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开展工程实践创新的路径方法

2016-04-13 18:56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约束条件评价体系

李 蕾

( 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天津 300400 )

高职院校开展工程实践创新的路径方法

李蕾

( 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天津300400 )

摘要:将工程实践创新定义为学校创设环境,引导学生在工程实践实训活动中尝试创新,从而可能产生颠覆性创新。实习实训环境的真实性、指导教师创业创新能力、学生具备创业创新意识和思维,是开展工程实践创新的关键条件。工程实践创新活动评价应该重在过程,让学生体会到创新的乐趣,结果放在其次,但是一旦有好的产品或服务产生,应该尽力扶持学生尝试开展下一步的创业活动。

关键词:工程实践创新;颠覆性创新;约束条件;评价体系;创业计划

一、工程实践创新的定义

(一)明确工程实践创新定义的意义

伴随国家经济政策由投资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近年来社会上掀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潮流,高校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加入这个潮流中。2015年6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要求要支持大学生创业。深入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整合发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基金。引导和鼓励高校统筹资源,抓紧落实大学生创业指导服务机构、人员、场地、经费等。引导和鼓励成功创业者、知名企业家、天使和创业投资人、专家学者等担任兼职创业导师,提供包括创业方案、创业渠道等创业辅导。建立健全弹性学制管理办法,支持大学生保留学(课程)籍休学创业。2015年6月下旬,国务院办公厅发布《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重点任务分工方案》,教育部成为多项工作的负责单位之一,其中包括把创新创业课程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支持举办创业训练营、创业创新大赛、创新成果和创业项目展示推介等活动,搭建创业者交流平台,培育创业文化;优化高校学科专业结构,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大规模开展职业培训,加大创业培训力度,等等。

创业创新的社会氛围浓烈,高校需要开展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方案计划,工程实践创新这个词汇现在和今后一段时间会反复出现在各类高校政策文件中,但是对于工程实践创新的含义,实际上大部分师生是模糊的,不知道什么是工程实践创新,因此,有必要对这个概念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分析,达到可以让大众理解的程度。只有高校全体师生对于工程实践创新有了比较一致的认识,才会形成合力,设计出好的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方案,学生才能真正在创业创新教育中获得这种创新能力。

(二)定义描述

工程实践创新,实际上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理解,一种是工程实践与创新,也就是实践与创新并举,另一种是通过工程实践活动产生创新结果。通过对高校创业创新中心等机构的考察,可以看出目前我国高校对于工程实践创新采用的是第一种理解,即工程实践与创新并举,两种活动同时进行,而且更偏重于工程实践活动。因为我国国民教育尚未深入开展创业创新教育,学生缺乏系统的创业创新能力,所以在高校工程实习和实训活动中,学生接受与本专业相关的实训实习项目,提高的也是工程实践能力,项目本身不会包括创新训练,缺乏通过实习实训活动进行创新的动力。这种模式,其实是将工程实践和创新创业分开对待,两者没有有机联系,创新创业教育也仅是开展一个培训活动,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创业创新,初步具备创新创业意识和思维,学生缺乏形成创业创新能力的实训实习活动。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工程实践创新的第二种理解才更符合当下政府倡导和社会推崇的创业创新活动,即工程实践创新,重在创新,工程实践是手段,创新是目标和结果。工程实践可以理解为高校现有的一切工业实训实习项目活动,这些实习实训本来是为了提高学生专业技术能力设置的,现在政府和社会向高校提出创新创业教育的要求,高校就需要基于这些工业实习实训项目,开展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因此,高校目前面临的任务应该是如何以已有的实习实训项目,扩展出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内容。为了更好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高校需要理解创新的含义。

对于创新,不同学科范畴给出不同定义。

创新从哲学上说是人的实践行为,是人类对于发现的再创造,是对于物质世界的矛盾再创造。

社会学定义的创新是指人们为了发展的需要,运用已知的信息,不断突破常规,发现或产生某种新颖、独特的有社会价值或个人价值的新事物、新思想的活动。

经济学上,创新概念的起源为美籍经济学家熊彼特在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概论》。熊彼特在其著作中提出:创新是指把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结合”引入生产体系。它包括五种情况:引入一种新产品,引入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开辟一个新的市场,获得原材料或半成品的一种新的供应来源,创建新的产业组织。

哈佛商学院教授克里斯坦森是颠覆性创新理论之父,这一创新理论目前在国内外都处于创新研究的中心位置,被各类专家针对开展讨论,被各行业进行应用。颠覆性创新是一种破坏式创新,包括低端市场的破坏性创新和新市场的破坏性创新,简单来说,技术创新发展到一定阶段,会超越客户需求,边际效用接近零,大公司此时会缺乏维持性创新的动力,因为投入巨大的技术创新研发活动不能带来预期效益。破坏性创新初期多立足于低端市场,以低成本满足客户的基本需求,产品具有简便性,目标是能够帮助顾客更好地完成工作,由于是非主流的,避开主流市场竞争,可以发展壮大,当大公司出现创新乏力时,消费者更满足于低成本产品,非主流就上升为主流,形成低端市场的破坏性创新。新市场的破坏性创新,更多出现在移动互联网领域,一款Uber软件就足以让出租车行业遭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胁,这在工业社会是没有出现过的,但是在移动互联网行业,这样的案例会不断增加。

