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高校网络舆论引导的四维路径*

2016-04-13 23:57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民族高校机制建设媒介素养

周 玉

(西南民族大学 政治学院,四川 成都 610041)



民族高校网络舆论引导的四维路径*

周玉

(西南民族大学 政治学院,四川成都610041)

[摘要]民族高校的网络舆论引导是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事关民族高校的稳定和谐、国家的民族团结和社会的长治久安。加强民族高校的网络舆论引导,在路径选择上要从四个维度加以把握:一是构建民族团结网络教育平台,形成网上正面舆论强势;二是培育网络舆论引导主体,加强网络评论员队伍建设;三是加强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各族学生网络媒介综合素养;四是加强网络舆论引导机制建设,构建网络舆论引导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民族高校;网络舆论引导;队伍建设;机制建设;媒介素养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越来越多地从互联网获取信息,高校学生的学习生活、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受到网络的影响越来越大。作为专门为少数民族培养各类专业人才的综合性院校,民族高校不仅在传承民族文化、培养民族人才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在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地区和谐稳定等方面更是发挥着其他高校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网络进行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分裂的企图时刻影响着民族高校的各族学生。如何提高网络舆论引导能力,形成网上正面舆论强势,既是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民族高校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事关民族高校的稳定和谐、国家的民族团结和社会的长治久安。

一、构建民族团结网络教育平台,形成网上正面舆论强势

民族高校肩负着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使命,对各族学生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是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当今网络时代,互联网在给人们获取信息带来便捷的同时,也日益成为社会舆论的集散地和放大器,为不法分子和敌对势力散布谣言提供了便利,成为他们破坏我国民族团结、干预我国民族问题的借助工具。为此,民族高校必须主动占领网络阵地,构建民族团结网络教育平台,掌握网上宣传和网络舆论引导的主动权,形成网上正面舆论强势。

一是加强“三个离不开”思想的教育引导。“三个离不开”即是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三个离不开”是抵御民族分裂的有力武器,是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纽带,是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保障。中华民族“三个离不开”的民族关系,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利用网络平台加强民族团结教育,要从各民族共同开拓祖国疆域、共同捍卫祖国统一、共同推动祖国经济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挖掘典型案例,通过历史故事、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将“三个离不开”思想丰富化、具体化、形象化,使之“有血有肉”,使各族学生潜移默化从中受到教育,树立和巩固这一民族团结的重要思想。

二是加强“四个认同”教育。“四个认同”即是增强各族学生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1]。“四个认同”教育,就是使各族师生认识到:第一,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缔造了我们伟大的祖国,共同捍卫了祖国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第二,中华民族和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关系,各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这一大家庭中的家庭成员;第三,中华文化是我国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是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各民族多姿多彩的文化都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第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是各族人民的历史选择,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做好民族工作,最管用的是争取人心[2]。而人心相聚,关键在于价值相通,认同相一。只有增强各族学生的“四个认同”, 才能打牢各族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才能得以长久地维护。

三是加强马克思主义“五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马克思主义“五观”即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概括,包括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公民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马克思主义“五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抵御西方意识形态渗透和民族分裂势力的思想基础和精神武器。西方国家一直把我国作为意识形态渗透的重点对象,它们通过互联网等途径向我输出其民主、自由等所谓的“普世价值”,严重干扰我国广大群众包括各族学生的“四个认同”,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与此同时,境内外的民族分裂势力长期打着民族、宗教和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等各种幌子,利用互联网采取各种形式发布仇视、诋毁、污蔑我国的言论,以及煽动种族主义、宗教仇恨、民族歧视、民族分裂等蛊惑性信息,企图达到其分裂中国的阴谋。这些活动的重点目标是少数民族,当然也包括少数民族的大学生。为此,必须通过加强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各族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科学认识祖国、民族、宗教、文化和历史,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决反对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增强抵御西方意识渗透和民族分裂的能力,增强对各种错误思潮的鉴别力。

