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广州路小学 蔡振华
学具在小学数学课堂实践活动中的创新应用
江苏省淮安市广州路小学 蔡振华
提高课堂效率,减轻小学生的负担,是新课改下对广大小学教师的基本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中合理地使用学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帮助学生们加深对新知识的认知和理解,有效地提高学生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文章从利用学具,激发学生们学习兴趣;利用学具,帮助学生们理解知识;利用学具,培养学生们合作意识等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学具;小学;数学;创新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成为具体的、直观的、形象的认知,不仅可以扩展数学教学的内涵和外延,而且可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们理解知识,培养学生们的合作意识,提高课堂效率。下面来具体论述学具在小学数学课堂实践活动中的创新应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学习的先导。小学生对外界事物有着很强的好奇心,教师在课堂中利用学具可以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由于小学生比较喜欢实践操作活动,教师在课堂中可以为学生们创设一种思考、探索、实践的教学环境,让学生们自己动手操作学具,从而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让学生们在动手的过程中获得新知。这样一来,学生们可以在学中玩,玩中学,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提高课堂效率。
比如,在讲三年级的一位数除法内容时,用一位数去除以两位数,最后商是两位,十位上除后出现有余数的情况,比如44/5,在这样的计算中,学生们难以理解的是余数和除数的关系。这时,教师可以采用摆小棒的方法,让学生们在动手的过程中仔细体会。44个小棒平均分成5份,难以达到,就先用40分成5份,每份8个,然后看到原来的44个小棒中只剩下四个,4就是这个算式中的余数。另外,余数和除数是不能相等的,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在原来的44个小棒中增加一个小棒,变成45个,然后把45个小棒平均分成5份,表示没有剩余的小棒,从而,45可以被5整除,余数在和除数相等即余数为0的情况下,表示可以整除。
数学课程是比较抽象的内容,由于小学生们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有限,学生们在理解数学问题的时候相对来说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在课堂中只有把课本中枯燥的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容易理解的知识,学生们才会更好地接受。教师在课堂中使用学具,可以让学生们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理解一些较为抽象的数学知识。
比如,在学习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时候,小学生们接触的更多的三角形是画在草稿纸上的三角形,学生们对三角形的概念理解不深,以及学生们由于画图的不规范等,也很难理解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准备一些不同厘米长的小棒。在上课的时候,教师让学生们将自己准备的小棒搭成三角形,将学生们遇到的情况分成可以搭成三角形和不能搭成三角形两大类。学生们每试搭一次,就记录下三根小棒的厘米数,同时思考能搭成三角形的三根小棒的长短关系。并且在最后学生们根据自己的体验,一起分成小组,讨论总结,从而得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规律。
再如,在现实生活中,学生们对于数量单位的认识不是很清晰,学生们在使用单位尤其是长度单位的时候经常出错,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可以让学生们使用米尺以及塑料尺等测量身边的物件,比如测量桌子的长宽高或者测量书的厚度以及测量房间的长宽高等,或者让学生们测量自己的步幅,从而让学生们在自己动手操作的时候能够了解度量单位的概念,更清楚地明白数学和日常生活的关系。
在数学课堂中,合理地使用学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同时可以加强学生们之间的联系,增强学生们的合作意识。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在未来社会中只凭借一己之力,很难有很高的成就。未来社会注重可以和他人协作共事,能够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因此,在小学时期培养学生们合作共事的能力非常重要。在小学数学课堂中,一般情况下,学生们都是自己跟着教师的思路听课学习数学知识,学生们之间的交流相对较少,教师在课堂中合理地使用教学学具,可以将同学们被动地联系在一起,学生们在小组的合作和交流分享中可以充分地体会到合作的乐趣,让学生们能够在合作的过程中学到更多的知识。
比如,在学习比较大小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课堂中组织学生们通过你说我摆的形式,让学生们用手中的实物卡片和数字符号等摆出10<11以及6>3等不等式,让学生们能够在两个不同的数字中间摆出大于号和小于号,以及能够在不等号两边正确地摆好两个数字的位置。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让学生们学到一些新的知识,培养学生们的合作意识,让学生们在合作的过程中能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调动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合理地使用学具,可以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直观的具体的知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同时可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们更快地掌握数学知识点,培养学生们的合作意识,提升学生们的动手实践能力,从而让学生们能够在调动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学习的情况中提高学习效率,不断提升自身的数学思维,教师也可以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1]陈素琴.小学数学课堂如何有效使用教具与学具[J].课程教育研究,2010(03).
[2]陈其荣.例谈数学学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上),2014(02).
[3]翟显林.小学数学学具在课堂实践活动中的创新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