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 磊
泛娱乐背景下历史正剧的妥协和新意
——评电视剧《少帅》
□ 吴 磊
历史题材电视剧《少帅》近来引起了舆论的一些争议,因为它和以前关于张学良的影视剧有所出入。考虑到当前的泛娱乐背景和重大历史题材的限制,《少帅》实际上在不违背历史真实和人物评价基调的前提下拍出了新意,用一个新颖的角度来描述张学良和他所处的那个时代、那个中国,也对今天的年轻人有积极的影响。
张学良;历史正剧;人物塑造;成长史
2016年初,一部名叫《少帅》的电视剧在传媒话题圈里引起关注。“少帅”这个称号,专属张学良。张学良是中国近代史上不折不扣的风云人物。按理说,这样一个题材是天生的好题材,用今天的话来说张学良就是一个绝佳IP。但是重大历史人物题材电视剧的“难”也在这里:“泛娱乐化”浪潮之下注重思考性的作品的尴尬。
张学良是个大名人,之前已经有很多相同的作品,他的一生已经盖棺定论了:“伟大的爱国者”、“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摘自江泽民总书记发去的唁电),怎么还能拍出新意呢?
围绕张学良产生的争议是观众的兴趣所在,而这争议恰恰是张学良自己引发的。众所周知,张学良曾经接受过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系、日本NHK电视台、侄女张闾蘅、唐德刚、郭冠英等人和机构的采访,涉及多个关键历史事件,使得许多历史定论重新被审视。由于张学良作为当事人的亲口叙述(还有录像),这些新史料的真实性和权威性不容置疑,这位百岁老人的生命在最后数年里竟然迸发出别样的价值,恐怕是他自己没有预想到的,也令不少近现代史研究者措手不及。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电视剧《少帅》把自己定位为“历史翻案剧”,就会和正史产生冲突,也和广大观众一向以来的观点不符;如果不理会新发掘出来的新史料,还是按传统路数描述张学良,一方面显得不客观,另一方面也等于炒旧饭,没有意义。于是,《少帅》做出了妥协:把历史剧变为家庭剧,主线是大帅和少帅的父子情,中间夹杂着少帅的风流与荒唐,还吸收了大量新史料中的细节,做到了“大节不失、小节不拘”。这么做的结果,既可以通过“重大历史题材”的审查,又不会失去当代观众的欢心。
张学良这个重大历史题材背后,是一个波澜壮阔的近代中国。《少帅》的导演张黎是一个有名的“正剧导演”,尤其是近代历史剧。比如《走向共和》《人间正道是沧桑》;《少帅》可以看成张黎近代历史剧的第三部,讲的是军阀的飞扬与苦撑。军阀在近代中国舞台上是一个负面的存在,直至近两年的影视作品里才稍稍涉及军阀们侠义、爱国、忠直的一面。无论如何,军阀们始终是带着“败相”,在清朝灭亡到张学良“东北易帜”、中华民国实现统一,这十几年间神州大地上军阀势力犬牙交错、社会动荡不安、百姓民不聊生,军阀们被中央荡平是大势所趋,无论怎样跋扈的军阀都难掩“败相”。
《少帅》这部剧的新意,则是在“败相”中寻找正能量。奉系军阀的结局早已为人熟知,张学良本人在西安事变后也退出历史舞台,而东北大地沦亡达十几年之久。这些悲剧性的败局会让观众透不过气来,似乎一步步走向黑暗,还不如抗日剧、谍战剧那样至少还有正面的剧情振奋人心。于是《少帅》巧妙地选取了张学良作为儿子的这一面,以张学良的成长史为主要内容,以张氏父子之间血浓于水的亲情关系和父子天然存在的矛盾为剧情助推器,从一个侧面描绘了奉系军阀的群体像。张作霖有作为父亲的“望子成龙”心愿,有维系家族统治的殚精竭虑,有在苏联、日本两大帝国夹缝之间生存的绿林智慧,也有保护东北不落入敌手的责任感。