四是加强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教育。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民族高校校园文化的显著特色。传承、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高校肩负的重要责任和历史使命。第一,建立少数民族文化专题网站,大力宣传少数民族的发展历史、风俗习惯、民族品格等特色文化。第二,开展网上民族文化活动,通过摄影比赛等形式,对民族服饰、民族风情、民族文艺等传统民族文化进行交流和传播,让各族师生增强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第三,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信息搜集和传播优势,通过网络挖掘、搜集少数民族文化数据素材,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发展和转化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培育网络舆论引导主体,加强网络评论员队伍建设

组建一支网络舆论引导队伍,培育网络舆论引导主体,不仅是加强民族高校网络舆论引导的重要任务,而且也是民族高校党的思想理论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民族高校加强网络舆论引导,占领网络意识形态阵地,牢牢把握网上舆论主导权,为社会和高校的改革发展提供良好的舆论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传播学中“沉默的螺旋”理论认为,人们在表达自己观点时,假如看到自己赞同的观点受到广泛欢迎,就会积极参与进去,这类观点就会更加大胆地发表和扩散;相反,如果发现某种观点无人或很少有人理会,即使自己赞同,但由于害怕孤立,便不太愿意把自己的观点说出来,从而保持沉默。一方意见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如此循环往复,便形成一方的声音越来越强大,另一方声音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发展过程。互联网由于具有匿名性、虚拟性,因而一些人认为互联网可能会成为一些“微弱声音”的扩音器,从而不存在“沉默的螺旋”效应。但事实却相反,根据美国皮尤调研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和如罗格斯大学(Rutgers University) 发布的一份报告,Twitter和Facebook等社交媒体遏制了观点的多样化,限制人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尤其是当人们发现自己的观点与好友不同时。该报告称,这些定期使用社交媒体的人们除了在线时如此,在线下世界中也很少表达与他人不同的观点。而互联网公司又进一步放大了这一效应:他们通过算法,向用户推送与该用户观点相同的他人观点。因此,这份报告得出的结论是:由于互联网更容易让人们只看到自己认可的新闻和观点,因而互联网不仅没有摆脱反而进一步强化了“沉默的螺旋”效应[3]。

“沉默的螺旋”效应在互联网上得到进一步强化的研究表明,网络上的强势舆论,随着越来越多的人的参与,其声音会越来越大,影响的范围也会越来越广;而相反的观点则会越来越沉默,其声音也会越来越弱。这一研究对民族高校网络舆论引导的重要启示在于,用正面意见和观点形成网络上的舆论强音,会对网络舆论引导产生神奇的功效。为此,民族高校加强网络舆论引导,需要培育网络舆论引导主体,加强网络评论员队伍建设,以形成网上正面舆论的强势。

一是要明确网络评论员工作的职责。第一,主动介入学校BBS、贴吧、论坛等网上社区,针对网民言论,积极参与讨论,有针对性地引导网络舆论。第二,针对本校的热点问题,主动导贴,及时跟帖,释疑解惑,澄清事实,特别是在发生突发事件时,要及时披露权威信息,确保正面的评论和声音在网上占主导,尽可能消除各种负面影响,维护学校和社会稳定。第三,针对网上热点难点问题,撰写有深度、有说服力的评论文章,在师生议论频繁、关注度高的网站或论坛上发布,强化正面言论,维护网上正确舆论导向[4]。第四,对于网上涉及民族问题和民族关系的不实言论, 及时发表评论,主动引导,抵御负面言论的渗透和传播。特别是对敌对势力的造谣、歪曲和攻击言论,要开展有针对性的舆论斗争。

二是提高网络评论员综合素质。第一,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网络评论员是网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承担者,肩负着网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职责,因而需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能够对网上社会舆论和社会思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正确评论和引导。第二,提高文字驾驭能力和写作水平。网络评论员要对网上言论、社会热点等问题及时参与讨论,发表评论,因而需要较强的文字驾驭能力和写作水平。同时,网络评论员还要善于运用各种网络用语,以便让自己的观点和评论更易于为学生网民喜闻乐见,增强学生网民的亲近感和认同感。第三,提高网络操作水平和技能。互联网是网络评论员工作的主要平台,因此,网络评论员要能熟练运用网络传播平台,能熟悉网络基本操作技术和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手段。

