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建宏
以学生发展为本 促数学课堂高效
⌾肖建宏
数学课堂的起点是学生,落脚点也是学生,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如何使数学课堂高效,使学生主动发展呢?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课堂教学要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放手让学生主动参与。如课本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概念让学生抽,思路让学生找,结论让学生得,错误让学生析,尽量体现学生获取知识的独立性,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有利于快者快学,慢者慢学,各得其所。教师应及时了解各层次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认知情况和疑难问题,而后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以学论教,教为学服务。
课堂上,教师要特别关心学生,认真给予必要的提示铺垫,引导他们细心剖析疑难问题,推动他们有易到难,顺势而上,不断品尝成功与进步的喜悦。克服自卑意识,树立不畏强手,顽强拼搏的斗志。
教学要依据教材内容,设计既有知识情趣,又能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的问题。如几何入门教学时,教师指出我们面前的课桌、门、窗户各是什么几何图形?为什么照相机的架子是三角形的?要制作成什么形状的窗户,能使射进来的光线最足?怎样画国旗上的五角星?这些都是与几何有关的问题,待我们在学习中逐步解决。这样就学生觉得自己生活在“几何世界”中,“几何”并不神秘,实际应用广泛,自然使学生产生了要学好几何的强烈愿望。
在导入新课时要精心设疑,使学生“疑”中生“奇”,“疑”中生“趣”,引导学生的学习动机。如教学“圆”一节时,教师一上课就问“我们的自行车车轮是圆的,换成方的行不行”?“不行。”“为什么?”这样的设问画龙点睛,学生的脑海里自然现出“圆”的基本特征,就会以较高的热情投入到新课学习中。
爱因斯坦指出“知识是死的,而学校却要为活人服务。”数学来源于实际,又服务于实际,把纯数学融入现代科学实验和丰富多彩的美好生活,以启迪学生的心智,逐步锻炼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最终形成创新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数学实验,培养学生乐于探究的精神。例如教“三角形三边关系”时教师提出问题:三根木棒能不能组成一个三角形?大多学生的回答是肯定的。这时,教师拿出三根木棒进行演示,当学生看到木棒不能组成三角形时,感到很奇怪,而教师把最长的木棒适当截取一块时,就可以与另二两根木棒组成三角形,然后教师启发学生自己动手试验三角形三边长存在一个怎样的大小关系?这样的试验,这样的思维,有利于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深入探索,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变死学呆记为活学活用。
在教学中,借助电教手段,为学生的思维“铺路搭桥”,可以引导学生透过抽象的教材,看到丰富多彩的现实世界。变老师教为学生真正的学,去感知、感悟、体会、反思、升华,会学习才是教师教学的本质。
真正有实际意义的数学教学,并非是要求学生死记应背一大堆知识,去应付考试,而主要应是能掌握一些思想方法和一些基本概念,这也是中学数学教学的一项关键任务。这主要包括简单的化归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抽象思维模型法、分析综合法等等。指导学生依托这些思想方法,构造概括性高,通用性强,具有统摄作用的知识框架,进而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并为灵活应用知识和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甚至让学生终生在数学王国里徜徉而流连忘返。
小组合作学习的推行是一项以学生发展为本、科学规划、细节管理、上下联动的浩荡工程。首先需要一个“对待学生更强调尊重、欣赏;对待同伴更强调合作、分享;对待教学更强调帮助、引导;对待自我更强调反思、自醒”的团队,需要抓住核心理念“相信学生、依靠学生、解放学生、发展学生”,为学生的终生幸福奠基。学生从纪律、行为和学习习惯、学习上同层次竞争,不同层次互助开展活动。采用“三步五环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三步”是:小组构建——课堂教学——小组评价
“五环”是:知识链接——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展示成果——巩固拓展
总之,课堂上教师要通过精心设计与指导,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优秀的主体素质,引导学生成长为竞争型、开放型、创造型的人才,接受时代的挑战和挑选。
湖北房县城关四中 44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