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宁夏地震灾害研究

2016-06-24 06:45:24王功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陕西西安710119
社科纵横 2016年6期
关键词:乾隆宁夏灾害

王功(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陕西 西安 710119)



清代宁夏地震灾害研究

王功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陕西西安710119)

【内容摘要】学术界对清代宁夏地震灾害的研究,多侧重于对这一时期地震史料的汇编,关注点多集中于乾隆三年的宁夏大地震,对清代宁夏地震情况缺乏整体性的研究。有清一代(1644- 1911)268年间宁夏地区地震灾害年份为22年,共发生32次,平均8.38年/次。

【关键词】清代宁夏地震自然灾害

*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六百年来西北地区人类活动与资源环境关系研究”(14JJD770014)的阶段性成果。

宁夏回族自治区是我国多地震的省区之一,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强烈的地震,给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极大的损失。学者统计,我国历史上发生八级及以上地震一共有15次。[1]在这15次特大地震中,宁夏就发生过两次。清代,是宁夏地区历史上地震灾害较为频繁的一个历史时期。清初,宁夏属于陕西省的一部分,康熙六年(1667)分省后,属于甘肃省,之后屡有变动。至清末时,主要包括宁夏府(宁夏、宁朔、平罗、中卫四县和灵州、宁灵厅)、固原直隶州(海城、平远二县)、平凉府的隆德县等。

本文以当代宁夏回族自治区为空间范围,以有清一代(1644- 1911)268年为时间范围进行研究。在回顾学术界的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新梳理清代宁夏地震灾害的整体情况。本文主要对这一时期宁夏地震的时空分布及其所造成的破坏情况做一定分析,至于清代宁夏地震后的救灾重建,这部分研究成果颇多,这里不再赘述。

一、学术界对清代宁夏地震的研究现状

学术界对清代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地震灾害早有关注,已经有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当下,学术界对清代宁夏地震灾害的研究成果主要呈现出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专著方面的成果集中于对这一时期宁夏地震灾害的资料整理汇编。二是论文方面关注点主要集中于乾隆三年(1739)的宁夏地震。

侧重宁夏地震灾害的资料汇编方面的专著主要有:中国科学院地震工作委员会历史组编写的《中国地震资料年表》(科学出版社1956年版),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首部全国性的地震资料研究成果;国家档案局明清档案馆整理的《清代地震档案史料》(中华书局1959年版)按时间先后,分省编排。由于清代宁夏非省一级行政,故相关奏折材料见于陕西和甘肃两省;谢毓寿、蔡美彪主编的《中国地震历史资料汇编》(第三卷·清代)(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在《中国地震资料年表》的基础上增补而成,收录了很多宁夏旧志当中记载的地震材料;宁夏回族自治区地震局编写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地震历史资料汇编》(地震出版社1988年版)是在《中国地震资料年表》的基础上,进一步补充、校正而成。是研究宁夏地区地震灾害最为丰富的资料汇编类资料,但亦有误收、遗漏之处。如“1823年清宣宗道光三年春正月,贷……甘肃静宁等十七州县地震灾”,该条是否收录为宁夏地区地震,值得商榷;中国地震局、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写的《明清宫藏地震档案(上卷)》(地震出版社2005年版)和北京市地震局、台北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编写的《明清宫藏地震档案(下卷)》(地震出版社2007年版)收集了宫中朱批奏折、军机处上谕档等在内的档案资料共计718件,为这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此外,袁林《西北灾荒史》(甘肃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以西北地震灾害志的形式,列出了历史时期西北地震的震中、烈度、震极、灾区等信息,但关于清代宁夏地震资料方面收录不够全面,有较多遗漏之处。除以上所列,还有很多地震目录编写和地震图集等其他方面的著作。①

关于乾隆三年宁夏地震的研究,多以论文形式,目前尚无专著。万自成《1939年平罗大地震》(《地震观测与预报》1982年第1期,5- 10页),陈明猷《乾隆三年的宁夏大地震》(《西北史地》1983年第2期,51- 58页)是较早的研究乾隆三年宁夏大地震的文章,对宁夏地震人员伤亡情况等做了研究介绍。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乾隆三年宁夏府地震史料》(《历史档案》2001年第4期,19- 24页),刘源《乾隆三年宁夏大地震》(《历史档案》2002年第2期,91- 96页),赵令志《乾隆三年宁夏府地震考》(《宁夏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95- 82页),梁金仓《银川平罗特大地震灾害赈济启示》(《防灾博览》2004年第2期,28- 29页),王曙明《试论乾隆三年宁夏府大地震的荒政实施》(《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121- 126页),王永超《乾隆三年大地震救济刍议》(《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96- 99页),徐爱信、李学勤等《乾隆三年宁夏地震与政府救灾》(《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15年第3期,90- 95页)等对乾隆三年的大地震灾情、政府的救灾和灾后重建等方面做了比较充分地研究。此外还有于此相关的其他问题的论文成果。②

