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新云●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金郊初中 (226300)
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的策略
何新云●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金郊初中 (226300)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而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犹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稳步发展,并在自主探究中不断进行自我反思、自我完善,创新思维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全面提高.本文作者牢固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新理念,大胆尝试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新模式,并且取得一定的收获.
巧设情境;把握时空;激励评价;发散思维;探究教学
前苏联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可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浓厚的兴趣是学生刻苦钻研的强大动力.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是探究式教学的核心,其宗旨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只有努力构建活跃、民主、宽松的教学情境,才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自主探究活动.例如,我在讲授“乘法公式的平方差”一课时,就看门见山地提出如下问题:“大家比一比,看谁算得最快:59×61=?,1001×999=?”不少学生虽然较快地作出了正确的回答,但远不如我给出的答案速度快.为了揭示出其中的奥秘,我就简要道明原因:运用平方差公式计算是快速解题的捷径.接着,我就继续展示疑问:“什么是平方差公式?为什么一定要运用平方差公式计算?”顿时,各学习小组投入到热烈的讨论中去,探究兴趣也就更强烈了.
教师合理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的问题情境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因素,但还必须坚持因材施教原则,找准相关知识的切入点,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探究情趣.例如,我在讲授“一元一次方程”时,先通过多媒体展示以下实例:2002年3月28日公布的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消息,截至2001年10月1日0时,全国每10万人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为3662人,比1992年7月1日0时增长了约158% , 那么1991年6月底每10万人中大约有多少人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学生被这样真实化的问题情境所吸引,大家立即投入到师生互动之中去,进一步感悟了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重要性.
“教”与“学”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是初中数学新课标所提倡的一种教学手段,我们只有把握好探究的时机和空间,并根据学生现有的认知发展水平与相关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系,有计划地设计层次分明的探究问题的氛围,以利诱发学生的探究动向和创造性学习动机.其中,新教材中的典型例题、课堂练习都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有效载体.例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一课时,就设置了如下实验活动:随意画一个三角形,分别用红、蓝、黄三种颜色将三个角表示出来,最后用剪刀把三个角全部剪下来,并探究性分析、回答以下三个问题:①你想怎样处理剪下来的三个角?②把三个不同颜色的角拼在一起,你会观察得出什么结论?③你用什么方法能够解释“三个内角之和等于180°?” 经过全体学生的亲自动手操作和小组合作探究,他们轻松地找到了许多说明相关结论的方法,并切身体会到了在实践中获得新知后的无穷乐趣.实践证明:教师适度把握时机,合理创设探究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教师对学生课堂学习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其学习结果,而且要密切关注他们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探究学习的素养,而且要关注他们在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态度和情感.其中,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科学的评价是探究性教学过程的关键环节.譬如:我在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时注重学习结果评价与学习过程评价的有机结合,注重小组中个人的评价与合作小组集体的评价的有机结合,努力为每一个学生创造探究学习的成功机会,一旦发现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闪光点,就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同时,正确面对学生之间的主客观差异,采取分层评价的方式,使大部分学生感受到到探究成功的乐趣.
所谓“发散”就是发散思维,它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核心所在,正如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指出:人的发散思维主要包括变通性、流畅性和独特性三大特征.在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过程中,突破常规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主要特征,学生只有借助标新立异化的发散思维,才能提高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例如:学生在基本掌握了“有理数运算”的法则后,再经过发散思维深刻体会有关“0”的深刻内涵:相同的两个数相减得0;任何不等于零的数与0相乘都得0;0的绝对值是0;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0的相反数是0;只要有一个因数为0,那积为一定是0;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0……在课堂教学中通过类似发散思维的训练,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教学改革多渠道,推陈出新效率高,探究创新发展路,与时俱进前程好.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古训正是探究式教学的形象写照,但愿大家在初中课堂教学中注重立足于学生的发展,大胆践行探究性学习的理念,循循善诱地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逐步亲近数学,体验数学,热爱数学,努力提高学生数学的核心素养,逐步把他们培养成为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国家栋梁.
[1]柏荣.数学教学艺术概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2]朱玉如.在教学活动中促进学生的发展[J].江苏教育,2012(6)
G632
B
1008-0333(2016)35-003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