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泽强,刘红鸽
(云南师范大学 职业技术教育学院,云南 昆明 650092)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先后启动“211工程”“985工程”,拉开国内建设高水平大学、紧追世界一流大学的序幕。经过多年发展,我国高水平大学建设取得显著进步。受中央政策影响,并随着区域高等教育重点发展战略的推进,一些地方纷纷启动区域重点大学建设工程。那么,何谓区域高水平大学?它是一种合理存在吗?其建设内容应是什么?发展方略何在?本文拟对区域高水平大学建设中的相关基本问题进行探讨。
目前,关于区域高水平大学的报道屡见各类媒体。而学术界对区域高水平大学问题则较少讨论,对何谓区域高水平大学也缺少界定。与此相反,学术界对高水平大学的研究相对较多。因此,可在高水平大学这一概念基础上对区域高水平大学进行界定。例如:袁贵仁指出,一流大学是个建设性概念、过程性概念、总体性概念和精神性概念。[1]在他看来,一流大学就是高水平大学,高水平大学就是一流大学。必须指出,该研究中所指的高水平大学特指研究型大学。谢和平认为,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具有以下五个基本特征:拥有一流的师资、培养出一流的人才、发展一流的学科、具有一流的科研、提供一流的社会服务。[2]该研究者认为高水平大学是研究型大学,并概括了高水平大学的显著性特征。翟亚军和王战军认为,高水平大学的本质可从两个视角进行阐释:基于概念的视角,高水平大学的本质特征表现为比较性、模糊性、精神性和建设性四个维度;基于实体的视角,高水平大学的本质特征分为精神层、制度层和技术层三个层次;高水平大学的概念特征和实体特征具有同一性。[3]与前两位研究者不同,这两位研究者认为高水平大学是多样化的,在高等教育的不同类型和层次上都存在高水平大学。基于上述的学理分析与实践观察及反思,笔者认为,区域高水平大学是服务区域、发挥文化引领功能的卓越大学。其内涵如下:
高水平大学是一个相对性、精神性、实体性的概念。相对性,既指本身相对于他校而体现出高水平,也指相对于过去,其现在的办学或未来的办学体现出高水平,总得来说,高水平是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的综合。精神性,指高水平是一个富有理想色彩的、具有价值激励作用的发展目标,激励大学人为之奋斗。实体性,指高水平必须通过实在的办学型态表现出来,如人才质量、学科建设、校园风气等。
一般来说,区域具有比省更宽广的范围,其范围可指省或省级范围以下,也可以指跨省域,甚至跨国界。跨省域如东部区域、西部区域,跨国界如中国—东南亚区域。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区域高水平大学所指的“区域”通常指省及以上范围,不包括省级以下。因此区域高水平大学一般指:(1)某省办学水平靠前的大学;(2)国内某区域办学水平靠前的大学;(3)在我国与他国接壤的地区办学水平靠前的大学。
区域高水平大学的办学硬件实力和办学软件水平,如师资水平、人才质量、学科建设、科研实力等水平,在总体上比区域内同类院校要高,具有综合比较优势。当然,这就意味着高水平大学并非每个方面或单项的办学水平都比同类院校要高。
区域高水平大学适用于称谓不同类型和性质的大学,而非仅指研究型大学。也就是说,既有区域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也有区域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既有区域高水平公办大学,也有区域高水平民办大学,还有区域高水平公私合办大学;既有区域高水平综合型大学,也有区域高水平多科性、单科性大学。
区域高水平大学的价值体现为引领区域和所在城市共同发展,以及带动其他高校共同发展。它应成为区域社会内集教学、科研和服务于一体的高等学府,更重要的是,要成为城市对外交流的名片和区域文化中心。另外,区域高水平大学应发挥引领带动其他高校共同进步和发展之功用。如果不能充分满足上述这些条件,很难说某所区域大学是名副其实的区域高水平大学。
从理论和实践上看,区域高水平大学作为大学的一种特殊类型,具有存在的合理性和可能性。
在一个高等教育系统中,大学之间的任务存在分化,有些大学承担大量的教学任务,有些承担着大量的咨询服务,有些承担着大量的研究性和高层次训练,这种分化导致大学层级的出现。例如在美国,“美国高等教育是一个蜿蜒的行列,由颇具声望的研究型大学主层,其后尾随着其他类型的大学、四年制学院,而末端是社区学院系统”。[4]而只有多样性的高等教育系统才能满足越来越多样化的外部需求。另外,高等教育绩效管理的盛行客观上推动各类大学根据自身办学传统有重点、有特色地发展。这样,高等教育系统就形成了一个纵横交错的层级网络系统,每个大学都在系统中有一个相对的位置。高校的层级分化和绩效主义催生了两个事实:一是层级越高的高校往往被视为高水平大学;二是在每个层级和类型中,某些办学效能高、质量好的高校被视为该层次和类型的高水平大学。综上所述,区域高水平大学的存在具有理论合理性。
