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数学学习力培养方法浅析

2016-04-11 04:57江苏省连云港外国语学校张震洲
数学大世界 2016年23期
关键词:平方差公式初中生

江苏省连云港外国语学校 张震洲

初中生数学学习力培养方法浅析

江苏省连云港外国语学校 张震洲

数学学习力是初中生学习数学的核心能力,培养初中生这种能力对于他们学习数学具有重要的意义。培养数学学习力要根据初中的思维特点来设计教学,具体培养方法有:了解学生学习诉求的聆听,帮助学生学会学习的学法指导和以美启智的乐学教学等方法。论文以具体的案例阐述了上述三种培养方法,以供同仁在教学中参考,不当之处,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初中生;数学学习力;培养方法

有研究表明,当前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效果不容乐观,尤其是一些重点中学。不愿意学、不乐学的情绪普遍存在,同时也有数量不少的学生有“学不会、不会学”等学习畏难心理。无论是教学专家还是一线教师,都在为解决这一问题展开了大量的实践研究。根据从教多年的经验,我认为改善初中生数学学习力是关键。下面我就结合自身教学的感悟谈三点看法:

一、善于聆听是促进学生愿学的前提

学生学习任何一门课程都有自己的心理诉求,因此,教师需要时刻聆听学生对学习的诉求,尤其是他们对自己教学的评价,这不仅有利于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能力,还能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是尊重其意愿的,学生获得了教师的尊重就能有效地激发其学习热情,变不愿学为愿学。教师需要聆听学生学习的心理诉求来修正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学频率和方法,同时还要深入研究学生不愿学的原因,对症下药实施教学。比如我在教授《整式加减》时,在课前调查发现,学生厌学的情绪较强烈。在调查过程中,有一位学生大胆地说出他对数学学习的看法,他说:“上数学课,如果要我用一个、两个、三个、四个字来形容,那就是‘烦’、‘纠结’、‘很纠结’和‘不如不学’”。如果这是出自一个数学成绩不好的学生之口,还情有可原,但这话确确实实是出自一个非常喜欢数学,且成绩一直优秀的学生,他这样的评价引起了我的警觉。为此,我用了整整两天的时间反思自己的教学,为两天后讲授《整式加减》想辙。在课外活动时,诚恳地征询学生的意见,其中有一段对话如下:

我(微笑着):“同学们,现在你们上数学课有没有纠结的感觉?”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有”。

我:“怎样才能让你们上数学不纠结啊?没人吭声。

我:“是不是课堂上我太严肃?”生齐答:“不是。”

我:“作业布置太多?”生齐答:“也不是。”

我:“是我讲解太快,没有顾及你们学习的感受?”生齐答:“是。”

此外,还有几位同学小声嘀咕:“上课越来越听不懂”、“一天一节新课实在是太快,我们接受不了”。

通过聆听学生的想法,我找准了学生厌学的原因。根据学生的学习诉求,我调整了教学计划,对教学也做了有针对性的改进。首先不再授新课,而是组织几节复习课,其次加强对一些学习有困难学生的辅导,最后,在充分了解学生掌握程度后再授新课。实践证明,接下来的教学开展相当顺利,学生的学习热情再次被调动起来,愿意投入更多的精力于数学学习中,实现了从“厌学”向“愿学”的华丽转身。

二、学法指导是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有效路径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学生学习对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教学现状调查发现:当前很多初中生在学习中会出现“教师教什么就学习什么,教师不教就不学”的情况。为了扭转这一不良的学习现状,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重视学法指导,也就是说在讲授知识的同时要有针对性地渗透学法指导。这也是实现从“学会”到“会学”的前提条件。在数学解题教学中,经常会出现:一道数学题老师详细讲解多遍,但只要题目的条件略微一变,学生就不会做。倘若问其原因,从来不会从自身找原因,而是理直气壮地说:老师没有讲。这一问题引发了我对教学的深入反思,是我的教学太呆板?还是在课上重视学生的自学能力不够?通过对学生的访谈发现,原因出在教师只教会了学生如何解一道题,而没有教会学生解这一类型题目的方法。

比如教师在讲解:|x-2|+|y-3|=0,求x+y的值时,有些老师会这样讲解:令 |x-2|=0,|y-3|=0,由此得出x=2,y=3,所以x+y=5。令两个绝对值等于零的理由是绝对值都是大于或是等于零的。这样讲解,学生能清晰地梳理出绝对值的相关知识,并能将其应用到此题的解答上,但当学生遇到: (x-2)2+(y-3)2=0,求x+y的值时,由于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不高,导致他们不能用上题的解答思路来解答此题。要想让学生学会由第一题类推到第二题,应按以下思路讲解:首先教师可以应用启发式提问:含有绝对值的式和代数式的平方都大于或等于零,且相加还等于零在什么情况下是成立的?教师略作停顿,这时学生很容易想到两个代数式同时为零的时候。以后遇到与“两式相加等于零”的题目,他们就会很自然地想到两者同为零。即会由(x-2)2=0 ,(y-3)2=0,得出x=2,y=3,因此x+y=5。由上述讲解,学生可以通过类推解答|x-2|+(y-3)2=0,求x+y的值。

