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化创新的实践基础——学习习近平同志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有感

2016-04-13 04:52段迎晖
关键词:社会科学尺度哲学

段迎晖

(长沙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14)



论文化创新的实践基础
——学习习近平同志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有感

段迎晖

(长沙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14)

习近平同志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强调了理论创新、文化创新与所处时代的实践之间的关系问题,这是对唯物史观关于文化创新与实践之关系观点的继承与发展。首先,实践是文化产生的根基和文化创新的根本动力,思想理论创新必须立足实践。其次,实践蕴涵着文化创新的两大尺度——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的有机统一和文化价值评判的最终标准。再次,文化创新与发展对社会实践起着重要调控与引领作用。

文化创新; 实践; 习近平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同志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讲话指出:“历史表明,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一定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的时代。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必将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1]习总书记的讲话,再次从决定民族前途命运的战略高度强调了理论创新、文化创新的重要意义,也再次提出和强调了包括哲学社会科学在内的文化创新与所处时代的实践之间的关系问题。

一、实践是文化产生的根基和文化发展创新的根本动力

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实践观点是我们理解文化创新在内的一切社会现象的枢纽与关键。在讲话中,习总书记反复强调了思想理论的创新应该立足实践:“只有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认真研究解决重大而紧迫的问题,才能真正把握住历史脉络、找到发展规律,推动理论创新。”[1]“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应该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从我国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加强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加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以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等领域的分析研究,加强对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研究阐释,提炼出有学理性的新理论,概括出有规律性的新实践。”[1]这是对唯物史观关于文化创新与实践之关系的继承与发展。

唯物史观认为,文化的形成与变迁是一个复杂的历史过程,受多种相关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如自然环境、社会制度、文化传统、与其他民族的文化交流以及文化系统内部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等等。但文化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动力源自人类物质生产实践。人们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是文化得以产生和存在的根基,是推动文化发展和文化创新的根本动力,也是决定着文化创新内容与性质的根本因素。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对以人类物质生产实践为基础的文化的产生与发展过程进行了深入剖析,指出人类历史的第一个活动是人类为了获得生存所需的生活资料而必须进行的物质生产,这也是人类实践的最根本目的和最初形式。而“第二个事实是,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2](P79),这些新的需要又推动着人们去进行新的实践。正是在这个持续过程中,人们的需要越来越丰富,不仅有物质的需要,也产生了精神的需要。与此同时,人们的实践内容越来越多样,实践水平也日益提升。在此基础上,作为生产实践“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反响”[2](P73)的文化诸现象才得以产生和不断发展。因此,文化是人类实践的产物,文化的发展与创新归根结底也是由人们的实践所推动的。不仅如此,一种文化的最终消逝,其原因亦在于该文化从总体而言已经不适应实践进一步发展的要求。

文化创新的内容与性质从根本而言也是由实践所决定的。在《哲学的贫困》中,马克思指出,“每个原理都有其出现的世纪。例如,权威原理出现在11世纪,个人主义原理出现在18世纪。……为什么该原理出现在11世纪或18世纪,而不出现在其他某一世纪,我们就必然要仔细研究一下:11世纪的人们是怎样的,18世纪的人们是怎样的,他们各自的需要、他们的生产力、生产方式以及生产中使用的原料是怎样的;最后,由这一切生存条件所产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2](P146-149)。人们实践的内容、形式以及在实践中所建立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根本上决定着人们文化观念创新的性质与内容。

缺乏科学的实践观,不能正确理解实践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根本性意义,就必然陷入对文化发展与创新规律的片面乃至错误理解。例如,目前学界存在着一种关于文化起源、发展与创新的观点,认为文化是人的精神创造的产物,文化创新的根源在于主体的自觉能动的创造能力。这实际上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观点。文化的确是人的创造物,动物无所谓文化,主体的创造能力是文化形成与创新不可或缺的条件。但我们更应该看到,人们首先是在生产自己生活的物质条件的过程中,在自己身处其中的特定社会关系的制约中,在自己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活动中创造着文化。正是这一活动和过程才赋予人以主体这一角色和地位,才使人的主体创造能力得以形成和不断提高。人的创造能力,从根本而言,不过是实践活动在人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心理情感、价值观念等方面内化和积淀的结果。

