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侏罗纪世界》的政治哲学
——对美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文化批评

2016-04-11 18:17王志强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政治哲学保守主义

王志强

(三亚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海南 三亚市 572022)



《侏罗纪世界》的政治哲学
——对美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文化批评

王志强

(三亚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海南 三亚市 572022)

摘要:《侏罗纪世界》代表了美国主流意识形态中的保守自由主义立场,其主旨强调“尊重自然和传统,反对人为设计和激进冒险”的盎格鲁撒克逊政治哲学传统,以及宣扬美国传统价值观中“典范家庭”的价值。同时其也体现了保守主义意识形态对女权主义、新兴国家崛起的紧张和不信任。透过《侏罗纪世界》我们可以看到美国主流意识形态的现实焦虑和自我救赎。

关键词:侏罗纪世界;政治哲学;保守主义

1993年的《侏罗纪公园》曾是开创好莱坞电影“特技奇观时代”的标志物, 12年后的《侏罗纪世界》作为一次新瓶旧酒式的翻拍,其文化意义远远小于《侏罗纪公园》。但《侏罗纪世界》却依旧是一部典范的承载美国主流意识形态教化功能的大众文化消费品,透过这部电影我们可以解读出美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很多精神症候。总体上《侏罗纪世界》体现了美国的保守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其核心价值观是不断巩固和强化:“尊重传统或曰自然秩序,反对人为设计”的盎格鲁撒克逊传统的政治哲学信念,并不断渲染美国传统“典范家庭”的意义和价值,同时通过“意识形态腹语术”对女权主义和东亚新兴国家的挑战进行回应和消解,其也延续了好莱坞的反战和人文主义传统,对贪婪资本和军方的好战立场进行了批判。

一、“自然”与“人为设计”之争

《侏罗纪世界》的主题围绕着“尊重和敬畏自然”和“按人类意志人为设计和改造自然”两种对立行为准则展开。电影设定由于游客对于复活恐龙的“奇观”已经审美疲劳(同时也在指称现实观影的观众),为了博取眼球获得更多观众,“侏罗纪世界”主题公园决定研发一种更具震撼力的恐龙,通过转基因技术在霸王龙的基础上,人工加入迅猛龙、乌贼、树蛙等动物的DNA片段,设计出具有更高智商、更强体力和更多生物技能的“暴虐霸王龙”,也即是本片的反角。作为主流意识形态承载者的男主角欧文从获知这一项目开始就不断批评人为设计一个新种类恐龙充满风险,一再强调DNA的杂糅出来的不是“恐龙”而是一个违背自然的怪物。随后的剧情被用来印证他的警告和预言的正确性,这只人造恐龙失控后的残暴杀戮以及由此带来大规模混乱的灾难性场面将剧情推向高潮。影片想表达这样一种信念,人们往往对科学的力量过于狂妄,相信自己可以像上帝一样创造和改造世界。但是人们有限智力并不能真正理解自己“擅自”改变自然的巨大风险,也没有足够的智慧、经验和能力去应对这种风险,最终会导致自己被冒险的尝试所反噬。

