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 奕 商娜红
(广西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 广西 南宁 530000)
从叙事学视角论《冰点》特稿叙事特点
(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广西南宁530000)
20世纪90年代特稿被引入中国。特稿作为新闻报道的一种体裁,一反新闻的易碎性,长存下去。文章以中国特稿先锋《中国青年报》的《冰点》栏目(未改名前)为研究对象,从1997年到1998年的《冰点》特稿中抽取12篇报道文本作为研究样本,运用叙事学、新闻学有关理论,采用文本分析法、典型个案剖析法、归纳统计法,从叙事视角、叙述者、叙事结构三个方面对《冰点》特稿进行研究,以探求其叙事特点。
叙事学; 《冰点》; 特稿
叙事学(narratology)又称叙述学,诞生于法国,目前尚无统一定义。法国著名文艺理论家托多罗夫认为叙事学是关于叙事作品的科学。法国经典叙事学家热奈特说:“叙事学着重研究叙事的普遍特征,是研究叙事的本质、形式、功能的学科。”叙事学分为经典叙事学与后经典叙事学或结构主义叙事学与新叙事学两个学派。前者把叙述作品的结构形式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语言学的研究方法,以试图寻找出唯有叙事作品才有的独特语言形式;后者是在保持前者理论特征和特有理论模式的同时,吸收其他学科有益成分,诸如女权主义、后结构主义、读者反应批评、精神分析、新历史主义、哲学、电影研究和计算机科学等,形成的各种跨学科的研究学派。
新闻是最普遍的一种叙事方式。叙事学所说的叙事外延很大。热奈特指出叙事主要是用书面语言表现一件或一系列真实或虚构的事件。语言是叙事的主要存在形式,从句子到话语都包含着叙事的成分。新闻——新闻文本就是叙事。
叙事学理论强调叙事作品的独立性、内在性。后经典叙事学重视作者、读者和语境的作用,把对文本和社会的研究结合起来,更加符合文本形式和内容相统一的客观实际。
(一)特稿定义
国内外学者莫衷一是,尚无统一的特稿定义。记者J·富兰克林认为:“特稿是一种非虚构的短故事形式。”梅尔文·门切指出,特稿的目的是在娱乐或以侧重讲故事来提供信息。美国新闻学教授詹姆斯·阿伦森指出,特稿通常指报刊上篇幅较长的、没有正规的新闻导语、关于某人或某机构的一桩新闻事件,或某一政治事件或社会事件的某类稿件。我国的《新闻学大辞典》给特稿下的定义是:“特稿就是运用解释分析、预测等方法,从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影响作用、发展趋势等方面报道新闻的形式。”我国学者认为,特稿就是以讲故事的手法,对新近发生的重要且有意义的事实进行分析,对事件进行深层次报道的新闻形式,也称新闻特稿。
(二)《冰点》特稿
1994年底,《中国青年报》决定增加一个“特稿版”,1995年1月6日第一期《冰点》问世,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特稿专栏。开始,这个特稿专栏是每周两期,之后改为每周一期,每期整版刊出。2004年,以特稿为基础的《冰点》增加至四个版,改为《冰点》周刊(文中的《冰点》指增版前的特稿专栏《冰点》)正式创刊。至今,特稿版已出版近1000期。
《冰点》特稿报道的内容是关于社会的“焦点”“热点”,并且更多的关注不显著的人群和事物、普通人的生存状态和想法,发表一些人所未言的真知灼见。
《冰点》的第一篇特稿《北京最后的粪桶》一经刊登,就成了全国关注的热点。使得《冰点》成为《中国青年报》的标志。《冰点》以其独特的视角呈现出一个时代,多篇报道引起了重大的社会反响。1996年底,《冰点》成为与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南方周末》的《时事纵横》齐名的三大栏目,被新闻界的专家评选为“中央主要新闻媒介名栏目”。2003年,《冰点》被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评选为第三届“中国新闻名栏目”。全国记协曾在七个省市进行了较大规模的调查,《冰点》被七省市的各界读者提名为报纸类新闻第一名。
