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仁爱思想涵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6-04-12 23:17朱德强
山东高等教育 2016年6期
关键词:仁爱中华民族价值观

朱德强

(济南大学,山东 济南 25002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1]“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根植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2]因此,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信和自觉,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当代条件下,要在大学生中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从中汲取思想营养。

“仁爱”思想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华民族核心价值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之前,中国就已经有了“仁爱”的概念与“仁爱”的思想,孔子第一次明确地把“仁爱”作为礼乐文明的核心精神[3]。之后经过近两千多年的凝练、发展,“仁爱”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最具代表性的核心价值观念之一。继承和弘扬仁爱思想中的先进价值理念对于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一、仁爱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联系

在大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不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价值观中的核心理念“仁爱”的涵养。仁爱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历史渊源和现代追求上都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

(一)仁爱思想,为人的追求和发展确定了基本的价值观念

儒家思想是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指导思想,是中国最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在国内外都有着较为深远的影响。“仁爱”思想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之一,在儒家思想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促进意义。“仁爱”思想的发展在我国历史中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是经过两千多年的不断积累和沉淀才最终形成的,其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在不断取舍扬弃的发展过程。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时代,世界文化和价值理念交际融合、冲突对峙并不断发展。国内外专家学者对于儒家“仁爱”思想的研究可谓方兴未艾。特别是在中国,自从这种思想产生起就几乎从未间断,各个朝代都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对儒家思想作出新的诠释、补充、完善和发展。从春秋孔子创“仁爱”思想;到西汉时期思想家陆贾和贾谊在孔子的思想基础上将“仁爱”思想重新解释为“仁义为本”;时至唐代,韩愈将“仁”又解释为“博爱之”;清代康有为和谭嗣同将西方传入的自由平等观念也归入儒家“仁爱”思想范畴。

近年来,国内兴起传统文化的研究潮流,其中,作为儒家思想核心之一的“仁爱”思想的研究成果尤为显著,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参与研究的专家、学者众多;二是研究的层次和切入点更加广泛和深入;三是研究的著作和论文等成果更加丰富。“仁爱”思想之所以受到这么大的重视,其根本在于儒家思想中“仁爱”的草根性。“仁爱”从每个人对父母、亲人的情感开始,讲得平实、接地气,符合中国人的传统生活理念和价值诉求。“仁”是以亲爱亲人为起点的道德感,首先是孝敬父母、尊重兄长,然后“推己及人”,把它扩充出去,在中华各民族相互融合的过程中,形成了社会普遍认同的价值理念,逐渐成为传统价值体系的内核。广义的“仁”包括仁、义、礼、智、信“五常”,狭义的“仁”则是五常之一。正是基于其重要地位,所以,“仁爱”也是历朝历代官德的中心内容,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四维八德的基本精神,为官之道首先要讲爱心,关心百姓疾苦,仁民爱物。“仁爱”在千年历史的演进过程中,各种蒙学、家训及口耳相传的人文教化,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把这种价值理念普及到千家万户,传承于世世代代。在今天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中,“仁爱”依然有着巨大的生命力。

(二)仁爱思想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提供了价值源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有着深刻的社会和历史根源。其提出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公民核心价值要求正是立足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凝聚了儒家“仁爱”为核心的仁义、忠诚、忠实、诚信、孝悌、人本等价值理念,并把中华民族传统核心价值观作为最基本的价值资源,充分展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是建立在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仁爱”思想之上的,是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的根本。

“仁义礼智信”是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中“一以贯之”地起着价值导向和道德规范作用的核心理念,对于确定中华民族文化发展路向、锤炼民族性格、培育民族精神发挥了重要历史推动作用和凝聚作用。其中,“仁”在这五个核心价值理念中又占据核心地位,居于第一层面,是其他价值理念的基础。“仁”的思想其具备的既为中华儿女所普遍认同和共同遵循,又最易实现新的时代内涵的创造性转化的典型特点,使其更加适宜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核心价值理念进行体现。

