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静(安徽理工大学,安徽淮南232001)
高校工会在师德师风建设中的作用和途径
李静
(安徽理工大学,安徽淮南232001)
[摘要]高校教师应该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当前,高校在师德师风方面存在着理想信念不坚定、谋事创业不实、“教书”“育人”两张皮及缺乏评价、监督和激励机制等问题。高校工会在师德师风建设方面可发挥重要的作用。应在加强人文关怀、依法治校、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教学改革等方面做好工作,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关键词]师德师风;高校工会;以德施教
2014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在看望北京师范大学教师学生代表时强调,合格的老师首先应该是道德上的合格者,好老师首先应该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号召全国广大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教师[1]。这就要求高校要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高校教师要不断提高师德和业务水平,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做教书育人的典范,以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风范影响和教育学生。
高校工会是高校教职工自愿结合的群众组织,在师德师风建设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也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针对当前高校在师德师风方面出现的问题,高校工会要积极探索工会在加强师德建设中的方法和途径,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教育和引导高校教师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有利于加强高校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加快推进依法治校进程
工会组织是广大教职员工依法、有序、广泛参与管理学校事务的重要渠道,在民主管理依法治校中具有重要作用。按照协商于民、协商为民的要求,拓宽工会所联系的教职工参与治理学校的渠道,能够进一步规范参与协商民主的形式、内容和程序。学校可通过召开教代会等方式,加强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的协商,积极参政议政、治校理政,充分行使代表的参与权、知情权、选择权和监督权,积极履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职能。工会按照法律规定,不断加强高校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有利于加快推进依法治校的进程。
(二)有利于维护广大教职工的合法权益,从而调动工作学习的积极性
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组织的重要职责。工会积极履行自身的职能,能够帮助广大教职工工通过合法渠道、正常途径和维权方式,合理解决利益诉求。工会按照法律规定,代表教职员工参与学校相关规章制度和政策的制定,从源头上保障教职员工权益,维护群众利益。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维权,通过集体协商、对话协商等方式协调各方利益。当教职工具体利益、权利方面受到侵害时,工会组织可以代表教职工与学校行政及有关部门通过民主协商的处理方式来协调解决问题。这样,在充分尊重对方的基础上进行沟通协商,问题往往很容易得到解决,避免双方因信息不对称产生或升级为更为严重的矛盾。同时,工会通过帮助协调解决广大教师在教学、科研、职称评聘、职务升迁等方面的问题,可以疏导和减轻教职工在工作方面的各类烦恼和压力,从而进一步激发广大教职工干事创业的热情和激情,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学和科研中去。
(三)有利于推进高校文化建设,为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助力
高校工会作为群团组织是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重要平台。其重要任务是引导广大教职工弘扬劳模精神,增强主人翁意识,打造昂扬向上、健康文明、和谐安定的校园文化。在加强教职工教育、推进高校文化建设方面,高校工会所占有的各类资源众多。在资金方面,每年有专门用于教职工或会员的活动经费;在文体活动方面,有用于购买教职工文体活动所需的各类器材、教材、用品及培训酬金等方面;在活动场地方面,学校层面有教职工活动中心,包括各类球室、书画院、音乐房、舞蹈房、棋牌室、麻将馆等,在二级工会,建设有职工小家,配备了各类健身器材、文体活动用品;在职工教育方面,有各类教职工政治、文化、业务和技能等方面的培训。这些资源为工会开展好各类活动奠定了基础。工会可通过各种教育活动,吸引和凝聚广大教职工,教育广大教职工树立高尚的师德师风,以实现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
当前,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四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慢慢在高校凸显出来,不严不实的价值观念也逐渐进入了高校,给高校这片净土特别是广大教职工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这些负面影响在师德师风建设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理想信念不坚定
由于受西方思潮的影响,少数教师信奉西方普世价值观,不能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不能用马克思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教育学生,不能够用“三严三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他们对党的前途和国家的命运常常持担心和质疑态度,不能全面、公正、客观、正确、理性地看待我国现代化发展建设过程中和高校发展中出现的各类问题,表现为思想消极,常常是不分场合发表怨言,给大学生政治观念和理想信念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比如一些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每当结合现实问题,常常会表达出一些消极负面的情绪,谈到好的都是外国的,不好的都是中国的,中国成了负面典型的案例库。”[2]
(二)谋事创业不实在
在教学方面,部分教师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在制作课件时,满足于一次制作多次重复使用或满足于照本宣科式地讲授知识,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和创新意识不够;在科学研究上,学术道德修养出现严重“滑坡”趋势,在科研中弄虚作假、抄袭剽窃和篡改侵吞他人学术成果,违规使用科研经费;有的教师缺乏基本的道德规范,在各类招生、考试、学生入党评先推优、保研等工作中徇私舞弊;有的教师满足现状、追求享乐、不思进取,无心钻研业务,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有的教师受各种功利因素驱使,缺乏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集体和个人利益面前,太过于注重个人功利,把主要精力和工作重心放在自我发展上。这些现象都是由于部分教师创业谋事不实在、对教育事业缺乏奉献精神以及对学生缺乏大爱造成的,严重违背了严于修身、做人要实的原则,给学校学风校风建设方面带来了负面影响。
(三)“教书”“育人”两张皮
