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校生偏差行为的心理分析与干预

2016-04-11 09:17崔新芝
胜利油田党校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技校生心育偏差

崔新芝

(东营市技师学院 学生工作处,山东 东营 257000)①



技校生偏差行为的心理分析与干预

崔新芝

(东营市技师学院 学生工作处,山东 东营 257000)①

技校生行为规范教育的核心问题就是他们对行为规范的认同和接纳,以及对行为规范要求的内化和自律。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从认知、情绪、行为和人格方面探究技校生偏差行为成因中的心理因素,通过悦纳学生、倾听学生,进而认同和接纳学生,可以激发和促进技校生对行为规范教育的认同和接受度;通过运用团体训练进行干预,构建以积极力量为核心的心理健康行为模型,创建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的“心理—德育”教育平台,可以增强技校生对行为规范教育活动的内心感受和体验,促进技校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切实提高行为规范教育的时效性。

技校生;偏差行为;心理分析;心理干预

技校生作为特定的一类群体,由于整体的文化起点低于其他普通高等教育类的学生,他们在专业文化、技能的学习中遇到诸多困难。同时,他们的心理发展也正处于“心理断乳期”,内心体验与现实生活充满着矛盾与冲突,这个处于特殊阶段的群体具有特定的认知能力、较强的行为特征和心理特征,这使得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心理健康状况,相比其他群体明显低很多。技校生的心理健康,已经关系到人才的素质和家庭、学校、社会的稳定。然而,目前对技校生进行心理咨询、心理指导和对偏差行为的干预工作却相对薄弱,未能有效解决或缓解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因此,探究技校生偏差行为的心理成因,建立一种行之有效的解决其心理问题的专业途径,寻求有效干预手段,提升其健康水平,使其用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习惯对待生活和学习,有效地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是技工学校、家庭、社会当前最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技校生偏差行为的心理分析

技校生偏差行为,是指技校生违反纪律规范、社会道德规范和非刑事法律规范的行为。这种偏差行为对社会有一定的危害性,但是还不构成犯罪。本文研究的技校生偏差行为是指心理性的偏差行为,其主要表现有病态心理和心理障碍问题两类。当技校生人格及心理产生障碍时,即有可能产生偏差行为,因此,必须先行就偏差行为的成因进行探讨。

1.认知偏差。技校生在成长过程中对主客观因素推理与判断的不正确,导致的心理问题影响因素即认知偏差。

其一,以自我为中心的认知模式。即把一切都看作与自己有关,是自己的一部分的认知方式。具体表现有:整体认知、关联认知、夜郎自大、唯我独尊、不可认错、选择性强等。比如,以自我为中心并且性格较强的学生,他们只相信自己的能力,对批评自己或他人的建议的声音往往是“这个耳朵进那个耳朵出”,对外界的声音具有很强的选择性。

其二,我行我素的认知模式。这是在独立需要本能的驱使下产生的一种认知方式。具体表现有:过度地追求独立、不愿受约束等。比如,当违反校纪校规教师与其谈心时,他们往往强词夺理,并且认为这些校纪校规是用来约束别人的,而不是自己。

其三,投射效应。即在认知以及对他人形成印象时,认为他人也具备与自己相似的特征。当一个人面对自己的缺点不安时,如果他相信大家都是这样,就不会厌烦和不安了。把自己的缺点转移到别人身上,在无意识中减轻了自己的内疚感,并维护了自己的尊严和安全感。有这些偏差行为的学生当自尊心受到伤害时,他们为了保护自己,练就了较强的自我防御能力,行为上表现强词夺理、视而不见、故作不在乎等。

其四,思维狭窄。部分学生特别是男生认为,自尊就是面子,有些事明明知道是自己理亏,但是碍于面子,死不承认。很小的一件事会因为面子而引发大的争端甚至大动干戈。

其五,自我接纳水平低。有研究认为,有相当一部分技校生理想的自我与现实的自我有落差,这一群体的自我接纳水平比起普通高中学校偏低。

2.情绪偏差。技校生中绝大多数是初中阶段应试教育的“牺牲品”,在用“分数当尺度”的评价体系中,他们往往承受着不公平的待遇,久而久之,其学习兴趣由积极到挫败进而泯灭,其心理由自尊到自卑再到自我放弃,其行为由合群到孤独再到放纵。失败的阴影长期笼罩着他们的心灵,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挫折心理现象,这样的心理状态不只会影响正常思维、记忆力、注意力,甚至会产生各种偏差行为,如:情绪容易激动,产生过激行为;不能客观分析问题,做事缺乏理性思考;遇事要么抓狂,要么郁郁寡欢,要么心神不定。他们会因为过度的焦虑而处于极度敏感的自我防卫状态,使得判断推理的思维能力下降,日常行为容易失控。这使得学生缺乏理智,情绪反应过度,容易造成不负责任的冲动行为。