区域高水平大学建设需要依靠大学自身。在过去,这一点要实现并非那么顺利。因为在计划经济时代,大学缺乏办学自主权,其招生、专业课程设置等都由政府控制,大学是政府的附庸。在这种背景下,无论在哪个层次和类型来建设区域高水平大学,都不太可能。近二十多年来,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相应进行了改革,大学被赋予更多的自主权。1998年颁布的《高等教育法》就大学办学自主权给予法律确认。尽管现实中大学办学自主权并未得到全面落实,但相比计划经济时代,目前大学的办学自主权已不少了。在此种环境下,举办区域高水平大学便具备了客观条件。大学可以自主提出办学理念,自主聘用优秀教师,建设学科、专业和课程,自主探索教育教学改革,自主决定资源配置,从而将自身建设成为不同类型中的佼佼者。总之,大学自主意味着区域高水平大学建设具有实践根基。
在中国,中央集权传统的影响始终存在,市民社会的发育并不成熟,大学要获取丰富的办学资源和政策优惠,必然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甚至,政府往往成为某些大学资金来源的唯一渠道。有人批评大学的办学围绕着政府转,争项目、抢工程、争基金,其实,这也是大学的无奈。刻意讨好政府并非大学的本意,追求各种资源、经费和优惠政策才是大学的直接目标。幸好,当前提出区域高水平大学不仅仅是地方大学的办学追求,也是地方政府的一项发展任务,地方政府基于地方发展的需求或政绩需要而为之提供特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配套。如广东省出台省内“211工程”建设方案,云南省也在制定相应建设方案,赋予区域高水平大学遴选对象以资金和政策支持。有了政府的规划、政策、资金等多方面的支持,区域高水平大学发展就有后盾。从这个意义上说,建设区域高水平大学具有坚实的现实基础。
在一定意义上说,建立一所大学容易,成就一所高水平大学则难。综观广为人知的世界一流大学,诸如牛津、剑桥、哈佛、耶鲁之类,无不是经过了几代人的努力建设才得以成就。然而,部分知名大学能够综合利用各方面的优越条件,通过有效的改革在短时间内实现崛起。例如,美国的芝加哥大学始建于1891年,建校历史相对较短,但依靠明确大学发展重点、聘任优秀教师、鼓励自由探索、改革管理制度、协调学术和行政权力,以及高度关注社会需求、引领社会发展等举措,争取到了政府和财团的大量资源资助,从而迅速跻身美国一流大学的行列。[5]在我国香港,始建于1991年的香港科技大学在短期内就迅速崛起,成为亚洲乃至世界知名的大学。2009—2014年,该校在QS亚洲大学排名中一直名列前5名,在2010—2014年的QS世界大学排名中,是50强中最年轻的大学。发达国家和地区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成功案例说明:只要大学人努力作为,着力改革和发展,高水平大学建设能够成就,甚至能在短时间内成就。以此类推,区域高水平大学建设也可以如此创造。
近几年,“211工程”“985工程”的重点主要包括增强师资、培养人才、发展学科等方面,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有某些不足。“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成长的制度缺失是重要因素,包括大学分类评价制度、校长选拔制度、经费投入保障制度的缺失等。”[6]我们侧重引进师资,但缺乏提供自由的空间;倾向于培养成一流人才,但缺乏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偏好发展一流学科,但着力点落在上项目、争经费,忽略了人;提倡提供一流科研和社会服务,但科研止步于实验室,服务一味偏好“高大上”,受益范围有限。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区域高水平大学建设,除在师资、人才、学科方面着力并革除上述除弊端外,还应注重以下方面:
英国著名学者阿什比说:正是时间的久远、风雨的洗礼、历史的更迭、斯人的长逝等诸多因素的复合与沉淀,才使得世界一流大学形成恒定且创新的办学理念。[7]反过来说,要有创新的办学理念,才能成就世界一流大学。对区域高水平大学建设来说,也应如此。要成为区域高水平大学,应提出有特色、有品位、个性化的大学理念。时下,区域高水平大学要么是理念过于平淡,缺少激发大学人奋进的激情;要么是理念过于高远,举全校之力亦望尘莫及;要么是理念不契合办学传统、不凸显自身优势,办学泛化平庸;要么是理念属于其他学校的翻版和复制,建设路径沿袭别人老路,难有大作为。简言之,就是区域高水平大学的理念缺特色、少品味、无个性。“对一流大学而言,最重要的是要转变观念。”[8]因此,如何根据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立足自身办学传统和办学条件型塑大学理念,是区域高水平建设中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另外,有了好理念远远不够,还应有理念的践行。现实中一些高校不缺乏好的理念,但缺乏实干行为。所以,区域性高水平大学建设中如何践行大学理念是全校师生,特别是大学管理者应慎重思考的问题。
大学校长对于大学的作用怎么描述都不为过。在美国,哈佛、耶鲁、斯坦福、芝加哥等大学的辉煌无不与特定时期的大学校长息息相关,哈钦斯、洛厄尔、安吉尔、威尔逊、吉尔曼、哈珀、康普顿、埃利奥特等都是杰出校长,他们的大学理念及其主持的大学改革对大学自身乃至全国、全世界的高等教育都产生了深刻影响。观乎我国的“211工程”“985工程”大学,大学校长也一直是倍受关注的研究主题,[9]但区域大学校长则鲜受关注。笔者随机抽取某些地方大学校长的背景资料发现:不少大学校长没有博士学位,学科背景与所在大学不匹配,缺少海外求学经历,不少校长并非毕业于“985”大学、中科院和港澳台大学或国外知名高校;很多校长对高等教育缺少研究。与之相反,2002年全美大学校长调查报告显示:在624所学士授予大学中,校长中拥有博士学位的占83.8%;在1086所两年制学院中,校长中拥有博士学位的占80.5%。[10]在一定程度上,是否可以断言:我国一些区域大学之所以办学没有辉煌成绩,在一定程度上说是其校长们所造成的,因为他们缺乏相应的学术才华和治校能力;美国的文理学院、社区学院之所以涌现出一批声名远扬、各具特色的大学,与高水平的职业化校长深刻关联。在实践中,笔者通过观察也发现,我国区域大学校长在掌握高等教育规律、有胆识、有魄力、有担当方面离理想状态有不少差距。因此,区域高水平大学建设中需要把遴选和用好懂高等教育、有胆识、有魄力、有担当的职业化校长作为重点工作。
有了好的大学理念、校长,还必须有保障大学发展的制度体系。“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但高等教育的发展存在历史断层,这使中国目前虽然有了现代大学,但现代大学制度却缺乏足够历史积累。”[11]的确,大学制度建设是老生常谈,之所以时常论及,是因为我们的大学制度建设很不理想,这在区域大学建设中尤甚:要么缺乏依法治校,要么制度形同虚设,要么制度建设,缺乏创新。笔者举一例说明。某大学人事部门制定了教师科研论文认定条例,在高水平论文的认定中,凡杂志封面上标识核心字样的刊物就认定为核心刊物、高水平刊物。结果不少人钻空子,给某些“黑期刊”“套牌刊”投稿,因为这些刊物封面都有核心字样,只要支付一定的“版面费”就刊发。此案例中,该大学的制度建设就十分落后:一是制度设计的僭越。人事处难道在制订学术评价标准方面比科研处还在行,为什么不让懂行的部门来管理;二是制度设计的“懒政”。北大核心期刊目录、南大核心期刊目录都有关于正规核心刊物的明细,为何不能借用?毫无疑问,这种制度最终就是在营造学术造假的氛围,而依靠此种氛围能成就区域高水平大学才是怪事。当前,大学内部的利益群体日益多元,利益关系日趋复杂,学术和行政事务日渐专业。处于这种背景下,区域高水平大学建设应依靠合理的制度体系来保障大学事务的运转,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另外,制度建设中要有良好的实施和监督机制。否则,再好的制度也是形同虚设。具体而言,要考虑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配置是否相辅相成,校长治校与教授治学制度是否完善,教职工的激励和惩罚机制是否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大学生参与学校治理制度等是否执行,区域高水平建设任务是否分解到位、稳步推进,以及上述这些依靠哪些人、哪些机构来监督等等。总之,必须建立良好的制度设计和实施监督机制才能为区域高水平大学创造基础。