三是加强网络评论员学习培训。要提高网络评论员上述综合素质,增强其网络舆论引导能力,学校需建立网络评论员培训、学习机制。一是通过专题讲座等形式,加强对网络评论员的政策讲解和理论培训,确保网络评论员正确的政治立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价值导向;二是就网络传播与信息安全、论坛管理、网络评论与网上舆论引导、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应对策略等内容,组织网络评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交流研讨,以逐步提高网络评论员的工作技能和水平;三是就提高写作水平和文字驾驭能力、熟练使用网络语言、掌握网络评论技巧等方面加强教育培训。

四是重视对网络“意见领袖”的培养。“意见领袖”一般颇具人格魅力,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和较高的信任程度,具有影响他人态度的能力。他们往往社交范围广,通晓特定问题并乐于接受和传播相关信息。意见领袖通常是我们身边所熟悉的人,比如同学、朋友、同事等,其与被影响者一般处于平等而非上下级关系,因而他们为被影响者所了解和信赖,其意见和观点更具有说服力,更能影响他人的态度[5]。所以,培育网络舆论引导队伍,要重视从广大学生群体中,从各民族、各院系、各班级学生中挑选这样的意见领袖,进行专门的培养、训练,确保其发布积极、健康的观点,对其影响的群体给予正面的引导。

三、加强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各民族学生网络媒介综合素养

网络媒介素养,即人们对网络媒体的认识、利用和参与方面的素养,是现代社会公民必备的重要素质。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即指导人们正确理解、建设性地利用网络技术和网络资源的教育,旨在培养人们选择和解读网络信息、抵御网络负面信息、参与网络信息传播的能力,以及有效地利用网络信息完善自我的能力[6]。

当前,各种“自媒体”在网络信息传播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自媒体”时代,“人人持有麦克风、个个都是发言人”,这对网民的媒介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一些学生由于网络媒介素养的欠缺,在校园 BBS 、QQ群、微信群、朋友圈等上不负责任地肆意发表言论,甚至诋毁、中伤他人,并将这一切看作是自己的言论自由;一些学生在面对网络上多元的碎片化信息时,往往为其表面现象所迷惑,并不理解其背后的深层用意,从而未经过深思熟虑就盲目转发、传播未经证实的言论乃至垃圾信息,甚至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受到国内外敌对势力和一些不法分子的煽动蛊惑而传播或制造不良信息,对网络舆论造成负面影响。因此,让各族学生如何适应变化莫测的媒介环境、怎样识别网络谣言、如何透过表面现象看清事件的本质和真相、怎样正确判断并作出理性决策,如何从舆论引导的被动接受者变为积极主动的网络参与者和正能量的传播者,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都亟需在民族高校加强网络媒介素养教育。

一是在学校层面上需提高认识,加强重视,将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纳入民族高校课程建设体系中。多年来,媒介素养教育的理念在我国虽然被反复提及,但仍然缺乏对其足够的重视。国际上许多国家已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正规教育体系中,我国的香港和台湾地区也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早在2002年10月,台湾教育部门就颁布了“媒体素养教育政策白皮书”,将媒介素养教育融入学校中的各个学科,使媒介素养教育从专业化教育转变为公民素养教育的一个部分[7]。民族高校推广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在课程建设上,第一,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等公共必修课将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渗透、融入到其教学中,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受到网络媒介素养的教育;第二,计算机课程也要加强对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而不只是讲授其相关的专业技术知识,不只是注重学生网络技术的操作运用;第三,在全校学生中开设网络媒介素养培养的公共选修课程;第四,在各个学院开设网络媒介素养专题讲座,实现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在所有学生中的全覆盖。