本文从1997年到1998年的《冰点》特稿中,笔者抽取12篇报道文本作为研究样本,对选取的样本从叙事视角、叙述者、叙事结构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具体情况见表1。
(一)《冰点》特稿的叙事视角
叙事学中的视角是指“一部作品或一个文本看世界的特殊眼光和角度”。托多罗夫指出,我们打交道的都不是原始的和未经处理的事件或事实,接触的总是通过某种方式介绍的事件。我们在文本中看到的不是本来状态的事件或事实,而是对事件的这种那种叙述。因此,同一个事件或事实,如果从不同视角去看、去阐述就会有不同的事件或事实。正如鲁迅所说,“一本《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视角在叙事学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近20年西方叙事学对视角的讨论十分频繁,对其分类莫衷一是。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教授黎明洁受托多罗夫和热奈特叙事学视角理论的启发,将叙事视角分成四类:全知全能视角、人物有限视角、纯客观视角、复合视角(见表2)。笔者借用她的分类法,对《冰点》特稿进行了分析。
表1 研究样本的叙事视角、叙述者、叙事结构的类型统计
表2 叙事视角的分类及其特征
样本文本全篇采用单一视角的不多,只有4篇,其中采用纯客观视角的仅1篇;其余8篇都采用了复合视角,其中人物有限视角、全知全能视角共同运用较多,有7篇。
1.全知全能视角
叙述者既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又可以对事件加以评论,叙述者比任何人物知道的都多。托多罗夫用“叙述者>人物”公式表示,热奈特称之为零聚焦或无聚焦。
这种叙事视角有利于描述线索复杂、人物众多的故事。在《冰点》特稿中,全知全能视角的运用很多。《争夺》《接轨》《枪声响过之后》单一地采用了全知全能视角。在前两篇特稿中,作者以零聚焦的方式,把蒋介石、蒋经国、毛泽东、陈寅恪、施雅风、冯友兰、华罗庚等众多人物联系在一起。在空间上,横跨亚欧大陆。在时间上,纵越古今。将中国院士诞生的背景、经过、结果呈现在我们眼前。
但在全知全能叙事运用过程中,由于记者自由剖析着人物内心从而影响新闻稿件的真实性。还是以《争夺》《接轨》为例:
蒋介石自信,他一向对中国的高级知识分子们不薄,在这“危难时刻”,他们于情于理都应追随他到台湾“共撑危局”。
毛当然知道,郭老以“翰林”代“院士”,有他的特定含义,那就是,让“翰林”这个词,经过推陈出新,赋予新的内容。
蒋介石、毛泽东分别在1975年、1976年逝世,记者不可能知道他们当时的想法。文中的心理描写无疑违背了新闻真实性。因此,记者在运用全知全能视角时,务必谨慎。
2.人物有限视角
叙述者为了特定的目的对视角信息范围进行限定,始终从人物的视角出发来进行叙述,视点人物一经确定,一切都严格依据人物的情感和知觉等来表现。叙述者和人物知道的一样多,无权叙说人物不知道的信息。视点人物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多个人轮流担当。托多罗夫用“叙述者=人物”公式表示,热奈特称之为内聚焦。
人物有限视角的运用可以让新闻报道更真实。通过记者或当事人的视角,让读者看到形象化、立体化、有典型、有细节的画面,让新闻可闻、可见、可感、可触。在《冰点》特稿中,人物限知视角的运用很多。比如《妈妈,你在哪儿?》的开篇,以记者的视角观察、描述主人公张宁的外貌:
52岁的张宁此刻就坐在我对面。
和被采访的普通百姓一样,张宁有问必答,但没问到的事,一句也不多说。谈话有点像挤牙膏。
