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杰辉(辽宁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辽宁 锦州 121001)
适应与选择:汉语文化典籍外译生态和谐观视角解读
刘杰辉
(辽宁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锦州121001)
【内容摘要】生态翻译学认为翻译是译者为适应翻译生态环境而进行的文本移植选择活动,而译者的适应与选择是否得当关键在于能否保持翻译生态系统的平衡、和谐。本文从译者适应选择和翻译生态和谐视角出发,以当下汉语文化典籍外译为研究对象,提出构建可持续汉语文化典籍外译生态系统,一方面有助于汉语文化典籍译作在域外顺利“落地”,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汉语文化典籍译作对外传播助推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建设。
【关键词】汉语文化典籍生态翻译学适应与选择生态和谐观
*本文为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编号W2013101);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L13BYY012)研究成果。
基于达尔文“适应选择”学说,胡庚申教授提出了翻译适应选择论。翻译适应选择论从翻译生态环境人手,将翻译看作是“以译者为主导、以文本为依托、以跨文化信息转换为宗旨”,“为适应翻译生态环境而对文本进行移植的选择活动”(胡庚申,2013:86)。翻译适应选择论中的翻译生态环境包括翻译生态和翻译环境两部分,二者之间的关系“不是植入式的”,而是“融为一体,有机联系,和谐共生,生生不息”(方梦之,2011:3)。因此,译者的最佳适应和选择离不开翻译生态与翻译环境水乳交融、有机统一,更离不开整个翻译生态系统中各因子协调、平衡发展。
汉语文化典籍博大精深,是中国文化的源泉和根基所在,对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建设与提升有着不可替代的功用。然而,当下汉语文化典籍的国外接受与传播却并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与汉语文化典籍相关的翻译生态环境还未能达到“和合调谐”。有鉴于此,从翻译适应选择和生态和谐角度剖析汉语文化典籍外译,对促进典籍外译的繁荣与发展,特别是典籍译作的国外传播有着重要意义。
译者是整个翻译系统的核心,是翻译过程中一切矛盾的总和。构建汉语文化典籍外译可持续生态系统,首要任务是保证译者与原语系统、目的语系统中的诸多“他者”能够和谐共生。此外,翻译的文化价值在于有效实现跨文化的交流与沟通,而顺利实现跨文化交际有赖于优化译作的对外传播途径和渠道,因此,如何协调汉语文化典籍翻译管理系统和汉语文化典籍译作出版系统也至关重要。
1.译者及原语系统中“他者”的和谐共生
当下汉语文化典籍外译的主体是国内译者,因为“西方译家纵有母语之长,但对原文的理解却不透彻,相应的译文表达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差强人意,加之缺少对语言表征性和翻译本质的辩证认知,致使文学不可或缺的形式大多丧失,如此翻译处理后的国之经典自然黯然失色。”(赵彦春,2014:20)不过,国内译者在进行汉语文化典籍外译时依然普遍存在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两层皮”现象。具体来说就是很多译者英文水平很高,对翻译理论也颇有研究,然而国学功底有限,对于汉语文化典籍及其所承载的文化研究也欠缺深度,结果导致有时对原文的理解不够明晰或者有失准确,最终造成外国读者对中国传统文化认识上的混淆与模糊。
根据生态翻译学理论,翻译活动顺利实施第一要务是保证译者和原文作者和谐相处。作为一名合格译者,一定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汉语言修养和国学修为,对于原文作者及其作品创作相关背景了然于胸,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准确倾听原文作者的心声,让译者与作者产生共鸣、与原作融为一体。是否能够准确理解原作是翻译与创作的本质区别。失去了这个前提,汉语文化典籍翻译也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
