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玲
初中阶段如何让学生保持浓厚的英语学习兴趣
⌾张玉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英语学习保持浓厚的兴趣,这将对学生英语基础的奠定和终生的英语学习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刚进校的初一学生,由于学习内容较为简单,他们对英语学习的热情高,兴趣浓。但上了初二初三年级,随着英语内容量的增多和难度的加大,一些学生的英语学习出现:单词记了又忘,语法不理解,语篇阅读难以消化,文章写作汉语式的英语句子满篇。学了不会用,事倍功半的学习现象让这些学生开始对英语学习有了畏难情绪,成绩一步步的落后掉队又势必挫伤了他们学英语的积极性,导致他们对英语学习渐渐失去了兴趣。
初中英语;学习兴趣;培养
《英语课程标准》提出“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这便要求英语课的教学要以学生为主,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他们对词汇,句型的听说认读和语言实际运用的能力。教育心理学认为,兴趣就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初中英语新课程基本指导思想之一就是重视基础教育阶段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众所周知,语言学习本身是较为单调枯燥的,英语课堂教学是初中生学习英语的主要渠道,教师在教学中如果一味以教师讲学生听这种教学模式:只注重知识的讲解和传授,不注重学习方法和能力的培养,长此以往,学生学了不会用,越学越累越学越无趣,就会很容易失去学习兴趣,尤其在学生进入初三阶段后,随着英语知识点和词汇的增多,语法知识运用难度的加大,练习量明显增多,很多学生在初一、二时学英语的新鲜感减退了,而升学考试的压力也使学生焦虑不安,部分学生英语成绩出现下滑,开始怀疑自已学习英语的能力,产生了学习英语的心理障碍。因此,初中英语教师面临的一个普遍性问题就是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变被动为主动。引导学生尽最大的努力学好英语。那么新课程思想下英语的学习兴趣又该怎样保持和培养呢?
课堂气氛是指在课堂中教师和学生以教和学为中心所形成的精神环境,课堂气氛有积极和消极两重性,教育实践证明,积极的课堂气氛能够提高学生的课堂兴趣,使学生大胆的参与学习活动,保持一种积极的学习心态;而消极的课堂气氛则会压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抑制智力活动。因此教师应努力创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了达到这一要求,首先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教法。应努力用各种途径增强教学效果,上课时要以饱满的热情和愉悦的心情,全心的投入课堂教学,仪表要洒脱得体,态度应和蔼亲切,举止要大方文雅,语言应纯正流利,书写要规范漂亮,版面设计也要合理醒目。这样学生对教师才不会产生畏惧感,才能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其次,要淡化课堂意识,根据教材内容设计生活语境。学好一种语言一定要拥有相应的语言环境,我们的母语不是英语,因此不得不在汉语氛围下学习英语,这就要求教师要创造英语环境。教师可以根据每节课的具体内容设计一些有趣的生活场景,如“询问时间”,“问路”,“请求帮助”“就餐”等等,使这些场景在教学过程中,轻松自然地展现出来。请学生通过具体的情境来演绎教材内容,理解语义,然后模仿跟读,这样既可以消除学生紧张畏难心理,又实现了学与用的转化,师生还可以共同扮演生活语境角色,使学生“身临其境”学英语。使严肃的课堂成为参与性很强的英语交际场所。这样给学生增添了学习的兴趣,让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在英语的环境中学习英语,掌握英语,运用英语。
教师要善于调动和爱护学生的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把课上得生动有趣。教师首先要认真地钻研教材与教法,坚持循序渐进、精讲多练的原则,要有超前意识。在教学中,教师要预测到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要找出克服困难的方法,要帮助学生顺利地学会所教内容。教师要善于创造良好的英语环境,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师讲课语言要生动,表情要自然,教态要和蔼,手势要恰当。要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使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始终高涨。
英语课本中每一个单元都有一篇较长的课文,每次讲完该篇课文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全班范围内的分组朗读竞赛。即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组内同学每人顺次读一句,计算把课文读完的时间,时间最短者为优胜组。每次竞赛前,学生都会自觉、认真地练习朗读,尤其是一些英语学习较为困难的学生,为了本组的荣誉更是不敢掉以轻心。这样的朗读比赛,不仅能锻炼和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够逐渐培养学生注意力的集中。
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注意学习方法的传授。正确的学习方法是学习成功的保证,方法掌握得越好,效率越高。如:记单词应提倡词不离句、句不离文、文不离景,也可采用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同音词及派生词、衍生词等“葡萄式”记忆法。课文背诵除常见的机械背诵外,还可复述扩写或缩写课文,学生有了正确的学习法,也就牢牢地掌握了学习主动权。
语言是交际工具,交际能力的培养是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牢记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将“学以致用”贯穿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要多为学生创设语言实践机会,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去体验成功的快乐。真正让学生在应用中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
(1)开展学习竞赛活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考虑到学生参与的多面性,可举行各种形式的词汇比赛,激发学生记忆英语词汇的兴趣。
(2)开展朗读比赛及口语能力竞赛,激发学生朗读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开展征文比赛,以提高学生书面表达能力。
(4)开展课堂游戏活动。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设计恰当的游戏,寓所教内容于游戏中,使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体验成就感和自豪感。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动力,是学生取得优异成绩的重要前提,初中英语老师要自觉地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用真挚的爱心,良好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始终保持英语学习的浓厚兴趣,从而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1]张承芬.教育心理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2]章兼中.外语教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
[3]叶上雄.中学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4]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国家教育部
宁夏中卫市中宁县第二中学 7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