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与西方协商民主的相异

2016-04-10 21:15唐业仁
社科纵横 2016年5期
关键词:协商民主政治

唐业仁

(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 长沙 410151)



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与西方协商民主的相异

唐业仁

(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151)

【内容摘要】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相比西方协商民主制度,在历史基础、发展路径、选择的方式、核心价值理念、社会中实践程度等方面都有着本质的区别。

【关键词】协商民主中西方不同

纵观世界各国的历史和当代现实表明,无论哪种民主都是具体的、相对的,没有抽象的、绝对的民主,都是由本国的历史发展和具体国情决定的。中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同西方协商民主相比有着多方面的区别。

一、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不同表述和实质

党的十八大指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这是对我国协商民主性质的科学定位。所谓人民民主,就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是一切权力的最终源泉。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民主实现形式。协商民主,就是中国人民创造的重要民主形式,成为人民民主的重要实现途径。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过程中,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三三制”民主政权建设,到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的成功召开,再到改革开放以来,党就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和重要事务与社会各界人士广泛协商,可以说,人民群众始终是基础性的支撑力量,没有人民,就没有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就没有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领导人民群众经过不断地摸索探究总结,在实践中创造出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等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各种民主形式,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法律化程度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逐渐走向成熟和完善,人民群众也因为这些进展而享受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利益。“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的科学定位,意味着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的民主、是保障人民群众有序参与政治过程的民主、是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利益和公共利益的民主。

协商民主的实质,就是要实现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这里的关键,一是“政治参与”,二是“有序”,并使这两个方面能够有机统一起来。“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有事好商量”,中共中央、全国政协在2014年9月21日举行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时,习总书记在大会上如是说。商量,就是交换意见。小到一个家庭,如果家长说了算,搞一言堂,不可能幸福和谐;一个团队、一个单位,也要允许不同意见的存在,大家都有说话的权利,才能一起合作办事。再看我们13亿人口的国家,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新旧矛盾相互交织、思想观念多元多样,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涉及民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如果不商量或者商量不够,要想把事情办成、办好就会很困难。我们要把协商民主,从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拓展到人大协商、政府协商、社会协商等层面,形成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协商民主体系,提高科学性和实效性。商量的途径多了、渠道多了,有关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就可以进行广泛协商,广纳群言、广集民智,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才能凝聚共识,增强合力,把事情办好,同时也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二、与当代西方协商民主形式相比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不同

1.历史基础不同

中国的协商民主源于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与实践(“三三制”),是在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而西方的协商民主则是在西方的历史文化与传统基础上,为应对当代自由民主政治面临的挑战而提出的。

中国的协商民主深深植根于中国自身的历史文化与传统。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兼容并蓄、和而不同、和衷共济等观念奠定了中国协商民主形成的文化基础,而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为中国的协商民主提供了理论指导。

在西方社会中,雅典的直接民主是西方协商民主雏形。而到了近代,美国在1787—1789年制宪过程中,13个州的代表集中在一起,就美国宪政建设和国家构建进行了长时间慎重的协商讨论,这是西方协商民主实践的一个典型个案。为有效应对当代西方自由民主政治面临的危机和挑战,西方国家开始逐步尝试协商民主实践,例如通过公民陪审团鼓励公民参与,通过共识会议探索决策民主,通过市镇大会和协商大会等形式容纳广泛的公民参与等等。西方国家的这些协商民主实践是在既有政治制度框架内进行的探索和尝试。

2.发展路径不同

中国的协商民主是在系统总结自身民主政治实践经验、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基础上逐步完善和发展起来的,是与中国国家制度建构紧密相联的;而西方的协商民主则是为了应对自由民主的困境,试图通过恢复直接民主、公民美德和理性之治来弥补代议制的缺陷而提出的。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就在同其他党派团体和党外人士团结合作过程中形成了协商民主思想,特别是在“三三制”民主政权建设中有效进行了协商民主实践。这是协商民主的萌芽和雏形。一届政协的成功召开标志着协商民主这种新型民主形式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改革开放以来,党就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和重要事务与社会各界人士广泛协商,已经形成一种制度。

西方的协商民主主要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为了应对西方自由民主政治日益表现出“碎片化”、“边缘化”、“两极化”趋势而进行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1980年,美国学者约瑟夫·毕塞特明确地在学术意义上提出了“协商民主”的概念。其目的是为了反驳20世纪中期以来将美国政治视为“精英政治”、“贵族政治”的各种质疑和指责,从而为“美国宪法的民主特性”进行辩护。西方的协商民主是一种为了共同的善而诉诸主体间对话、讨论与沟通的共识形成机制和治理形式。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的提出具有深刻的哲学文化背景,是在当代西方哲学从主体哲学或意识哲学向主体间性哲学和交往哲学转向的背景下兴起的。

