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节峰
初中语文创新教育之我见
◎徐节峰
创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初中语文学科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学科之一,如何站在创新的高度进行教学,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谈谈自己的思考。
初中语文;创新教育;方法
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关键在于转变教育思想,也就是从旧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改革封闭型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以实现语文教学的科学化,现代化。只有转变了思想,教师才能创造性地驾驭教学内容,灵活机动地运用教学方法,学生的能力才能得到培养。如今,过度的升学竞争,让学校成为社会的“敏感区”,也给广大教师带来了沉重的思想负担。如果一所中学升学率不能提高,导致家长不信任,学生就会大量流失,就会带来种种社会压力。针对这种现状,学校必须深化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和教师必须带头投入教改,转变教育思想,在改革中加以创新,以适应新时期的教育形势,以灵活机动、轻松愉快的教学方法把学生从繁重的题海中解脱出来,使学生从被动获取知识转变为主动获取知识。
创新意识是学生进行创新学习的起点,它主要是指学生在读写听说过程中,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心理趋向,由好奇心、求知欲、创新需要等因素构成。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是要通过我们的创新教学,对任何一篇课文,一次作文,一项活动都产生极大的好奇心,这种好奇心是持续的,可以发展的:在任何一次课或一项活动中都有强烈的求知欲,这种欲望是不可截止的:对任何一篇课文,无论是从内容到表达方式还是从结构到语言技巧,都敢于怀疑,敢于挑战,不盲目附合;对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任何一个问题,都有独立思考的习性,有超越别人愿望。
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就是要激励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敢于坚持自己的独到见解,但又不是固执己见:敢于说别人没有说过的话,又不是目空一切:敢于对书本中的“定论”提出挑战,又不是无知妄说:敢于对课堂上教师不适宜的解说说“不”,又不是蔑视师长:敢于坚持独立思考和独立探索的良好习惯,又不是离群索居,远离集体。总之,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就是要激励学生敢于思考,肯于钻研,勇于尝试实践,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识的奥妙。
语文教学的好坏,在于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好坏,只有做好语文课堂教学,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和创新能力。在教学实践的整个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特点,从教材中适当的角度寻求学生学习的兴趣点出发,营造课堂情景,力求升华学生的学习愿望,激发出学生学习的智慧火花,从而挖掘学生内在的学习潜能。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课堂教学时,从学生对自己童年玩耍的环境和深刻印象入手,根据课文内容从学生的兴趣点切入教学。教师不妨以自己童年的记忆中最美好的画面用语言在课堂上描述出来。让学生心中的乐园与现实的美景和幻想的世界相互联系起来。然后直接引入鲁迅先生描写的儿时的乐园重点文段。让学生通过分析生动、具体的描写,感受其中清新甜美的瓜果,妙趣横生的动物特点观察透出的欢乐天真的稚气。体会描写中准确的形容、生动的修辞和清晰的层次。学生充分感受了作者儿童时代轻松自由,充满情趣的百草园生活,与三味书屋单调陈腐、枯燥无味的读书生活形成鲜明的对比,进而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丰富和不断积累知识,体会生活无穷无尽的乐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高尚情操。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的过程中是师生共同活动的双向过程。在这种过程中,学生是主体。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姆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传统的语文教法没有很好地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是注射器,学生是接收器,结果往往是事倍功半,教师教一篇课文常常是五大块:时代背景、作者简介、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这些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毫无关系,因此也就谈不上什么创新教育了。初中语文课要优化教学过程,必须改变单向灌输,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因为这种教学模式没有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的活动中,他们只是一个被动的受体,这样的方法不但严重地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压制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开发,而且助长了学生的学习依赖性,阻碍了学生的素质的提高。由于没有注入创新因素而导致:教师说得头头是道,而学生却“雾里看花”。临考总搞题海大战:时间+汗水、日光+灯光,这样就几乎抹杀了学生们所有的创新能力,极大地限制了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因此这种传统的教法必须改进,在改进过程中我觉得要考虑这几个问题:
1.怎么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如果一个老师有能力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那他就成功了一半。”(于漪语)兴趣对求知对创新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2.如何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习惯的形成,是学生主动掌握知识的先决条件,掌握一定的知识又是创新的先决条件,可见这一点也是很重要的。
3.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有了兴趣和习惯还远远不够,要有坚强的毅力和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精神,才能激发创新的潜意识。
4.在拓宽语文学习的空间上改进教学方法,要大胆走出课文、走出课本,让课内长骨、课外长肉,让潜在的创新意识大展宏图。
教学的形式是多样的,我们要根据不同课题,结合学生实际,采用有效的创新的教学方式,如:探求式、导读式、讨论式等。总之,要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提高学生语文素质创新能力的教学原则。达到传授知识,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创新是一个民主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创新教育也是一个崭新的课题,语文教学需要创新教育为它注入活力,让它向更加正确、健康、文明的方向发展。语文教师要主动迎接这一新形势的挑战,大胆改革,勇于突破,善于创新,以负责的精神、务实的作风、高昂的姿态,投身到创新教育的熔炉中去。
(作者单位:江西省上饶县第六中学 33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