这是一种典型的保守自由主义价值观:强调尊重传统、习俗和自然,反对背离自然法传统去人为设计一个新的制度。这种思想稍早一点可以追述到英国著名政治哲学家柏克对“法国大革命”的批判。在那本著名的《法国革命论》中柏克一直强调英国人有一种政治智慧:他们珍视自己国家自然形成的既有传统,无论对于君主、自由还是宗教,不像法国人那样激进的抛弃既有传统,妄图根据几个“抽象原则”就建立的一个全新的社会。柏克开启了盎格鲁撒克逊一脉政治哲学的“自然崇拜”:“顺其自然的幸福结果——自然乃是不假思索而又超乎思索之上的智慧。”[1]柏克反对背离古老自然传统去人为设计一个全新制度的冒险,他认为背离自然传统的设计不会带来完美社会,只会带来可怕的混乱和暴政。柏克甚至有一段对“法国大革命”类似“暴虐霸王龙”的描写:“从这座被谋杀的君主制的坟墓里,却走出来一个丑陋、庞大、超出人类全部想象力的可怕的怪物。这个丑陋的盖屋径直向目的地奔去……无视一切固有的准则,无视一切常规的手段,谁要是对它的存在不了解,便被它击倒。”[2]其后强调对自然秩序的尊重,反对人为设计,这种信念几乎成为盎格鲁撒克逊传统的政治智慧箴言。20世纪美国最重要的政治哲学家波普尔和哈耶克都是从这一信念出发构造自己的理论,并以此对抗当时的社会主义思潮为美国的自由主义制度辩护。波普尔在《开放社会及其敌人》和《历史决定论的贫困》中强调人类理性的的限度问题,并反对狂妄的“哲学王”人为设计完美社会。哈耶克则强调“自然秩序”的极端重要性,并以此反对任何人为的理性设计。哈耶克将人为设计的冲动称为:“致命的自负”,在他看来因为“传统”或曰“自然秩序”是无比复杂的,远远超过个某个人或某些人智力支配的范围,当人们妄想自己可以用理性的控制力量像上帝一样控制一切的时候,不但不会成功,而且会因破坏自发生成秩序而导致损失和悲剧。[3]《侏罗纪世界》的主题正是对这一盎格鲁撒克逊传统箴言的复现,它再次以“成人寓言”的形式对观众进行了一次潜移默化的教育:违背自然和传统去人为设计一只完美的恐龙(社会制度),不会带来更多的观众和收益(社会福利),而只会带来杀戮和灾难(暴政和混乱)。

二、“典范家庭”的价值

韦伯通过新教伦理去诠释资本主义精神的诞生,作为一个新教徒移民组成的国家,美国的很多核心价值观都带有新教伦理色彩,其中就包括非常重视传统家庭的政治和伦理功能。受新教传统观念影响,美国人对家庭有一种神圣理解:夫妻和孩子所构成的完整家庭是对上帝完美性的趋近。在新教伦理中家庭一定是典范的核心家庭——必须是异性恋的一夫一妻制家庭才是善的。但传统新教伦理的“典范家庭”在20世纪60年代遭遇了严重的挑战:蓬勃的反战运动使得青年们公开挑战和颠覆家庭的“父权权威”;性解放运动、女权解放运动和同性恋解放运动都直接冲击了传统“典范家庭”的核心结构;随后兴起的丁克家庭、单亲家庭、同性家庭、酷儿运动则进一步瓦解了“典范家庭”意识形态的正统性。随着欧洲新浪潮波及好莱坞,叛逆、出走、流浪、性,这些颠覆性的现代主义元素也充斥着美国电影的荧幕,20世纪60年代新好莱坞电影的开篇之作《雌雄大盗》可以看成是对好莱坞荧幕上“典范家庭”传统的颠覆——邪魅而恣意妄为罪犯情侣替代了勤劳简朴的虔诚夫妻成为荧幕中心的主角。

但随着20世纪80年代新右派运动的兴起,对传统家庭价值的强调再次成为美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政治正确。不但美国总统竞选开始不断的打出“美好家庭”的形象牌,美国大众文化作品中再次大量出现对家庭价值的渲染。代表保守主义意识形态的《侏罗纪世界》也通过各种暗示和明示宣扬“典范家庭”的价值。电影女主角在开场时只重视事业而没有组建自己的家庭,在接待两个侄子时也因为工作而疏于照顾,结果让两个孩子陷入险境,电影通过母亲的电话和女主角的自我忏悔对这种忽视家庭的行为进行了公开谴责。电影还切入了一个与主叙事线索无关的两个孩子讨论父母将要离婚的叙事段落,并用特写镜头展现了两个孩子拒绝接受、愤怒否认、痛苦面对和悲伤落泪的情绪波折。这段镜头几乎不起任何叙事功能,纯粹是对离婚这种破坏“典范家庭”的行为进行警示教育:作为父母的观众们,当你们为了自己的情感而试图瓦解“典范家庭”的时候,你们没有意识到这对孩子造成了多么大的伤害。而在电影结局处,观众们会看到经历了灾难的一家人重新在拥抱中和解,“典范家庭”再次得到了捍卫。与这个插入式的小段落相比,影片对男主角驯养的“迅猛龙”和女主角饲养的“暴虐霸王龙”的对比更强烈的凸显了“家庭”的重要性。男主角欧文不断强调那群“迅猛龙”一出生就和他生活在一起,他们之间有充分的感情交流,相互之间培养了信任,所以它们是伙伴。而女主角的饲养方式使得“暴虐霸王龙”的成长是“孤独”的,它没有同伴、没有情感关注、没有信任,所以它只知道杀戮,是一个冷血而残酷的怪兽。换句话说有“良好家庭生活”的迅猛龙是心理健康、性格健全的生命,而没有家庭生活的“暴虐霸王龙”则是冷血的心理变态。电影高潮部分,为保护主角迅猛龙在与“暴虐霸王龙”的对决中牺牲生命,由此带来的情感进一步高潮升华了观众对“信任”、“奉献”、“相互支持”这些“家庭观念”的价值认同。人们会自然而然的在心中形成一个信念:完整而良好的家庭生活对一个人的健全成长是多么的必要。好莱坞主流电影正是通过这种“意识形态腹语术”不断强化观众对“典范家庭”的价值认同,进而维持美国主流中产阶级社会的稳定性。

