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明 王兴宇..准格尔旗广播电视台 内蒙古 鄂尔多斯市 00300
走进新闻源头提升媒体影响力
——浅谈基层媒体走基层的必要性
张明1王兴宇2
1.2.准格尔旗广播电视台内蒙古鄂尔多斯市010300
“勿忘人民”是新闻工作者杰出代表穆青生前最喜欢、最常写的四个字。从事新闻工作50余年,穆青的足迹遍及祖国大江南北和世界各地,写下了多篇在我国新闻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新闻佳作。穆青一生六访兰考、七下扶沟、九进辉县、四访宁陵……在他的笔下,焦裕禄、吴吉昌、潘从正等一系列典范人物走进了几代中国人的心灵深处。他曾饱含深情地说:“要当好一个称职的记者,我的目光和笔触时刻都不能离开人民。”
老一辈新闻工作者在硝烟弥漫、交通失利的艰苦条件下都要上山下沟、进村入户,才能采写出触动人心的名篇佳作。何况在当下条件便利、物质丰富的时代,新闻工作者只有深入基层一线,才能发现鲜活生动的新闻素材,找到事关基层百姓的新闻线索;才能贴近百姓,了解何为民所需,何为民所急,做到上传下达,实现信息的传递,架设沟通与引导的桥梁。也只有深入基层,才能切实转作风、改文风,进一步激发新闻媒体的创新活力,增强其应有的传播力、影响力和公信力,从而形成新闻改革的长效循环机制,推动新闻事业的长足发展。
在中宣部发出新闻工作者“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号召后,准格尔旗广播电视台积极安排部署,不断探索“走转改”新模式,一改过去基层媒体新闻报道内容与方式的程式化作风,将“记者走基层”常态化,组织采编播一线新闻工作者开展了“新春走基层”“金秋走基层”“百姓心声”“人物风采”等大型采访活动。从2011年1月到2013年9月底,准格尔旗广播电视台在《准格尔新闻》中共采编、播发各类新闻稿件5500多条,其中,来自基层一线的采访报道就达1300多条,占到采访总量的25%以上。切实增强了新闻报道的贴近性、灵活性与可视性。
“走基层”,不仅能够深入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也能够面对面地向群众宣传党委、政府的各项政策信息,促进党群互动,密切党群关系,在党委、政府和群众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近年来,准格尔旗实施了一系列惠民工程,包括十五年免费教育、先看病后付费、新农村建设等。由于种种原因,部分群众没有能够全面准确地了解到惠民政策实施细则,导致政策信息与部分群众的理解出现偏差。例如,2011年11月份,本台记者在沙圪堵镇采访“三到服务”活动的时候,—位老大爷就提出来,他所在的村子目前还没有通油路,而他听说旗委政府要在2011年实现村村通油路的目标。老大爷在陈述时还面带愤懑,埋怨政府没有践行承诺。见此情景,记者详细地向老大爷讲解:2011年,准格尔旗提出的目标是“村村通砂石路”“乡镇通油路”,而不是老大爷所说的那样。通过记者的讲解,老大爷说:“我相信记者,因为你们对政策信息比较了解。”在走基层中,基层媒体与群众接触最多,也是关系最为要好的。惠民“一卡通”怎么使用,低保补贴到位了没有,农村养老保险是多少……这些关于政策信息的问题,在走基层中常常会遇到,也是老百姓最为关注的事情。遇到这种情况,记者便承担起了政策宣传员的角色,既让老百姓了解了政策信息,也发挥了媒体公信力的作用。由此可见,记者本身肩负的工作不只是信息的传播,更多的是如何在传播的过程中去服务百姓,发挥好“桥梁”和“纽带”的作用。习近平主席说过“打铁还需自身硬”,所以,在获得较强专业技能的同时,理论政策素养的提升也是做好基层新闻的一大法宝,这在走基层采访中尤为重要。
通过走基层,广大新闻工作者深入田间地头、厂矿车间,与老百姓、一线职工以及不同岗位的普通群众零距离接触,用“群众话”与群众交流,以最原生态的环境和最朴实、最生动的事例展现老百姓真实的生活状态。新闻稿件《大沟村:全民入股鼓起村民钱袋子》《草根艺术团——成就梦想·舞出希望》《探访刘四保的幸福生活》《在缺水的日子里》《暴雨冲面后:蔬菜养殖大户的艰难生活》等稿件,都是记者在基层与老百姓深入交流,亲身体验后采写出的稿件。其中,稿件《在缺水的日子里》,报道了因干旱少雨,准格尔旗布尔陶亥苏木的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的故事。为了全面生动地反映事实,记者深入农民于毛秃家的玉米地,向这位庄稼汉了解受灾情况,并联系到村里的支书和其他群众,深入田间地头做了实地调查;稿件《大沟村:全民入股鼓起村民钱袋子》,记者以写实的手法,报道了在村企共建中,准格尔旗大路镇大沟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过上了富裕的日子等等。经过这些体验式的采访,记者的感官全部被调动起来,写出的稿件不仅真实可信,而且更具说服力,更有感染力。如此,稿件自然可读性强,电视画面也生动饱满,从前浅尝辄止的采访必然没有出路,工作作风和文风也在潜移默化中得以转变。