三、以美启智,让学生乐学

乐学,实质就是变被动的学习为主动的学习。有研究表明,当前初中生乐学的比例并不高,只占26.2%,多数学生感觉数学学习枯燥无味,很难突破,他们在数学学习中从来没有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和形式美。数学美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学习的动力,因此教师在施教过程中要注意挖掘数学中的美,同时还要寻找与数学有关的美学素材融于数学教学中。比如,教师可以借音乐的抚慰情怀,借绘画的赏心悦目,借诗歌的动人心弦,借科技的化难为简来优化数学教学,也就是说,教师要从数学的内容结构和方法上来展示各种美,比如和谐美、对称美、简洁美和奇异美等。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美呢?这是当前所有数学老师都在认真思考的问题。我的教学经验是要在教学中尽可能激发学生用数学美的意识。比如在授《平方差公式》一节内容时,我会在授课前向学生呈现一组文本“山美、水美”图片,学生会饶有兴致地展开无穷的联想,课堂情节大致如下:

师:同学们,你们学过《桂林山水》吗?那里以什么最美?

生(异口同声):学过,山美、水美。

师:除山水之美之外,还有什么美?

学生略有所思,突然有位学生站起来回答:老师,我知道桂林除了山水美之外,还有人也美。(笑声顿时沸腾了整个课堂)

(待学生笑完)

师:是啊,桂林不仅山美水美,桂林人民的淳朴善良才是最美的,美在心灵。那么同学们,我们学了这么多年的数学,大家觉得数学美吗?

生:(沉默、不解,疑虑)数学美吗?

师(笑):看大家的神情,我就能猜测到大家不信。今天这一课,我们就能领略一下数学之美,等学完这一课,大家就知道数学之美究竟美在何处。下面请同学们和我一起用寻找美的眼光去开启探求数学美之旅。

(这一开场白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带着“追寻数学美“的疑惑进入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兴趣大增,带着对“数学美”的疑惑进入了本节课的学习……

老师开场白后,可引导学生利用多种方法来证明平方差公式:(a-b)(a+b)=a2-b2。通过之前的激发学习兴趣呼应引入,让学生动脑动手去探索平方差公式的特点,回忆公式的证明过程,体会数学究竟美在哪里。

教师引导学生以多种方法证明平方差公式后,可要求学生再大胆地做出解释,从平方差公式的形式上去体会美,这时学生通过思考得出平方差公式美就美其方法多样、美在形式巧妙,美在简洁、对称和和谐。

再如在讲授《乘方》一节内容时,使用以下导入语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简洁之美。

师:同学们,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小学学过的正方形面积公式。令一正方形的边长为a,那么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啊?

生:a×a。

师:由于a×a不够简洁,因此在数学上将a×a记做a2,读作a的平方,还可以读作a的二次方,那么以a为棱长的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呢?

生:3个a连乘。

师:有没有较为简单的记法啊?

生:a3,读作a的立方,或者a的三次方。

师:既然3个a连乘,可记做a3,那4个a,5个a呢?一直到n个a呢?它们如何记,如何读呢?

生(七嘴八舌):……

师:同学们很善于思考,不错。

教师最后板书总结如下:

a×a记作a2读作a的二次方(a的平方)

a×a×a记作a3读作a的三次方(a的立方)

a×a×a×a记作a4读作a的四次方

a×a×a×a×a记作a5读作a的五次方

a×a×a×a×a……an记作an读作a的n次方

学生点头示意,若有所思,渐渐体会到数学的魅力与美丽。

总之,在平常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该有意识、有目的地挖掘出隐藏在教材中的数学美,并向学生渗透数学的美学价值,用美的眼光去学习、去欣赏数学,以此达到以美启智,快乐学习的状态。

[1]赵庭标.整体教学:提升数学学习力的有效路径[J].上海教育科研,2015(2).

[2]唐恒钧,陈碧芬,张维忠.基于学习力视角的高中数学课建设[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6(2).

[3]端木钰,曾文莲.思维导图提升小学生数学学习力的校本实践与思考[J].江苏教育研究,2015(26).

江苏省2013年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自筹课题《初中学生数学学习力的表现形式研究》课题号B-b/2013/02/310。

猜你喜欢
平方差公式初中生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组合数与组合数公式
排列数与排列数公式
谈谈平方差公式的应用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等差数列前2n-1及2n项和公式与应用
例说:二倍角公式的巧用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对初中数学教材中两个关于平方差公式应用问题的思考
《平方差公式》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