可以说,中国的协商民主是内生的,是适应中国革命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而自主产生和不断完善的,是在实践中逐渐探索和发展起来的,是与中国国家制度紧密联系的;西方的协商民主是为了克服既有的自由民主制度当前面临的危机和挑战而提出的。

3.选择的方式不同

西方竞争、对抗性的民主机制并不是实现民主的唯一方式,协商、合作性的民主机制同样可以成为发展中国家的民主政治模式,这是中国对人类民主政治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同西方竞争式的民主相比,我国的协商民主既关注决策的结果,又关注决策的过程,从而拓宽了民主的深度;协商民主既关注多数人的意见,又关注少数人的意见,从而拓宽了民主的广度。

团结与民主是人类政治生活和政治实践中两大不可或缺的要素。一些国家在推进民主的过程中,往往致力于彰显民主的价值和意义,忽略了民主对团结的需求,造成推进民主进程中的团结危机,照搬西方民主导致社会动乱和民族分裂的悲剧时有发生。资本主义国家有识之士有关协商民主的探讨和实验,也揭示了当代西方发达国家民主的固有弊端。

4.核心价值理念不同

西方协商民主的核心价值理念是自由主义、个人主义,因此,个人权利是其逻辑起点,个人权利要高于国家权力,个人权利是目的也是原因。此外,西方文化传统倾向于性恶论推崇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追求竞争和互相制约:这样的文化底蕴可能不利于协商民主的开展。而中国的协商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统一战线理论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同中国国情与实践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是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各界人士共同构建的政治文明成果。而且,中国传统文化倾向于性善论,崇尚兼容并蓄、和衷共济:这种文化氛围更有利于协商民主的推行。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就人民主权原则来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认为,不能简单地从参与人数多寡来判定协商的民主性,而要看代表产生的过程是否具有民主性、合法性。

5.协商民主在社会中实践程度不同

资产阶级民主以资本为基础、以金钱为保障和润滑剂的制度设计,从根本上限定了协商民主主体和内容的范围,绝大多数社会成员被排斥在协商民主之外。竞争性民主就必定成为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所能采取的最好政治外壳”。相应地,协商民主机制却没有很大的实践空间。而在我国,协商民主实践已经非常广泛,其实践也是在国家和政府主导下进行的。“协商民主早已在国家的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其主体涵盖了各党派、各民族、各团体、各阶层等社会各界、各方面人士;其内容从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到影响群众具体利益的各项决策,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个方面”。

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成功实践主要得益于几方面重要条件:其一,党的领导为协商民主健康发展提供了根本保障。中国共产党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以实现、维护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宗旨;其二,中国的民主制度为协商民主的发展创造了制度前提。我国的民主制度及其基础,决定了社会成员尽管也存在具体利益的差异,但其根本利益却是一致的;其三,以人为本的理念为协商民主的发展赋予丰富的内涵。

协商民主作为一种理论首先是在西方出现的。我国许多协商民主研究都是借鉴西方协商民主的理论。然而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在批判继承西方传统文化并兼收并蓄西方先进理论前提下,已广泛实践于中国政治生活中,很多内容已经上升为国家层面的制度和法律安排。相比之下,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前途将更加光明,前景将更加广阔、乐观。

参考文献:

[1]陈坤.从直接管理到民主协商[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2][美]巴拉克·奥巴马.无畏的希望:重申美国梦[M].法律出版社,2011.

[3]陈家刚.中西协商民主比较及中国协商民主的四大优势[J].新视野,2014(1).

[4]林尚立.协商民主是我国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J].求是,2014(06).

[5]华中科技大学课题组.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对策与建议[J].世纪行,2014(02).

[6]孙德海.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理论研究的历程、现状及思考[J].中州学刊,2014(10).

[7]习近平谈协商民主: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EB/OL]. http://news.qq.com/a/20140922/001670.htm

[8]吉菁.协商民主VS代议民主[EB/OL].http://www.beijing review.com.cn/2009news/tegao/2015-03/03/content_672307. htm.

[9]周少来.以协商民主提升治理水平[N].人民日报(05版),2015-03-13.

中图分类号:D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106(2016)05-0070-03

*作者简介:唐业仁(1963—),男,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高级政工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本文为2015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资助,项目编号:15JDSZK056。

猜你喜欢
协商民主政治
Ese valor llamado democracia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论协商实效与协商伦理、协商能力
Rheological Properties and Microstructure of Printed Circuit Boards Modifed Asphalt
以政协参与立法深化协商民主
关于现代民主的几点思考
好民主 坏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