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对中国职业教育转型启示

2016-04-13 05:12曾学清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湖南长沙410151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双元制工种德国

曾学清(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湖南长沙410151)



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对中国职业教育转型启示

曾学清
(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湖南长沙410151)

“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促成了德国制造业走向巅峰的神话,其发展成就对中国职业教育转型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当前,中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面临诸多困境,希望能够通过分析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来引发中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思考,探寻中国职业教育向纵深转型发展的有效途径.

“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职业教育转型;启示

德国作为世界制造业强国,其“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不仅仅为本国的职业教育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也对世界职业教育发展影响极大,已成为世界各国职业教育的标杆.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有关专家对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也进行了系统研究.但是,面对中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所面临的管理体制不畅、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实训基地不健全、教学方法落后等等现实困境,借鉴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中国职业教育转型发展、使之完全适应中国经济建设的发展是摆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头等大事.

1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学校与企业相互合作,学校对学生针对性地完成职业能力培养的职业教育模式,注重学生职业操作能力的培养,将理论学习作为工作的理论基础,教学过程围绕就业目标全方面开展实践技能的培养与提升.“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学校理论教学和企业实践技能培养“双元”互动,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无缝地有机结合,在企业学生是“学徒”的身份,回到了学校又变成了“学生”的身份,理论知识传授和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并驾齐驱,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1].

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之所以成为职业教育中备受瞩目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优势.其一,注重实践技能培训,和实际生产高度结合,在“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自身也能感受到实践技能的重要性,而且企业能够为他们提供机会让他们身临其境去学习最新的设备和技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意识到自己已经在工作中,毕业之后能够非常迅速地适应工作环境[2];其二,学校和企业的广泛合作,为人才培养提供了很好的环境,学校把最新的技术和知识让学生在实际的企业工作中运用和锻炼,而企业为学校提供了最佳的实训场所,大企业基本上都配置了专业的教学训练车间,同时为了让理论知识与实践高度结合,学校要求企业承担相应的课题教学任务;其三,考核模式实行培训和技能操作分离,与传统的人才培养考核模式不同,在“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不仅仅要通过学校组织的理论知识考试,同时还要通过实践环节的技能考试,两者全部合格时方能毕业.

2中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现状

2.1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尚未定型

在2014年6月份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确定了校企合作为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制度.尽管如此,在实践操作过程中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仍未定型,只是停留在了政策要求和理念层面.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形式并未经过长期实践,相关的政策文件也未给出详细的解释和实施方案,这使得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政策落实不到位、校企合作行为不主动,“顶岗实习”管理混乱等问题,阻碍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步伐.

2.2人才需求结构与职业教育人才供给结构失衡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的发展对职业教育人才的要求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开始由专业人才向复合型人才转变,然而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实践操作能力弱、职业素质不高、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难以满足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

2.3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导致职业教育就业率高但就业质量低的矛盾

近年来中国职业教育人才就业率持续走高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其中,中职毕业生就业率最高,达到95%以上,高职毕业生就业率仅次于985高校,职业教育人才高就业率值得肯定,但同时也要承认就业质量低的问题.大部分职业教育人才从事生产车间流水线等一线低级工作,根据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初级工作普遍存在工作环境差、工资低、职业生涯发展道路窄等问题.

3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对中国职业转型发展的启示

3.1管理体制上,强化法规对职业教育发展的保障

职业教育要想实现长远发展,国家教育部门就必须要出台更详细、更权威的政策,并通过法律手段来指导和保障职业教育的发展.理清政府与学校的关系,深入探索政校分离、管办分离的办学模式,构建完善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保障制度,明确院校、政府、企事业单位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的权利和责任,要建立区域性职业教育监督评价体系,对院校人才教育培养实施督导评估,学校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要充分发挥出院校在培养人才的优势和作用,让学校回归到教育本位.

3.2办学机制上,系统科学设置专业课程

职业教育培养的是专业技能型人才,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应该突出实践教学,强化产学合作,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和技能培养.专业设置应该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准绳,让职业教育毕业生走向社会能够迅速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在专业建设上要积极创新,对旧专业进行改造,淘汰滞后专业,专业建设根据区域经济的发展实时调整,尤其是要注意新技术、新专业的创建[3].根据当前中国职业教育人才市场现状,设置劳动密集型优势专业,应该注重主专业建设的灵活性、稳定性和效益性的有机统一.课程设置要突出课程体系构建的针对性,具体培养的过程中要强化学生能力培养的理论性、职业性和实践性的有机结合,一改传统教育模式,改善三段式课程中学生缺乏实训培养的局面,充分借鉴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模的优势,提高学生在实际岗位培训和锻炼的时间,缩短课堂理论教学的实践,这是解决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怎么做”“为什么”的问题的重要突破口.

