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2016-04-13 08:05茹丽燕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文化传统传统文化

茹丽燕

(太原工业学院 思政部与法学系,山西 太原 030008)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茹丽燕

(太原工业学院 思政部与法学系,山西太原030008)

[摘要]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其区别在于传统文化是易变的“已成之物”,文化传统是稳定的“使成之物”,其联系在于传统文化是文化传统的“形”,文化传统是传统文化的“魂”,必须弘扬文化传统之“形”,塑造传统文化之“魂”,真正提升文化“软实力”。

[关键词]传统文化;文化传统;“已成之物”;“使成之物”;“形”与“魂”

[DOI] 10.16396/j.cnki.sxgxskxb.2016.03.026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都由“文化”和“传统”两词复合构成,但这并不意味着两者没有区别,有些学者将其视为同义术语,甚至在学术讨论中交叉使用,这是不严谨的。它们两者虽密不可分,却各有乾坤,至少从字面看,两者虽都是由同词组构成的偏正短语,但不同的排列组合侧重点就不同,细究之后更会发现,其差别之大无异于蜜蜂和蜂蜜。

一、传统文化是易变的“已成之物”

传统文化一词中传统是文化的定语,用来界定文化,这里我们从对文化做限制的范畴理解作为形容词存在的传统。将传统二字分开,我们能发现“传”是纵向概念,有传递、传授之意,指的是那些产生于过去,经过数代人传承的东西;“统”是横向概念,具有统辖、统管之意,是指所传之物在过去的某个时间段曾具有的统辖力。由此可见,传统既是时间性的概念,特指在过去某个时间段存在过的事物,传统还是生命力概念,特指在其存在过的那个时间段中具有生命力和影响力的事物。

给“文化”冠之以“传统”,目的在于界定文化的特性。传统文化是在中国历史上某个阶段的社会实践中产生的,是过去式的,正如庞朴所强调“传统文化是过去的已经完成的那些东西”[1],进而将传统文化更好地与近代文化和现代文化在时间范畴内做出区分。换句话说,传统文化是“已成之物”,这是它的特性之一。而在这里我们还必须强调该“已成之物”“已成”的时间,传统文化必须是在1840年之前的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文化。其原因有二:第一,传统文化之传统界定了传统文化的范畴,它必须是经过传递、传授的文化,而要“传”就需要经历至少几代人,“传”的效果如何更是要经历数代人的考验,因此这个过去式的时间,必须长久。第二,众所周知,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就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自此中国历史步入了浴血奋战的革命史,此时文化也随着社会实践的变革不断变革,静心传承之意不足。所以,1840年之后的文化不属于传统文化范畴。

传统文化的定语虽为传统,但落脚点在文化,是文化就必然经历时间的检验,在实践中不断沉积。正如钱穆先生所说:“一国家一民族各方面各种样的生活,加进绵延不断的时间演进、历史演进,便成所谓‘文化’。”[2]传统文化成于过去,形成之时必有其合理性,只要存在过就会发挥作用,不论正负、不论大小、不论深浅,但要经历时间的沉积,就必须在新旧文化交替中,取其正去其负,在文化传承中取其大弃其小,传承具有深远影响的文化,必须依据不同的时代特点,不断取其精华而去其糟粕,赋予自身新的特质。那些在过去存在过并发挥过一定影响和作用的文化,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却不一定能起到积极作用,时过境迁,或许与时俱进发生改变,或许早已在实践中销声匿迹。在传承传统文化时,我们必然要依据当下社会发展状态,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性的扬弃,它虽为“已成之物”,但要被传承,必须在与外来文化和近现代文化的交融中演进,伴随时间的推进在新的社会实践中赋予新的内容。换句话说,传统文化必须具备易变性,这也是传统文化的另一个特质。

二、文化传统是稳定的“使成之物”

文化传统一词中文化是传统的定语,我们要先通过认识文化,认识影响传统形成的介质范畴。什么是文化,学界众说纷纭。“从文字学的角度讲,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3]从社会学的角度看,文化是受社会存在影响的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在意识形态领域内的反映。由此,我们可以发现,无论从什么角度认识文化、理解文化,文化都是与人的行为密不可分的。