在“败相”中寻找正能量是张黎作品的一个特色,也是对历史客观事实的尊重。人总是正面和负面结合的矛盾体,十全十美和十恶不赦的人都是极少的;而位高权重者的所作所为也超出了一个寻常百姓利弊考虑的惯用思路。我们建国六十多年,面对波诡云谲的国际国内形势,逐渐领悟到“引刀成一快”、非此即彼的思想不是治国安邦之道。李鸿章以七十几岁的风烛残年独支大厦于将倾,特别是如何避免使“败局”走向 “危局”,在他那个位置恐怕只能是各种无奈的妥协——在他死后十年,晚清再也无力支撑。
《少帅》从这个角度理解奉系军阀和张氏父子,传递给观众的是独立思考和客观而全面地认识历史。由于有了不断新出的史料支撑,对于奉系军阀和张学良有关的历史事实被很多网民重新梳理,得出了不一样的观点;而一些自媒体节目比如《晓松奇谈》也根据张学良的口述历史整合出一个异于传统的张学良形象。《少帅》在这个时候出来,没有回避这些矛盾,堂堂正正地对此予以回应,在剧中以艺术化的手段表现了大量史实,例如表嫂的性启蒙这一段,获得了观众的赞许。
更丰满且更具历史立体感的人物形象塑造是《少帅》另一个创新亮点。对一部历史人物题材电视剧来说,审视历史的态度和评价人物的标准就决定了它的基调。《少帅》显然不想成为翻案之作,但也不愿走“戏说”的道路,张学良的主基调在《少帅》里并没有太大的动摇,主要的几个历史事实更多是隐藏在具体人物的言行中。而且,由于采用了很多比较新颖的历史资料,《少帅》里的人物形象塑造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
首先是“大帅”的形象。张作霖曾任北洋军政府陆海军大元帅,所以他被称为“大帅”,张学良才会有“少帅”的名头。有种观点认为,没有少帅,大帅就只是北洋乱世中那些你方唱罢我登场的众多军阀之一员,即使被日本人炸了,也是自作自受;今天大帅能这么活灵活现地出现在电视屏幕上且令人印象深刻,是因为“张学良的老子”的庇荫。就对中国近代历史走向的重要性来说,张学良要超出其父之上,只不过张学良能有所作为其根本还是因为背后的奉系军阀。所以是大帅给少帅留下丰厚的资本,少帅才能改变历史,“大帅”的重要性也应受到历史承认。
李雪健塑造的大帅得到很多观众的赞叹,认为“零差评”“不愧是老话剧出身”“无可挑剔”。对这个观点,笔者一分为二地看。
李雪健的实际年龄比张作霖被炸死时还老上十多岁,更别说张作霖在《少帅》出场时还算得上中青年了。几十岁的年龄差距使李雪健难掩老态龙钟,这对塑造一代霸气枭雄是不利的,存在失真。当然文章饰演的张学良已经30多岁,如果还找一个40出头的饰演张作霖,难免抢了少帅的戏。
除了年龄,部分观众认为李雪健塑造的张作霖“做作”、“戏剧味太浓”,这可能与他话剧演员的出身有关。生活化的表演和戏剧化的表演本无本质矛盾,具体到张作霖这个人物,他出身土匪,没有受过正规的教育,在乱世之中生存,练就了一身的粗犷、匪气与狡黠,凭借天生的智慧成为一方强者。张作霖的行为举止应该是更偏向于生活化的、本真的,李雪健的戏剧化表演虽然瓦解了政治的冷血,却把张作霖塑造成一个处处留存机心、随性挥洒的怀抱政治大智慧的老官僚。
普遍的意见认为,大帅比少帅更有智慧,更懂得如何在“红白两大帝国之间”保存东北、壮大奉系军阀,所以大帅比其他军阀显得英明神武。笔者认为,相比冯玉祥、阎锡山这些受过正规陆军学校训练的军阀,张作霖始终格局有限,更多的是一种“家天下”的小农封建思想的升级版。李雪健在剧中行走之间有独特的步态、摆臂,手势变化多端,极力展现一代枭雄的内心世界,这是他长期表演形成的独特风格,但笔者认为“过犹不及”,超出了张作霖的格局,是成功的表演但不是成功的人物塑造。
对于文章饰演的张学良,评论多有不满之声,认为文章婚姻中出轨的行为怎么能配得起少帅的英武。这个选角其实早已确定,而恰恰是拍摄过程中发生的出轨风波,反而让文章更接近历史上真实的张学良。张学良在接收采访时曾说“平生无憾事,唯一爱女人”,作为那个时代的“富二代”“官二代”,张学良之风流在民国时期人人皆知,他的个人修养和道德行为并不高尚,他的生活充斥着吸毒、挥金、女人。所以文章对张学良的塑造有天然的优势。
