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自力
要使得学生品德达至“自觉”“自为”, 以学校文化效力推动育德效力是一条重要的途径。文化德育中的“文化”是把“文化”作为德育的一种方法、途径和手段。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凸显 “人文性”的环境文化力
着力加强学校物质环境、人文环境建设,努力创设立体、多维的德育氛围,让学生浸润其中,接受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和影响,有利于推动学生的“德性内生”和品德的自我构建。
(1)创设有内涵的校园环境。在《荀子·劝学》中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将校园环境建设目标从单一的净化、绿化、美化、亮化向人文性、功能化发展,努力做到“面面墙壁会说话,一草一木能育人”。倡导着积极向上、文明高雅、健康活泼的校园文化(功能室文化、办公室文化等),在潜移默化中启迪学生的心智,感化学生的行为,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2)创设有个性的班级环境。班级文化具有很强的导向性、驱动性和渗透性,学生的个性发展很大程度上是在班级文化影响下实现的。我们可以围绕各种主题,打造“班班有特色,项项有内涵”的班级文化。每个班都可以设计一个中队名称,一个口号,一个目标,一个公约,一个图书角,一块学生作品展示栏。这得班级处处物语皆心语,形成一种强烈的班级意识和浓厚的班级文化,达到了无声的育人境界。
(3)创设和谐民主的课堂环境。课堂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主阵地。和谐、合作、民主、愉快的教学课堂更是一种“德育环境”。在教学中,我们每一个科任教师都应该是一位德育工作者,努力构建和谐、合作、民主、愉快的教学课堂。强调教师要用对学生、对所教学科的爱,唤起学生对老师、对同学、对社会、对学习、对生活的热爱。教师应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情趣传递给学生,让每一位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懂得尊重他人,与人合作的重要性,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二、拓展“德智相融”的课程文化力
德育课程是实施德育的主渠道、主战场。《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按照不同学科特点,促进各类学科与课程同德育的有机结合”,并强调“要把德育贯穿在教育的全过程,落实在教学、管理、后勤服务的各个环节上”。 因此,我们每一位教学工作者应着力推进德智相融的课程,把课程作为德育渗透主要实施手段,引发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1)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倡导“全员德育”,规范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优化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明确要求教师育人的重要性,做到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充分发挥本学科优势,挖掘蕴含的德育因素,恰到好处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摒弃一些生硬的灌输教育方法,重点研究如何把德育内容科学地、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各科教学之中。
(2)在德育课程中渗透。在2011年版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将“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改为“提高德育的实效性”,使之聚焦,凸显课程本身的追求。“实施建议”改变了以往过于原则化、理论化和概念化的表述,这为我们强化文化、人文元素提供了很好的条件。上《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时,教师可以把握教材的教育主题、内容、教学目标,以故事化、情趣化的方式赋予课堂更多文化元素,真正使教育目标得到内化。
(3)在校本课程中渗透。美国教师雷夫·艾斯奎斯所著《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一书中,第56号教室的学生被称为“霍伯特的小小莎士比亚们”。在雷夫看来,他的校本课程——“莎士比亚戏剧演出”计划,是培养学生意志力的有效载体,能实现“把所有想教给孩子们的事情全部教给他们”的目标。雷夫的教学实践正是德育心理学中“德性内生”“品德自我建构”的很好演绎。我们每一位教师,应懂得为践行自己的教育理念在校本课程中找到一个持续的有效的载体。
三、承扬“德发于心”的经典文化力
(1)在经典文化教育活动中着力寻找与当代德育的结合点。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利用经典文化的道德资源,努力挖掘经典文本中开启智慧、净化心灵等人生哲理的丰富内涵,梳理出符合学生实际品质的教育目标与内容,如仁、仪、诚、礼、孝、善、志、勤、谦、廉。在教育形式上,可以通过开展专题班会、国旗下的讲话、学校的电视台、广播站、学校网站等教育阵地培养学生优秀的品质。
(2)以“读、查、背、演、赛、赏、展、写、用”等形式推进不同学科的优秀经典教育开展。可以采用“读(经典诵读)、查(查找资料)、背(积累经典)、演(课本剧)、赛(多形式比赛)、赏(名曲欣赏)、展(画展)、写(毛笔、硬笔书写)、用(运用国学知识)”等生动活泼的学习形式,让孩子们体验祖国五千年文化,提高综合素养。在美术、书法学科进行经典书法、经典绘画,音乐科进行经典音乐欣赏、经典民乐演奏;在体育科进行太极拳的演练、围棋知识的传授;通过这些体现学生生活多样化的教育活动,让学生在文化浸润中将良好的道德行为内化于心。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龙华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