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师生关系入手,让“和谐”无处不在

2016-04-13 21:23:47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丹阳学校朱海林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16年1期
关键词:和谐师生关系师生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丹阳学校 朱海林

从师生关系入手,让“和谐”无处不在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丹阳学校 朱海林

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态度等。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进行正常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的保证,对师生双方良好品质的形成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革新师生关系是每一位教师不可回避的课题,乐于接近学生是关键,让学生找到“被爱”的感觉是归宿,如何从师生关系入手,让课堂“和谐”无处不在,笔者建议做法有三:

一、以德感人,以诚动人——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学生在学校生活中,教师要把学生看成是有丰富情感的生命体,是人不是物,千万不能把学生当作教师的驯服对象,要以人为本,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把民主看作是学生应有的基本的社会权利。每一位学生都有不可剥夺的权利和主体尊严。教师在与学生交往时应注意交往的策略和“度”,做到以德感人,以诚动人,用事实、道理以及自身行动去引导学生。要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异而且要正视这种差异,不能让学生亦步亦趋地跟着教师的思路跑,即使学生对教师提出反对意见,打乱了教师的教学思路,教师也要真心实意地尊重学生的意见,热爱学生、善待学生。有了这样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促使学生思维敏捷,敢想、敢问、敢发表独特的见解,发展了学生的特长,培养了创新意识。

心理学家马斯洛告诉我们:任何人心里都有需要,当满足了基本需要后,一个更高的需要才得以出现。当学生满足了师生间的平等、互尊的需要后,才会因此而发展了自尊、创新。课堂教学应确立师生平等的教学观念,构建平等对话的教学平台,将师生关系理解为“愉快的合作,而非意志间的冲突”,应“保持像木匠、管道工一样普通的本色”,让师生在率直、互尊的环境里一起学习,一起去发现和探索,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笔者曾听过这样一课,教学《太阳》第二课时,上课伊始,老师在黑板上画出两个同样大的圆,一个涂上红色,标明“太阳”,另一个涂上绿色,标明“地球”。刚一落笔,孩子们纷纷举手,“老师,你画错了。太阳和地球不一样大呀!”老师说:“是呀,太阳是地球的130万倍,可黑板画不下呀!你们就想想办法让它们变得一样大吧!”孩子们稍一思索,又举起小手:“把地球扩大130万倍。”“把地球缩小130万倍。”他们说得多好呀!孩子们把从数学课上学到的知识灵活地运用到语文学习中来,不但真正认识了太阳“很大”的特点,而且语文学科的“综合性”也得充分体现。课上,老师利用学生思维的批判性,使其主动跟课本对话、跟老师对话、平等交流,充分表达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感,体验语文学习的快乐。

二、改进教法,改变学法——创设和谐的合作环境

为学生提供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是激励学生思维的重要源泉,用平等商讨的语言进行教学能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主体化教学观念,教学不是灌输结论,结论应是接受主体经过引导,结合自己的思考,在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其次应注意因材施教,对不同的接受主体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再次作为教师应教给每位学生适合他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如何去学,“教”是为了“不教”。

行为科学告诉我们:需要是人行为的基础,由于需要而产生动机,由于动机而采取行动,由于行动目标的实现而获得需要的满足,这样周而复始、不断循环,促进人的不断发展。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问题,需要通过小组讨论或全班交流的形式进行合作、探究,共同来解决问题。如在教学《牛郎织女》一文时,我先让学生课前通过各种途径收集大量有关牛郎织女以及神话故事的资料,让学生在丰富背景资料中去多方位自主地感受体验,并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和查找的资料可能提出以下问题:

1.织女为什么要下嫁牛郎?2.王母娘娘是神仙,为什么还要趁着牛郎不在家时抓织女?3.文中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牛郎善良?4.织女是王母的外孙女,牛郎织女生活那么好,为什么还受到王母的阻拦?5.你还知道哪些神话故事?说给大家听听……

在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就感兴趣的问题自由组合分成小组讨论,进行自主探究,最后将他们的探究结果进行大组交流。通过小组合作,集思广益,能最大限度地扩展学生的思维,又能给学生一个平等、自主探求知识的机会。

学生合作交流过程中,构建出了一条知识体系,更重要的是学生经历了对知识的掌握从零散到完整、对课文的理解从模糊到清晰的过程。在学习中合作和共享,是学习心理的一种需要,如能得到满足,将使教师和学生都感到愉悦。

三、送上微笑、激励探索——营造和谐的评价氛围

学生的思维创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的引导。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适时、适度地对学生学习进行评价,可以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形成良好的、和谐的课堂氛围。课上,教师要面带微笑,用信任的目光注视学生,学生回答的问题是正确的、有价值的,教师要点头称赞,多用一些“好!真好!非常好”一类的赞美词,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学生回答的问题即使是错误的、无价值的、甚至是幼稚可笑的,教师也千万不能轻易否定或讽刺嘲笑,学生可能会因你的一句批评、一个动作而失去再次举手的勇气,教师应该用亲切的语言去鼓励学生,激发他们独立学习、自主探究的欲望,激活他们已有的经验和潜在的创造力,产生独特的情感体验,这样就大大增强了师生间的亲切感,缩短了师生间距离,营造出平等、民主、轻松、活跃的交往合作氛围。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评价:评价自己、评价同学、评价老师。如在教学《做一片美的叶子》后,我再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最大能力和水平读,放开读、放松读,并让他们自我评价和自我改进。在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在同学们的相互评价、相互修正下,大家读的既响亮又富有感情,能够真正感受到叶子永远为大树服务的那种奉献精神。这样的学习评价过程与学生的学习密切结合,与教师的指导密切结合,使评价成为学生学会实践—反思、发现自我、欣赏别人的过程,才能让他们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创造能力等方面都得到充分的发展,才能不断激励他们去探索,去创新,去充分体验“再创造”的快乐。

总之,我们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努力创造能有效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新型师生情感关系,使良好的师生情感关系真正焕发出绚丽的光彩,使之成为新课程实施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猜你喜欢
和谐师生关系师生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甘肃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 06:30:00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16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甘肃教育(2020年20期)2020-04-13 08:04:38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构建社会主义新型和谐劳动关系实证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20:20:54
对班主任管理的几点看法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10:18:08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人间(2015年24期)2015-12-26 18:48:19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中国火炬(2014年8期)2014-07-24 14:3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