三、犯错者与拯救者

20世纪60年代的民权运动,尤其是女权运动和黑人解放运动极大的挑战了美国社会原有的权力主体——“WASP”及白色人种盎格鲁撒克逊族新教徒男性。六十年代以后女性和有色人种获得了进入社会领导岗位的政治合法性,而性别和种族歧视也逐步成为一种不可触碰的政治正确红线。此外随着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实现现代化,改变了只有白人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历史局面。而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中国、印度、巴西等新兴国家的崛起,使得传统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七国集团对世界的主导日益受到来自二十国集团等新兴国家的挑战。美国传统保守势力对这两种来自内部和外部的“新挑战”自然充满着排斥和不信任,这一点在《侏罗纪世界》中表现的非常明显。

在全剧的叙事功能中,男主角欧文作为一个白人男性不仅承载了电影想宣扬的全部正面价值观,而且加持了“一贯正确”的“主角光环”,并成为在危机中唯一有能力拯救力众人的英雄。而《侏罗纪世界》危机则是由以下几个“犯错者”导致的:印度裔的董事长西蒙提出了转基因恐龙的设想,白人女性主角克莱尔主持了“暴虐霸王龙”项目,而韩国裔科学家吴博士亲自研制了这个怪物。这三个人“致命自负”不但错误的创造了一只怪兽,而且在“暴虐霸王龙”出逃后,他们一错再错地拒绝男主角提出的“正确解决方案”,轻信自己有能力控制局面而导致危机扩大。结果是女性、印度裔、韩裔是制造麻烦的犯错者,而主流的白人男性才是拯救者。

女主角一开始以极为职场的形象出场:干练、强势、自负而缺乏感情。她作为公园主管掌握着权力,并处处挑战和压制男主角的意见,无视男主角给出的警告,在危机发生后强硬的拒绝男主角的“正确方案”并将其驱逐出权力中心——“控制中心”。结果危机很快失控,女主角陷入恐慌和无助,男主角成为她唯一可以依靠的救星。这时权力发生了转移,首先两人共处的空间从女主角占优势的社会权力空间——“室内控制中心”转移到了男主角占绝对优势的室外野生环境,此时女主角做了一个撕开职场衬衣,露出低胸装的可笑动作,这是她向一个传统女性特质角色的回归。随后男主角说了一段关键的台词:“在野外,你要听我的,你要完完全全听我的。”男主角从因自负而不断犯错的女人那里重新拿回了权力,随后男主角就占据了绝对主动,女主角则成了一个驯服的辅助者。