从根本而言,是实践赋予了人以主体地位,是实践使人的创造能力得以形成并不断提升。尽管文化是人创造的,不同的文化凝结着人们不同的智力发展水平、不同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但人在展示自己的精神世界,展示自己的创造力,展示自己的价值观念和审美观念之前,必须先获得这些。为了从内到外,必须先从外到内。[3](P459)

除此之外,文化传统、社会制度、文化交流等其他因素对文化创新的影响,从根本而言,也最终要从人类生产实践的角度说明。我们可以、也需要从多种复杂因素的交织作用中来分析文化发展与文化创新,但首先必须明确,在这些复杂因素背后,对文化发展起着根本性推动作用的是人们最直接的生产实践活动。对于历史过程中文化与社会其他因素之间复杂的相互关系,也只有从生产实践出发,在生产实践的基础上才能得到正确解释。

二、实践蕴涵着文化创新的两大尺度和文化价值评判的最终标准

为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人们必须通过实践改造外部世界,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存在着主观符合客观的真理问题,而且存在着按照主体的需要和尺度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价值问题。真理与价值是人类一切实践活动中不可或缺且不可割裂的两大尺度。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曾说:“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2](P47)在这里,“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是指一切对象或客体自身的本质与规律;“内在的尺度”则指作为主体的人内在的需要与目的。前者对于人类实践活动而言,是一种外在尺度,是物的尺度,它体现和规定着人类一切实践活动的统一性。后者对于人类实践而言,是一种内在尺度,是人的尺度,它体现着人类实践活动的多样性。人类要想成功而有效地对外部对象实施改造,就必须将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对客观规律与主体需要两个方面的把握,在使客体合乎规律地发生变化的同时,满足主体的需要。

实践不仅是文化起源和变迁的根源与动力,也是文化价值评判的最终标准。文化是具体的历史的存在,每一种具体的文化要素会因它所处历史坐标的不同而显现出不同的价值。因此,对一种文化或文化要素的价值评判,其最终标准只能是人们不断变化着的实践。某一文化要素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它适应了其所处时代实践的要求,而某一文化要素之所以无价值或失去价值,是因为它不适应所处时代实践的要求。某些历史上曾经起过积极作用的文化要素,时过境迁之后却可能成为历史的包袱或糟粕。如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启蒙思想家提出的“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尽管其本质上具有超阶级的抽象性、虚伪性等缺陷,但在当时封建王朝的黑暗统治下,无疑表达了法国新生资产阶级和小市民阶层在经济上和政治上的积极要求,成为社会进步的锐利思想武器。但随着时间推移,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资产阶级由被剥削阶级转而成为剥削阶级,这一口号也逐渐丧失其积极意义,沦为资产阶级蒙蔽和欺骗无产阶级的工具与手段。

人类实践活动的两大尺度——真理与价值,同样是我们在任何创新活动,包括文化创新中必须遵循和有机结合起来的两个尺度,也是我们一切创新活动包括文化创新价值的最终评判标准。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科学精神要求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必须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和把握其本质与规律,以严谨的、理性的、合乎逻辑的思维去从事认识活动,进而指导实践活动。人文精神要求我们在实践中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一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出发点与目标。

习总书记在谈到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与发展问题时,强调了价值尺度与真理尺度的统一。一方面,“核心要解决好为什么人的问题。为什么人的问题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性、原则性问题。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为谁著书、为谁立说,是为少数人服务还是为绝大多数人服务,是必须搞清楚的问题。世界上没有纯而又纯的哲学社会科学。世界上伟大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都是在回答和解决人与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中创造出来的。研究者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研究什么,主张什么,都会打下社会烙印。我们的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我们的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脱离了人民,哲学社会科学就不会有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生命力。”[1]这是对在当代中国进行理论创新、文化创新的价值尺度的最好诠释。

另一方面,“必须落到研究我国发展和我们党执政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上来,落到提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和有效办法上来。要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增强战略性、系统性思维,分清本质和现象、主流和支流,既看存在问题又看其发展趋势,既看局部又看全局,提出的观点、作出的结论要客观准确、经得起检验,在全面客观分析的基础上,努力揭示我国社会发展、人类社会发展的大逻辑大趋势。”[1]这里所强调的,是理论创新与文化创新中必须坚持的真理尺度与科学精神。

