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魏源祖孙三代与陶澍的交谊

2016-04-14 00:34:01刘伟顺
关键词:陶澍魏源邵阳

易 琳 刘伟顺

(1.邵阳市松坡图书馆, 湖南 邵阳 422000; 2.邵阳市魏源文化艺术研究院, 湖南 邵阳 422000)



论魏源祖孙三代与陶澍的交谊

(1.邵阳市松坡图书馆, 湖南邵阳422000; 2.邵阳市魏源文化艺术研究院, 湖南邵阳422000)

魏源与陶澍的交谊,起源于魏源祖父孝立公,陶澍身微时,曾慕名向魏府借贷,而陶富贵之后上门偿债,魏孝立公拒收,并寄望陶澍为官清正即可。其后,魏源之父邦鲁、魏源与陶澍结为至交好友,成为千古佳话。

魏源; 陶澍; 通家;世交

魏源与陶澍是晚清时期两位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及经世致用实践家,在陶澍事业的顶峰时期,魏源入其幕府,直至陶澍逝世,两人共事达13年之久。他俩既是主宾关系,也是良师益友。多年来,对于魏源与陶澍的师友情谊,记述者、研究者不乏其人,然而论述陶魏世交的尚无专文。为此,笔者不揣疏陋,特撰此文,就教于方家。

一、陶魏交谊之缘起

陶澍(1779—1839),字子霖,号云汀,自号“髹樵”“桃花渔者”,清代长沙府安化县(今属益阳市)人。嘉庆七年(1802)进士,官至两江总督,兼理两淮盐政。是“开启中国近代史的杰出政治家[1]”,“嘉庆、道光年间最杰出的经济改革家[2](P6)”,中国近代经世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魏源(1794—1857),派名远大,字默深,又字墨生,汉士,晚年入佛,自号菩萨戒弟子魏承贯,清代宝庆府邵阳县(今属邵阳市隆回县)人,道光二十五年(1845)进士,官至淮北海州分司运判,高邮州知州。是“清代的经济学、史学家和诗人,又是近代杰出的爱国主义思想家”[3](P1)。

魏源在《太子太保两江总督陶文毅公行状》一文的末尾署:“通家子内阁中书舍人邵阳魏源谨状。”那么,魏源在此为什么要自称“通家子”而不用后学、愚晚或其他谦称呢?这就很值得我们对陶魏二人的关系做一番深入的思考和研究。

通家,指世代交谊深厚,如同一家。《后汉书·孔融传》有“语门者曰:‘我是李君通家子弟’”一语,可见“通家子”之称,由来已久。魏源对陶澍自称通家子,说明在陶澍与魏源初识之前,陶魏两家就已交谊深厚。

笔者见到的资料,最早将陶魏列为师友关系的是民国时期邵阳人李柏荣,他在《魏源师友记》*李柏荣(1893—1972年),别号日涛,清代湖南邵阳北路孙家桥(今属邵阳市新邵县)人。20世纪中叶著名的文献学家。其《魏源师友记》最早成书于1936年,由邵阳大展纸业印刷局铅印出版,书名《魏默深师友记》;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以陈新宪为主,对该书重新点校、编辑,于1983年由岳麓书社出版,书名改为《魏源师友记》;2010年,又由岳麓书社将其列入《湖湘文库》系列第三次出版。一书中,收录了《陶澍》条目,其中记云:“默深官内阁中书后,侨寓江苏时,澍正督两江,延与论鹾务,默深谓‘救弊必先汰甚。请裁浮贵为减官价地,减官价为杜私贩地’,于是淮北始有改票之举。”[4](P24-25)这里,李柏荣虽然点出了魏源与陶澍交谊的内容,但并未记载陶魏交谊之缘起。

据隆回金潭魏氏族人、魏源研究专家魏寅先生《魏源传略》记载,《魏氏族谱·孝立公传》有这样一段话:“安化陶澍在未发达时,曾慕名到金潭向他求助,他慨然允诺。后来陶澍富贵了,派专人偿还借款,他不接受。对来人说:钱财是流通的东西,我不是靠它来谋取利益的。只希望你们主人做官清正,爱护百姓就好了。这点银子何必偿还!”[5](P6)孝立公,即魏源的祖父。从这一记述看,早在魏源的祖父在世时,陶魏两家就有了交谊。至于陶澍为什么会慕名前往魏家借贷?其借贷的具体时间等问题,则有待考证。

