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溪
(延安大学 陕西 延安 716000)
代化研究。
试论人文教育与人的现代化
张溪
(延安大学陕西延安716000)
摘要:本文从人文教育的角度入手,论述了我国人文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人文教育对人的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作用,指出未来我国人的现代化发展,应当用好人文教育这个发展途径,加快推进人的现代化发展进程。
关键词:人文教育;人的现代化
人文教育也叫“通才教育”,是一种人之为人的教育,它的目标是培养具有人文素质和人文修养的人,帮助人们学会如何做人、如何处事、如何处理各种关系、如何确认价值以及如何构筑自己的精神家园。我国的人文教育既肩负着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的任务,同时又具有培养具有优良道德素养、高度责任感和时代精神的“现代人”的使命,其发展任重而道远。
一、我国人文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人文教育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在人文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我们曾取得了许多成就,但未来人文教育的发展还面临着许多问题。
1.人文教育的误区
我国作为拥有丰富文化资源的文明古国,人文教育的发展的历史源远流长。但纵观我国的人文教育发展,无论在理论方面还是实践方面都存在许多误区,对我国人文教育的发展产生许多不利的影响。在教育理念上,过于放大教育的功利性而忽视对人文素质的培养;在教育内容上,重人文知识的传授,轻人文精神和人文行为的培养;[1]在教育方法上,把思想政治教育等同于人文教育,用“灌输式”教育代替反思式教育;在教育主体上,对于人文教育的思考多停留在学生身上,在发动广大教师参与方面力度不足。[2]
2.缺乏人文精神和理想信念教育
《大学》中曾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就明确的讲述了大学的宗旨在于使人明白正大光明的品德,在于使人去旧从新,去恶从善。由此看来大学最初是精神教育,而后才是知识教育。而现在的大学一味的成为社会的“婢女”,其发展侧重实用性而忽视人文性,教育的目的成为培养能够就业的大学生,而非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人才。在这样的社会环境影响下,学生将主要精力更多地投入到如何使自己更加符合社会就业需求上,而忽视对于自身品格的修养需要,缺乏职业理想和信念。工作是学生的最终归宿,但培养一个缺乏人文精神和理想信念,一切向利益和向钱看的大学生,并不是教育的初衷。从当前的就业环境来看,用人单位也不单单看重人才的知识素养,开始渐渐侧重于人才的人格素养、应变能力、团队意识等等人文因素,为此,高等院校在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理想信念方面的教育缺失,将不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同时也直接阻碍人文教育的发展。
3.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发展不平衡
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在高等院校一直主张“科技至上,技术第一”的实用主义教育观念,在专业设置上重视与科学技术有关的理科专业,而轻视人文社科专业,人文学科逐渐被淡化和边缘化。直到人们经历了现代战争、疾病以及许多社会心理问题的伤痛,人们开始逐渐意识到人文教育的重要性,但这种意识所产生的效果,在现在来看还微乎其微。
面对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冲突,我们无法单纯的用“好”与“坏”这样绝对的形容词来评价,它们的发展是建立在它们之间互相影响和互相作用之中的。科技教育离不开人文教育,人文教育也离不开科技教育。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科学技术只能告诉我们‘是什么’,却不能解决‘应该怎样’。科技只能解决是非而不能给人以‘价值’判断。‘价值’判断需要另一个源泉人文社会科学”。[3]重科学而轻人文的发展模式是不科学的,在现代化发展的背景下,充分重视两者的融合互动,积极发展人文教育,才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关键。
4.人文教育在制度层面的弊端
我国近些年开始重视人文教育的作用,但人文教育的发展在体制中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一些中高等教育,还没有构建起行之有效的教学体系,人文教育仍然是专业教育的附庸,还处于呼吁多而实践少的境遇。重视知识教育,轻视思想教育;重视基础教育,忽视创新教育。在资源配置方面,将较多的教学设备投入到科学研究的课程中,人文教育的教学设备不足。在课程的设置方面,将人文教育方面的课程划分较细,没能形成课程之间的互动,人文教育的效果减弱,教育过于机械化,缺乏创造力。在教育模式方面,形式较为单一,多采取课堂讲授的方式,学术交流、学术讲座、论坛以及讨论会等教学方式较为鲜见。
二、人文教育对实现人的现代化的作用