他有一张特别的面孔:高鼻深目,头发从远处看是黑色的,但在阳光下它发出浅浅的褐色,和眼睛很相配。
除了用记者的视角外,《冰点》特稿也常用当事人的视角来叙事。比如在《神秘的“金钥匙”》一文中,记者用舒斯曼、乔夫尼·威伦特、孙东、黄国强、赵清、黄尔泰等数十名门童的视角,讲了许多故事。这些故事让我们看到他们全心全意为他人服务的职业精神。
3.纯客观视角
叙述者从一个非人格化的视角出发来进行叙述,只能反映人物的外在表现,无法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无权对事件进行评判。托多罗夫用“叙述者<人物”公式表示,热奈特称之为外聚焦。
纯客观视角最大特点是排除一切主观思想,像一台没有思想、没有感情的摄像机去看人看物,可以增强新闻的可信性。但使用起来难度很大,因为视角必须是“无我”的,人是主观动物,一不留意难免越界到“有我”的状态。在《冰点》特稿中,纯客观视角的运用很少。在样本《家长有病,还是孩子有病?》中,我们发现了少有的纯客观视角:
办公室里,中心主任孙博士正用红笔在一张表格上画着。一对中年男女,把头挤在孙博士的桌子上,紧张地盯着那支红笔,在他们身后,一个男孩站得笔直,表情木然……
“这孩子实际多大?”我问。
然而就在末尾标有下划线处,我们可以看到,作为“我”的记者又冒了出来,打断了纯客观视角的叙事。
4.复合视角
叙述者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在叙述中安排合理的视角转换,让叙述超越了某一单一视角所限定的信息但又不影响读者的阅读和评判。托多罗夫把叙述文本视角的转换称之为“观视点的变化”,热奈特称之为“变音”。
《冰点》特稿中采用了大量的复合视角。以《妈妈,你在哪儿?》《逃离校园》为例,该特稿时而用全知全能视角交代不同事件的背景,时而以记者、当事人的限知视角讲故事。
(二)《冰点》特稿的叙述者
叙述者在叙事学中指的是陈述行为的主体,即故事的讲述者。
叙事学理论认为叙述者不一定等于真实作者。真实作者就是创作叙事文本者,叙述者就是故事的讲述者。叙述者和真实作者在新闻写作中很多情况下是重合的,新闻叙述者等于真实作者。叙述者的身份和他描述的事件的真实度都直接影响新闻的真实性。
新闻特稿的叙述者与真实作者时而重合时而分离。因为特稿是对事件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发展趋势的深度挖掘,与现场报道不同,特稿的采写常常不能与事件发展同步,特稿记者为了还原事件全貌就必须采访事件的相关人士,进行共时叙事,重现事件发生时的场景,把真实情况告知广大受众。
根据信息发出者的不同,《冰点》特稿的叙述者可分为记者和事件相关人。当记者本人是叙述者时,又可根据他的叙述行为再分为“自我意识”记者和“无自我意识”记者。
样本文本中叙述者是事件相关人的很少,单用的只有1篇,叙述者是“自我意识”记者和“无自我意识”记者的篇目较多,两者兼备的有9篇。
1.记者是叙述者
(1)“自我意识”记者
当特稿叙述者是“自我意识”记者时,此时的记者通常以目击者、见证人、参与者的身份出现。他们会或多或少地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并出面说明自己正在叙述。一般会以“我”“我们”“记者”等表明身份,对事件的发展进行叙述。比如在《“笨拙”的锤子》里:
“《金钟》每期印刷出来,捧在手上,心里都怪幸福的!”张广义这么说。
他们送给了我一迭《金钟》,很粗糙,白纸薄而脆,得很小心地翻,油印的字模模糊糊,看起来也费劲儿。
此时的记者,作为事件的见证人,亮明自己作为叙述者的身份,评价起村民办的名叫《金钟》的诗集。
又比如《家长有病,还是孩子有病?》这篇特稿中,记者作为事件的参与者,多次提到“我”——记者本人,并以“我”的所见所闻所感推动全文发展:
在感觉动作教室,一群孩子,像疯子一样,在玩耍。有拍球的,走平衡木的,荡秋千的,他们一个个满头是汗,满脸通红,都扯着嗓子喊。
我在门口喊了声:“喂,你们都愿意在这儿玩吗?”
