了发表而写作,而应该立足于日常教育的情境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研究的问题一定要从课堂中“熬”出来。会写文章与会上课是一样的。写文章不能东抄一段,西抄一段,要用自己的眼光、自己的识见、自己的词汇表达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想法。哪怕只是零星的想法,也要是自己个性的、独特的。

没有“问题”,就没有“研究”。但是,发现问题是最难的。研究真问题,首先要关注我们在教育中切切实实的问题,找准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所在,切中肯綮,从而解决问题。问题意识、问题能力也是决定研究水平、研究层次的关键。

2.做一个实心人,立足于实践

写作即研究。写作的过程就是研究的过程。所有的研究的呈现方式几乎都是写作。所以,在写作时,要立足于研究的实践,做一个实心人。当然,有一种研究是理论研究,从理论到理论,但对于大多数中小学教师来说,我们的研究、写作不能只是从理论到理论或者是从理论到实践,而应该在实践中思考,在实践中反思,在实践中研究。立足于实践的研究,才能使我们的思考在明确的教育方向中寻找到更好的教育策略和方案。

研究真问题,就需要开展真研究;开展真研究,首先需要沉下心来,务实求真,埋头苦干。研究不能完全理想化,但更不能完全现实化。匍匐在大地上而抬头看不见星空,将会比抬头看星空而被磕绊摔跤更可怕,要在现实与理想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不能去寻求那种包医百病的良方,而是要切口小一点,寻找能解决这个问题的方子。要像老中医开药方一样,那么多的药材,针对这个病,针对那个病,开出恰当而合适的方子。那么多穴位,但要治病,这个病得针这几个穴位,那个病要针那几个穴位。

3.做一个真心人,立足于建设

现在有一种现象很不好,动辄批判、动辄挑刺,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闪光点、贡献、业绩、成就,因为“建设重于批判”。

研究真问题,开展真研究,需要找到真方法。真正的教育科学研究是要注重方法的。就方法来说,现在是两派之争,也就是定性与定量的问题。其实,定性和定量分析并无本质的好坏优劣之分,我从事近二十年的教育科学研究,两种方法也经常使用,关键取决于要解决的实际问题。现在还有一种比较时髦的科研方法,叫“质的研究”,不做定性和定量分析,而是对问题作质性的研究。所谓质的研究,就是 “法无定法”,它并不一定要规定用定量研究,或者定性研究,而是方法为我所用;不管用什么方法,都必须要去关注实际问题,要遵循教育教学的本质规律,也就是“道有常道”。提出真办法,重点要强调真办法的针对性要强,操作性要强,可控性要强,同时还要可复制。能够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最佳方法。寻找最佳方法,为取得真实效服务。取得真实效,重点要得到学生的欢迎、同行的好评,可供学习和借鉴。

说到底,写文章要说人话。要写自己相信的,要写别人能信服的话。要别人信服,首先要自己相信,既有道理上的相信,也有实践上的相信;不能写连自己都不相信的。否则,就是假话、大话、空话。当然,能寻找到自己的句子,“智慧地表达自己的智慧”,则是自己的教育写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了。

G451

B

1005-6009(2016)41-0052-02

洪劬颉,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00)科研员。

猜你喜欢
每学期写文章公开课
毛泽东怎样写文章标题
宁夏超七成检察院领导兼任学校“法治副校长”
一节公开课的诞生记
离题万里
第一次公开课
让人忍俊不禁的课堂
浅谈“说课”与“公开课”的异同
“一网打尽”还是“循序渐进”——由公开课《水调歌头》说起
司马相如,只为帝王写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