3.行为学习偏差。此类偏差行为是技校生经由不良的社会化过程中习得的。他们在与具有偏差行为的家庭、学校及社会组织的交互作用中,不断地受到刺激与增强,进而习得偏差行为。在学习过程中他们不但学习其技巧与方式,并且学习如何对偏差行为进行合理化解释,以及培养认同偏差行为的态度。

研究表明,许多青少年的偏差行为是在群体情境中产生的。 青少年由于受到同伴压力而做出趋同群体的行为,对群体一致性的寻求常常使其在各方面无条件地遵从群体的理想、行为标准和道德观念。在同辈群体内他们会将自己的状态与他人的状态进行对比,从而获得明确的自我评价。然而还有研究表明,社会比较会给青少年带来一种深刻的危机——当他在这一领域是优秀者时,就会降低乃至放弃向更大成就冲击的努力,而当他在这一领域是失败者时,就会转向,同更为失败的人进行比较来安慰自己。因此,青少年不良群体往往成为偏差行为孕育的场所,造成青少年价值观的偏离和不良行为的恶性循环。

4.人格偏差。这个时期的技校生,生理上基本成人化,心理发展有了许多质的变化,他们的人格个性也逐步趋于成熟。但是,由于学生社会经验缺失、生理变化迅速、离家住校后适应独立生活的能力差,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使得部分学生人格得不到全面、完善的发展,个别学生出现价值观倾斜、自制力薄弱、道德品质缺失、个性心理异常等问题。

二、技校生偏差行为干预策略

技校生校园偏差行为不仅仅是学生个体的原因,是主客观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它是家庭,学家和社会问题的综合反映。三者中,学校作为专门的教育机构,对学生偏差行为的干预最能反映教育的价值,特别是来自一线教师的教育管理经验,更具有借鉴反思的价值。在矫治学生偏差行为方面,应标本兼治。

1.教师积极有效的干预策略。其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建立理解、尊重、平等、信任的关系,能够缓解学生的逆反阻抗,使他们能够“亲其师、信其道、明其理、行其德”。“接受”是教师有效实施行为规范教育的前提。在干预学生偏差行为的问题上,教师需要注意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缩短情感距离,运用“爱屋及乌”的情感心理增强学生对他们的认可和接受。

其二,悦纳每一个学生。积极心理学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积极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在规范学生行为习惯时,教师应首先优化教育观念,改善教育行为。教师要始终相信,每个学生的内心都蕴藏着道德良知和对是非的价值判断,一旦他们认同教育的要求,就会激发出极大的正向能量。所以,教师要以开放的心态去接受学生的行为表现,理解其认知范畴,包容其情感和情绪,走进其内心世界,通过说理、示范、榜样、模拟、辨析等方式,使其体验到积极的情绪,促其形成良好的行为和习惯。

其三,倾听学生的心声。在对学生进行行为干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全面地观察学生的言行,认真了解学生的各种认知和需求,真诚的理解他们出现的各种偏差行为以及其背后的原因和动机。并且要关注到每个个体行为和认知的差异性,运用不同的技术和方法,引导和启发学生通过体验、观察他人的言行,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反省,在具体真实的学习活动中,感悟应有的正确态度和良好的行为。教师尤其要关心在行为规范方面经常出问题的学生,随时发现他们为改变行为所作出的努力,及时地肯定,强化学生的积极态度和做法,鼓励学生用潜在的正能量来维持已有的良好行为,获得继续改变偏差行为的动力,从而促进学生良好行为的自觉养成。

