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豫东学校 赵云红
漫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意识
江西省南昌市豫东学校赵云红
在教学中如何使学生形成数学是“有用”的,而不只是在考试当中一个冷冰冰的分数的思想,怎样培养学生形成数学应用的意识,这些是本文所要阐述的内容。
数学;应用意识
以实用性和问题解决为特征的中国古代数学曾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达千余年之久。数学课程中强化数学的应用意识已成为发达国家的共识,《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要使学生受到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训练,形成应用数学的意识。”
数学以实践为源头,又以实践为终结,数学社会化,社会数学化的趋势使得“大众数学”的口号几乎席卷了整个世界。数学的学习不仅指懂得了数学知识理论,更重要的是要学会数学思考,学会将数学知识灵活运用于解决现实问题中。在我们的数学教学中要让孩子们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主动地寻找实际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
在教学实践中采取灵活多样、生动有效的方式,把数学是有用的,有用在哪些方面等思想通过不同主题的活动进行展示,针对学生心理联系所学教材内容进行相关内容背景介绍,将学生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引进活动过程,全方位向同学们介绍数学,形成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习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例如,学生压岁钱的处理,存入银行利息如何计算,每月零花钱如何合理使用,家中电话费的交付情况,家庭住房面积如何测量计算,等等,让学生亲自动手寻找实际问题并构造数学模型进行解决,使同学们了解到数学和我们的生活联系得多么紧密。
生活永远是数学问题不枯竭的源泉,关注现实世界中数学的应用,从现实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把“实际”与“知识”联系起来,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才是培养应用意识的最终目的,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
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提高和发展,它需要经历渗透、交叉、反复、螺旋上升、逐级递进、不断深化的过程,使学生的应用意识逐步由不自觉、无目的状态,进而发展成为有意识、有目的的应用。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有许多知识的教学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特别是代数在三角、几何中的应用,图形在代数中的应用等,只要充分挖掘教材的潜力,学生在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同时,应用意识就能得到培养。
要让学生从“为了获得一个好的考试分数而学习”,端正到“因为数学有很大的用处而努力学习”,必须通过各种载体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提高他们利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大体验成功的频率,有效激发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的积极性,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因此教师应把握教学中的几个原则:
1.趣味性原则
要创设情境,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兴趣,乐于实践,乐于学,使每一个学生都有用“武”之地。例如,正负数是一个比较枯燥的概念,初一学生不容易消化它。我们可以在学习有理数加法后,设计测本班学生身高的活动,既理解了正负数的概念,又学习了简便的统计方法。
2.层次性原则
要从不同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年龄及知识水平出发,努力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做到循序渐进,不断提高。例如,把相反意义的量应用在水库水面的升降,学习函数后列举人口与人均资源的关系,学习统计初步后研究怎样从总体中抽取样本,在学习了增长率问题后设计“同一种商品,甲商店先提价10%再降价10%,乙商店先降价10%再提价10%,问甲乙两商店该货物现价是否相同?为什么?”等问题,来锻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3.活动性原则
要给数学活动课程一席之地,活动课程已列入《课程计划》,这标志着我国课程建设质的飞跃,首先,应明确数学活动已作为课程规定下来,要重视它;其次,要注意区分活动课与课外活动,二者虽有联系,但有着本质的区别;同时,要多形式、多内容、积极地组织开设并要搞好活动教学的研究及评价。
4.实用性原则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发展能力,增长才干,学以致用。教学的内容要加强实际联系,如利率、证券、风险投资等方面的应用。
5.横向联系性原则
数学是刻画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科学语言和有效工具,是其他科学的基础并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不失时机地向学生介绍数学在其他学科的应用,帮助学生发展数学的应用意识。
例如,学习方程的知识时介绍在物理学中的运动问题,地理学中的降水量、温度问题,化学中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中的作用;一次函数知识联系物理中的定律,经济学中的利息、外汇换算,化学中的定量计算,信息学中的图表等应用;数学在计算机中的应用更是不胜枚举。帮助学生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并认识到数学与实际生活有关,与我有关,数学是有用的,我要用数学,并能用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