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丽娜,葛厚伟
滁州学院外国语学院, 安徽滁州, 239000
接受美学视角下古典诗词中国俗语的英译
董丽娜,葛厚伟
滁州学院外国语学院, 安徽滁州, 239000
摘要:从接受美学视角分析了国俗语义的特点和英译策略,以此宣扬中国传统文化,实现有效的跨文化交流。以中国古典诗词中各类国俗语为例,对国俗语义的内涵及中国古典诗词中国俗语的类型进行了分析。以接受美学为理论框架,将英语读者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放在中心地位,提出了翻译国俗语时可浅化文化意象、分析联想差异和保留文化内涵,即意译、改译和释义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国俗语;诗词;接受美学;意译;改译;释义
当今国俗语义是语言学界研究的最新热点,它反映了我国的历史文化、风俗人情,具有很强的民族文化特色。中国古典诗词作为中华民族悠久历史长河中的文化瑰宝,其篇幅短小、语言精练,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容,存在大量的国俗语。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加强和文化实力重要性的日益凸显,中国古典诗词中国俗语的有效翻译对于传承和向外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意义重大。国俗语的语义转换不仅需要译者有较强的双语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还需要译者对国俗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有透彻的了解,运用恰当的翻译策略,实现不同语言的转换和文化的转换,使得译语读者能够更好地欣赏中国古典诗词,领略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最终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因此,诗词是各国深层次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中国古典诗词中国俗语的翻译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文化意义。
1国俗语义概述
“所谓国俗语义,就是指一个民族特有事物的意义,即在词汇实体意义的基础上添加了民族的历史、风俗风情等文化色彩的语义。国俗语义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民族心理特征,体现了语言的民族性。”[1]。语言意义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文化意义。因历史文化、时代背景、风俗习惯等因素的不同,各语言中的国俗语义必然存在一定甚至很大的差异。国俗语义的应用十分广泛,在成语、俗语、歇后语、特定的比喻等语言形式中大量存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更是俯拾即是。因此,要系统研究国俗语义不仅需要研究其所在的语言单位,更需要研究与其密切相关的历史文化和时代背景。
2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国俗语类型
诗词是文学产生和发展的一种文本形式,其运用短小精悍的语言表达生动含蓄的含义。处于特定时代背景下的诗人应用大量的国俗语以丰富诗词文化内涵,或增强诗词的韵律节奏,或表达丰富的情感,其中以下三类国俗语居多。
2.1名称类文化词
名称类文化词的范围比较广泛,有人名、地名、节气名、花名、曲名、戏剧名等。这些名称类文化词在一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中产生,可以是著名历史人物,或是因发生特定历史事件而产生特定文化内涵的地点,或是有浓厚风俗民情的中国传统节日和节气,或是有中国特色的曲名和戏剧名。这些国俗语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为诗人大量采用。例如:
(1)《乌衣巷》(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在本诗中,作者在表达今非昔比的感叹和对势力贵族的嘲讽时,采用了“朱雀桥”“乌衣巷”“王谢堂”三个表示古代地名和人名的名称类文化词,其蕴含的时代背景和文化内涵与中国传统文化紧密相关。
(2)杜牧《清明》中“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出现的“清明时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词,属于国俗语中的名称类文化词。
(3)古诗《春怨》中“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出现的“辽西”,是当时唐朝东征军队之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背景,而“辽西”表明诗中思妇之夫是个征人,思妇之春怨的原因便在“辽西”两字中体现出来。