这篇特稿中,特稿记者的参与确实增加了报道的真实性。但是大量的不恰当地运用“自我意识”的叙述者,反而会因为过度融入叙述者的思想而造成新闻事实失真。
(2)“无自我意识”记者
“无自我意识”的叙述者往往将自己的身份隐藏起来,让读者在阅读时感觉不到其存在,使事件的展现更加自然流畅。这种叙述方式利于向读者介绍事件背景、展现某一事件的全貌。比如在《“上访村”纪事》中,记者把自己隐藏起来,向读者介绍王营村:
1400多口人的王营村,东西狭长,形同一片小小的落叶,挂在安徽省的西北角。
就是这不起眼的小村庄,前几年,却牵挂了从县、省、到中央各级领导的心:仅1994—1995年,全村共进京上访8次……
还是这个小村庄,1996年7月2日,从村里“突突突”开出14辆装满粮的机动车,上写“‘上访村’送粮车”。
这篇特稿中记者不直接出现,给读者感觉是事实说话,富有真实感。
2.事件相关人是叙述者
事件的相关人士主要包括事件当事人、事件知情者、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士。在《逃离校园》一文中,以当事人“小海”为叙述者,讲述了他逃离学校的原因:
我从小学开始就讨厌学校,80%的老师都找我麻烦,尤其是班主任。小学一年级时,有一次朗诵比赛,有一个同学朗诵得最好,得了校花,老师问我们:大家想不想比他朗诵得更好?想读得更好的同学举手。全班同学就我没举手,因为我不喜欢朗读。
《悲壮的号角》中也以当事人为叙述者,讲述自己与亡妻马霞“环保绿色行”的感人事迹。
(三)《冰点》特稿的叙事结构
叙事结构由情节、人物和环境三个要素组成。中国社科院研究员董小英在其著作《叙述学》中指出:“叙事结构主要是指文本内部的叙述方式安排,则文章结构;再是指互文性的文本间的文体方式的安排,则文体结构。”
情节是事件的形式系列或语义系列,是故事结构中的主干,是人物、环境的支撑点,分为功能、序列和情节三个层次。人物是构成故事、完成情节的主要个体。环境构成人物活动的客体和关系,包括空间因素和时间因素。
消息乃新闻体裁之一,其倒金字塔结构比较固定:标题、导语、主题,从19世纪中叶一直使用至今。而特稿的结构就比较多样,不同的特稿记者、不同的事件、不同的新闻媒体有不同的报道风格,从而使得叙事结构形式多样。综合分析早期《冰点》特稿的叙事结构特点,其叙事结构大致可以分为二种:时间顺序型、因果关系型。
样本文本中叙事结构分别是时间顺序型、因果关系型的文本有6、7篇,两者兼备的很少,仅1篇。
1.时间顺序型叙事结构
时间顺序型叙事结构是《冰点》特稿最常见的结构方式,就是叙述文本按时间顺序或事件的发展顺序安排结构。大致可以分为三类:顺叙、倒叙、插叙。在选取的《冰点》特稿文本中,倒叙的手法采用比较多,就是开头先将故事结果呈现出来,之后再按事件的发展顺序讲述事件发展的全过程,最后再回到开头。这吸引读者阅读兴趣,比如在《“上访村”纪事》中,记者张坤在开头就概述了王营村三年的上访,然后通过采访对象的回忆,按照倒叙的顺序将上访事件一一呈现出来。它的序列组合是这样的:
三年前因不断上访造成农田荒芜,缺水断电,无粮交公的“上访村”王营村在1996年7月2日,领头在全县超额交售粮食——村支书向记者讲述上访起因:1993年秋,村民王登礼家无钱向公家交款,被扒房子,无家可归。而村干部压榨村民,大吃大喝——继续讲述王营村1994年至1996年的上访经过——回到现在,村民的问题得到根本解决,生活、生产一片新面貌。
在这一串序列中,先倒叙再顺叙,最后回到开头的时间点。这种叙事结构是将新闻事件中最新鲜、最重要的部分展示出来,通过悬念的制造,以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也有些作品是直接采用顺叙,比如《家长有病,还是孩子有病?》这篇特稿,基本是按照事情发展顺序来叙述:
记者来到一家心理咨询教育中心——首先看到一个智力正常,却被家长认为不正常的孩子在做智力检查——接着遇到一个因害怕爸爸不敢说话的孩子在视听教室做检查——然后记者在感觉动作室采访在嬉戏的孩子——忽然遇到一个刚被测定智商为129,而成绩在班上排倒数第一的男孩——最后遇到一个凡事替孩子包办的家长,因孩子在班上成绩倒数,而四处给孩子检查。
无论是顺叙还是倒叙,中间或多或少的都会穿插插叙。其实,不管是顺叙、倒叙还是插叙,其叙事序列的组合基本上呈现出时间线性的组合,这些序列的组合,使得故事的来龙去脉一目了然。
2.因果关系型叙事结构
因果关系型叙事结构能给人一种层层深入、逐步推进的感觉,其表现方式有很多种,如“一因一果”“互为因果”“一因多果”“一果多因”。在《冰点》特稿中,不少是釆用因果关系型的结构方式,最常见的是一果多因。在这类稿件中,故事呈现出某种局面之后,特稿记者再进行深入调查探索,挖掘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例如《做好事比做生意难》一文:
①除了游乐场外,其他产业都不经营,曹春生将钱全花在了孩子们身上。
②曹春生的家产日益减少,亲人也都多背弃他。
③曹春生回顾三年为善之路,满腹怨言:没有法律制度的保护,做慈善事业只有倒霉。国家要认为慈善事业对国家有好处,必须给安排后路。