“仁”的核心是“仁爱”。“仁爱”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基点和道德本性,它所表现出来的“爱”——仁者爱人,驻留在中华民族两千多年来的生活世界里。这种“仁”,既不断激发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自觉、理论自信、发展自强和创造活力,又使得中华民族能够承受其生存、繁衍和发展进程中面临的各种灾难与沉重挫折,具有核心价值的根源性和主导性,是我国传统道德精神和道德规范的根本。

在中外各文明对话、交融的过程中,“仁爱”思想及其“忠”与“恕”的价值原则,一直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在佛教传入中国后,佛教的“慈悲”与儒家“仁爱”相辅相成。伊斯兰教的教义也讲“仁爱”,回教思想也融通儒回的“仁爱”,在促进中华各民族融合发展方面建树颇多。基督教传入中国之后,儒耶两教在“博爱”与“仁爱”的异同上有争论更有融合。在世界各种版本的《人权宣言》中,在《世界伦理宣言》中,中国的“仁爱”“忠恕”之道都成为其中重要的精神或原则[4]。正是由于“仁爱”具有以上历史必然性和时代性的显著特征,才使其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的重要源泉和根基。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并凝结着仁爱的理念和思想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既是对公民层面的基本道德要求,也是要求公民努力实现的价值追求。这四个方面的内容在“仁爱”思想中都有所体现。

第一,爱国在仁爱中的体现是博爱和忠义。中国汉字中关于“人”的含义非常形象,2015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华盛顿州当地政府和美国友好团体联合欢迎宴会上的演讲中指出,“在汉字中,‘人’字就是一个相互支撑的形状。”[5]

辞海中说,“仁,代表数目字,指复数,它指的不仅是‘我’一个人,还有‘我’以外的很多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将心比心对待每一个人的含义”。“仁爱”不仅指的是爱人,同时还指的要爱其他的人,要博爱,即自己的民族和爱国。爱国,自古至今都是中国社会始终强调的个人品格,也是中华民族标志性的集体精神,这同样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上对公民所提出的具体要求,每一位公民都应当具有拳拳的爱国之情。

“爱国”有从私心去爱,有从仁义去爱。从仁义来说,国人能注重保持“恻隐之心”,能承担责任义务,那么,爱国是尽自己的诚心、忠心。如果从私心出发,就不知“正义”,而会导致“只有永恒的利益,没有永恒的朋友”。

第二,敬业在仁爱中的体现是复礼和忠诚。孔子主张“克己复礼”“敬事而信”“执事敬”,讲的是敬业;诸葛亮“夙夜忧叹”“鞠躬尽瘁”是敬业。梁启超说“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是对敬业的经典阐述。“敬业”,可以说与“礼”密切相关。孔子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在其外则对自己的职业、事业无苟且之心。一旦苟且,则有损于人、有损于事,必有“不仁”。仁犹如种子发芽,礼犹如芽成长,义犹如果实。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勤劳、勇敢、智慧,开创了民族和睦共处的美好家园,留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事迹,形成了源远流长的敬业传统。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是敬业;周公“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6]是敬业;《诗经》中“如履薄冰,如临深渊”[7]讲的是敬业,习近平总书记在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时曾用这句古诗表示中国领导者牢记责任重于泰山,丝毫不敢懈怠、不敢马虎,必须夙夜在公、勤勉工作。

第三,诚信在仁爱中的体现是诚实守信和忠义。《中庸》:“不诚无物”。《论语》:“人而不仁,不知其可也[8]。”“仁”的前提在于诚,而且仁又呈现于言行之诚。无诚不成仁,仁者必诚而后能免于“不为仁”。

诚信是人类的普遍道德要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诚信的要义是真实无欺不作假、真诚待人不说谎、践行约定不食言。