2.2联想意义丰富的词语
词汇的联想意义高于并产生于理性意义,与民族历史与文化相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称为“四君子”之一的梅花让人联想到超凡脱俗、高风亮节、潇洒淡薄的品质,“鸳鸯”让人联想到爱意很深的情侣、举案齐眉的夫妻,“垂柳”让人联想到情意的深厚和对友人的不舍之情。中国古代诗人擅于将主观情思寄托于客观事物上,借用词汇的联想意义,含蓄表达自己内心的感情,使得古诗中不乏一些联想意义丰富的国俗语。例如:
(1)吴文英《唐多令·惜别》中“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中出现了联想意义丰富的“秋”字。“秋”让人联想到离别的痛苦或气氛的悲凉,诗人运用“秋”字的联想意义,并与“心”字相结合,组成“愁”,巧妙表达了内心的悲伤愁绪。
(2)白居易《琵琶行》中“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出现了联想意义丰富的“杜鹃”。“杜鹃”会让人联想到诗人倾诉悲苦和哀怨之情,或是联想到古代蜀中国王杜宇死后化为杜鹃啼血的传说。该诗中,诗人的经历与“杜鹃啼血”产生联想,用来表达自己的苦闷情绪。
(3)王维《相思》中“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出现了联想意义丰富的国俗语“红豆”。“红豆”让人联想到刻骨铭心的爱情和朋友之间珍贵的友谊,诗人运用“红豆”这一国俗语的联想意义,抒发了眷恋朋友的情绪。
2.3神话典故
中国古典诗词中最常见的国俗语之一就是神话典故。“用典”指的是引用古代故事和有历史出处的词语,负载有深厚而丰富的国俗文化,或可喜可悲,或可歌可泣,或可扬可叹。诗中的神话典故可以生动地描述为“如灵丹一点,点铁成金”[2]。
(1)李商隐无题诗“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中,“蓬山”和“青鸟”蕴含着神话典故。“蓬山”指蓬莱山,海外山神山之一,“青鸟”是西王母的使者。
(2)杜牧《泊秦淮》中“后庭花”是“南朝王国的靡靡之音,预示着帝王的衰败和灭亡”[1]。诗人借此典故表现出沉重的悲痛和无限的感慨。
(3)孟郊《古别离》中“不恨归来迟,莫向临邛去”的“临邛”蕴含“司马相如前往临邛,与卓文君因琴相恋,结为秦晋”的典故。“临邛”常被后人比作男人花天酒地之处,是妻子送丈夫出游时最担心丈夫去的地方。
3接受美学对诗词中国俗语翻译的指导
3.1接受美学概述
接受美学又称为接受理论,是著名的文学批评理论。接受美学将读者的理解程度和接受能力置于中心地位,认为一部文学作品应是一种双向交流,即作者的表达和读者的接受,后者比前者更为重要。这一理论强调“读者是文学研究的中心,读者的历史、社会、个人背景对读者对于作品的理解和反应有重要影响。而读者的期待视野与作品的融合是文学创作和研究的中心和目标”[3]。
3.2国俗语的翻译
作为一种文学研究理论,接受美学给翻译研究提供了理论指导,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翻译视角和技巧。在接受美学指导下,国俗语的翻译应把英语读者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放在中心地位,既要注重语言单位的转换,更要注意文化内涵的沟通和传达。译者应在充分理解国俗语蕴含的文化内涵的基础上,“以英文读者群为出发点,把握英文读者群的审美情趣、文化和期待视野等因素,跨越民族文化差异和时代背景,以便更好地实现英文读者群和诗词英文译本之间的视野融合”[4],既传递文化内涵又提高国俗语在英文读者群中的可读性和可接受性。古典诗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瑰宝,其语言短小精悍,耐人寻味,具有美感效应,“译者应注意完美转换文化意象,最大限度地达到形美、音美和意美,以愉悦英文读者群,产生同中文读者群同样的情感效应”[5]。
4翻译策略
4.1浅化文化意象,恰当意译
诗词讲究用短小精悍的语言传达丰富的文化信息,但当有限字词不能传递丰富的文化信息或很难传达其深层意义时,可以在不影响诗歌整体效果的前提下采取浅化文化意象,恰当意译的翻译策略,这样,可能会丧失一些文化意义,但读者能了解大意,体会深层意义上的“意美”。这种翻译策略主要适用于名称类国俗语的翻译。
(1)上文《乌衣巷》中的名称类国俗语“乌衣巷”,有的直译成“Blacktail Row”,其实“blacktail”的意思是“black-tailed deer”,“row”也没有“巷”的意思,因此直译是不可取的。其实诗中的“乌衣巷”指的是王、谢等豪门大族的住宅区,巧妙地将其意译为“Street of Mansions”,回译为“豪宅街”,可使英文读者容易理解诗人所要表达的今非昔比的感叹。
(2)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中“三秦”是当时的京城长安,“五津”指五代时期长江边著名的渡口[2]。在翻译这些名称类国俗语时,如果用繁琐的语言描述,则违背诗词语言精练的原则,更让英文读者失去阅读兴趣。因此,将其译成“the town walled far and wide”,“land by river”,虽然失去了一些文化意义,但传达了原文的意美,对读者的阅读不造成障碍。
