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之晖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具有很多重要作用。比如通过朗读可以增加学生的语感,培养学生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可以让学生熟悉课文知识,积累知识储备;可以锻炼学生的听说能力,巩固学生对语言的运用能力等。正确的朗读方法可以让学生获益匪浅,错误的朗读方法却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地认识到朗读教学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制订科学的朗读教学策略,正确、合理地培养小学生的朗读能力,奠定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谈谈如何创新教学模式,赋予朗读教学新的生命。
一、激发兴趣,感受朗读的乐趣
由于小学生其年龄较小,注意力的持续时间较短,教师要避免单调的枯燥的朗读,想方设法激起学生对朗读的兴趣,使他们全身心投入朗读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朗读方式,比如给图画配音,或者在朗读的过程中播放相应的背景音乐,又或者分角色朗读课文等。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会下意识地从文章中吸取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然后联想到自己的所见所闻,通过朗读可以让学生积累起许多有用的知识信息,久而久之,学生的潜在兴趣也被激发出来。这种兴趣也就成为了一种需要,从心理学上来讲,需要就是人类进行实践活动的动力。
在具体的朗读教学的过程中,如何将这些抽象的文字转化为生动的、让学生感兴趣的画面呢?教师可以借助课文的插图、背景音乐、多媒体动画等来辅助教学。例如,在教学《小壁虎借尾巴》一文时,可以给学生展示出生动的画面,然后让学生试着给图画配音。文章中由于对话较多,而且富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因此可以让学生的配音的基础上,分角色来朗读课文。这样的教学方式,增强了学生间的互动,可以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使得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二、重视范读,培养良好的习惯
良好的朗读习惯为学生进一步分析理解文章奠定了基础。教师要十分重视范读这一环节,由于小学生的语感还未完善,他们大多数时候要靠模仿,因此教师的言行举止就会给学生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让学生在不经意的模仿学习中形成良好的朗读习惯和方法。
小学一二年级这个年龄阶段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习惯一旦形成就难以改变。因此,教师在朗读这一重要的环节上,要下功夫、花时间、有耐心。目前,很多学校的学生只有在课堂上才使用普通话,课余时间都是用方言进行交流的。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有耐心地帮助他们纠正那些由于方言的发音习惯而影响到普通话发音的状况。在朗读课文时,有个别学生还有拖音的习惯,这样的朗读方式既破坏了课文原有的节奏,也不利于学生语感的培养。鉴于这一现象,教师可以先给学生范读一次,然后让学生跟读一次,最后再让学生自己朗读。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而且有节奏、有感情的朗读对学生语感的培养是十分有利的。
三、加强引导,渗透朗读的技巧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朗读技巧一般比较薄弱,容易出现发音不准、感情不到位的现象。因此,在这个环节上教师应当发挥主导作用,纠正学生朗读中出现的错误,积极引导,注重范读和领读的引读,尽可能地帮助学生逐步掌握朗读技巧。教师在朗读教学中要将引导与练习两手抓,根据不同的课文、学生的不同程度,采用教师先“导”,学生后“练”的方式,在教学中逐步渗透朗读技巧。
比如,在教学《美丽的小路》过程中,教师可以范读“美丽的小路不见了”“美丽的小路怎么不见了?”“我一定要把美丽的小路找回来!”这三个句子。让学生注意聆听,在听的过程中比较这三个句子的不同点,体会句号、问号及感叹号在句中所表达的不同语气。接着再让学生自由朗读、模仿、体会、比较。这样长期的练习,学生将会很好地掌握基本的朗读技巧和方法,最终形成自己的朗读风格。
四、融入感情,读出课文的韵味
教师的朗读指导不能孤立地进行,而要与理解课文有机结合起来,做到读中感悟,悟中促读两者相统一。学生在课文中揣摩词句,头脑中刻画出文中所反映的人、物景象,内心引起共鸣,体会到作者行文的目的与心情,自然而然地能在朗读时表达出自己的感情。这也印证了朱熹所说的,读书要眼到、口到、心到,只有心到,才能理解得更加深入,才能读出文中的感情。同时,朗读指导还可以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而是应当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人们的情感都源于生活,当文章的某点内容映射成生活的影子,将最能触动学生内心的感受,这样朗读起来才更有味道。
总之,朗读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各种教学方法,激发并保持学生的朗读热情。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创新教学模式,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学习习惯、了解学生心理、营造朗读的氛围,让朗读成为学生学习中的乐趣,促使学生自主加入朗读中来,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作者单位: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梅峰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