这些研究成果为之后学者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然而,对于整个清代宁夏地区的地震灾害却缺乏一个整体性的研究。

二、文献中关于清代宁夏地震灾害的记载

文献中关于清代宁夏地震灾害的记载,主要见于以下几处,一是《清实录》及《清史稿·灾异志》等正史资料。二是清至民国以来现存的宁夏地方志。如乾隆《隆德县志》、《宁夏府志》、《银川小志》、嘉庆《灵州志迹》、道光《平罗纪略》、民国《海城县志》、《固原县志》等等,约有27种。三是朱批奏折、故宫档案等档案资料。

这些文献中记载在内容大体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一是地震灾害的发生时间。这一部分材料按详略程度可以分为四个等级:1.非常详细,具体到某一日。如康熙四十八年(1709),“九月十二日,凉州、西宁、固原、宁夏、中卫地震伤人”。[2](P1635)又如光绪三十四年(1905),“戊申夏五月望日,地震微,窗棂有声”。[3](P466)更为详细如乾隆十三年(1748),“据营堡守备杨国勋禀称:十月初一日子时,初二日丑刻,本营汛地白咀子、黑城子一带二十余村庄地震”,[4](P101)具体记载到了一天中的某一刻。2.比较详细,记载为某一月或某一季。如“康熙二十六年六月,宁夏地震”。[5](P934)。3.一般,只记载当年有地震灾害发生,不能确定具体时间。如光绪二十五年(1899),“淫雨为灾兼地震,倾塌民房无算,逾月乃止”。[6](P66)

二是关于受灾地点的记录。按详细程度也可分为三等。1.非常详细,具体到县级以下。如顺治十五年(1658),“广武营:顺治十五年,地屡震”。[7](P12)又如“康熙四十七年秋九月地震,西安州堡泉源壅塞。[8](P109)2.比较详细,记载到州县一级。如清德宗光绪五年五月十二日(1879年7月1日),“固原,地震崖崩”。[9](P582)又如咸丰二年(1852)四月十八日,“中卫地震,涌黑沙,压毙数百人”。[2](P1641)3.一般,记载到府一级。如“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平凉府地震。”[10](P654)

三是受灾的程度。由于地震属于突发性灾害,人们往往没有时间躲避,是造成人员伤亡较为严重的一种自然灾害。这一时期文献中记载的关于人员伤亡的具体人数,以笔者所见,约有14次。伤亡记载较轻的一次是乾隆十三年十月初一、初二(1948年11月21、22日),“本营汛地白咀子、黑城子一带二十余村庄地震。共查得坍塌民房土窑一百三十余间,因黑夜压死男妇大小共四十余名口,压死牛驴二十余只”。[4](P101)最严重的一次是乾隆三年十一月二十四日(1739年1月3日),“酉时,宁夏地震……三县地城垣、堤坝、屋舍尽倒,压死官民男妇五万余人”。[5](P934)

另外,史料中还留下了关于地震前兆的一些记载。如“宁夏地震,每岁小动,民习为常。大约春冬二季居多。如井水忽混浊,炮声散长,群犬□吠,即防此患。至若秋多雨水,冬时未有不震者。”[11](P147)

研究清代宁夏地震灾害的首要问题就是在详简不一的文献记载中,统计出受灾年份或受灾的次数。这样才能对有清一代这一地区的地震灾害情况有一个总体的把握。而文献中对清代宁夏地震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受灾程度等信息详略不等,有的时间不详、但地点记载详细,有的时间、地点比较详细但受灾程度记载不详。这使得灾害的数据统计工作难度较大,加之各学者参阅的文献有别、统计的标准不一,所以统计结果往往有出入。

三、清代宁夏地震灾害概况

地震,俗称“地动”,是自然界一种突发性的自然灾害。下文将从时间、空间分布及地震带来的破坏以及所引起的次生灾害等方面分析这一时期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地震发生情况。