有趣是,电影中黑人形象并没有承担“犯错者”的角色,而是作为驯兽师承担了主角助手的功能,“犯错者”角色则由亚裔董事长和科学家承担。这说明美国主流意识形态对处理黑人问题已经比较游刃有余,黑人已被主流社会纳入秩序之中,获得了参与者和辅助者的社会角色,不再以挑战者的身份出现。但美国主流意识形态似乎对处理亚洲新兴国家跃跃欲试的崛起并没那么有把握。电影中有这样一个耐人寻味的段落:印度裔董事长西蒙极其自负,刚刚拿到驾照两天就极为冒险的驾驶直升机险象环生的到处飞行,在这过程中他不断地兴奋大叫“I get it !”(我控制住了)。结果当他自信满满地驾驶飞机去消灭“暴虐霸王龙”时不但自己坠机身亡,而且破坏了飞龙馆的防护罩,引发了更大规模的灾难,在飞机坠毁前导演特地给了操控飞机的西蒙一个失控无助的表情特写。我们可以隐隐读出这样的暗寓:那些信心满满的东亚新兴国家以为自己已经可以替代美国在相关地区的领导作用了,其实他们还是缺乏经验的,他们只会由于“致命的自负”而出乱子,最后收拾残局的还得是美国人。

四、纠正与救赎

《侏罗纪世界》也延续了好莱坞的人文主义传统,对贪婪的资本和好战的军方进行了批判和讽刺。电影通过西蒙和欧文的口批判了只知道追求利润、控制成本、把动物作为资产而不作为生命来看待等冷酷的资本主义。而美国军方好战分子则在片中扮演了“破坏者”的角色,其形象不但令人生厌,而且最后也自食其果的葬送龙口。

总体而言,《侏罗纪世纪》代表了美国主流意识形态中的保守主义立场,其主旨坚持“尊重自然和传统,反对人为设计和激进冒险”的盎格鲁撒克逊政治哲学传统,以及宣扬美国传统价值观中“典范家庭”的重要价值。“暴虐霸王龙”之所以是一个需要被消灭的反角,首先是因为它违反了“尊重自然,反对人为设计”的盎格鲁撒克逊传统,是被“致命的自负”设计出来的一个错误,其次是因为“暴虐霸王龙”没有完整的家庭生活,不懂得信任和爱,只懂得残暴杀戮。这个错误是如何被纠正的呢?人类,包括加持主角光环的欧文都无力消灭这个怪物,最终“自然”生长的非转基因霸王龙和沧龙,联合有着“良好家庭教育”的迅猛龙,消灭了这只“反自然”和“反家庭”的“暴虐霸王龙”,主流意识形态的秩序在胜利中得到了维持。与此同时,白人男性收回了被一度被女性和亚裔所占有的控制权,自负强势的女主角重回传统的温顺女性角色,在破碎边缘的“典范家庭”在拥抱中和解。如果将《侏罗纪世界》理解是一个意识形态的症候,我们可以从中读到美国主流意识形态的现实焦虑和自我救赎。

参考文献:

[1][2]【英】柏林.法国革命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44,44.

[3]【美】哈耶克.致命的自负[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2.

(责任编辑:王淑玉)

Political Philosophy of Jurassic World——A Cultural Criticism on Mainstream Ideology in the United States

WANG Zhi-qiang

( Sanya University, Sanya City 572022, China )

Abstract:Jurassic World represents the standpoint of conservative liberalism in mainstream ideology in the United States. It focuses on Anglo-Saxon political philosophy tradition which "respects the nature and traditions and objects to man-made design and radical adventure" and it advocates the value of "model family" in the traditional values in the United States. Meanwhile, it also reflects the tension and distrust of conservatism ideology on feminism and rise of emerging countries. We can see the reality anxiety and self-redemption of mainstream ideology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Jurassic World.

Key words:Jurassic World;Political Philosophy;Conservatism

中图分类号:D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605(2016)01-0077-04

作者简介:王志强(1983-), 男,安徽滁州人,副教授,在读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政治哲学研究。

收稿日期:2015-11-10

猜你喜欢
政治哲学保守主义
柏克的法律思想探究——保守主义者的节制与审慎
现象保守主义与塞拉斯两难——显像的规范化解读
论政治哲学对确定性的追求
阿伦特政治哲学思想的现代价值
论柏拉图“哲学王”制度的合理性
论柏拉图“哲学王”制度的合理性
列奥?施特劳斯关于“哲学”与“政治”关系的学理分析
中西保守主义的意义生成和意义变迁
践行新保守主义的美国新智库:外交政策创议
俄罗斯保守主义——统一俄罗斯党政治意识形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