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达锋
浅谈高中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
◎胡达锋
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往往偏重知识讲解,一直沿用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分析、学生不得不接受,学生与文本对立的教学模式。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论述了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一点体会,旨在更有效地提高语文阅读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高中语文;阅读能力;教学方法
兴趣是阅读活动得以进行的前提,每个身心发展正常的学生,都有与生俱来的求知欲望。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生看卡通漫画书好象已不合时宜,看名著似乎又不感兴趣,所以慢慢的失去了阅读的欲望。因此,营造一种良好的阅读氛围、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就尤为重要。首先,在实际教育中,语文教师自身的阅读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语文阅读,只有热爱阅读的教师,才能充实自己的课堂,体验学生阅读的甘苦,找到与学生进行心灵对话的话题,及时向学生推荐有益的读物,成为学生崇拜和学习的对象;其次,教师要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将阅读量的目标任务分解到每个年段,每个学期,并有意识的在课常上加以引导,和学生共同的体验感悟,要定期举行一些阅读活动,让学生交流自己对指定书目的阅读成果,感受因为阅读而取得的成功体验,以增强课外阅读的兴趣和动力;第三是努力在班上创造一种“阅读文化”,文化的熏陶具有潜移默化、滴水穿石的力量,比如说在教室的后面开辟一块读书园地,贴上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学生读书的瞬间等,还可以在教师指定的范围内学生人人拿出自己喜爱的书,在班上设立一个读书角,营造一份浓浓的读书氛围,再加上老师和学生对书的认识和评价,这种浓郁的书香必将引领着学生踏上与书为伴的人生之路。
在日常的阅读训练中,教师要教会学生有目标地读,带着疑问去读,关键在于多思考,多理解,多联系,如有必要,读后尽量把精华抽出来,重新梳理思路,编排目录,注意学后反思,学以致用。以上适合专业性强、知识体系完整、信息量大、有思想深度的经典书籍。对于难度小,价值一般的书,应找准目标,进行选择性的跳读,对自己有用的加以精简、反思即可。有的学生阅读速度很快,但不得要领,收效甚微。阅读速度与效果之间的合理匹配决定于阅读的目的。如果阅读是为了理解某些概念或获得某些重要知识,那就需要选择慢节奏的精读、研读。对应于这一目标,注意力的投入需要较多地偏向理解及相关的思维过程。简单的反复阅读是不能达到目的的。如果阅读是为了获得一般性的信息,则可以提高阅读速度,并将注意力更多地投入到阅读本身的信息加工之上。当阅读的目的变为查阅某一特定的资料或信息时,阅读速度还可以大大加快。此时的阅读的注意力可以只集中于将要出现的特定信息,而对其他信息只需保持一个较低的辨识水平。总之,要教会学生开始阅读之前,一定要先有一个明确的目标。阅读目标的确定可以通过给自己提出问题来实现。如阅读前可以明确写出这次阅读的目的。将阅读同已经拟定的结构化知识框架结合到一起,是一个很好的确定阅读目标的方法。如果阅读前对问题、这篇文章的作者想揭示什么样的主题思想等等有明确的概念,则阅读的目的定向和阅读速度的分配就不再是问题。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主动探寻就涉及到思考、提问,问题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知识只有围绕问题展现出来,才能很好地被学生理解和接受,进而成为学生内在精神世界的有机组成部分。问题又是教学活动的归宿。教学的最终结果绝不是用传授知识去完全消灭问题,而是在初步解决已有问题的基础上引发更多、更广泛的问题,从而促使学生的认识向纵深发展。要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就一定要加强方法的指导,而不能纯粹地由学生信马由缰地发散思维,教师在这里就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引导学生从各个方面去思考。
首先是对重点词句或者优美语段提问。阅读文章总是从词语到句子,从句子到段落,一边阅读,一边把文章的各个词语、各个句子、各个段落的内容联系起来,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遇到语言优美、辞藻华丽的语段,学生往往首先是惊叹,然后暗自神伤,接下来一步很重要,可能会有少部分学生把它抄下来,经常翻看,进而试着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去,这方面主要是就阅读的实用性而言的。就阅读教学而言,如果对部分语句、段落不理解或理解不透,自然影响对文章整体的理解。因此,对重要语句、优美段落的理解或质疑,无疑是阅读的基础。对语句、段落的隐含义的理解,一不能离开特定的语境,二不能忽略写作的背景,切不可断章取义、望文生义。
语文学习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过程,阅读也应伴随人的一生,对中学生而言,培养主动阅读的兴趣,树立正确的阅读观念,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将会使自己受益终身,愿所有的中学生将阅读贯穿于学习生活的始终,成为未来书香社会的主人。
(作者单位:江西省鄱阳县第一中学 33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