区域高水平大学建设不仅在于环境层面、制度层面有突破,更应在精神层面有作为。毕竟区域高水平大学不仅只是物理存在,还应具有浓厚的学术风气、务实的学习和工作风气以及多元文化交相辉映的氛围。只有前者而无后者的大学,绝非高水平大学,单靠大量的金钱和资源投放,是建不成世界一流大学的。所以,区域高水平大学建设中要营造自由严谨的学术风气,要在学术方面给予充分的学术自由,使自由讨论、自由争辩之风弥漫各学院和学科,同时要倡导学术严谨与责任,有一分证据讲一分实话,为知识而知识,为学术而学术,踏踏实实地推动知识生产;要形成务实求真的学风和教风,学生要踏踏实实地学习,教师要认真负责地立德树人,共同打造优秀的师生学习共同体;要不断开拓创新,及时根据时代发展和高等教育国际潮流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提高大学的适应性;要营造开放包容的文化氛围,使大学成为文化之都,各个民族、区域、国家的文化在此交流融合、相互促进发展,构筑“有容乃大”的文化情怀;要坚持对外开放,尽可能地向城市和区域民众以及其他高校的师生提供优质文化资源,如开放学术讲座,开放图书馆等。能够想象,拥有上述文化氛围,区域高水平大学就是具有文化宽度、高度和厚度的大学,就扮演好了城市“文化心脏”的角色,就源源不绝地为区域发展传播文明、提供文化养料,如此,才不愧为引领区域发展、带动其他高校发展的区域高水平大学。
建设区域高水平大学,要有巨大的资源支撑。单靠政府的财政投入不足以支持高水平大学的建设。因此,大学必须树立经营理念,通过市场、企业、行业、社区、校友、基金会等渠道来开拓资源。这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宝贵经验。哈佛大学每年从政府以外的渠道吸纳并运作上百亿元资金,支持该校的可持续发展。当然,“市场力量和商业利益对高等教育的侵蚀,是全世界所有大学都面临的最大诱惑和挑战,市场力量具有渗透到学术界各个方面的潜力。”[12]因此,区域高水平大学向外拓展资源时,应平衡好资金与学术、知识与政治、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等诸多关系,不能为了资源使大学失去尊学重术、培育人才的核心使命,不能使一个具有文化气息的高等学府沦为“沾满铜臭”的培训机构。“大学不是——也从来不应该仅仅被视为商业机构。”[13]必须说明,在对外拓展良好合作交流关系时,一些区域大学往往忽视了一个十分重要的渠道——校友。相对于其他机构和单位,校友最了解母校,最愿意支持母校。如此,区域高水平大学如何用心、用情、用爱来善待学生,就成为亟需思考和谋划的工作。“如果学生在求学期间没有得到很好照顾的话,等他们毕业以后,你再对他们好已经是太迟了……照顾他们,不是说全部都给及格,而是不管他们碰到什么问题,你都要想办法帮助他们。”[14]如果能善待学生,当一代又一代的学生跨出校门成为校友之时,正意味着大学又拥有一批又一批的资源。
从建设主体看,区域高水平大学建设应注意大学内部上下一致,形成集体认同。当下,一些区域大学在建设过程中要么是决策和建设只限于高层,缺乏群众基础,要么是基层师生表达好建议、好意愿,却得不到高层的认同与反馈。事实上,区域高水平大学建设如果仅只是高层领导的一厢情愿,只会是“头重脚轻根底浅”;如果仅只是大学普通师生的美好愿望,只会是“水中捞月不可得”。笔者认为,区域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思想、决策及方案的形成必须经过一个全校师生员工共同参与的大讨论。高层领导应根据时代发展和大学条件审时度势,并在了解基层人员诉求的基础上确定大方向,把握好重点,理清学校内部在资源、权利及利益分配中产生的矛盾,为改革发展掌好舵,做好顶层设计;基层师生代表在充分表达利益和诉求后,则要充分理解并服从学校的改革发展大计,并通过实际行动来支持。只有通过上下有机融合和有效沟通,使得各方利益达到相对平衡,区域高水平大学才能顺利推进。
从建设内容看,建设区域高水平大学应讲究“形神兼备”,形成“内外结合”的改革发展局面。内,指内在的精神,即建设高水平大学要注重价值、文化、精神层面的建设,形成浓厚的知识风气、教学风气和校园风气;外,指外在的实物,即建设高水平大学要注重环境、制度和行为建设,建成优质的校园物质环境、规范化的教学和行政管理制度,保障大学内部基本教学活动和行政活动的有序运行。由内到外和由外到内相结合,就是要把精神和实物的建设进行结合,相互促进。例如,要形成浓厚的学术风气,应举办各种学术论坛、学术辩论等活动,为学术文化建设找到依托;再如,设置学分制,应引导学生形成自由学习、爱学乐学的风气,而不仅仅是实施选课制运行就行了。总之,区域高水平大学建设离不开“有形建设”和“无形建设”的统一。
从建设视野看,建设区域高水平大学需要走独立发展与联合发展相结合的道路。独立发展,是指依靠建设高校本身,通过立足自身办学传统和办学条件进行建设;联合发展,指通过加强与其他同类高校的交流合作,推动优势互补,弱势互助,既竞争,又合作,“抱团”发展。现实中,不少高校在高水平建设道路上过于强调独立发展,却成为“孤军”,甚至闭门造车,改革缺乏大视野,发展缓慢。如同读书学习一样,“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虽然当下其标榜为区域高水平大学,但这种高水平往往是建立在办学历史悠久、办学根基深厚的基础上的,实际上,其发展速度和效率在近些年反而不如区域内其他高校。相反,寻找合作伙伴,则能够实现合作中竞争,竞争中合作,相得益彰。当然,也要注意在联合发展中不能盲目效仿他校而丧失自我优势和传统的问题。