第四,友善在仁爱中的体现是友爱和善良。“友善”作为一个词,应该从“志同道合”与“以善待人”来看。《论语》:“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9],《大学》:“止于至善。”[10]从志同道合入手,从以善心待人,然后能达“友善”。

友善,顾名思义是指友好和善良,是希望人们之间保持着一种“视人皆为友,我必善待之”的良好品格。人的社会属性,注定人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身处各种关系当中。个人不但要处理自己复杂的情绪,还要与他人交往,还要在社会上立足。以何种心境,何种形式与人交往,以何种形象走向社会,这是我们每时每刻都不能回避的问题。

二、以仁爱思想的融入为主线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教育针对性、实效性不强的问题,究其原因,就是教育与实践存在脱节。在大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解决学生信不信、听不听、做不做的问题上,关键是看我们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手段是否切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是否走进学生的生活和心灵之中。

仁爱思想之所以始终闪烁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光芒,其根本在于它的实践性,它能够与人的生活紧密结合,实现其最高追求即知行统一和天人合一。其实践性的方法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即为仁由己、克己复礼、因材施教和见利思义[11]。因此,我们要善于挖掘仁爱思想中的实践方法,把仁爱思想纳入学生的成长轨道,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供丰厚的文化和精神涵养力量。

(一)要把仁爱思想中“为仁由己”的实践方法应用于学生日常教育之中

教育家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理论,中国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理论。不管哪一个理论,但都有一个活的灵魂,那就是教育永远要与生活、社会、家庭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当年陶行知先生为了实现其“生活即教育”理论,穿上农民的衣服和草鞋,亲自带领学生深入田间地头乡村厂矿学习实践,无疑对于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做出了很大贡献。毛泽东时常告诫我们,“学生要以学为主,兼学别样,即不但要学文,要学工、学农、学医、学军。”[12]其目的就是培养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一个有价值追求的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所以,不论是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之中,还是专业学习当中,我们都要始终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设计符合学生成长规律和身心发展特点的教育体系,让学生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做到“为仁由己”。所谓“为仁由己”, 一方面,要深刻理解“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13]的哲学含义,教育学生懂得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核心价值需求的萌芽是潜藏在每一个人内心的需求, 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木动力,只有自己去做,才有可能到达“仁”的成熟境界。二是要教育学生懂得尽管人人都有核心价值观需求的萌芽,但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实现对它的追求。“为仁”之志,关键在于个人是否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地去追求“仁”,实践“仁”,成就“仁”。

实践中,可以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制定一年级新生入学、二年级生涯规划、三年级形势政策、四年级就业创业指导的分阶段、分目标教育。可以结合新生入学的特点,制定以解决四个为什么为主题的入学教育大纲,通过四个讲清楚,向学生讲清楚大学是什么、为什么来、来大学干什么、在大学怎么做,快速解决困扰大学新生的适应问题,破除所谓新生入学后的原点效应,变“原点”为“元点”,使大学成为其人生新的启航点,充分调动起学生自觉学习和主动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了新生的适应能力。

(二)要把仁爱思想中克己复礼的实践方法应用于学生的道德行为的养成之中

马克思认为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道德没有强制性,它依靠社会舆论、人们的信念、习惯、传统和教育来起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价值追求,同道德一样,需要靠自觉的行为养成。

当前,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过程中,其道德行为养成,始终是困扰高校的一大难题。小学、中学能够遵守的,到了大学反而“淡忘”了。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好的习惯为什么到了大学就丢失了呢?仁爱思想中的“克己复礼”为我们提供了非常好的实践方法。所谓“克己复礼”[13],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克己”,从字面上看即是克制自己。这里的克制自己并不是否定自己,完全服从社会制度,而是对自我个性与欲望的肯定,克制的是不正当的、无节制的个人欲望,通过大力倡导克制自我欲望,潜心自我品德修养,完善健全人格。实践中,可以开展以完善健全人格,促进心理健康成长为主要内容的心理健康宣传活动,教育引导学生敞开心扉,和睦相处,提升个人修养。二是“复礼”,不是完全遵守那种森严的等级秩序,而是践行“礼”的要求,是对个人品德的不断锤炼与提升,以及在日常生活与政治行为中以礼为准则办事,通过提升个人修养,净化社会风气,实现社会和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一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实践中,要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的作用,连续开展文明生活,健康成才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习惯,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基本道德素质。