④1997年5月,发大水,曹春生最后唯一的产业——游乐场被大水淹没,曾经的千万富翁穷得只能去卖肾。
这组序列中,我们可以看到①②③分别是④的主客观原因。
本文把《冰点》特稿作样本,以叙事学、新闻学理论为基础,从叙述者、叙事视角、叙事结构三方面对其进行分析研究,有如下结论:
首先,《冰点》特稿全篇用单一视角的稿件数少,基本都是采用了复合视角,其中人物有限视角、全知全能视角运用较多,纯客观视角相对较少。比较符合新闻客观性、真实性的要求,也让报道更具有亲和性。
其次,《冰点》特稿的叙述者并不唯一,常见的叙述者为记者和事件相关人士。特稿记者作为作者,当记者本人是叙述者时,又可根据他的叙述行为再分为“自我意识”记者和“无自我意识”记者,前者恰当运用可增加报道的真实性,后者给读者富有真实感。
最后,《冰点》特稿常用叙事结构主要有时间顺序型、因果关系型,恰当地运用多样性、综合性叙述,综合运用多种方式,使得叙事时间更具有立体感和推进性。
[1]黎明洁.新闻写作与新闻叙述:视角·主体·结构[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2]李大同.冰点,98[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8.
[3]杨义.中国叙事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4]胡亚敏.叙事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5]毛家武.特稿“特”在哪里:从美国特稿谈起[J].新闻传播,2007,(8):28-30.
[6]方毅华.普利策新闻奖特稿叙事策略研究[J].现代传播,2012,(10):55-59.
[7]陈霖.新闻叙事的叙述者初论[J].苏州大学学报,2005,(2):86-89.
[8]毛家武.媒介生态视野下的普利策新闻奖特稿作品研究[D].北京:中国传媒大学,2009.
[9]高倩丽.《南方周末》特稿的叙事分析[D].大同:山西大学,2013.
[10]温如慧.《中国青年报》人物报道的叙事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5.
[11]杨义.中国叙事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12]罗钢.叙事学导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
On the Narrativ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eatureFreezingPoin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rratology
ZENG Yi, SHANG Na-hong
(College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Guangxi University, Nanning 530000, China)
As a kind of reportage, feature was introduced into China in the 1990s. Instead of being ephemeral like other kinds of news, feature lives forever. This paper is designed to study the columnFreezingPointinChinaYouthDailyand take 12 reports from 1997 to 1998 as research samples. Based on the theories of narratology and journalism, this paper will make full use of context analysis, typical case analysis and inductive statistical method to explore the narrative characteristics ofFreezingPoint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narration, narrator and narrative structure.
narratology;FreezingPoint; feature
2016-06-10
曾奕(1991—),女,湖南邵阳人,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商娜红(1969—),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I211
A
1672—1012(2016)04—009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