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书和育人是教育过程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但是在现实中,有的教师只“教书”不育人,在课堂上侧重于机械地照本宣科,缺少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和沟通,不关心、不关爱、不体贴学生,不关注、不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和思想状况。只知道上课进门、下课走人,师生间几乎没有谈话谈心和思想层面的交流。有的赤裸裸地索要或收受学生及家长的购物卡、礼品、礼金、有价证券和土特产等财物。教育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严重缺失,严重影响了教师在人民心目中的为人师表、辛勤的园丁和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良好形象,也直接影响了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效果。
(四)缺乏师德师风评价、监督和激励机制
师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师德评价标准、内容和制度。[3]在现实中,有些高校虽然建立了许多制度,但由于对师德师风建设重要性认识不到位,这些制度往往缺少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执行起来往往难度大;有些是校内各职能部门之间的职责不明、分工不清,导致好事往前冲,难事、得罪人的事绕道走,各部门相互扯皮,导致制度执行达不到预期效果。同时,缺乏科学系统的监督和激励机制,缺乏制度系统的设计和制度的创新,往往也很难激励、激发教师在师德师风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
(一)加强人文关怀是加强师德建设的前提条件
在师德师风建设中,制度的刚性约束固然重要,但以人为本加强人文关怀也不能缺位,它是加强师德建设的前提条件,做好了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工会是教职工自愿结合的群众组织,对教职工道德情操和良好精神风貌的形成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高校工会应充分发挥这些优势,切实把加强以师德师风建设为核心的精神文明建设抓实抓好。首先,要深入基层一线加强调查研究,真实了解广大教师所思所想,为决策提供参考;其次,要加强思想疏导和心理健康干预,切实回答和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以工会的亲和力、凝聚力和向心力,提升他们教书育人的动力;第三,要积极开展教育研究培训、文体活动、各类评比等活动,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上给予教师最大的关爱、帮扶和大力支持,为他们创造宽松、富有校园文化气息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环境,让良好的师德师风在书香校园中树立和形成。
(二)依法治校是加强师德建设的有效途径
依法治校,弘扬师德师风,两者只有相互配合,才可相得益彰。法治是师德的保障,弘扬师德师风须在法治的整体框架内;师德是法治的前提,只有弘扬师德才能使依法治校真正得到有效推进。要按照“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办学方针,组织制定实施《大学章程》,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注重强化和规范师德师风。要在深化党务校务公开、凸显民主监督作用中引领师德师风;在完善信息沟通平台和民主沟通机制上,注重宣传师德师风;在发挥工会等群团组织的作用方面,注重营造氛围,培养师德师风的形成。要充分利用好工会这个平台,通过积极策划、开展各类活动,举办与学校教育培养人才相关的各类法律、法规知识竞赛,开展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原则方面的学习宣传教育,进一步增强教师队伍的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为促进师德师风的形成创造条件。
(三)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加强师德建设的关键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要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学校抓起;要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4]这为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要求,明确了方向。这就要求工会组织要发挥职能作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校德育工作为主线,强化教师以积极探索创新学生工作为本、提升提高学生主体地位的德育工作模式。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量化为各种管理制度或长效机制。要大力宣传践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风正气,引导教职员工明辨真假、是非、善恶、美丑,[5]激发全校教职工学先进、赶先进、争先进的持久内生动力,让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关键环节。
(四)深化教学改革是加强师德建设的根本方法
现代大学制度要求大学管理实现依法管理、科学管理、民主管理,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教职工为学校改革、建设和发展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实现公平、公正、公开。随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协调推进和高校依法治校的步伐加快,学校外延发展和内涵建设节奏将得到进一步调整,教师内部结构、理想观念、创新方式、利益诉求等将会出现新的变化。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如何推进,工会如何把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东风,引导广大教师和管理工作者,进一步促使教师的师德师风内心于心、外化于形,这将是提高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整体水平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和手段。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出台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EB/ OL].http://www.jyb.cn/high/gdjyxw/201410/t20141009_ 600474.html.
[2] 2014年意识形态领域十个热点问题[EB/OL].http: //theory.gmw.cn/2015-03/26/content_15210002_7.htm
[3]吴盾,王标兵,刘春林.浅谈师德师风内涵建设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12).
[4]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EB/ OL].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12/23/ c_118674689.htm.
[5]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EB/ OL]. http://www.acftu.org/template/10041/file.jsp? cid=1078&aid=91062
(责任编辑:王友才)
作者简介:李静(1973-),男,安徽长丰人,工程硕士,安徽理工大学党委组织部副部长,政工师。
收稿日期:2015-12-01
[中图分类号]D4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416(2016)01—0034—03
[基金项目]本文为安徽理工大学2015年度工会教代会工作理论研究课题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