从保持原语文本生态角度来看,译者有责任尽量保持原文的语言生态、文化生态和交际生态,将汉语典籍的文化意蕴原汁原味地传递给国外读者。不过,汉语文化典籍外译是文本跨文化的旅行,是从主方文化(汉语文化)到客方文化(国外文化)的旅行。由于文化背景、意识形态和审美心理等不同,国内读者受众所喜欢的并不一定适用于国外受众。以《红楼梦》翻译为例。“我们的译法,往往是按照忠于原文的思路,但是一旦变成原文思路就有别的问题了。杨宪益的红楼梦译本不如霍克斯的版本流行,就是因为他不是运用英美人所熟悉的内容来翻译,包括对文章的组织、语气等。”(朱安博,2013:4)
为保持原语翻译生态系统平衡,汉语文化典籍外译工作者应当始终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不要把自己看成是原作和作者的“奴隶”,在翻译时放开手脚,充分发挥译者的主体性。根据生态翻译学理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首先要“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然后要依据翻译生态环境决定对译文的“选择”,即包括翻译过程中译者的“选择性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等在内的翻译活动中的一切翻译行为都是由译者判断和决定的。(胡庚申,2014:33)作为翻译生态场中最重要的协调者,译者的文化身份和主体性应该体现在对翻译环境的适应和翻译策略的选择中。译者在文化立场上必须明确自己的民族身份,在翻译策略上必须把对语言的字面转换拓展为对本土文化内涵的阐释。
鉴于中西文化有时差异很大,而当下的中国文化尚未在世界文化场域中居于中心位置,翻译生态中的诸多“他者”,如译者、赞助者、出版商、译评者等等,必须接受这样一个现实:为了避免从目的语文化视角出发曲解原文,译者不仅要注重原语的语言转换,还需要关注目的语文化生态,进行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否则,转换过去的译文就很难在目的语翻译生态环境中“生存”。为此,译者作为翻译生态场中联系最广的因子,要积极“周旋”于各翻译主体之间,通过与出版商、编辑、译评者等多沟通、多交流,对他们的翻译思想、翻译理念等施以影响。此外,翻译生态中的诸多“他者”还必须意识到,由于西方文化处于强势地位,在相当长时间内汉语文化典籍译作的国外读者数量还非常有限,这就要求诸多“他者”要齐心协力,主动改善现有的译作接受环境。例如,在推动汉语文化典籍走出去时,不妨由国内出版社组织专家、学者编译一些诸如《诸子百家故事选》、《西方文化与古代中国》等普及性读物,从而激发西方读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再比如,仿效莫言作品成功译介的案例,借助翻译生态以外的其他社会生态力量,助推汉语文化典籍走出国门,即由国内影视机构基于汉语文化典籍先期拍摄影视作品,而后将这些影视作品推向海外市场,最终通过影视作品的反哺作用,带动国外读者对汉语文化典籍作品及其译本的阅读兴趣。
2.译者及目的语系统中“他者”的和谐共生
评判汉语文化典籍译作存在价值的主要参数是国外读者的阅读参与程度。从这个角度看,译者与译文读者之间的和谐是译者与目的语系统中诸多“他者”和谐共生的核心所在。然而,现实情况是汉语文化典籍外译并未充分实现“译有所为”。以《大中华文库》工程为例。《大中华文库》工程是由新闻出版署立项支持的国家级重大出版项目,这是我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全面、系统地向世界推介外文版汉语典籍。该工程的目的是“系统、准确地将中华民族的文化经典翻译成外文,编辑出版,介绍给全世界。”(杨牧之,2007:22)截至2013年,已出版汉英对照版100余部,多语种对照版50余部。然而,《大中华文库》对外传播效果并不理想,“除个别几个选题被国外相关出版机构看中购买走版权外,其余绝大多数已经出版的选题都局限在国内的发行圈内,似尚未真正‘传出去’。”(谢天振,2014:2)
若想保证译者与译文读者之间的和谐,进而通过汉语文化典籍译作促进中西文化互通互融、共生互利,首先必须纠正以往的传播理念:即过于强调将中国特色、中国元素灌输给西方读者,而没有充分考虑西方读者能否与中国传统文化产生共鸣。作为汉语文化典籍外译生态场中的核心因子,译者一定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第一,各国文化本质上无优劣之分,但有强弱之别;第二,任何一种文化都有排他性,以保持本族文化的纯粹性。对尚处于世界文化场边缘的汉语文化典籍而言,想走出去就不能“闭门造车”、“鸡同鸭讲”,否则难免出现“出口转内销”情况。