(三)要把仁爱思想中“因材施教”的实践方法应用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之中

马克思认为,人的发展主要包括人的劳动能力的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发展,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等。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主要是指人的各种需要、素质、能力、活动和关系的整体发展,包括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全面性,核心是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自由的发展、充分的发展和和谐的发展。“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四位一体的发展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对公民的基本道德要求,也是对人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

孔子主张要让学生明白“仁”的含义,必须因材施教,必须注重德才并重,目的是培育出德才兼备的人才,然后推动社会的发展,实现其政治理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标同样是促进高校学生的全面发展,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其最终目的同样是推动社会的发展。

当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落地生根,就要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结合起来,要从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入手。由于每个人的素质提升在成长过程中有不同的素质需求,因此,提升大学生素质要因材施教,要针对不同的个体、不同的素质需求提供生动、丰富和适合的内容才行。实践中,可以通过建立适合学生素质发展要求的综合素质建设平台,不断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要鼓励成立社团,为学生提供锻炼成长的舞台,要投入专项资金和设立学分,鼓励学生从事科技创新和创业活动,要设立项目经费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

(四)要把仁爱思想中“见利思义”的实践方法应用于学生的生涯发展指导之中

“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我确信这也是一个真理。”[14]只有目标志存高远,人的进步才会愈大。一般情况下,人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如果我们确定用十分钟走一公里路的目标,那么在我们8分钟后左右将要完成0.8公里时,便会有可能感觉到累而松懈自己,以为反正还有2分钟就要到达目标了。但试想一下,如果我们的确定目标是要利用2个小时走10公里路程,我们肯定会从心理、思想等方面做好准备,调动各方潜能,这样当我们走过8公里时,才可能会稍微放松一点。可见设定一个远大的目标,往往能够发挥人的更大潜能。

由此看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要深植于其生涯规划和发展,离不开远大理想和现实目标,在这一发展过程之中,孔子“见利思义”的思想为我们提供了可行的实践方法。孔子曰:“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15]要求人们见到财利的时候,首先要想到义的要求,遇到危险能献出生命,长久处于穷困还不忘平日的诺言,达到仁的境界,实现远大理想。正如毛泽东在分析国家、集体和个人辩证关系时指出,当三者相冲突的时候,国家利益大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集体利益服从国家利益。这一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相统一的。

儒家的仁爱思想,博大精深,其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和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先进价值理念,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离不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离不开仁爱思想的肥沃土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与传统文化结合的越密切,它就越有生命力和鲜活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92-93.

[2]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96.

[3]郭齐勇.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N].光明日报,2014-07-22.

[4]韩冰.儒家仁爱思想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研究[D].郑州大学,2013:3.

[5]习近平.在华盛顿州当地政府和美国友好团体联合欢迎宴会上的演讲[EB/OL].(2015-09-23)[2016-03-21].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9/23/c_1116656143.htm.

[6]史记·鲁周公世家[M].北京:中华书局,2006:卷四.

[7]余冠英,译.诗经选译(增补本)[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55.

[8]论语[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2004:21.

[9]论语[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2004:120.

[10]大学[M].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12:8.

[11]朱少舫.论孔子仁学思想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D].四川师范大学,2013:8.

[12]毛泽东选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52.

[13]论语[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2004:104.

[14]林焕平.高尔基论文学 [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0:45.

[15]论语[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2004:153.

猜你喜欢
仁爱中华民族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增强必胜、责任、仁爱、谨慎“四心”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仁爱篇(上)为人撑伞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论“仁爱”与“兼爱”之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