其四,进行认知干预。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加学生的心理体验,让学生认同和接受学校的行为规范要求,执行新的行为规范,养成新的行为习惯。在新的行为习惯养成的过程中,旧的行为习惯还会不断地、顽固地表现出来,影响新的行为习惯养成。教师要适时地加以引导、鼓励。教师可采用提醒、启示、榜样、正强化和行为消退等行为矫正技术,让学生不断地在新的行为习惯养成的过程中自我坚持自我修正。比如,运用鼓励赞美等正强化行为改变技术,使一些学生良好的行为得到强化和维持;运用消退技术,通过忽视不去关注而减少学生不合乎规范的行为等。这样的干预辅导具有实效性,也蕴含着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与关爱。更重要的是,这改变了过去以外力强迫学生行为改变的方式,通过引导、启示、鼓励、示范、激发学生的自我坚持和自我纠正的内驱力。这个过程能培养学生的意志力、自我教育和自我控制能力,促进了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其五,开展角色扮演或心理剧活动。角色扮演法实际上是换位思考。心理学认为,如果当事人能舍身处地地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去思考、去感受,他就会更好地了解对方的感受和需求,有助于以一种理解、宽容、体谅的心态去为人处世,应对问题。让学生在模拟场景或者是真实场景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就可以使他们觉察到自己的偏差行为带来的影响,这样可以改变他们的不良态度从而达到控制偏差行为发生的目的。

其六,开展个体心理咨询服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在各班选择一名心理委员组成学院心理协会,并定期对其进行培训。心理委员是每个班心情的预报员,根据心理委员了解到的情况和班主任的反应,发现并鼓励有心理困惑和偏差行为的学生到咨询室倾诉,释放其内心的压力。对于因心理问题导致偏差行为的学生,要利用心理学知识与技能对其进行辅导,帮助其克服成长危机,改善人际关系,增强其心理适应能力,提高其应对问题的技巧,使其能正确地处理各种问题,逐步使其身心达到协调发展。

2.开展学生偏差行为的团体干预活动,构建以积极力量为核心的心理健康行为模型。团体心理辅导是指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人际交往中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分析自我、接纳自我,改善和调整人际关系的学习型的态度与行为方式。对出现偏差行为的学生实施团体干预,既经济、简捷、高效,又适合学生发展的需要。积极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人身上最有代表性的积极力量是预防其产生各种问题最有效的工具。发展学生的个性化积极力量,即利用学生本身已有的、而且是发展得最好的东西来发展学生。培养学生个性化的积极力量,会驱使学生表现出相应的积极行为,比如:尊重他人、宽容他人、充满好奇地探索未知世界。由个性化的积极力量驱使的行为能帮助学生不断地发掘自身潜能,使其有能力面对学业、实训、就业等多种危机,有能力应对各种不良的诱惑,在挑战中不断协调自己的人格,从而实现自我价值。

无论是针对学生个体偏差行为还是群体偏差行为,采取干预模式时,首先,应分析他们的现状和所能达到的自我控制水平,有针对性地设置目标。其次,根据目标确立同质性行为训练小组,针对不同的偏差行为表现,开展人际沟通能力、自信心、挫折承受力、提升学习效能、激发学习动机、职业生涯规划等团体辅导活动。再次,在活动中根据目标设计不同的课程,强化体验效果。比如,在“激发学习动机团体辅导”中,针对“学习需要缺乏”问题,可以设计“我的未来我做主”这样的主题;针对“制定学习目标”问题设计“给力未来”;针对“不良认知”设计“换个角度看世界”;针对“归因”问题设计“对话昨天的我”;针对“学习信心不足”问题设计 “撕掉我的消极标签”;针对“巩固认知调整效果,强化成功体验”设计“神奇的自我暗示”;等等。

开展团队干预活动,还应建立偏差行为学生行为转化记录档案,做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对每位曾经有过偏差行为的学生建立成长档案,详细记录该生行为变化情况和帮扶教育情况。该档案的应用:一是从中发现该生的闪光点和细微的进步,及时给予正面、积极、客观的评价,使其找到自身发展的平台,增加其积极的情绪导向;二是可以细化内化教育评价,对偏差行为的学生实施积分考评制度。

3.探索构建“心理—道德”教育模式。有研究者指出,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的结合,不是二者的简单相加,而是二者的有机联系,其理想状态是二者融为一体,这样的教育活动称为“心育—德育” 教育。这是一种“以心育心,以德育德,以心育德,以德育心”的教育过程,其目的就是要促进和实现人格的完整。两者结合的思路是:以德育教育为主要导向,以心理健康教育为基础,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其工作途径为:

其一,构建校长直接领导下的“心育—德育”教育工作体制,共同营造“心育—德育”教育一体化的协同发展的环境。一是建立强有力的保障体系。以学校高层为领导,全体员工为主力军的工作队伍,是实现“心育—德育”教育一体化的主要保障。以班级为单位全体教师为实施者,充分有效地把心育、德育融合在一起。二是加强培训,提高教师的“心育—德育”教育水平。可以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鼓励教师参加校内外的有关培训,提高教师的“心育—德育”教育理论和实践水平,促进教师提升道德水准和心理素质,以便更好地促进学生的道德意识的发展和心理发展。面对社会环境的各种压力,教师难免也会出现一些消极的情绪,为此需要学校对教师的身心健康高度关注,帮助教师解决自身的实际问题,使其释放压力,培养积极心态。三是营造良好的心育环境。通过校园文化的建设,熏陶和渗透学生的价值标准、信念追求、社会心理和行为模式。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心理美文征集、国学诵读、道德讲堂等活动,向学生传递出特有的观念信息,给他们暗示其中的价值意义,籍此优化学生心理,提升自身修养,使内心趋于和谐,化解、消除与外界文化价值的冲突而导致的心理危机。

其二,创建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的“心育—德育”教育平台。课堂教学是实施“心育—德育”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以知识的传授、心理品质和意志力的培养、心理问题和思想问题辅导等内容为主,优化教学过程,把“心育—德育”教育渗透到各个学科中去,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实习实训中各环节中去,随时随地对学生进行心育、德育教育。首先,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的活动,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共情能力。当学生通过切身的情感体验感受到相关道德教育内容对自己的积极意义时,就会直接提高自我投入的意志和程度。在实践中,意志力对学生行为的调控也是通过情感而发挥作用。如果没有积极情感体验的参与和支撑,学生的努力就会在行动中标的乏味,行为的调整自然难以长久维持。所以,教师必须将学生对自身感受的关注引向对他情感的理解与尊重,这是心育、德育教育的切入点。其次,要提高学生的社会信任感和自我价值感,首要任务就是要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遵道而贵德”应成为每个学生基本的行为底线,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对他人和社会的信任度。从心理层面来说,只有对社会产生了归属感和依赖感,才能真正地对周围的环境增加信任感,防御与抵制不良的思想,净化环境,增强学生对社会的信心。第三,调节学生个体的控制点倾向。一方面,要增强内部控制点倾向,提高学生的责任心,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从而控制责任的转移和扩散;另一方面,减低学生的外部控制点倾向,帮助学生认识到自身行为必然附带一定的责任而且不可逃脱,行为责任不一定都来自外界力量,必须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非道德行为所带来的破坏性结果,不逃避因此产生的罪恶感和羞辱感,做一个有担当的人。

其三,在课外活动、主题班会中实现“心育—德育”教育的渗透。“心育—德育”教育的阵地应实现从课堂内向课堂外延伸,通过课外活动的实施,打破课堂教学在形式、时间、空间上的局限性。如,开展红歌比赛、技能比武、心理健康知识竞赛、心理剧展、心理拓展训练、沙盘游戏等各种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将“心育—德育”教育的内容进行渗透,培养学生的兴趣、释放其多余能量,开发潜能,发挥其特长,提高其自信心,让其真正的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成长自己,从而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各种课外活动的开展,也为学生最后成功走向社会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天地,有利于培养和发挥学生个体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便于其进行独立探索、自我发现和自我教育,使其在与社会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得到发展。

此外,在“心育—德育”教育的思想引导下,要重视主题班会,从主题班会的形式、内容都要有所突破,要通过主题班会这种形式,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行和健康的心理,让学生通过主题活动得到相关的体验和领悟,端正自己的心态和品行,健康全面地成长。

其四,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教师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在德育教育过程中,教师除了说服教育、榜样示范、自我教育等外,更要将心理健康知识、心理咨询技术技能、心理测试等引入思想道德教育中来。这样做的目的,既有利于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气质、性格、职业倾向、能力特点,又更容易让学生敞开心扉,获得平等交流的机会,使德育教育的效果事半功倍。