三、文化创新对实践的调控与引领

文化既因实践而起源与变迁,又是为实践而存在的。文化内在包含着强烈的实践取向。任何一种文化之所以产生和存在,总是根源于实践的某种现实需要,而一种文化一经产生和形成,又会对实践起到重要的调控与引领作用。正是因为它为特定的历史实践服务,因而才有可能存在并获得自身的特定历史价值。

在讲话中,习总书记列举了东西方历史上的大量实例强调了思想理论创新和文化创新对社会发展的调控与引领作用。习总书记指出:“人类社会每一次重大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重大发展,都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变革和思想先导。”[1]从西方历史看,从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到文艺复兴时期,到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再到20世纪以来资本主义发展进入新阶段,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涌现出大批思想与文化巨匠。他们的思想既是对当时的时代状况与社会问题的反映,同时也深刻影响了社会发展。从中国历史来看,“中华文明历史悠久,从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到隋唐佛学、儒释道合流、宋明理学,经历了数个学术思想繁荣时期。……中国古代大量鸿篇巨制中包含着丰富的哲学社会科学内容、治国理政智慧,为古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重要依据,也为中华文明提供了重要内容,为人类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1]。

文化创新往往是人们实践活动及其方式变革的先导和前奏。任何一个社会,在发起经济、政治制度上的重大变革之前,往往会经历一场思想观念方面的启蒙、解放与变革。如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与启蒙运动就充当了其资本主义革命的思想先锋;我国理论界在20世纪70年代末掀起的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对于随之而来的改革开放战略的实施与顺利推进,无疑起到了解放思想、廓清种种认识障碍与偏见的作用。

在整个社会实践变革与发展的过程中,文化会始终发挥着重要的引导、制约与调节作用。文化一经产生,便会逐渐积累沉淀,形成特定的文化环境与文化背景。这种特定的文化环境与背景会具体表现为某种相对稳定的观念模式、思维模式与行为模式,构成人们实践活动的或隐或现的内在尺度,引导、制约和调节着具体实践活动的方式、方向和结果。我国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之所以如此重视精神文明建设,重视先进文化建设与文化创新,正是因为先进文化能够对中国的现代化实践和改革开放实践起到重要的指导、规范和促进作用。而腐朽落后的封建文化与资产阶级文化的存在则会对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共同的文化价值观念还是人们之间认同感的核心内容,是社会群体之间以及个体之间各种交往关系的润滑剂与黏合剂,在增强群体凝聚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因此,我们的文化创新一定要立足时代,立足我们正在做的事情,深入研究并努力回应当今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坚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有机统一,以立足实践的创新精神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以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引领中国社会变革与实践创新。

[1]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9.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陈先达.陈先达文集(第4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On the Practice Foundation of Cultural Innovation——Remarks on Comrade Xi Jinping’s Speech Delivered at the Forum on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DUAN Yinghui

(School of Marxism Studies,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Changsha 410014, China)

In the speech delivered at the forum on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comrade Xi Jinping emphasiz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oretical innovation, cultural innovation and the time circumstance, which could be regarded as an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view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ultural innovation and practice in historical materialism. Firstly, practice is the foundation of culture and the fundamental power for cultural innovation. Secondly, practice embodies an integration of the standard of truth and the standard of value which are applied to evaluate cultural innovation. Finally, cultural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plays a significant regulatory and leading role in social practice.

cultural innovation; practice; Xi Jinping

2016-10-08

湖南省教育厅普通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改革研究”(湘教通[2013]223号);长沙理工大学教学改革项目“党的十八大精神内容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堂的研究与实践”(JG1362)

段迎晖(1974—),女,湖南安化人,长沙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

B036

A

1672—1012(2016)06—0042—05

猜你喜欢
社会科学尺度哲学
《云南社会科学》征稿征订启事
《河北农业大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喜报
财产的五大尺度和五重应对
菱的哲学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
宇宙的尺度
数学在社会科学中的应用
9
社会科学总论
晾衣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