给“传统”冠之以“文化”,目的在于限定影响传统形成之源及传统依托载体,将文化传统与其他传统相区别。换句话说,文化传统就是指受昔日文化影响,存在于当前文化之中的传统。既然文化是与人的行为密切相关,那么受文化限定的传统必然也是与人的行为密不可分。所以,文化传统不是自然生成,而是在人类活动影响下形成的,是人类的创造物,它产生于历代民众生活的实践中,是受“已成之物”影响的“使成之物”。

文化传统之定语虽为文化,但落脚点在传统,因此正确理解作为名词存在的传统是理解文化传统的关键。之前我们已经说过,作为形容词的传统其“传”具有传承之意,“统”是具有统辖之意,在这里作为名词的传统中“传”依旧表现为传承,但“统”却另有一番新意。作为名词的“统”本意是丝的头绪,拉住它就可以顺利抽出一缕丝,后来被演化为事物之“本”,作为名词的传统则表现为文化传承之根本,换句话说就是历代相传,至今依旧存在于现实中的根本性的东西。这个根本的事物是经过实践不断检验,在各民族共同生存、不断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长期积淀,是“稳定的,恒久单一的,是中国人几年前传承至今的最主要的心理习惯、思维定势”[4];是人们心灵深处,与政治、经济、外来文化关系较为间接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其内容虽较为单一,却最具影响力,虽潜藏于具体事物背后,无形无态,却最具稳定性。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文化传统的稳定性并不等同保守性,它在不同时代,依据不同社会实践,通过不同的外在表象使其发生改变,但基本为量变,除非发生重大的社会变革,否则质变很难发生,甚至有些时候发生了巨大的社会变革,其本质依旧不能发生变更,在社会生活中“润物细无声”式的影响依旧不能消除。例如,孔子的“和合”思想、“仁爱”思想虽经历无数次革命洗礼,经历了数代人传承,演变为今天的“和谐发展”“关注民生”等新理念,但其精髓之“和”、之“人本”思想却不曾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只是通过新的话语重新表达,影响着当下的中国人。

三、传统文化是文化传统的“形”,文化传统是传统文化的“魂”

传统文化是前人在自己的历史中创造的,是延绵不断的子孙后代在文化领域中与先人沟通的桥梁,它依附于一定载体而存在。按其载体型态我们可以将传统文化分为三类:一是知识型文化,即以知识的形式呈现,通过知识的传递来传承的文化型态;二是体制型文化,是指与政治、经济、文化密切相关,为了形成某种社会行为规范或维护某种利益而制定的各类约束体制,即依附于一定社会制度存在的文化型态;三是风俗型文化,它是依附于同每个人生活息息相关的风俗节日而存在,通过进行相关活动进行传承的文化型态。

传统文化是后人与前人连接的中介,是后人传承前人的型态,后人通过对知识型文化的整理、保存、认知,通过对风俗活动的参与,通过对制度文化的关注将依附于一定载体的传统文化在人类绵延中世代传承。传统文化是文化传统的“形”,离开传统文化,文化传统将无从捉摸和寻觅,更无从以其具体的型态被后人传承。传统文化因有“形”而被认知、了解,通过具体载体被世代传承,但究其根本而言,世代传承文化传统的根源不在其“形”,而在暗藏于其“形”背后的“魂”,在“魂”之无穷魅力,这个“魂”就是文化传统。

这里我们以传统文化中的知识型文化为例来说明问题。它们或依附于书本,表现为文学知识、历史知识、经典故事,或依附于文物古迹,表现为建筑物、生活器具……,人们通过对具体存在物的传递,传承传统文化,传承“形”中之“魂”。例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经典名句,它是通过文字记载,被世代传递并不断学习的经典语句,至今依旧被世人所颂扬,但世人所颂扬的主要是它背后所蕴含的内在精神特质,即尊老爱幼、仁爱他人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没有载体存在其内在精神特质就不能被颂扬,没有内在包含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诸如这样的名言,就不会被世代传递。再比如,我们瞻仰四大发明之实物,并不是为了参照其形态进行新的发明,而是感受承载这些具体事物背后的精神。这种精神含蕴着中华民族独特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包蕴着中国人民积极向上、勇于创新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没有类似于四大发明的实体,就不能将其精神形象生动地传递,同样的道理,没有其精神特质,实物的传承将不会持续……类似的事例还有很多,这里不再赘述。