走基层的过程,是记者完成选题的过程,也是发现大量好新闻的过程。在基层采访中,只要心里装着群众,时刻关心群众冷暖,就能够以记者特有的新闻敏锐性挖掘出好题材,发现好新闻。而往往这些新闻,正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例如,2012年1月,记者在走基层中,得知薛家湾镇居民艾海燕有一对双胞胎女儿,其中一个叫罗钦月患上了白血病,急需要做骨髓移植手术。但由于家境贫寒,无力承担高额的医疗费用,5岁的小钦月正面临生命的考验。记者随即来到艾海燕家中,采写了题为《五岁女童生命受考验呼吁社会伸出援手》的新闻稿件,并发出挽救小钦月生命的号召。新闻播出后,小钦月的遭遇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同情,大家纷纷以捐款、捐物、帮助联系医院等方式,对小钦月伸出援助之手。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小钦月的手术费就基本得到了解决,并在爱心人士的帮助下,成功做了骨髓移植手术。在此期间,记者还采写了稿件《病魔无情人有情爱心奉献表真情》,对小钦月的医疗费用筹集情况和身体恢复情况作了后续报道。看到女儿恢复了健康,妈妈艾海燕被社会这种大爱所感动。2013年5月,艾海燕主动加入到准格尔爱心协会,做了一名义工。虽然家境贫寒,但每次协会有活动,她都要积极参加,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并带领两个女儿做小义工。艾海燕在得到别人帮助后,又能主动站出来帮助更多的人,将人间大爱传播的更广、更久远。她的故事也感动了记者。2013年,本台走基层记者又先后采写了稿件《情系养老院传递爱心接力棒》《一面锦旗寄托无尽的感激之情》《滴水之恩以涌泉报心怀感恩奉献社会——记准格尔爱心协会义工艾海燕》,报道了艾海燕一家“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感恩故事。一时间,艾海燕的故事被人们所关注,口口相传。而这种饱含人间大爱的新闻作品,不仅彰显了责任媒体的力量,也让走基层稿件更加“有血有肉”。看到这些催人泪下的新闻故事上了电视,群众提供线索的热情也就愈加高涨,久而久之,这种与群众深入互动的关系就得以建立,节目也更加受到群众的喜欢。实践证明,只有受众认可、接受和喜爱,基层媒体才会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走基层”活动开展以来,准格尔旗广播电视台结合地区实际,因时制宜,深入各苏木乡镇、街道,挖掘百姓故事、倾听群众心声。随着普通群众的故事被陆续搬上荧幕,广播电视自办节目也受到更多基层群众的欢迎。除了满足“上电视”的新鲜感、好奇感之外,更多的百姓将记者当成“自家人”,不仅积极支持记者进村入户进行采访,而且还会热情提供新闻线索,让新闻素材源源不断涌现出来,推动“走基层”深入开展。
准格尔旗广播电视台还坚持每周召开一次选题策划会,不断创新报道方式,搜寻群众更为喜闻乐见的报道内容。《好人刘显亮》《全国劳动模范周玉莲》《最美乡间教师王利达》等,这些稿件从百姓视角反映基层普通个体的不平凡生活,不仅具有典型性,而且在形象塑造、主旋律弘扬方面,也发挥了积极的导向作用,在全社会掀起学习先进的热潮。其中,《好人刘显亮》讲述的是一位退休老人多年打工资助38名贫困学生上学的感人故事;《最美乡间教师王利达》报道了一位农村教师默默奉献教育事业30年无怨无悔的故事……这些看似普通的人,却有着令人感动的光辉事迹,有着伟大执着的人格魅力。稿件《秦二军:用唢呐吹出广阔舞台》报道了一位残疾人身残志坚,执着追求艺术梦的故事;《寒门学子张旭飞:我想让家人过上好日子》,讲述了一位贫困大学生面对贫寒家境,勇敢追求,不言放弃的感人故事等等。这些感人至深、催人奋进的报道,得到了相关领导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并通过不同方式对故事的主人给予帮助,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综上所述,把目光放到基层,把脚踏到基层,把感情带到基层,与基层群众“融为一体”“打成一片”,才能更好地发挥基层媒体的力量,体现媒体的责任意识和人文情怀。作为基层媒体,积极开展“走基层”活动,构建起媒体关注百姓、百姓支持媒体的良性互动关系,是提升媒体传播力、公信力和影响力的一大法宝。
责任编辑:孟宪超
张明准格尔旗广播电视台主任播音员王兴宇准格尔旗广播电视台助理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