二、魏源父亲邦鲁与陶澍的友谊

魏源的父亲魏邦鲁(1768—1831),字钟毓,号春煦,国子监生。历任嘉定诸翟、吴江平望等地巡检、宝山水利主簿等职。在任期间,为人正直,性格慷慨,清正廉明,又好读书,乐于助人,故政绩颇佳。在荆溪张渚司、海州惠泽司时,尤为有名,时陶澍为江苏巡抚,很看重魏邦鲁,“礼遇之,不以小吏待也”。故魏邦鲁与陶澍、林则徐、贺长龄等上司都有交往。由于陶澍曾得到魏邦鲁父亲孝立公的资助,魏邦鲁与陶澍的相识,应该早于陶澍任职于江苏巡抚之时(1825)。据魏源之子魏耆《邵阳魏府君事略》载:“嘉庆癸酉(1813),二十岁,举明经。明年,侍春煦公起复入都,遂留,从胡墨庄先生问汉儒家法。周石芳侍郎(系英)偶见府君诗篇敦雅,四出揄扬,数日名满京师,中朝公卿争交纳焉。”[4](P2)嘉庆癸酉,即嘉庆十八年(1813),“明年”侍父起复入京,即1814年陪侍父亲春煦公入京复职。据金潭《魏氏族谱》记载,魏源生祖母匡氏“清乾隆六年辛酉正月十三日辰时生,寿七十二,嘉庆十七年壬申八月初四日酉时卒”,魏源的父亲魏邦鲁因母病故守制丁忧,至嘉庆十九年制满复职,必须进京消假,重新安排职务。他是这年春与魏源一起进京,在京城待了多久,没有文字记载。但是,从消假至重新安排职务,也不是几天之事,十天半月,或更长时间,难以确定。其时,陶澍在京任江南道监察御史。魏邦鲁带着儿子进京,目的是要为其深造和获取功名创造条件,他们首先造访的很可能就是陶澍。因此,魏邦鲁与陶澍的初识和交谊,至迟应该是在嘉庆十九年,即魏源二十一岁第二次进京的时候。其后十余年间,魏邦鲁一直在江苏宝山、诸翟等地任职,而陶澍则在江南道监察御史任上干了几年之后,于1819年出任川东兵备道,1820年擢升山西按察史,次年兼任布政使,再次年又擢任安徽布政使,1823年擢升为安徽巡抚,成为主政一方的封疆大吏。至1825年,陶澍调任江苏巡抚。[6](P305)这时,魏邦鲁仍在江苏供职,两人又有了交往的机会。

陶澍主政江苏之后,魏邦鲁与他有哪些个人之间的交往,文献无载。但自道光七年(1826)起,魏源进入陶澍幕府当幕僚,魏氏父子经常在一起,魏邦鲁又深得陶澍器重,“礼遇之,不以小吏待也”,他们的私人交往肯定不少。至于魏邦鲁与陶澍之间的公务交往,则有明文记载,如陶澍倡行漕粮海运,魏邦鲁实力主之,并参与其中许多具体事务。陶澍《海运全竣,请将在事尤为出力各员量加鼓励折子》所附清单中有“试用从九品魏邦鲁”,其时魏邦鲁任江苏海州惠泽巡检。[7](P305)直至道光十九年,陶澍病故于两江总督任上,魏邦鲁一直是陶澍的属下吏员,而魏源又一直在陶澍幕府任事,所以魏邦鲁与陶澍之间,无论私交与公交,其交谊都是很深的。这也是魏源在撰写《太子太保两江总督陶文毅公行状》一文落款时以“通家子”署名的根本原因。

