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原则和途径

2016-04-12 22:31王朋朋刘健康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大众化途径原则

王朋朋 刘健康

(滨州医学院 山东烟台 264003)



【理论探讨】

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原则和途径

王朋朋刘健康

(滨州医学院山东烟台264003)

摘要:高校普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经济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的今天,具有现实意义。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来武装高校青年学生,使学生能够吸收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精髓,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本文以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意义为切入点,论述了高校推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原则和途径。

关键词: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原则;途径

前言

当今世界发展迅速,中国的改革开放步伐也在不断深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成为中国坚定不移的趋势。高校作为研究和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舞台,承担着学习和弘扬马克思主义思想的重要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系列重要讲话,讲话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融合贯通,形成了我们党和国家完整的思想理论体系。高校肩负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要任务和历史使命,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高校学生这个群体中宣传和普及马克思主义更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环节。虽然当今高校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绩,但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高校的推进工作仍然有一定的缺点需要改进。因此,分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高校推进的深刻意义,充分强调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高校推进的现实性和紧迫性,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然要求。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高校推进对于高校发展乃至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马克思主义不仅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理论武器,更是提高高校学生的科学思维水平、坚定政治信念的重要理论基石。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1]因此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帮助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承担起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保障。高校学生是社会群体当中最具有活力和知识储备的人群,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的内涵和对马克思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性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并且也有利于吸收马克思主义的优秀文明成果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最终为中国的发展做出贡献。马克思主义在传入中国的过程中经历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过程,这些过程都是我国形势不断发展的需要。“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种思想的涌现,造成了高校学生的信仰混乱,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性关注度降低”[2]。而高校学生作为影响中国社会发展和前途命运的重大群体,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意义,显得至关重要,这就决定了高等院校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领域,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道路上有着不可估量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二、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原则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渊源悠久,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重大,在大众化的过程中,应该保持科学的态度和严谨的精神。不可以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断章取义,不能教条主义,更不能做表面文章,为了避免这些情况的出现,高校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中要遵循多种原则。

1.综合性原则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给我们一个启示:在社会的发展中,每个个体的作用的发挥都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融合成一种综合性的“总合力”,最终作用于社会的发展。对于社会发展来说,不是单纯的一个方面的发展就能够推动社会的进步,而在于经济因素、文化因素、政治因素的综合,而这些内容,在马克思主义的具体内容中都有科学的理论依据和科学的方法论,只有综合了各种动力因素的关系,发挥每个环节的重要作用,使每个因素的内力都能够相互渗透、相互作用,最终才能够使社会的总趋势呈现上升局面。只有充分地考虑学生的综合因素,例如身体素质、知识水平、道德修养等,才能实现更好更快地发展局面。

2.分层次原则

马克思主义存在三个层次,分别为如何认识、如何学习、在实践中如何运用。这三个层次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三个层层递进的过程,只有对马克思主义有了深刻的认识,才能够从中学习到马克思主义的独到之处,最终作用于实践。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个层次是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最基础的学习。第二个层次是如何学习马克思主义,这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中是关键的环节。只有学到了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才能够在改造旧世界和创造新世界中得到运用。第三个层次是马克思主义的运用,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中,对高等院校的学生进行普及和宣传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的过程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灵魂,然后在时代的发展中做出马克思主义符合时代要求的解释,在实际生活中,从现实出发,由实践来检验真理。这三个层次不断地发挥作用才能够有利于在普及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造福于高校广大学生,造福于中国特色会主义建设。

3.主体原则

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是高校学生,因此在推进的过程当中应该把学生作为实践主体和价值主体,把学生的自觉追求作为重要目标。在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工作当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仅要向学生宣传和普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还应该使学生充分的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思想对于自身的重要意义,使学生能够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武装头脑,进而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引导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3]。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够把每个学生个体转化为高校这个整体,从而凝聚力量,发挥实力。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当中,上层建筑的力量固然非常重要,但是紧紧抓住主体才是硬道理。因此必须坚持以主体为原则才能够将推进工作做到实处,才能够在根本上解决推进过程中的执行力度不够,工作成果不明显等问题。由此看来,发挥高校学生主力军作用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不可缺少的原则。

4.文化渗透原则

众所周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经摆脱了封锁的社会发展模式,从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都具有开放性。因此,在中外文化交流与融合的过程中,必须进行文化渗透,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也是如此,马克思主义的宣传与普及也是一种文化的宣传与普及,对高校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文化渗透至关重要,学生在思想根源接受并且运用马克思主义,才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的文化穿透力的实现,这样才能够在高校学生的思想和思维领域使马克思主义思想占据重要地位,才能够充分的发挥文化对于高校学生的教育作用。高校学生具有思维速度快,思维能力强,思想范围广的特点,这一特点完全可以运用在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工作当中,用文化的魅力来吸引学生,用文化的韵味来感染学生,从而帮助高校马克思主义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进行。

5.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原则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包含两种含义: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二是马克思主义实践大众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从本质上讲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是一个群众性的实践活动”[4]。这两种原则相辅相成,不能够单独存在,只有两者的共同进行,马克思主义对高校的指导作用才能够显示出来,所以,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原则,这样才能够发挥马克思主义对学生认识社会事物的指导作用,进而运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指导学生实践。只有在实践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才能够把实践的成果运用在高校学生的身上,才能够使马克思主义理论逐步转移成学生主体的价值追求和人生信仰,同时在实践中马克思主义得到不断地丰富和发展。