二是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导向,构建科学合理的媒介素养教育内容。第一,信息识别素养教育。网络上的信息良莠混杂,由于缺乏规范的媒介素养教育,一些学生对网络信息的接受、鉴别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不理性态度。有的学生甚至不能区分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差别,过分沉溺于网络虚拟空间,产生非社会化倾向,以致在现实生活中正常的人际交往能力下降。因此,应培养学生对各种网络信息的正确认知、批判能力和思辨能力,不盲目相信或采用网络信息,理性地决定自己的态度和行为,有效地利用网络媒介促进自我成长。第二,信息传播素养教育。加强网络技术的培训,提高学生使用网络媒体技能,培养学生信息传播能力,扩大其网络传媒接近权和传播权,推进社会的民主进程[6]。第三,网络道德素养教育。在“自媒体”时代,学生可通过各种论坛、贴吧、圈群等途径滥用网络技术和虚拟世界的自由,随心所欲地发布信息,表达自我感受,甚至随意造谣诽谤、恶意攻击等。为此,要加强对学生网络道德素养教育,引导学生积极传播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息,自觉抵制各种歪风邪气和不健康的网络言行,禁止传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背离的言论,形成崇尚文明、追求进步、积极健康的网络舆论氛围。第四,网络法律素养教育。增强各族学生的网络法律意识和法治思维,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自觉提高自身法律素养,自觉遵守各种法律法规,明确网上任何造谣中伤、恶意诽谤、故意扰乱社会秩序的言行,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都会受到相应的法律惩罚。

四、加强网络舆论引导机制建设,构建网络舆论引导的长效机制

为实现网络舆论引导的常态化,提高网络舆论引导的有效性,民族高校需构建网络舆论引导的长效机制,健全网络舆论引导的机制体系。

一是组织协调机制。建立由学校党委统一领导、各职能部门齐抓共管和具体实施的组织协调机制。成立学校网络舆论引导领导小组,由校党委书记任组长,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负责学校网络舆论引导的领导组织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党委宣传部,办公室主任由党委宣传部部长担任,办公室成员由宣传部负责网络宣传教育的专职工作人员、学生处及校团委相关人员、辅导员等组成。办公室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负责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和政策措施,下任务、抓落实。

二是舆情监测机制。舆情监测含技术监测和人工监测[8]。一方面,加强技术监测。就是要联合相关部门研究开发适应民族高校网络舆论实际需要的技术软件,通过软件监测并跟踪各族学生在网上的热点话题,把握学生在网络上的舆论传播趋势。另一方面,加强人工监测。设置舆论巡查员,负责专职监测学校BBS、贴吧、QQ 群、微信群、朋友圈、博客等网络论坛和社区的各种言论,收集、分析、整理各类网络舆情信息,及时对网络舆论中的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做出分析和预判,捕捉带有苗头性和倾向性的问题,对于有可能造成恶劣影响的事件,在权限范围内的予以及时回应和处理,超出其权限的则要迅速上报。

三是日常引导机制。网络评论员要随时监测学生在网上的舆论,洞察网络舆论动向,同时要加强对网络舆论的日常引导。在日常引导中,网络评论员应注意三个原则。首先是思想性原则。网络评论员可以以不同身份参与网络评论,但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立场坚定,观点正确,坚决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的观点和言论。其次是时效性原则。对网络上正面或有价值的内容,要及时发表评论,增强宣传效果;对影响学校或社会稳定的负面信息或重大突发事件,要第一时间发表评论,予以正面引导,帮助学生了解真相、辨别是非,遏制谣言的传播和扩散[5]。再次是疏导性原则。在舆论引导中,避免用威胁式或行政式的口吻,要贴近实际,以理服人,疏导网民情绪。

四是危机预警机制。通过监测环节在对网络舆情分析整理的基础上,根据网络舆情危机发生的规律和可能性前兆,在危机来临之前,向相关部门发出紧急信号,报告危险情况。各部门根据信息,迅速制定并执行相应的应急预案,最大限度地降低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及其造成的负面影响。一般来说,从危机发生前到结束,网络上都会有一些危机发生的痕迹。因此,加强对网络舆情的监管,有助于预防危机的发生。