三、魏源与陶澍的交谊

魏源与陶澍的交谊,是承接祖辈、父辈而来的。魏源在《太子太保两江总督陶文毅公神道碑铭》中说:“源自弱冠识公京师。”[8](P260)弱冠,即男子二十岁时行冠礼,表示长大成人。二十岁时,即清嘉庆十九年(1813),魏源在岳麓书院读书经过考试,拔为贡生;同年进京参加朝考,这是魏源第一次进京。也就是说,魏源与陶澍初识,是在他第一次进京的时候。陶澍年长魏源15岁,其时,陶澍在京城担任詹事府詹事、记名御史等职务。魏源这次进京,待的时间不长,参加朝考之后,即返回邵阳老家。在京期间,魏源与陶澍有些什么交往与活动,文献无考。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诗朋文友,相互唱和的机会一定不少。而且陶澍在京城当官,对远道而来的恩公爱孙,肯定会尽地主之谊,对魏源给予多方面的关照。

次年春,魏源陪同父亲邦鲁起复进京,父子俩一起拜会了陶澍。这次,魏源在京城待的时间较长,“从胡墨庄先生问汉儒家法……问宋儒之学于姚敬塘学塽,学《公羊》于刘申受逢禄,古文辞则与董小槎太史桂敷、龚定庵礼部自珍诸公切磋焉”[4](P2)。至嘉庆二十一年冬,魏源才离京南返。在京期间,魏源与陶澍有哪些交往,史料没有明确记载,李瑚《魏源研究增订本·年谱》:嘉庆十九年“冬,翰林院编修董国华,再次约集同人为消寒诗会。自是,每年举行。参加者有:胡承珙、陶澍、周之琦、黄安涛、陈用光……。消寒诗会,又名宣南诗社,城南诗社等。此时魏源以同乡晚辈得识陶澍,以从学弟子得常至胡承珙家,或曾与会,但非诗社成员”[5](P251)。其中关于魏源与陶澍初识的时间虽然有误,但对我们了解魏源在京城期间与陶澍的交往却大有帮助。消寒诗会实际上不是每年举行,而是“间旬日一集”[9](P57),即每十天就要聚会一次。陶澍是诗社的主要成员,魏源又是陶澍恩公爱孙,且常与京城名流吟诗唱和,他虽然不一定是诗社成员,但有胡墨庄、周石芳(系英)、陶澍等名公大卿推介,诗会举行时,必然少不了魏源的参与。因此,三年京城生活,魏源与陶澍的交谊,已从初识时“通家子”身份转为学者之间的倾心相交与意气相投了。

嘉庆二十一年冬,魏源离开北京南返之后,在家乡金潭、邵阳、长沙等地待了二年多,于嘉庆二十四年(1819)春第三次进京,馆陈沆家,授其子陈廷经学兼治举业。这时,陶澍仍在北京任职,魏源又有了与陶澍交往的机会。当年夏,陶澍赴四川任川东道员,魏源作《题陶云汀给谏庚午出蜀入蜀图即送其观察川东之行》诗五章。[9](P87)当年冬,“应贺长龄邀,经嵩山,到山西学政署贺长龄府邸,再到西安游华山,经潼关子午谷栈道由陕入蜀到成都,乘舟嘉陵江上至重庆川东道署拜访陶澍,然后乘船出峡。”[9](P95)。这次四川之行,魏源的主要目的是考察沿途山川形胜,同时,也顺便拜访了忘年之交陶澍。与陶澍进行了哪些交谊活动,文献无考,两人之间诗文唱和是肯定的。魏源在重庆与陶澍别后,至道光五年(1825),陶澍调任江苏巡抚,其时魏源在江苏布政使贺长龄幕府,协助贺处理政务与文案事务,陶魏二人不仅私人交往的机会增加,而且有了工作上的交往。故友相逢,逐成莫逆。

当时,两江地区最大最重要的政务是漕政和盐政。魏源在贺长龄幕府时,即协助贺长龄、陶澍他们筹办漕运政务,极力倡行漕粮海运。“时巡抚陶文毅公澍,亦以文章经济相莫逆,凡海运水利诸大政,咸与筹议。”[10](P620)魏源为答谢陶澍知遇之恩,积极参与到漕粮海运工作中来。他通过对漕粮海运路线的实地采访调查,认为实行漕粮海运是解决当时南粮北调的最佳方案,先后代贺长龄作《复魏制府询海运书》,代陶澍作《复蒋中堂论南漕书》,肯定漕粮海运“其所利者有三:国计也,民生也,海商也”[11](P396),从而坚定了朝廷实行漕粮海运的决心。