(一)时空分布

关于清代宁夏地震年份及次数的统计,宁夏回族自治区地震局编写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地震历史资料汇编》统计清代宁夏共有21年发生地震。笔者以《清实录》和《清史稿》以及乾隆《宁夏府志》、《银川小志》、民国《海城县志》、《固原县志》等宁夏旧志为基础,结合前辈学者的资料汇编成果,对有清一代宁夏地区的地震资料重新做了全面地梳理,得出有清一代(1644- 1911)268年内地震年份为22年,共发生28次地震,具体发生地震灾害的年份如表1所示。

从表中可以看出,历朝中,以康熙朝发生地震年份最多,有8年。乾隆和光绪各有5年,这三朝发生地震的年份总计达18年,占到了这一时期宁夏地震年份的82%。其中,连续发生地震灾害的年份有三次,康熙二十五年至康熙二十六年(1686- 1687)、康熙四十七年至康熙四十八年(1708- 1709)、乾隆三年至乾隆五年(1739- 1741)。

表1清代历朝宁夏地震情况一览表

表2清代宁夏不同时期地震灾害次数统计

为了更直观一些,将清代分为清前期:顺治元年至雍正十三年(1644—1735)、清中期:乾隆元年至嘉庆二十五年(1736—1820)和清晚期:道光元年至宣统三年(1821—1911)三个时期,分别统计各时间段地震灾害发生次数,并计算出地震灾害平均发生年份(参见表2)。从整个清代看,宁夏回族自治区平均大约8.38年就有一次地震灾害发生,其中,清中期宁夏地震灾害发生最为频繁。

另外,文献记载中的32次地震记录中,能确定发生在某一月份或季节的有26次,占全部记录的81%,为直观展示清代宁夏地震灾害的季节分布,特进行统计(参见表3)。从中可以看到,清代宁夏地震灾害在各个季节都有发生,且比较平均。

表3清代宁夏不同季节地震灾害次数统计

通常,全国可划分为10个地震区、22个地震亚区和30个地震带。而宁夏回族自治区属于有青藏高原北部地震区——宁夏、龙门山地震亚区——西海固地震带和银川地震带。为更方便地研究清代这一地区地震灾害的空间分布情况,笔者将文献中清代宁夏地震的次数以州县一级为单位加以统计(参见表4)。

表4清代宁夏各地地震发生次数递增表

从统计数据来看,这一时期宁夏的地震具有比较明显的地域性特征。地震灾害发生最频繁的地区恰好全部处于西海固地震带和银川地震带上。

(二)地震造成的破坏情况及引起的次生灾害

地震灾害属于突发性灾害,发生时往往人们来不及逃避,所以是致人死伤较严重的一种自然灾害。地震造成的危害,最主要的有两方面,一是人员的伤亡,二是城镇建筑的破坏。

关于清代宁夏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文献中留存的多集中于乾隆三年宁夏大地震时的统计数字。学者们也对其进行了一定的探讨,而对于其他几次地震中的人员伤亡,学者却较少关注。笔者梳理文献发现,除乾隆三年的地震外,还有几次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也比较严重。顺治十一年六月初八(1654年7月21日),“陕西西安、延安、平凉、庆阳、巩昌、汉中府属地震,倾倒城垣、楼垛、堤坝庐舍,压死兵民三万一千余人,及牛马牲畜无算”。[12](P658)康熙四十八年九月十二日(1709年10月14日),“辰时,地大震。初大声自西北来,轰轰如雷。官舍、民房、城垣、边墙皆倾覆,河南各堡平地水溢没踝,推出大石有合抱者,井水激射,高出数尺,压死男妇二千余口”。[13](P466)

地震造成的建筑物毁坏的情况,在各地地方志的“建制”部分一般记载较多。如康熙四十八年九月的地震,“中卫县:中卫为应理旧治。元以前创建……迨本朝康熙四十八年九月十二日地大震、崩塌十之七八,楼垣尽倾,虽司事者力捐金修复,仅完葺东西二门。……中卫县署:在城西通衙,南向。为旧卫署,康熙四十八年地震倾圮。……西路同知署:旧在城东南隅,顺治七年移建通衙,南向。康熙四十八年地震倾覆”[13](P481)对地震造成的建筑物毁坏的具体情形记载十分详细。