通过以上对工程实践和创新的总结,笔者将工程实践创新定义为,在模拟的工业工作环境中,参加者观察发现客户的潜在需求,创造出新的产品或服务,满足这些需求,形成颠覆性创新从而产生经济效益。

二、进行工程实践创新的约束条件

(一)实习实训环境的真实性

这里的真实性不是指还原真实工作环境,而是指对于工作环境的基本特征,在经过全面分析论证后进行取舍,要有利于学生在此环境中进行创新活动。因此,环境对于生产设备等实物要求是次要的,重在生产流程和市场环境的还原。

(二)指导教师具备创业创新能力

这一点不言而喻,因此指导教师应该分为技术指导教师和创业创新指导教师,他们可以在一个实习实训项目中分期展开指导活动。

(三)学生接受过系统的创业创新课程教育

这一条件旨在使学生具备创业创新意识和思维,在实习实训中能够从创新角度观察思考问题。

三、形成工程实践创新的评价体系

(一)在实训实习项目中设计创新活动内容,并能够进行评价

在实训项目中设计创新训练内容,创新思维训练、创新能力训练,结合项目特点开展,并且能够对这些训练内容进行具体评价

(二)创新活动重在过程,同时鼓励形成新产品或服务

不是所有的创新活动都能获得成功,高校工程实践创新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训练学生创新能力,让学生对创新活动有一个整体把握,因此校园工程实践创新重在过程,学校和指导教师应从活动细节入手,充分应用工程实践项目活动,引导学生开展创新活动,如果学生能力足够、实践条件完备,有可能出现创新产品或服务,则应协助学生将创新活动进行到底,直到产生创新结果。

(三)新产品或服务产生后, 通过设计创业计划,预见其经济效益

如果新产品或服务在学生的工程实践创新活动中诞生,指导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组建创业团队,完成创业计划书,通过学校众创空间等企业孵化机构,开展真正的创业活动,将创新成果转化为社会产品,实现创新价值,学生在此活动中完成创业初级阶段。

四、工程实践创新中的注意事项

(一)实践活动与创新活动的比例问题

在工程实践活动中蕴含创新活动,两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是最好的状态。但是初期开展应该是分开的,这样就要考虑两种活动的比例问题。笔者的意见是将此比例设定为一个范围,这样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乐意参与创新的学生可以有更多时间从事创新活动,而对技术感兴趣的学生可以有更多时间从事技术活动。

(二)防止形式主义

工程实践创新要求在实践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这对创新指导教师要求较高,如果指导教师没有经验,无法激发出学生的创新意识,则后续的创新活动就容易变成形式主义,学生会收获很少。因此,创新指导教师的培训至关重要。

(三)如何提高创新活动的参与度

由于天赋因素,不是每个人都善于从事创新活动,这是不言而喻的。对于缺乏创新天赋的学生是否放弃工程实践中的创新活动呢?在当下创新创业成为主流的情况下,显然是不可能,也不合理的。如何提高这类学生的创新活动参与度,是真正考验创新指导教师的一个工作。

参考文献:

[1]傅水根,张学政,严绍华,裴文中. 工程实践教学中分层次开展创新教育的探讨[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03).

[2]刘顺兰,张帆. 面向工程实践创新的信息安全教学改革研究[J].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12(29).

[3]夏昕,郏凌. 大学生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2(27).

[4]杨秀英,李康举. 工程实践创新教育基地改革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3(11).

[5]丁国新,程国君,王周锋,杨继年,王静. 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J].广州化工,2015(14).

(责任编辑:孙建华)

How to Carry out the Engineering Practice Innov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LI Lei

( Tianjin Bohai Vocational Techology College, Tianjin 300402, China )

Abstract:This paper defines engineering practice innovation created for the school environment, guides students to try to innovate in the engineering practice, practice activities, which could produce disruptive innovation. The truth of practice environment, teachers’ entrepreneurial innovation ability, the students’ entrepreneurial innovation consciousness and thinking, are the key to innovation in engineering practice. Engineering practice evaluation should focus on process innovation activities, let students experience the fun of the innovation, put the results in the second place; but once the good products or services spring up, teachers should try their best to support the entrepreneurial activities of students to carry out the next step.

Key words:engineering practice innovation; disruptive innovation; constraint condition; evaluation system; business plan

收稿日期:2016-01-15

作者简介:李蕾(1979-),女,河北辛集人,商务管理系讲师,数量经济学硕士,材料科学与工程和工商管理双学位,研究范围包括经济管理、职业教育等领域。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385(2016)02-0066-03

猜你喜欢
约束条件评价体系
基于一种改进AZSVPWM的满调制度死区约束条件分析
A literature review of research exploring the experiences of overseas nurses in the United Kingdom (2002–2017)
《UG NX机械产品设计》课程项目化教学的改革研究
评价体系小改革职业技能大提升
以心育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立的研究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非约束条件下成人在线学习动机量表编制
基于半约束条件下不透水面的遥感提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