从建设面向看,建设区域高水平大学既要面向区域内,又要面向区域外。区域高水平大学的发展,应把本地区作为大学发展的立足点和服务面向的主战场,如此,才能与区域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成为有“根”有“魂”的区域高水平大学。反之,偏离了立足区域、服务区域的本位,则不仅难以获得本区域的资源支撑,也难以获得社会广泛认同,这样就不可能是真正的区域高水平大学。当然,区域高水平大学也不能满足于区域之内,在立足服务本区域基础上应放眼区域外,开阔眼界,争取开拓更多的办学资源,提高自身办学实力。在一定意义上,这种立足区域内,同时面向区域外开拓的行为正是区域高水平大学办学之愿景,因为区域高水平大学的高水平影响范围应是不断从原有区域拓展出更大空间,形成更大区域,继而在更大范围寻求竞争对手并将之超越。如此,这种高水平才是充满希望和追求的,始终“龟缩一角”、“称王称霸”的大学永远达不到区域高水平大学的真实水平。
区域高水平大学建设是当前“理论研究冷、实践推动热”的一个话题,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才凸显出对其研究的重要性。这里要特别指出,实践中无论是启动区域高水平大学建设工程的政府,还是高校,很大程度上把眼光放在建设学科、发展专业、引进培养高端人才、争取各种国家级省级平台及实验室上,因为这些成绩更易于用指标来衡量和判断,迎合了政府和高校的“政治论”高等教育哲学。应该指出,对于建设真正的区域高水平大学,单靠这些还不够,更需要的是建设有“文化”的大学,这种大学是这样的:当人们徜徉于大学校园,流连于大学的图书馆、博物馆时,或能自觉地树立学习的信念,或能顿生感悟,或有心灵净化之情,我们才说这是一所服务于区域社会的高水平大学。古人云:一乡有善士,则一乡淳谨而靖谧。依此类说:一城有一文化大学,则一城高雅而有品味。我们需要这样的区域高水平大学,尽管建设艰难,但值得追求。
参考文献:
[1]袁贵仁.建设社会主义高水平大学的动员令[J].求是,2002,(7):51-54.
[2]谢和平.国际高等教育的创新趋势与高水平大学的跨越发展[J].中国高教研究,2008,(9):5-11.
[3]翟亚军,王战军.解析高水平大学[J].复旦教育论坛,2010,(2):54-57.
[4]菲利普·G·阿特巴赫,罗伯特·O·波达尔,帕崔凯·J·甘波特.21世纪的美国高等教育:社会政治经济的挑战(第2版)[M].施晓光,蒋凯,译.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7:230.
[5]王英杰.大学校长要有大智慧[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1):10-20.
[6]孙孝文.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成长的制度缺失与建构[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48-51.
[7]耿有权.一流大学办学理念的基本特征及其形成条件[J].现代大学教育,2004,(2):5-8.
[8]佚名.上海交大书记姜斯宪:一流大学最重要的是转变观念[EB/OL].(2015-10-21)[2015-03-12]. http://www.cssn.cn/gx/gx_xzld/201503/t20150312_1543249_2.shtmll.
[9]郭俊,孙钰,黄鑫.中国大学校长教育学术背景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2,(8):24-29.
[10]文东茅.谁在当美国大学校长[J].中国高教研究,2004,(4):35-37.
[11]史静寰.现代大学制度建设需要“根”“魂”及“骨架”[J].中国高教研究,2014,(4):1-6.
[12]菲利普·G·阿特巴赫.边缘与中心:发展中国家的研究型大学[J].大学教育科学,2009,(1):5-17.
[13]查尔斯·维斯特.一流大学卓越校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35.
[14]黄达人,等.大学的治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