人的现代化是一个综合概念,它既是一个素质概念,同时又是一个过程概念。它既强调人的素质综合全面的发展,这里的素质包括身体素质、文化素质等等。同时它也是一个过程概念,它强调人的思想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等等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但无论是提倡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还是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都需要人文教育的渗透,人文教育对于人的现代化的实现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首先,人文知识的教育能丰富受教育者的人文知识素质,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现代人。
人文教育是培养人文素质和人文修养的教育活动,在人文教育过程中,不仅使受教育者获得人文精神、人文价值和人文品格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受教育者将其自觉内化为自身素质的一部分,并在实践中不断践行,不断地与时俱进,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不断地优化提升,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值得一提的是,这里所说的人文知识教育,既有包括像《四书》《五经》《三字经》等传统文化典籍的内容,教导人们怎样做人,怎样为善,怎样为孝,怎样处理人际关系,怎样发展自身,同时也包括像古希腊、文艺复兴运动和启蒙运动时期的一些著名的西方人文典籍的内容,通过中西人文知识的教育,培养人们成为一个具有综合人文素养的现代人。
其次,人文教育能够培养人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助于人们思想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现代化转变。
我们常说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而培养的关键是要教会人们如何做人,做怎样的人,以及拥有怎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受教育者能够在纷繁的社会中,将个人价值目标和社会价值目标相结合,找到自己的价值坐标。
在现代化发展的今天,追逐利益无疑是正当的,但“唯利益主义”却是错误的。它使人们的价值观被利益所役使,深深影响着人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确立。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人文教育被呼之欲出,在价值观混乱的境遇下,自觉的承担起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的任务。在从传统人向现代人的转变过程中,人文教育帮助人们找到自己未来发展的方向,明确自己的价值追求,培养健康的生活态度、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成功的实现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以及生活方式的现代化转变。
最后,人文教育培养人们的人文精神,提升受教育者的人文素养。
人文教育的实现不仅表现在知识层面上,即对人文知识的获得。同时也表现在道德层面上,即对于人文精神的习得。人文精神是人文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人们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道德关怀,体现在个人在自身发展和社会工作中对自己和他人的道德要求和道德标准上。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物质财富不断增加,人们在享受物质给自身带来的快乐的同时,也开始注重自身的精神生活。生活的真正意义是什么,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此时,人文教育便成为解开人们这些困扰的解药,它培养人们的人文精神,使受教育者在物质利益充斥的社会氛围中,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与归宿,唤起人们自在的人格境界,明确自己价值目标与理想追求,拥有美好的道德品质,在自身发展中求真、求善,拥有国际胸怀和时代视野,提升受教育者的人文素养,并自觉内化为自身的人格品质。
三、大力发展人文教育,努力推进人的现代化
人文教育是未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它的发展对培养适应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的现代化人才具有无可比拟的作用。针对近年来我国人文教育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今后发展人文教育,促进我国人的现代化,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第一,在教育观念方面,要对人文教育进行合理定位。21世纪的人才,不仅是知识型人才,更是素质型人才。人文教育的核心和主要内容就是培养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因此未来人文教育在当代教育中的位置就不言而喻了。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下,如何纠正长期以来重科技教育而轻人文教育的态势,将成为未来我国教育发展的重点。在未来教育发展中,我们应该积极克服教育“一边倒”的趋势,一方面摆正人文教育的位置,培养既具有个人生计本领的高智能人才,又具有完美精神境界的高素质人才。另一方面防止教育功利化、商业化,坚持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发展相协调,为人的现代化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队伍。