翻译的“译有所为”主要体现在读者与译本能够进行争论、商榷、对话等交流活动。然而,中外读者因个体情感、审美趣味等存在较大差异,“个人期待视野”有时迥然不同。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考虑读者的接受心理、认知水平,对译文潜在读者有个大体推测。当然,我们并不提倡为了一味迎合目的语读者阅读习惯和审美取向对原作“连译带改”,不过,倘若期望使汉语文化典籍译作成功进入西方的主流阅读语境,继续像当下很多国内译者那样奉行“原文至上”翻译理念显然也行不通。生态翻译学认为翻译是一个以译者为核心因子、由读者为主导的诸多其他因子构成的有机网络。只有保证译者的翻译行为与以读者为主导的其他翻译活动参与因子协调统一、和谐共处,译作才会有足够生存空间。所以,为保障译本顺利落地,译者“必需考虑本土性和普适性之间的张力,力求在二者之间达成最大的折衷和妥协,既不能忽略中国文学的特殊价值也必需考虑读者的接受度,寻求他们之间的最大公约数。”(王国礼,2014: 148)
诚然,汉语文化典籍对西方社会产生了一定影响。如《论语》在西方被称为中国的《圣经》,作品中所蕴含的儒家思想是西方民主思想的源头之一。再比如,《老子》英译本在西方的销量仅次于莎士比亚诗集,老子的思想也深受西方人欢迎。然而,期待在短时间内较大规模地向国外译介汉语文化典籍仍然只是国人一厢情愿的美好愿望。在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保守主义双重作用下,当下西方主流意识形态对中华文化复兴常常持有批判或者质疑的态度。为保证原语系统和目的语系统的生态平衡,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须在多层次做出适应性选择。从微观层次来看,译者要力求保持原语文本和目的语文本在词义、句意、文体风格等方面协调与平衡;从中观层次来看,译者要妥善协调“原文中心”和“译者隐身”,通过合理翻译策略的择取实现二者之间的平衡;从宏观层次来看,译者要兼顾原文作者、译作读者、出版商、赞助者、译评者等诸多“他者”之间的利益,维系翻译生态环境内部以及翻译生态和其他社会生态之间的平衡。总之,译者一定要积极协调“翻译环境”(译境)、“翻译文本”(译本)和“翻译群落”(译者行为)三者之间的关系,从生态整体主义视角审视自己和翻译生态系统中诸多“他者”的关系,维护翻译生态和谐,力求译作在目的语语境中不仅能够“生存”,而且可以“长存”。
3.翻译管理生态系统与译作市场生态系统之间的和谐
翻译生态的整体系统由翻译管理生态系统、翻译市场生态系统、翻译教育生态系统、翻译本体生态系统、翻译生态环境依托系统等构成。各系统在同一翻译网络中各司其职,又互有联系。任何一个环节发展滞后,都必然导致整个翻译生态系统内部出现不平衡现象,进而影响译作的传播与接受。所以,仅仅保证有好的译本并不够,还必须力求译作的对外传播与外国读者习惯的传播方式相对接。基于此,有必要从新视角思考汉语文化典籍的对外传播途径和传播渠道,这也是当下国内汉语文化典籍外译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首先,委托国外权威机构调查、分析汉语文化典籍译作海外市场和海外读者,并建立一个数据库作为典籍外译选题的重要参考依据。翻译市场生态系统的最大功能在于实现跨文化的沟通与交流。如果翻译的跨文化产品偏离或者未能达到这个目标,则翻译的价值会大打折扣。国外受众有其独特的社会、文化、教育、信仰、价值观等背景,国外的图书市场也有其不同于中国国内的出版发行规律,这些都会影响到汉语文化典籍译作在国外的接受与传播。遗憾的是,迄今为止,国内并没有深入开展过国外受众和海外市场研究,结果导致翻译生态中的各因子都无法准确把握当下国外读者的需求动态。鉴于调查需要较大投入,有必要由翻译管理生态系统中的相关因子在政策或者经济层面提供赞助,邀请国外权威调查机构对国外读者的阅读行为和海外市场的特点展开深入、系统的研究。只有让国内汉语典籍翻译生态场中的诸多“他者”充分了解国外受众的阅读习惯、审美期求,知晓海外市场的特点和真实的需求,才能有效解决当下国内汉语文化典籍外译中的“摸着石头过河”现象,才会有助于提升汉语文化典籍的对外传播效果。