对于刚入学的新生,面对一个新的团体和新生事物,面临情绪波动大、没有归属感等困惑,此时,学校就应及时针对新生开展诸如“摆出心世界,融入新环境”等团体沙盘活动。通过沙盘游戏体验,使新的学生团队成员之间进行相互了解,建立同伴关系,找寻情感共鸣,增强相互之间的认同感,找到自己的定位和心理归属。同时,沙盘游戏可以让学生学会“规则”,在无形之中增加其责任感,让其懂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观念,使其意识到如何与别人和睦相处,在不知不觉中改变原有个性,学会和别人进行礼貌的沟通,更懂得尊重别人的想法。

其五,学校、家庭、社会协同合作,增强“心育—德育”教育的时效性。在学校的“心育—德育”教育过程中,要通过整合教育资源、搭建多元化的教育平台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提高学生的承受力和容忍度,增强进取精神,从而培养学生健全独立的人格。要在每个班级建立信息沟通平台,通过QQ群、微信群等形式,与学生家长保持经常性的联系。通过开展家长会、家庭教育课堂、亲子游戏等活动,帮助家长分析自己孩子心理状况,知道不同的年龄段孩子内心的最需求什么,什么是孩子最关心的热点问题,怎样使自己的孩子兴趣广泛,全面发展,而不是只停留在书本上,只看重成绩,忽视其心理成长。要让家长正确地认识自己的孩子,对孩子有一个恰当的期望值,并能采取正确、有效的措施,处理好管和教、爱与严的关系,最终改善亲子关系,完善家庭功能,让孩子从家庭中获得情感的滋养,促进孩子健康的成长和发展。

在德育教育中引进心理健康教育,构建心理健康行为模型和“心理—道德”教育模式,能改变传统的通过外在的力量去规范学生行为习惯的德育教育方式,利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通过尊重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激励启发学生内在的自我需求,挖掘和调动学生内在积极的力量,充分发挥学生在行为习惯教育中的主体作用,构建新的道德认知结构,促进学生道德行为的发展,从而达到改变自己、规范行为的目的。可以说,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目标殊途同归,在技术院校行为规范教育中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方法和技能,会产生强大的教育效果。

总之,良好的行为是学校教育达成的基础目标之一。技校生行为规范教育的核心问题就是他们对行为规范的认同和接纳,以及对行为规范要求的内化和自律。当学生出现偏差行为时,事实上是一个警讯,显示出学生需要的不是严厉斥责或消极惩罚,而是期待支持、引导、协助或督促,更希望教师能给予帮助。教师要学会分析、诊断学生的偏差行为问题,了解其动机与需求,才能提供适当的方法,激发和促进学生对行为规范教育的认同和接受度,增强学生对行为规范教育活动的内心感受和体验,切实提高行为规范教育的时效性,为他们以后的正常成人社会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责任编辑郭伟)

Psychoanalysis and Intervention for Deviant Behaviors of Technical School Students

CUI Xinzhi

(Department of Student Affairs,Dongying Technician College,Dongying 257000,China)

The core issue for technical school students in their education of code of conduct is their identification and acceptance of code of conduct as well as the code of conduct for internalization and self-discipline. Based on education practice experience,this paper applies the education psychology theory,method and technology,and explores the causes of psychological factors "deviation" from the aspects of cognition,emotion,behavior and personality of the students. Through listening to the students,then recognizing and accepting them,we can inspire and promote the technical school students' identify and acceptance of code of conduct education. This paper also explores the use of group training intervention of effective solutions,building core strength for the mental health of behavior model,created by the classroom teaching as the main channel of "psychological - moral education" platform,so as to enhance the technical school student's code of conduct education activity and their inner feelings and experiences,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technical school students' mental health,and improve the timeliness of conduct education.

technical school student;deviant behavior;psychoanalysis;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10.13600/j.cnki.jpsslof.issn.1009-4326.2016.05.027

2016-09-02

崔新芝(1966-),女,山东东营人,山东省东营市技师学院学生工作处高级讲师,国家二级咨询师。研究方向: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G718.1;B849

A

1009-4326(2016)05-0111-05

猜你喜欢
技校生心育偏差
心理健康教育研培现状调查报告
——以简阳市为例
江苏省无锡市查桥实验小学
——积极心育奠定幸福人生
如何走出文章立意偏差的误区
两矩形上的全偏差
心育渗透: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诗意栖居”
让学生成为情绪的主人
19岁技校生拿下副高职称是一种积极导向
关于均数与偏差
网络购物背景下技校生消费者从众心理的分析——以淘宝双1
技校生学习积极性的探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