第二,在教育模式方面,要深入贯彻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一词是在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被提出来的。1985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颁布的《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了素质教育的目标:提高全民素质。事实上,面对中国长期应试教育发展历史,素质教育的发展可谓是一路艰辛,素质教育在教育界一再被人们呼吁,但其实践结果却差强人意。所谓素质教育,是一种全面发展的教育,其目标在于克服长期应试教育环境下对于受教育者的心理健康发展、个性发挥和潜能发掘等方面的束缚,它包含着人文教育的内容。素质教育的贯彻和有效实施,直接影响人文教育的发展和人的现代化的实现。因此,素质教育在未来教育发展中必须得到高度的重视,并且将素质教育实践真真切切落到实处。
第三,在教育环境方面,要积极营造具有人文气息的校园环境。从古至今,无论是贫民百姓还是儒学大师,都认可环境对对于教育的重要性,否则也不会有“孟母三迁”的历史典故。对于人文教育而言,环境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营造一个具有人文气息的校园环境,使具有人文氛围的校园成为一部百科全书,做到无处不人文,无处不教育,受教育者置身其中,沉浸于浓厚的文化氛围中,自然而然的受到感染和熏陶,提升自己文化底蕴。例如:1914年梁启超在清华作题为《君子》的演讲,以《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勉励学子,此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成为了清华大学的校训立于清华园中,影响一代又一代学子奋发图强,由此可见,环境对人的影响力是深刻与直接的,人文性校园环境的塑造,特别是现代化的人文校园环境,是另一种形式的人文教育,是人文教育发展的强心剂。
第四,在课程设置和教育方法方面,要增强人文教育的科学性与实效性。人文教育要发展,课程的设置和教育方法的改革是途径。深化人文教育的发展不仅要充分考虑人文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同时要充分重视在教育方法上的实践性,从而提高人文教育的科学性与实效性。我国高等教育在课程设置上多采取人文教育与科技教育相分离的模式,导致呈现人文教育科技教育相脱节的发展态势,这不仅不利于人文教育的发展,而且使科技教育不能达到最优的发展。因此未来现代教育发展,在重视人文学科教育,将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结合起来,将科技教育人文化,这样可以大大增加人文教育的科学性。此外,人文教育发展还应重视教育方法的改革,改变以单纯“讲述”为主的教学方法,增加互动和实践的环节。例如:校园内外的讲座、论坛、讨论会等等,使学生能够深入浅出的理解人文教育课程,增强人文教育的实效性。
第五,在教育管理方面,要切实制定人文教育行动纲领和规划。发展人文教育,不仅要在教育观念、教育模式、教学环境、课程设置角度弥补人文教育的不足,更重要的是国家教育管理部门对于未来人文教育发展方向要给予明确规划,给人文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在指导思想、教育内容、课程结构、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提出行之有效的纲领和规划,使人文教育不是空谈,而是成为国家一项长期发展政策,保证人文教育在全国范围内有效展开。
参考文献
[1]晋爱荣.当前大学人文教育存在的误区及实施构想[J].世纪桥,2007(2):116.
[2]纪咏梅,庄静.高校人文教育存在的误区及实施构想[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4,10(10):69.
[3]高焕祥.人文教育:理念与实践[D].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2(1):45.
On Humanism Education and Man’s Modernization
ZHANGXi
(School of Politics & Law,Yanan University,716000,Yanan,Shaanxi,China)
Abstract:With the viewpoint of humanism education,the essay stated problems exist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humanism education and described its prominent function on man’s modern development,pointed out that the modern development of Chinese should utilized the exploiting access of humanism education and promoting man’s modern developmental process.
Key words:Humanism Education;Man’s Modernization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885(2016)01-36-04
作者简介:张溪(1989-),女,陕西延安人,延安大学政法学院2013级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人学与现
收稿日期:2016-01-10
【高职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