道光七年,江苏布政使贺长龄调任山东布政使,魏源进入时任江苏巡抚陶澍幕府。其后,陶澍升任两江总督,魏源在陶澎幕府中,协助陶澍处理漕政、盐政、水利等事务。直至道光十九年六月二日陶澎病逝时,魏源一直在陶澍幕府供职,成为陶澍实施漕政、盐政、水利、人事等项改革的得力助手。

陶澍逝世之后,魏源作挽联二副:以示深切怀念。

其一:

知遇感殊深,石屋印心,牗北垂询商大计;

施恩诚普及,灵车返里,江南遗爱念宏规。

其二:

旌旗榇扶归,豪杰为神,共仰勋名千古绩;

东南民悼念,甘棠遗爱,同沾德泽百年恩。

并先后作《太子太保两江总督陶文毅公行状》《太子太保两江总督祀贤良祠陶文毅公墓志铭》《太子太保两江总督陶文毅公神道碑铭》,对陶澍的一生做了全面的总结与高度赞扬。此外,又遵照陶澍临终遗嘱,一力肩承《陶文毅公文集》编辑重任,于次年定稿成书。[9](P316)于此可见,陶魏二人感情至深,终身莫逆。

[1]夏剑钦.陶澍应是开启中国近代史的杰出政治家[J].书屋学刊,2011,(2):4-8.

[2]陈浦清.陶澍传[M].长沙:岳麓书社,2011.

[3]李瑚.魏源研究(增订版本)[M].北京:朝华出版社,2002.

[4]李柏荣.魏源师友记[M].长沙:岳麓书社,1983.

[5]魏寅.魏耗传[M].北京:光华出版社,1990.

[6]薛其林.陶澍的经世思想与实践[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1.

[7]李瑚.魏源研究(增订版本)[M].北京:朝华出版社,2002.

[8]魏源.魏源全集[M].长沙:岳麓书社,2008.

[9]熊焰.魏源年谱新编[K].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2.

[10]魏源.魏源全集[M].长沙:岳麓书社,2004.

[11]魏源.魏源全集(第十二册)[M].长沙:岳麓书社,2004.

Friendship between Three Generations of Wei Yuan and Tao Shu

YI Lin1, LIU Wei-shun2

(1.Songpo Library of Shaoyang, Shaoyang 422000, China;2. Wei Yuan Culture and Art Research Institute of Shaoyang, Shaoyang 422000, China)

The friendship between Wei Yuan and Tao Shu dated back to the time when Tao Shu was lowly, and borrowed money from Wei Yuan’s grandfather the revered Xiaoli out of admiration. But after Tao Shu became rich and powerful and came back to pay the debt, the revered Xiaoli declined the money and hoped to see a pure and upright officer in return. Thereafter, Wei Yuan and his father Banglu made good friends with Tao Shu, and their friendship has been spread so far as anecdotes.

Wei Yuan; Tao Shu; old family friends; friendship spanning two or more generations

2016-05-18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委托项目(2009JD42)

易琳(1977—),女,湖南邵阳人,邵阳市松坡图书馆馆员。

刘伟顺(1956—),男,湖南隆回人,邵阳市魏源文化艺术研究院院长,副研究馆员。

B252

A

1672—1012(2016)04—0012—04

猜你喜欢
陶澍魏源邵阳
邵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觉化设计与开发
陶澍:道光时期第一贤臣
同舟共进(2022年6期)2022-07-11 00:50:03
邵阳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作品选登
单圈图的增强型Zagreb指数的下界
邵阳三一工程机械与零部件再制造工程项目开工
论魏源早期理学思想及其转变
原道(2019年2期)2019-11-03 09:15:00
漫画
读书(2014年11期)2014-09-10 07:22:44
魏源对西汉四家诗的评说
渟涵无际 瑰辩洪音——评陈蒲清《陶澍传》
春温秋肃 干国良臣
书屋(2013年6期)2013-04-29 00:4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