3.3教学方法上,强化实习实训对学生的锻炼

分析发现,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最突出的特点是无论在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上都非常重视实践教学,而且在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上形成了一套详细完善、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案[4].反观中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现状,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动手能力培养的问题,学生毕业后有文凭,但是缺乏实践操作的技能,难以在实际的工作岗位中发挥优势,得到企业认可.改善这一问题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从问题根源下手,增加实训课比例,改革综合考评体系,完善职业实践教学体系,让学生能够有充足的时间在实践中磨练动手操作能力.学校在教学计划中要提高实践教学所占比例,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构建有序的实践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校内充分学习知识理论和在校外充分锻炼实践操作能力相结合,学生毕业后不仅有文凭、有技能,更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同时,院校还应该积极与企业建立合作研发中心,开展一系列技术服务工作,将先进技术转变为教学成果,服务企业、服务社会,促进综合实践和应用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3.4实训基地设立构想

1)校内或企业设置独立的学生实训基地.根据企业用人需求,成立政策与发展规划、师资队伍建设、实训条件建设等内容为一体的独立学生实训基地,这种培训模式最大的特点在于独立,虽然依附于企业或院校,但是不受其限制,能够实现常年的教育培训,目标明确,运行的效率非常高.

2)校内或企业设置同工种的实训基地.依附于院校教学科研基础和企业实践生产条件,设置同工种的实训基地是让所有同工种的人才聚集在一起,集中进行培训教育,主要培训的内容为相关专业的基础性理论知识和基本的实践操作技能,主要是针对学生和一线基础职工专业技能的提升.

3)校内设置特殊工种的培养教育基地.特殊工种是指容易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对操作本人、他人及周围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险隐患的工种,针对这类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不可马虎大意,在校内设置特殊工种培训教育基地,严格按照生产工作的环境,配备特殊工作生产设备,从院校内抽调骨干教师进行教育培训,严格按照现行特殊工种生产工作规范,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培训计划,使其能够充分掌握特殊工种生产工作的必备知识技能.

4结语

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精髓就是学校与企业无缝结合、学生学习的理论与职业操作能力培养无缝结合;教学过程紧紧围绕就业目标,通过“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针对性很强地完成理论知识的掌握及职业技能的培养与提升.这正是中国职业教育的薄弱环节.中国职业教育的转型与发展,应以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为模板,改革职业教育管理体制、优化专业课程设置、健全实训基地、改进教学方法,并根据不同的产业结构特点、不同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向,因地制宜、有的放矢地建立与中国经济紧密结合的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培养模式,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1]程玉光,张葵葵.基于中德“SGAVE”项目汽车机电人才培养“能力导向”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17-20.

[2]谢明荣,王静可.中德职业教育的主要教学模式比较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4,(4):132-133.

[3]顾准,周晓刚.定岗双元模式下高职校内外课程教学有效衔接的对策研究[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6):42-45.

[4]肖争鸣.借鉴德国双元制经验创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赴德国研修培训报告[J].当代职业教育,2010,(3):56-61.

(责任编辑李健飞)

The Enlightenm ent of German Dual System Personnel Training M ode on the Reform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China

ZENG Xue-qing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Hun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Engineering,Changsha,Hunan 410501,China)

"Dual system"personnel training mode has promoted the German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o the pinnacle of the myth.It has an important reference valu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vocational education reform.At present,the cultiva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China is facing many difficulties;therefore,this paper aims to trigger the thinking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China by the analysis of German dual system of talent training mode,and explore the effective way of th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China.

"dual system"personnel training mode;vocational education reform;enlightenment

G71

A

1673-1972(2016)03-0155-03

2016-03-26

曾学清(1982-),女,青海互助人,讲师,国家二级职业指导师,主要从事职业教育发展研究.

猜你喜欢
双元制工种德国
德国豹2号
我们在德国怎么扔垃圾
德国弃煤的烦恼
“梦梦”“娇庆”德国行
我能按照从事有毒有害特殊工种办理提前退休吗
新形势下如何实行特殊工种提前退休政策
德国高等教育的“双元制”理念及对高校转型发展的启示
德国工匠精神的文化基因分析
“双元制”模式在导游专业学生顶岗实习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我对德国篮球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