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以“核心素养”培养为目标的生物学概念教学

2016-04-13 18:36:31金叶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6年29期
关键词:生物学课程标准概念

⌾金叶

例谈以“核心素养”培养为目标的生物学概念教学

⌾金叶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的过程中,生物学核心素养将成为高中生物学课程体系的主线,关于课程内容标准的要求将会转向能力要求。此外,新的课程标准将在以下方面加以调整和完善:第一,凸显生物的重要概念;第二,将跨学科通用概念融入生物学课程;第三,在强化科学研究的同时加强工程学实践;第四,将跨学科能力的培养贯穿生物学课程之中。生物概念的教学中如何体现生物学核心素养,是高中教学面临的新的挑战,本文从几个例子来抛砖引玉。

核心素养;生物学;概念教学

一、问题提出

教育部于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正式提出生物科学素养一词,并将提高生物科学素养作为高中生物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1]。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教育部极为重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各个学科课程标准中落实,明确要求研究制定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并将其落实在新版课程标准中。高中生物学科中被赋予新内涵的核心素养,在高中生物课程体系中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将对高中生物的教学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

二、名词解释

1.素养 “素养”是一个动态的和整合的概念,是能够应对复杂的要求和能力,是能够成功开展工作的能力。素养的内涵比知识和技能更宽泛,是知识、技能、态度、价值观和情绪的集合体,素养是基于行动和情境导向的一个概念。

2.核心素养 刘恩山教授认为,核心素养既包括问题解决、探究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等“认知性”素养,又包括自我管理、组织能力和人际交往等“非认知性素养”[2]。核心素养不仅包括生物科学素养认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角度,还要包括学生的自身发展和社会人才需求,甚至是跨学科的角度。

3.概念 生物概念是观察、实验与科学思维的产物,准确地把握概念、牢固地掌握概念是学习生物学的基础。中学生物涉及的概念约二百余个,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类:第一类是物质结构概念,如:酶、等位基因、染色体等;第二类是过程概念,如:需氧呼吸、厌氧呼吸、光合作用、细胞分裂等;第三类是现象概念,如:质壁分离、细胞衰老、癌变等;第四类是现代生物概念,如基因工程、克隆、单克隆抗体等。

三、解决策略

1.过程类概念 这类概念的特点是:具有很强的客观性、概括性和抽象性。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不能很好地把握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常常表现出对概念的错误理解和错误应用。这类概念可以通过实验,在实验教学中进行合理有效的拓展。

高中阶段不仅是学生形成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才干的重要时期,高中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独立性和平衡性,同时,智力水平也接近成人,达到学习生涯中高峰状态。教师应当趁势充分利用高中生这一阶段的心里特点和发展特征,合理拓展实验以培养学生全面的科学素养,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

如“厌氧呼吸”是浙科版必修一第三章的内容,其中的过程很抽象、客观,所以课后加了一个“探究影响酵母菌无氧呼吸的因素”的活动。其描述的教学目标为:知识技能目标“(1)使学生了解酵母菌无氧呼吸的知识。(2)使学生了解酵母菌无氧呼吸受酸碱度及温度的影响”。能力目标“(1)学会设计实验,运用语言、文字完善实验步骤,分析和解释实验中产生的现象,并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2)通过实验、探究等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形成客观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以及初步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2)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尝试同时加入葡萄酒酿制的实验。因为后者是前者的延续,从实验的选材,原理上都是相通的。加入后者,更贴近生活实际,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高。通过本实验,学生能知道酵母菌无氧呼吸的影响因素及产物(学生自身发展的角度),能通过调查市场上葡萄酒的制作,尝试构建模式,酿制葡萄酒和其他果酒(学生之间合作,探究的角度),学生可以根据当前社会“葡萄酒可以降低血脂、软化血管、增强心血管功能,可以美容养颜等作用,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但是纷乱繁杂的葡萄酒消费市场中不乏以次充好的假冒伪劣产品”的现状,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对葡萄酒的品质鉴定(社会需求、职业发展和社会责任的角度)。

2.现象类概念 这类概念的特点是:就其概念本身而言,并不难理解,难理解的是这些物理现象产生的原因、条件、及规律。这类概念可以通过挖掘情感态度教育价值来解决。

案例1

如“细胞的衰老和凋亡”,就课本知识而言是很少的,但如果结合老龄化问题、二胎放开问题、延迟退休问题、劳保体系完善问题等,用这些正能量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社会责任等“核心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设置问题串:(1)细胞衰老与个体衰老有什么关系?(2)老年人体内有没有年轻的细胞?年轻人体内有没有衰老的细胞?(3)人体衰老有哪些特征?分别是由哪些细胞衰老引起的?(4)你觉得我市老龄化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你认为社会应怎样积极应对?我们应为此做些什么?

学生讨论,自主回答,教师加以引导:如在问题3回答基础之上渗透关爱老人、理解老人的意识;如问题4抛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观点。学生在相互启迪中升华情感,如老龄化原因谈到了计划生育和生活医疗条件的改善等,社会的积极应对谈到了放开二胎以及延迟退休等,我们能做什么谈到了慰问老人和好好学习等方面,通过问题的讨论增强了学生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

在探究的角度上,进一步锻炼学生的能力,如抛出:细胞衰老与细胞本身有关,还是与细胞产生的某种物质有关?细胞衰老与细胞核有关,还是与细胞质有关?为设计验证实验,学生提出多种方案,如核移植技术、年轻细胞与年老细胞混合培养等实验设计方案等,都将课堂教学推向高潮[3]。

案例2

以“细胞的癌变”相关内容为例,在当前的课程标准中,该内容只有“具体内容标准——说出癌细胞的主要特征,讨论恶性肿瘤的防治”和“活动建议——收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两项具体要求的条目。但在以生物学核心素养为核心的体系里,应该包括第一,以生命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研究结论为基础简要阐释细胞癌变的机理,描述癌细胞的特征;第二,调查身边的癌症患者的病因、症状,通过理性思考和论证,构建依法癌症的简单模型;第三,当前癌症预防、诊断、治疗的工程技术进展以及职业需求,宣传健康生活、定期体检的相关知识[4]。以上从三个角度提出要求,包括学生自身发展的,学生合作和探究的,社会需求、职业发展和社会责任制度的,体现生物学核心素养中社会调查、构建模型、调查报告的撰写等跨学科的素养培养的要求。

概念教学一直是生物课堂教学的核心内容,而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又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作为高中阶段教学的统领。如何在传统的概念教学中,体现生物核心素养,新课改对高中生物的教学又提出了新的挑战。广大教师应密切关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寻找课堂中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打造出真正的高效课堂。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

[2]施久铭.核心素养: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J].人民教育,2014(10):13-15

[3]张伟.例谈以“核心素养”培养为目标的生物学教学设计[J].中学生物学,2016(4)

[4]李小朋.生物科学素养的内涵发展与课程体现[J].中学生物教学,2015(10):26-27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崧厦中学 312000)

猜你喜欢
生物学课程标准概念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辽宁教育(2022年19期)2022-11-18 07:21:44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现代装饰(2022年1期)2022-04-19 13:47:32
谷稗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幾樣概念店
现代装饰(2020年2期)2020-03-03 13:37:44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学习集合概念『四步走』
聚焦集合的概念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