“柔情硬汉,英雄长叹”,这是以前张学良的固定形象。而《少帅》选择文章演张学良,不仅丢弃了外形,也第一次将诸如硬汉、英雄等气质上的传统打破了。有观众批他浑身上下一股子玩世不恭、混不吝的调调,说他根本就是在演自己、又痞又花,把张学良演得“讨人嫌”。不过试想,现在人们对张学良的认知早已超过了课本,如果还是按照传统的路子,张学良的人物形象就会扁平化,这一部《少帅》的意义又何在呢?新的史料证明,张学良在历史舞台上最辉煌的那段时间里,并没有表现出“无奈”、“侠士”、“英雄气”这样的面孔,更多是后人根据历史结果的想象。
拍摄历史正剧有难度,因为太“正”的作品市场反响其实并不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很难兼顾。主人公的经历或者历史事件的过程都已经被大家熟知,观众的兴奋点撩拨不起来。或许这也是过去特别钟情于拍“张学良”的原因:这是一个“对方”阵营的高层主动投诚的故事,背负“军阀”“不抵抗”骂名的张学良突然发难,改变了近代历史的走向,这个过程戏剧冲突十足。
而过去的“张学良”的不足之处,是过分突出他身居高位时的决策和选择,是一个政治化的人物。张学良曾经骄傲地说“我常常自个儿说,翻手作云,覆手作雨,差不多三分天下,北方都交给我了,管理那么些个省,我那时候才二十八九岁呀。”《少帅》导演张黎也说:“你想想现在二十多岁的男孩,还撒娇吃奶呢。要说现在的富二代、官二代,跟张学良没法比。不是钱没法比,位置和担当的责任也没法比。”张学良手里的权力、金钱在当时别说万人之上、实际上在张作霖死后他就没有上级了,蒋介石和他更多是政治结盟的平等关系,呼风唤雨,实在是太顺。《少帅》说的是张学良的成长史,不是年龄和身体的成长,而是一个纨袴子弟在顺境中如何能承担责任、怎样在关键时刻有作为的过程。
张作霖曾被福布斯财富榜评为中国首富,“九一八”事变之后张学良家的私产多达6000万,这是少帅手里的“钱”;奉系军阀的势力范围一度扩张到长江,上海都在奉系的掌控之下,这是张学良的“权”。从成功学的角度,张学良已经到达了顶峰,睥睨天下,他却没有走老式军阀割据称霸、拥兵一方的道路。所以把张学良还原成一个年轻人,从年轻人理想、抱负和责任担当的角度讲述他的成长史,以此唤起年轻人甚至是90后、00后对历史的关注和思索,是《少帅》的创新之处。
张学良曾经三造统一:国民军北伐时宣布东北易帜,中原大战时通电拥蒋,西安事变时发动兵谏推动联合抗日。这些关键时间点上张学良的确做出了正确的抉择,造福国家和民族。成功不是享受、纵欲、挥霍、香车美女,花天酒地,力量越大责任也就越大,绝少人能达到张学良那种“成功”的高度,又有什么理由沉浸在奢靡的生活当中,放弃一个年轻人的责任、理想和作为?
《少帅》没有回避张学良曾经有过的荒唐经历,他政治不成熟、幼稚、有私心,个人生活奢靡,男女关系复杂,父亲留下的偌大家业在他手里也没能留住。在顺境下成长,张少帅却没有辜负自己手中影响天下苍生的权力,关键时刻他勇敢地做出决定,扭转历史局势。人无完人,历史正剧并不是非要拍得“伟岸侠义帅得不行”才行,“正”是一种基调,是大的方向,一个具有立体感的历史人物必然具有喜怒哀乐和七情六欲,也不会天然就能扛起责任、理想和作为。今天的富二代、官二代乃至于“中产二代”,这样的一部《少帅》或许更能触动他们麻木而固化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少帅》似乎是一部豪门家庭剧:一个深深爱戴父亲的儿子,决心把父亲的事业继续下去,为此扭曲自己竭尽全力。一个无心权力的人,不得不坐上权力的宝座,为自己的宿命无望挣扎。可喜的是,《少帅》没有忘记自己“重大历史题材”的性质,在向历史基调妥协的基础上,依据大量新出的历史材料,以及现在观众的观赏喜好,努力完成了一部历史正剧的妥协和创新。
(作者单位: 广东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