其次,要充分发挥华人华侨和孔子学院对译作出版市场的催化作用。译作出版系统并非凭空存在,而是依托于一定的自然经济环境、语言文化环境、社会政治环境等翻译环境。截至2015年,海外华人华侨总数为600万左右。中华文化是海外华人华侨文化的根源,海外华人华侨比较容易对汉语典籍文化产生认同感。因此,翻译管理生态系统中的相关因子一方面要通过多种途径与他们多沟通,引导更多华人华侨关注、喜欢汉语典籍,从而壮大汉语文化典籍的海外读者市场;另一方面要充分挖掘他们的文化传播功能,让他们成为汉语文化典籍在国外的“代言人”和“播种者”,进而由他们对国外与译作出版市场相关的经济环境、语言文化环境、社会政治环境等施加影响。同华人华侨一样,孔子学院也可以对译作出版市场起到推动作用。2004年至今,中国已经在13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500多所孔子学院,学员总数达190万之多。孔子学院的办学宗旨是增进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语言和文化的了解,促进世界多元文化发展。以往孔子学院的主要任务是教授现代汉语,但随着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传播中国文化与国学的教育功能也得到了显著加强,越来越多的孔子学院学员也逐渐喜欢上了中国传统文化,并且影响到他们身边的亲朋好友。这无疑为译作出版市场的扩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最后,要与国外的传播体制充分融合。当下的中国传播机制国际化程度并不高,这也是国内文化传播机构对外推介优秀的汉语文化典籍译作的瓶颈所在。因此,有必要由翻译管理生态系统中的相关因子出面协调,进而促成国内出版传播系统主动融入到国际传播体制之中。例如,多聘请经验丰富的海外经纪人、代理机构负责汉语文化典籍译作国际出版事宜;在国外的网络、报刊、电视台等传播平台开设与汉语典籍文化相关的专栏,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普及宣传工作;积极实施“借船出海”战略,让国外出版社全程参与汉语文化典籍翻译的选题、译者的选择、译作的装潢设计及出版等流程;与国外汉学家展开全方位合作,邀请他们对中国译者的译文进行润色、加工,或者由中国学者进行辅译,负责编撰翻译所需参考资料,由国外学者进行主译,负责原文的翻译。只要发挥中西传播机制的协同效应,汉语典籍文化便会逐渐提升其海外市场的占有份额。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汉语文化典籍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对外宣传汉语典籍文化是让世界深入、全面了解中国的有效途径之一,更是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必然需求。只要译者坚持文化平等原则,在翻译活动中做出合理的适应与选择,努力实现与翻译生态系统中诸多“他者”的和谐相处,同时尊重文化对外传播规律,“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必然会有一个坚实的基础,中华传统文化也会逐渐在世界面前“活起来”、“热起来”,最终实现将中国传统文化更多、更好地推向世界。
参考文献:
[1]方梦之.论翻译生态环境[J].上海翻译,2011(1).
[2]胡庚申.生态翻译学建构与诠释[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3]胡庚申.从译者中心到译者责任[J].中国翻译,2014(1).
[4]盛俐.生态翻译学视域下文学翻译研究[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4.
[5]宋建清等.中国翻译与文化走出去[J].中国出版,2013 (18).
[6]谢天振.中国文学走出去:问题与实质[J].中国比较文学,2014(1).
[7]王国礼.建国后中国文学的英语外译作品及其传播效果研究[J].东南传播,2014(6).
[8]杨牧之.国家“软实力”与世界文化的交流——《大中华文库》编辑出版启示[J].中国编辑,2007(2).
[9]赵彦春.《三字经》英译诘难与译理发凡[J].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4(2).
[10]朱安博.“译可译,非常译”——汪榕培教授访谈录[J].山东外语教学,2013(2).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 9106(2016)06- 0121- 04
*作者简介:刘杰辉(1974—),男,辽宁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译介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