4.2分析联想差异,巧妙改译
由于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思维定势的不同,不同语言里表面对应词语的联想意义也不一定相同,有些差距很大,甚至相反[6]。因此,在翻译中国古典诗词中联想意义丰富的国俗语时,要考虑到中英双语国俗语义的差异,脱离原文的语言束缚,体会诗文意境,适当改译。这种翻译策略主要适用于联想意义丰富的国俗语的翻译。
(1)古诗《唐多令·惜别》中国俗语“秋”字,有的直译为“autumn”。其实“秋”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常与“悲凉愁恨”连在一起,“悲哉秋之为气也”,“秋风秋雪愁煞人”,都是对“秋”特有联想意义的一种诠释。然而,英语词“autumn”并无哀愁之意,而是与宁静的秋日情调联系在一起,常带有“欢快”的联想意义。因此,将“秋”直译为“autumn”,忽略了两者之间的联想差异,达不到文化交流的目的,应将“秋”改译为“sore”或“sorrow”等带有悲伤情绪的词语。
(2)古诗《琵琶行》中国俗语“杜鹃”,有的直译为“cuckoo”,而此词在英语读者中的联想意义却是“蠢事”“疯子”,另外。“古希腊喜剧家阿里斯托芬描写过一个想象中的由杜鹃建造的空中之城”[7]叫“cloud-cuckoo-land”,所以“cuckoo”一词还会让人联想到不切实际的空想。将“杜鹃”直译为“cuckoo”,忽略了两者之间的联想差异,不能在英语读者中产生共鸣,因此,将其改译为“cuckoo's homeward-going call”,既保留“杜鹃”这一意象,又重现原文意境。
4.3保留文化内涵,简洁释义
中国古典诗词中不乏典故,但受到文化背景的限制,一般不被英语文化读者所知晓,若加注释,则诗文冗长,读者失去阅读兴趣。为最大限度地保留文化内涵,可以释义,当然释义不能太长,应注重诗意和诗味,以及读者的理解和产生的效果,更要讲究诗词语言的精练。这种翻译策略主要适用于中国古典诗词中典故的翻译。
(1)古诗《泊秦淮》中“后庭花”典故的翻译,有的直译为“courtyard blossoms”,回译为“院中花”。但“blossoms”在英语文化中预示蓬勃生机、百芳斗艳,与原文中的“后庭花”所指的糜糜之音正好相悖,完全不能为英语读者所接受,故可简洁释义为“the decadent court tunes”。这样不拘泥于字面的对等,变通巧妙,使得译文通顺流畅、明白易懂。
(2)古诗《古别离》中“临邛”国俗语的翻译,如果音译为“Lin Qiong”,英语读者不能体会到妇人担忧丈夫去此地的原因,若加注释,诗词语言则不够简洁,超出了原诗暗示性语言的限度。因此,变换角度,将整个诗句简洁释义为“Your late return does not anger me, But that another steal your heart away”,语言简练、通顺流畅、感情丰富,变通得十分巧妙,英文读者很容易体会到诗意和诗味。
5结 语
国俗语是我国灿烂文化中的无价瑰宝,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更是比比皆是,不仅增添了诗词的文化内涵,而且丰富了诗词的审美意境、提升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国俗语的英译是两种语言间的转换,更是文化的双向交流。中国古典诗词中国俗语的英译需要在接受美学理论指导下,以英语读者为出发点,考虑英语读者的审美情趣、文化背景和期待视野,在全面了解国俗语以及中国古典诗词内涵的基础上,采取恰当的翻译策略,让英语读者体会到其中的文化内含,从而实现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王建华.汉诗英译中的国俗语义问题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90-99
[2]杨仲义.中国古代诗体简论[M].北京:中华书局,1997:49
[3]霍拉勃.接受美学与接受美学[M].周宁,金元浦,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85
[4]秦洪武.读者反应论在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中的意义[J].外国语,1999(1):45-48
[5]陶友兰.从接受理论角度看古诗英译中文化差异的处理[J].外语学刊,2006(1): 35-38
[6]张丽敏.浅析英译中国古诗文本中国俗语义的缺失[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0(2):23-26
[7]张树池.国俗语义及其翻译探索[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1(2):46-49
(责任编辑:李力)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006(2016)01-0071-04
作者简介:董丽娜(1987-),女,河北唐山人,硕士,助教,主要研究方向:翻译学。
收稿日期:2015-09-15
doi:10.3969/j.issn.1673-2006.2016.0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