三、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途径

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从高校学生认识态度、队伍机制、校园文化、高校网络教育平台、社会实践等方面着手。

1.提高高校对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认识水平。当代高校学生的思维不同于传统,现阶段我国发展迅速,大众传媒以及新媒介包括互联网在内的各种信息技术如雨后春笋般生长,与此同时,中西方文化不断地交流融合,高校学生的思想灵活,政治思想得到了解放。但是高等学校学生的政治思维不稳定,“在一定程度上非马克思主义思想也占据着相当大的一部分,还有一部分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肤浅,使得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面临着竞争与挑战”[5]。这种现状对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出了要求,必须配合党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在提高高校学生文化素质水平的基础上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培养,使高校学生充分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地位,始终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致力于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事业当中。

2.完善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体制机制。体制机制的完善,应该从指定计划和目标入手,科学规范的为高校学生广泛认识马克思主义,应该制定措施,在高校领导的引导下使学生积极配合推进计划。然后再针对马克思主义普及的成果,制定相应的激励或者奖惩措施,这样就能够充分调动高校学生学习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积极性。并且针对普及工作中的失误通过惩罚措施得到弥补。

3.加强思想教育建设,营造马克思主义思想氛围。高校应充分发挥政治理论课的重要作用,教师利用文化知识的力量使学生充分感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给学生自身和整个社会带来的优秀成果。这样就可以在政治学习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养成一种习惯,从而形成一种氛围,这样在以后的高校发展中,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大众的文化身份吸引学生、指导学生,而不是一种形式主义或者空洞的思想。充分发挥课堂的作用,开设政治思想课堂,在课堂上向学生讲述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精髓,教育学生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思想进生活,成习惯。还可以开展关于马克思主义宣传的主题活动,甚至可以张贴宣传海报,开展主题宣讲会等,不断普及马克思主义思想。

4.利用高校的网络平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高校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中,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传播健康、科学、绿色的政治知识,从而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现在社会是一个高科技的社会,在互联网和全媒体的综合作用下,更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工作。高校学生是一个有活力的群体,而且容易接受高科技途径传播的知识与内容。利用高校学生的这一特点,可以发挥现代科技的作用,诸如可以创建网络微信平台、手机软件推送或者一些网络广告和网络微视频等。这些方式不仅新鲜具有创造力,而且是与时代科技结合在一起,宣传力度更佳有力。

5.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可缺少的途径。高校学生是社会的一个群体,不是脱离社会而存在的,因此,高校学生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才能够顺应社会发展,才能够用实践来检验真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高校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应该在实际的生活和工作中体现出来。首先,学生应该在生活中养成热爱祖国,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这就是最基本的对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其次,还可以为人民服务,帮助弱小,尊老爱幼,既是道德的追求,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当然还可以树立为社会主义终身奋斗的远大目标,在不断地发展和社会的不断锻炼中实践马克思主义思想,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在这个实践当中,不断地赋予马克思主义具有时代特征、时代特色。只有民族的才是大众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从民族特征来讲,就是大众化特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在实践当中才能够不断地推进,因此与社会的不断发展结合起来,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才能够长久的发展下去。

当今社会发展迅速,文化多元化和政治多元化成为了主要趋势,我们在注重文化、政治的融合和共享的同时,还应该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中。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并非朝夕之功,也非虫蚁之力,只有广泛普及宣传,使马克思主义的优秀成果结合高校老师来实现对高校学生教育的时代和社会意义。并且要做到马克思主义真切的运用在拥有丰富资源和高素质的高等教育学生群体上,使马克思主体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和高校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紧密联系,成为高校学生规范个人行为,引领个人道路,甚至成为改造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有力武器和为社会主义而奋斗的重要基石。

参考文献

[1]胡锦涛等.《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12-11-09.

[2]张敏.社会问题的解析与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系探索—基于民生的理论视角[J].教育探索.2014(9):29-30.

[3]冯晓阳.对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考[J].社会科学家.2010(6):138-141.

[4]范津文.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时代意蕴[J].理论视野.2007(11):34-36.

[5]廖景榕.校园文化活动与高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三明学院学报.2014(5):82.

The principles and ways of the popularity of th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promote marxism

WANGPeng-peng,LIUJian-kang

(Binzhou University,264003,Yantai,ShanDong,China)

Abstract:The widespread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the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popularization in universities in the modern economic development,social progress today,has a practical significance.A great people,always put the visionary gaze on youth.To promote the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in universities,th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s the main position of marxism popularization,armed with marxism to young stud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an important task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In this paper,the significance of promoting the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the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principles and ways of the popularity of the marxism to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so as to accelerate the process of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Key words: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Marxism;Popularity;Principles;Ways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885(2016)01-03-04

作者简介:王朋朋(1986-),男,山东青州人,滨州医学院临床医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2014年山东省社科普及与应用重点项目: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原则和途径,项目编号:14-KPZC-9

收稿日期:2015-12-20

猜你喜欢
大众化途径原则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现代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质量观
多种途径理解集合语言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