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导入艺术探析

2016-04-11 04:18:25江苏省海门市海南中学周宇勇
数学大世界 2016年24期
关键词:立方根悬念现实生活

江苏省海门市海南中学 周宇勇

初中数学课堂导入艺术探析

江苏省海门市海南中学 周宇勇

初中数学课堂导入犹如一幕话剧的序幕,一部交响乐的前奏曲,而趣味化的新课导入恰似大拇指首次拨弄学生的心弦,像一颗北斗星给学生指点航向,像磁铁一样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像一把万能钥匙开启学生创新思维的闸门。本文作者与时俱进,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大胆尝试行之有效的课堂导入新模式,值得广大同仁予以关注。

复习;悬念;实验;类比;实例

初中数学课堂导入犹如一幕话剧的序幕,一部交响乐的前奏曲,而趣味化的新课导入恰似大拇指首次拨弄学生的心弦,像一颗北斗星给学生指点航向,像磁铁一样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像一把万能钥匙开启学生创新思维的闸门。作为一线初中数学教师,只有与时俱进,大胆探索行之有效的新课导入新模式,才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复习导入,承上启下

初中数学各章节虽然属于独立的整体,但前后各章节之间还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因此,采取复习式导入新课,让学生不仅巩固了已学知识,而且为学习新知识搭桥铺路,达到温故知新、承上启下的作用。譬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立方根”这一新知识时,就采取复习式如此导入:先让学生复习平方根的定义、符号、开平方运算等已经学过的知识,然后逐步过渡到立方根的定义、符号、开立方运算的理解和运用,并让他们针对“立方根”、“平方根”的内容予以比较、分析,从而全方位掌握立方根的相关知识。这种温故知新的导入方法,不仅过渡自然,而且有效降低了学生的理解难度。

二、悬念导入,发人深省

教师在初中数学新课导入时,合理巧设悬念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和求知欲望,自然产生“欲罢不能”的好奇和期待。譬如,我在执教“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时,先通过多媒体展示了如下两个式子:852-842=?542-462=?,要求学生在20秒内迅速计算出正确的结果。刚过10秒钟,一个学生竟然算出了正确的答案,顿时雷鸣般的鼓掌声几乎淹没整个教室,许多学生面对如此的“奇迹”,脑海里产生悬念:这个同学为什么计算得这么快呢?难道他是华罗庚“第二”?接着,我直接用黄色粉笔板书:

85+84= 85-84= 852-842=(85+84)(85-84)=169

54+46= 54-46= 542-462=(54+46)(54-46)=800

许多学生在仔细观察上述试题的基础上,终于恍然大悟:两个数的平方差恰好等于这两个数之和乘以这两个数之差。这种悬念式导入新课,能激励学生在好奇心的刺激下,饶有兴趣地参与挑战智慧的教学活动,理解、记忆效果双丰收。

三、实验导入,激发兴趣

苏联教育实践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通过实践证明一个解释或推翻另一个解释。”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我们应牢固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新理念,放手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具体化。譬如,我在执教“圆”的一课导入时,就组织了“滚硬币”的实践活动,操作步骤如下:先让学生准备两枚大小一致的硬币,其中一枚保持静止不动,另外一枚硬币先与静止状态的硬币外切,之后围绕这枚硬币朝一个方向转动。接着我提出疑问:“当硬币自转几圈时才能回到原来的位置?”不少学生跃跃欲试,结果出现许多解答方法:①采用“对称”知识解答;②利用“同心圆”知识解答;③借助“轨迹”知识解答。上述方法虽然路径不同,但具有异曲同工之妙。此时,突然冒出一个‘大嗓门’(绰号)自告奋勇地回答道:“用两枚硬币做个实验就可以了!”顿时,教室里出现了激烈的争论声,我及时进行了总结性点评:“‘大嗓门’言之有理,操作方法简单、快捷,但还必须给出数学证明方可完成学习任务。”全体学生的心情很激动,都立即投入到进一步认识“圆”的活动中去。

四、类比导入,触类旁通

类比是人类探索数学知识的重要推理手段,它是由两个对象的某些相似(相同)的性质,推断出在其他性质上也有可能相似(相同)的一种推理形式,也是数学探索的重要方法,是数学概念建立的一种重要手段。譬如,我在执教《等比数列》一课时,先引导学生回顾、复习等差数列的定义:若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前面一项的差都等于同一个常数,这个数列则称为等差数列。接着我提问:“把‘差’改成‘比’呢?比值能为0吗?”学生在复习巩固等差数列的同时,也逐步领会等比数列的概念,初步搞清等比和等差数列的区别。最后,我要求学生在温习获得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基础上,让他们进行类比,从等差到等比,从迭加到迭乘,从而轻松推导出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五、实例导入,入木三分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现实生活和生产实际,假如借助现实生活实际例子导入新课,既使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又为学生深层次掌握新知识创造有利条件。譬如,我在引导七年级学生学习“用字母表示数”时,先借助现代多媒体展示天气预报图标、交通标志等现实生活中常用数字符号(表示某种特定意义)导入;接着,再举一个“失物招领”的例子:“李华拾到人民币X元,请失主到总务处认领。”许多学生对“X”这个字母产生联想:“X”到底表示什么意思?由于学生对这些现实生活的例子比较熟悉,从而促使学生更加愉悦地继续探讨相应的课题。

烟无常形,教无定法。初中数学新课导入模式不胜枚举,作为教师不能滥竽充数,盲目效仿,一定要更新教学理念,精益求精,紧密结合教学实际,不断摸索行之有效的新课导入门径,为全方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努力奋斗。

猜你喜欢
立方根悬念现实生活
“立方根”初试锋芒
函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6:30
巧在开篇设悬念
普京记者会留下最大悬念
环球时报(2019-12-20)2019-12-20 05:13:15
『立方根』检测题
“立方根”检测题
艺术与现实生活的距离
丝路艺术(2017年5期)2017-04-17 03:12:11
巧得立方根
《我是歌手》的悬念构建与悬念表现
认识相交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