五是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机制。突发事件发生后,要快速反应,在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有效掌握舆论话语权,及时澄清事件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同时公开发布学校已采取的行动和对该事件的态度,避免虚假言论的传播,将突发事件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六是保障机制。首先是技术保障。技术的先进性,决定了网络舆情发现的及时性和管理引导的高效性。为此,必须搭建高效的网络信息传播平台,研发先进的网络技术软件,为网络舆论的有效引导提供技术支持。其次是经费保障。设立舆论引导专项经费制度,确保日常办公、设备采购、网络传播平台的搭建、网络技术软件的研发、队伍建设等,都有相应的经费保障[9]。再次是队伍保障。加强对网络舆论引导专职人员、网络评论员、意见领袖等的培养培训,提升其综合素养和网络舆论的引导能力。

总之,民族高校的网络舆论引导是一项重大而艰巨的系统工程,既需要高度重视,齐抓共管,更需要长期坚持。唯有如此,才能确保学校各族师生的民族团结、校园的稳定和谐和社会的安定有序。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意见[EB/OL].[2015-06-26].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12/22/c_1113736752.htm.

[2]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在京举行 习近平作重要讲话 做好民族工作 最管用的是争取人心[EB/OL].[2015-06-26].http:∥culture.gmw.cn/newspaper/2014-09/30/content_101241785.htm.

[3] 社交媒体加剧了“沉默的螺旋”理论?[J/OL].[2015-06-26].http:∥tech.sina.com.cn/i/2014-08-27/19299580693.shtml.

[4] 葛晨光. 试论高校网络评论员队伍的建设与管理[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12):70-72.

[5] 马建军,周玉. 论“灌输理论”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运用[J].理论导刊,2013(4):70-73.

[6] 常松. 网络时代大众媒介素养的提升路径[J].新闻战线,2009(7):62-63.

[7] 佘绍敏.网络时代的媒介素养教育[J/OL].[2015-06-26].http:∥news.xinhuanet.com/newmedia/2013-04/22/c_124612411_2.htm.

[8] 黄静婧,梁彩花.构建高校网络舆论引导机制[J].大学教育,2015(1):173-175.

[9] 邱启照. 大学生网络舆论引导运行机制探析[J].大学教育,2012(10):16-18.

第28卷第1期(2016年1月)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SOCIALSCIENCESJOURNALOFUNIVERSITIESINSHANXI Vol.28No.1(Jan.2016)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1YJA710051);山西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思想政治教育专项课题(晋教政函[2013]45号)之成果。

Four-Dimensional Ways to the Guidance of the Network

Public Opinion in the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ZHOU Yu

(SchoolofPoliticalStudies,SouthwestUniversityforNationalities,Chengdu610041,China)

[Abstract]The guidance of the network public opinion is the important content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for nationalities. It is related to the stability and harmony of the universities, the national unity of the country and the stability of the society. To strengthen the guidance of the network public opinion, the path choice should be made from four dimensions: firstly, to construct the network education platform for national unity and form a strong positive public opinion in the network; secondly, to train the guiders of the network public opinion and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etwork commentator teams; thirdly, to strengthen literacy education of the network media and improve the network media literacy of all ethnic groups; fourthly, to strengthen the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build a long-term system for the guidance of the network public opinion.

[Key words]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the guidance of the network public opinion;team construction;mechanic construction;media literacy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285(2016)01-0092-05

[DOI]10.16396/j.cnki.sxgxskxb.2016.01.021

[作者简介]周玉(1975-),女,苗族,重庆人,西南民族大学教授,博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收稿日期]2015-09-16 2015-11-19

猜你喜欢
民族高校机制建设媒介素养
高职院校兼职教师校企合作机制建设探析
如何加强高校学生组织机制管理的建设
高脚竞速运动引入民族类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可行性分析
浅析如何做好民生检察服务热线工作
新媒体背景下中学生媒介素养现状与应对
网络负面热点事件对大学生社会心态的影响
“互联网+”时代高职学生媒介素养的培育路径研究
基于素质教育视角下的民族高校逻辑学教学探索与实践
民族高校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
大学生媒介素养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