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丽
(怀化学院 外国语学院,湖南 怀化 418000)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英语课外活动研究
金丽
(怀化学院 外国语学院,湖南 怀化 418000)
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客观上为大学英语课外学习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教师应充分利用新媒体搭建各种平台,科学合理设计课外学习活动,将语言输入与输出有效结合,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新媒体;大学英语;课外活动
语言学习需要大量的语言输入和语言输出实践。学习者仅靠教师在课堂时间内所提供的有限语料输入以及语言输出机会,是远远达不到熟练运用语言能力的目标的。大学英语课堂学时相比中学大大减少,单靠课堂学习会严重导致语言输入不足。加之大班教学,教师无法在课堂内给出足够时间让学生进行语言输出训练,学生如果不充分利用课外时间进行英语学习,语言能力不进反退的情形是不足为奇的。与此同时,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客观上为大学英语课外学习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新媒体的交互性,能有效改善传统的知识传播和获取缺乏交互的问题。如何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良传统的课外英语学习方式,让学生选取最契合自身发展目标的学习内容以及最佳学习方式来获取知识和提高能力;教师如何将语言输入与输出有效结合,设计出科学合理的课外学习活动;如何充分利用新媒体提供的各种平台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是现代大学英语教师应该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1.1情感过滤假说
Krashen将情感因素分为:动机(Motivation)、自信心( Self-confidence)、焦虑(Anxiety)三类。该学说认为,情感因素对传到大脑语言习得器官的语言输入起着促进或者阻碍的作用。
1.2语言输入假说
在该假说中,Krashen强调了“可理解的输入”(Comprehensible Input),即:“i + 1”的输入量。i指学生所能理解的语料量,1是不定量,i + 1也就是指输入应略高于学生现有的外语水平,过深过浅均不适合。[1]若输入难度适中,接受者有机会调动所学新旧知识,则能激发自信心。反之,太难或太易,都会让人产生焦虑情绪,从而失去耐心,情感因素会对语言输入起到阻碍作用。因此,为了促进学生的语言习得,语言教师应努力为学生提供最佳的语言输入并且创造多元化的语言输入环境。Krashen还提出了理想的输入条件:(1)是可理解的;(2)是有趣的或相关的;(3)不按语法顺序进行的;(4)必须有足够的数量。[2]输入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书面的,可以在课内发生,也可以在课外进行。
1.3语言输出假说
Swain认为学习者在使用目的语表达的过程中能够注意到他们所想表达的和能够表达的之间的距离;二语习得被认为是一个对目标语不断做出假设并且对此假设不断进行修正的过程,而输出正是一种对目标语潜在假设进行检验的手段;同时,语言输出能使学习者控制和内化语言知识。[2]
2.1了解学生学习动机,着力引导和培养“融入型”动机
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语言教师的根本任务之一。Gardener和Lambert将外语学习动机分为“融入型动机”( integrative motivation)和“工具型动机”( instrumental motivation)两种。融入型动机是指学习者对目的语社团文化有特殊兴趣,希望参与或融入该社团的社会生活;工具型动机是指学习者出于某一特殊目的而学习外语,如通过考试、寻找工作等等。研究表明,两种动机都能促进外语学习,但前者更为持久、有效。[3]因此,教师应尽可能帮助学生将学习动机由工具型转化为融合型,即对目的语及其文化本身产生兴趣。
结合笔者对2014级新生入校时的英语学习动机进行过的调研,在231名非英语专业普通本科学生中,43.29%的学生学习英语是为了取得学分或毕业证,如通过四、六级考试;为就业增加筹码的占到36.36%;为提升语言能力的占33.33%;为考研和出国学习的占20.78%。也就是绝大部分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是工具型的。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设计课堂内外的活动。学生在选择课外活动时享有充分的自主权,可以根据自己的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选择参与不同的学习小组。教师将有相同学习需求的学生编在同一个学习小组,强烈的学习动机会带来良好的学习效果。由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英语及其文化本身产生了兴趣,学生的工具型动机已经自然转化为融合型动机,在达到了通过考试或者寻找工作等目标之后,会继续自主学习和终生学习英语及英语国家文化。
2.2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因素,克服消极情感因素
学生在进入大学前至少经历了长达六年的英语学习,甚至更长。在此期间,他们对英语学习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印象。不同层次的学生,尤其是基础较差的学生需要通过参与活动,取得进步,逐步树立自信。同时,每位学生听、说、读、写、译以及语音、语法等专项基础也是不同的。另外,由于性格的差异、学习风格的不同,有些同学擅长听说,有些同学擅长读写译。为了让学生以更自信的状态进行英语学习,鼓励学生参与课外活动时要注意“补短”更需要“扬长”。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就感,增强自信心,是教师在设计课外活动时需首要考虑的问题。
2.3注意语言输入与输出相结合
语言学习如果单方面的输入而没有输出,就很难实现语言交流这一目的。另一方面,如果没有足够的语言输入,输出也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Rod Ellis认为“交互式行为”可以弥补这一缺陷,教师在组织各项活动时,应注意输入与输出相间。因此,建设大学英语课外活动时,应注意体现交互式行为,提高实效。
2.4重视合作学习,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