总之,传统文化是文化传统的“形”,文化传统是传统文化的“魂”,传统文化通过对具体型态的传承,将贯穿于其中的无形无态、隐藏于具体事物背后的文化传统不断传承,不断沉积,形成了具有中华民族自身特色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行为。

四、科学弘扬传统文化,不断塑造文化传统

“形”是“魂”的载体,没有“形”则谈不上“魂”,传统文化是文化传统的“形”,对“形”必须认知,因为只有认知作为“已成之物”的“形”,才能更好地认知自己的现在,只有认知了自己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标识,民族才能真正发展。消解“已成”的传统文化就等于消解民族本身,但并非所有传统文化都是精华,我们要依据其易变性,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性地扬弃,才能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只有这样才符合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和原则。“魂”是“形”的内在,没有“魂”则如同“行尸走肉”,文化传统是传统文化的“魂”,对“魂”则重在塑造。只有“把民族传统中的优秀的并与当代实践所契合的东西在实际生活中加以弘扬,使之不是停留在书本上,而是成为现实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的组成部分”[5],其“魂”才能形成。

具有稳定性的“魂”是我们在文化传承中传递的宝贵财富,为了更好地塑“魂”,我们必须科学弘扬其“形”。为此,我们必须做到:第一,继续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发掘,借助可考究、可发掘的文化载体不断弘扬传统文化,实现传统文化有据可依、有根可寻;第二,通过对传统文化的解释、说明,发掘潜藏于背后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阐发时代需要的潜藏于背后的精髓;第三,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以现代语言和表达方式重新阐释传统文化精神内核,实现其“现代化”;第四,以民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广传统文化,实现传统文化的“大众化”,加强民族认同感,增强共识。

唯有如此,才能紧抓文化传播中的主动权、话语权,借助文化传统之“形”,传承传统文化之“魂”,最终塑造出更为适合当前中国社会发展实际的文化传统,形成最为稳定、最为持久的利于社会发展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真正提升属于我们民族的文化“软实力”。

[参考文献]

[1] 邵汉明.中国文化研究二十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9.

[2] 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M].修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231.

[3] 徐光春.文化的力量[J].中原文化研究,2015(4):5.

[4] 李慎之.中国文化传统与现代化:兼论中国的专制主义[J].战略与管理,2000(4):6.

[5] 杨耕.优秀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相结合[N].人民日报,2003-08-23(9).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Cultural Tradition

RU Liyan

(Departmentof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andLaw,TaiyuanInstituteofTechnology,Taiyuan030008,China)

[Abstract]Traditional culture and cultural tradition are different from each other while being related with each other. They are different from each other in that traditional culture is the variable thing which has become the reality, while cultural tradition is the stable thing which has been made by others. They are related with each other in that traditional culture is the "form" of cultural tradition while cultural tradition is the "soul" of traditional culture. We should carry forward the "form" of cultural tradition and shape the "soul" of traditional culture in order to further improve our cultural "soft power".

[Key words]traditional culture;cultural tradition;the thing which has become the reality;the thing which has been made by others;"form" and "soul"

[收稿日期]2015-12-17

[作者简介]茹丽燕(1986-),女,山西临汾人,太原工业学院教师,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285(2016)03-0103-03

*太原工业学院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山西红色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2014RQ01)之成果。

猜你喜欢
文化传统传统文化
浅谈清教主义思想与其对于美国早期文学的影响
浅谈设计艺术史中产品设计“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图书馆+书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探析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文明体转型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继承和发扬根植于民族血液里的创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