此外,地震发生时往往还会引起水灾、火灾等次生灾害,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往往造成更大损害。关于这方面文献当中也有记载,乾隆三年地震时,川陕总督查郎阿在奏报中说道:“因天时寒冷,房屋中间俱有烤火之具,房屋一倒,顷刻四处火起,不惟扑救无人,抑且周围俱火,无从扑火,直至五昼夜之后,烟焰方熄。被压人民,除当即创出损伤未甚者救活外,其余兵民商客压死焚死者甚众。”[14](P152)他在另一份奏报中,则述说了地震后发生水灾的情形。他谈到:“宝丰、新渠并所属各营堡,以及沿河户民一带地震后裂开大窟,旋涌出大水,并河水泛涨进城,一片汪洋,深四五尺以至六七尺不等,民人牲畜冻死淹死甚多……”

小结

综上,本文在对宁夏地震研究学术史系统回顾的基础上,重新梳理相关材料,统计有清一代(1644- 1911)268年间,宁夏回族自治区地震灾害年份为22年,共发生32次,发生较为频繁。同时对这一时期宁夏地震灾害的时空分布情况及其所造成的破坏情况做了一些探讨。

注释:

①相关成果有:李善邦《中国地震目录》(科学出版社1960年版);中央地震工作小组办公室《中国地震目录》(科学出版社1971年版);国家地震局《中国地震简目》(地震出版社1977年版);国家地震局全国地震烈度区划编图组《中国地震等烈度线图集》(地震出版社1979年版);顾功叙《中国地震目录》(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主编的《中国历史地震图集(清时期)》(地图出版社1990年版);国家地震局震害防御司《中国历史强震目录》(地图出版社1995年版);张祥稳《清代乾隆时期自然灾害与荒政研究》(中国三峡出版社2010年版);张维慎《宁夏农牧业发展与环境变迁研究》(文物出版社2012年版);杨明芝等编《宁夏地震活动与研究》(地震出版社2007年版)。

②相关成果有:白铭学、焦德成《1739年银川—平罗8级地震灾害的历史辨析》(《西北地震学报》2005年第2期,135- 140页),马建民《乾隆三年宁夏大地震后城镇重建与阿炳安侵冒案述略》(《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2年第6期,17- 24页),马建民、陆宁《档案文献所见乾隆三年宁夏地震灾赈中杨大凯怠忽案述略》(《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3年第1期,95- 98页),龚柳辉《1739年平罗地震之研究》(北方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马建民《乾隆三年(1739)宁夏震灾与救济研究》(宁夏大学博士论文,2015年)。

参考文献:

[1]华林甫.清朝历史上的八级地震[N].光明日报,2008(6).

[2][清]赵尔巽.清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77.

[3][民国]盖世儒修.张逢泰纂.化平县志[M].西北文献丛书第一辑第54册[Z].兰州:兰州古籍书店,1990.

[4]国家档案局明清档案馆.清代地震档案史料[M].中华书局,1959.

[5][清]张金城,杨浣雨.陈明猷点校.乾隆宁夏府志[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2.

[6][民国]冯福祥修.王之臣纂.朔方道志[A].中国方志丛书·塞北地方[C].台北:成文出版社,1966.

[7][清]俞益谟.朔方广武志[M].1965年油印本.

[8][清]杨金庚等纂.海城县志[A].中国方志丛书·华北地方[C].台北:成文出版社,1970.

[9][清]王学伊等纂.固原州志[A].中国方志丛书·华北地方[C].台北:成文出版社,1970.

[10][清]许容.甘肃通志[A].文渊阁四库全书557册[C].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11][清]汪绎辰.柳玉宏校注.乾隆银川小志[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12]清世祖实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5.

[13][清]黄思锡纂.中卫县志[A].中国方志丛书·塞北地方[C].台北:成文出版社,1966.

[14]中国地震局,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明清宫藏地震档案(上卷·第一册)[M].北京:地震出版社,2005.

中图分类号:K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 9106(2016)06- 0105- 05

*作者简介:王功(1991—),男,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史专业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经济史。

猜你喜欢
乾隆宁夏灾害
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的警示及应对
我省汛期常见气象灾害及防御
推动灾害防治工作实现新跨越
乾隆眼中的木鱼石
华人时刊(2019年15期)2019-11-26 00:55:54
乾隆:来尬诗吗
宁夏
宁夏画报(2019年5期)2019-09-19 14:42:26
宁夏煤电博弈
能源(2017年5期)2017-07-06 09:25:50
宁夏
宁夏画报(2016年5期)2016-06-28 05:48:08
宁夏:首办立法论辩会
浙江人大(2014年4期)2014-03-20 16:20:15
《灾害来临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