合作学习主要以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小组成员互相帮助,在最大程度上促进自己以及他人的学习,实现共同的学习目标。[4]笔者将2014级所教班级学生自入校后就分成学习小组,经过一个学期的活动,对其进行调查,67.9%的学生认为小组活动对他们的英语学习是有帮助的,其中22.08%的学生认为帮助很大。多数认为应科学管理学习小组,组长要切实履行职责,加大执行力度,加强组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这些建议是落实英语课外学习的关键。
3.1组织学生搜集优质网络学习资源,利用微信或QQ进行分享
选取外语学习精英,根据自身兴趣爱好,创建各种不同类型的外语学习微信群或QQ群,如英语新闻阅读群、英语小说阅读群、英语写作群、英语歌曲欣赏群、英语影视欣赏群、英语口语学习群、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群、考研英语交流群等等。鼓励学生订阅微信公众号,通过App订阅各种英文报纸以及加入QQ兴趣号中的英语部落,通过这些途径,广泛阅读英语材料,提高英语阅读能力,积累知识,开阔视野。并鼓励学生将自己感兴趣的新闻、小说、英语学习材料、考试资料和英语国家相关知识在群组和朋友圈通过链接进行分享。也可以将英语视频、英语电影、英文歌曲等资源进行群内和圈内共享,以便学生整合利用资源。同时鼓励学生在阅读或欣赏发布的学习资源后,在群内用英语进行交流和互动,如撰写读后感、观后感,或者英文歌曲学唱录播。群主和管理员可以组织各种活动,并且策划激励机制,如:学唱英文歌曲竞赛,评选优秀读后感和观后感,以及评选最佳资源贡献奖等等。鼓励群成员积极参与网络资源的学习、搜集和分享活动,从而达到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目的。
3.2在英语角实施线上和线下相结合,提高语言输出的质和量
传统的英语角活动在提高学生英语语言交流能力上的贡献毋容置疑,但是随着新媒体的出现,现代大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参与网络英语角或者传统英语角,这样更适合不同性格大学生的需求。网络交流可以辅以文字交流,有助于性格腼腆内向的学生,以及基础较差的学生锻炼和提高口语。同时,线下英语角的活动通知、安排、组织形式、话题公布、语料准备等等,都可以在线上英语角进行操作。除了固定时间和地点开展现场英语角外,每周定时在网上组织英语角活动,可以自然形成一个英语口语社团,使英语口语交流成为一种习惯。线上线下口语交流活动都可以设计一些小游戏,为谈话增添趣味性,更有利于创设轻松的交流气氛。
3.3完善网络大学英语教学平台,加强师生沟通和交流
组织师生共同建设和完善本校的网络大学英语教学平台。提供与教材相配套的网络课程资源库,为师生交流互动搭建场所。可收集多媒体学习软件、课程大纲、教学视频、教学教案、语言水平在线测试、微课资源、优秀网上课程学习资源供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学习平台布置作业、答疑解惑,与学生进行交流。链接各种优秀英语学习网站,如沪江英语学习网、普特英语听力网、网易公开课程等等。同时,为学生提供一些英文听力资料、英文歌曲、英文原版电影等视听学习资料。
3.4完善配套监管措施,建立有效的评价体系
要使大学英语课外活动形成合力和规模,并且力争使活动成为常态,就必须对各项活动进行科学的、系统的管理,建立有效的评价体系。选取积极热情、有能力的英语学习精英根据自己的特长创建各群组、组织英语角活动以及建设本校的网络大学英语学习平台。各版块配一名教师指导,把握活动的方向,对活动的质量进行监控。将大学英语课外活动参与情况作为形成性评估的一部分,纳入学生的成绩考核范围。对课外活动的组织者和各项竞赛中的获奖者适当给予奖励。组织师生对各项活动开展客观、公正的评价,提供反馈信息,定期采集并分析相关数据,发布评价结果,从而推动各项课外活动的建设与开展。
开展大学英语课外活动能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实现个性化学习。它不仅能检验课堂学习情况,而且是语言输出的重要场所,是外语学习必不可少的环节。课外活动设计需注意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因素、注重语言输入与输出相结合、重视合作学习。新媒体环境下应该对各项课外活动进行精心设计和管理,努力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真正在“学中用”,“用中学”,从而达到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目的。
[1]Krashen, S.D.TheInputHypothesis:IssuesandImplications[M]. London: Longman, 1985. p.28.
[2]Swain, M. Problems in Output and the Cognitive Processes They Generate: A Step Towards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J].AppliedLinguistics, 1995(1): 371-391.
[3]贾玉新. 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4]张法科,赵婷.合作学习理论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 外语界,2004(6):46-51.
(编辑:刘彩霞)
A Study on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of College English Learning in the New Media Environment
JIN Li
(Institute of Foreign Language, Huaihua University, Huaihua 418000, China)
The booming of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s created a better language environment for college students to learn English after class. College English teachers should design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scientifically by making good use of various kinds of learning platform and improve students’ language ability by combining language input and language output activities.
new media; college English;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2016-02-23
湖南省教育厅课题(2012134).
金丽(1975—),女,湖南溆浦人,讲师,主要从事应用语言学与大学英语教学研究.
H319
A
2095-8978(2016)02-01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