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民勤县第四中学 李发新
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甘肃省民勤县第四中学 李发新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教育事业也在蒸蒸日上。在全球一体化背景下,现代教育大力提倡素质教育,高中数学教学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发展也给予了足够重视。为此,广大一线数学教师不仅要积极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还要不断完善教育理念与模式,为学生构建出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一个舒适的环境中不断吮吸知识的乳汁,科学地获取知识,让高中数学课堂真正的活起来,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高中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素质教育
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现代社会需要具有创意性的人才。青少年作为一名未来社会的缔造者,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首先要学会自主学习,如何科学地获取知识——自主学习,是当今教育界的四大支柱之一。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发展学生主体性、开发学生创造力的重要体现。
数学教学的课堂已经不再是学生学习、掌握数学知识的唯一途径,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渠道也层出不穷,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学生的认知发展需求,因此,为了给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有力保障,必须要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为了全面适应教育、时代的发展需求,教师应积极转变传统教学模式。通过积极实施现代化的教学管理模式,能够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增强其自主学习意识。同时,还要注重寓教于乐,在课堂教学中,应积极为学生拓展教学内容,将其与学生关注度较高、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有机结合,充分利用学生好奇心,以此对教材内容做出补充,增加教学课程的趣味性与新鲜感。此外,数学教师必须改变“教书匠”的毛病,做教学中的有心人,利用各种机会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用数学家的故事、数学典故来陶冶学生的情操,向他们讲述牛顿、高斯、华罗庚等数学家的故事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树立远大志向。同时,结合学生将来可能面临的形势,帮助他们客观分析自己,确立奋斗目标,潜移默化地激发他们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和正确的态度。学生的学习目的越明确,必然从心理上产生“我要学”的志向,继而形成要学好数学的强大动力。这些都有利于培养、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环境对于人类的生存、发展情况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其中孟母三迁的故事就充分体现出了环境的重要性,而良好学习环境的构建也逐渐成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组成部分。在现代化教学模式的前提下,教师应通过对学生学习环境的不断完善来促进其自主创造能力的逐步提升。而教师作为改善学习环境的关键要素,其对课堂教学氛围的不断活跃,能够大幅度降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枯燥程度,不仅有助于培养、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能够进一步增强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此外,教师还应不断加强数学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的有机整合,从而不断为学生的学习、探究过程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对于数学课程教学来讲,教师应结合学生个体不同阶段的认知发展需求,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做出针对性的培养。比如,对于数学基础好点的同学来说,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奥数题来做,这样不仅仅让学优生可以吃饱,而且可以吃好;对于数学基础知识相对较差的学生来说,相关教学活动的设计与组织都应对如何培养、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做出综合考虑。如,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书本的例题,或者一些基础性较强的练习题,让后进生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体会到数学带来的快乐。教师在课堂提问过程中,多关注一些实践能力较差的学生,以及一些日常学习中不爱讲话、喜欢沉默的学生,由浅入深的对其进行提问,这样不仅有利于促进高中生数学综合素养的提升,也能够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与信心。
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在日常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科学合理学习习惯的培养,比如,要求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在本节课程结束后要做好总结与巩固,并采用提问、抽查的方式来督促学生。同时,还可以在授课过程中多创建一些师生互动的机会,从而让每位学生都可以参与到各项学习、探究活动中,这样不仅能够快速集中学生的课堂学习注意力,而且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发展也发挥着积极影响。此外,对于预习、复习来讲,教师应制定出适当的奖惩机制,让学生在结束一整天的学习活动后,能够自觉的总结、巩固相关知识,从而促进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逐步提升。
总之,高中数学教师应正确认识到,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仅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也能够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因此,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应积极采用新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将其作为一项长期任务,合理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
[1]徐慧.浅谈自主与合作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09(08):116
[2]孙翠玲.高中数学教学中帮助学生突破思维定式的一点思考[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9(01):112-113
[3]黄长金.高中学生数学思维障碍的成因及突破[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07(0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