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高职生顶岗实习现状调查与研究

2016-07-12 08:25:07石锦秀
社科纵横 2016年5期
关键词:顶岗高职生实习生

石锦秀

(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经贸外国语学院 浙江 东阳 322100)



浙江省高职生顶岗实习现状调查与研究

石锦秀

(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经贸外国语学院浙江东阳322100)

【内容摘要】以浙江省高职生顶岗实习现状为研究主题,设计调查问卷,通过发放问卷及访谈形式了解浙江省高职生顶岗实习的现状。采用因子分析法析出高职生顶岗实习的7个因子:实习认知、知识储备、企业态度、学校管理、实习待遇、实习歧视、实习环境。7因子中,实习认知的得分最高,企业态度得分次之,知识储备得分最低,也就是说在实习现状中,学生实习态度现状最好,企业对实习生的态度现状次之,而高职生知识储备现状是最差的。高职生、学校、企业及相关部门都应该做出相关努力,以改善高职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

【关键词】高职生顶岗实习现状

一、引言

顶岗实习,是指在基本上完成教学实习和学过大部分基础技术课之后,到专业对口的现场直接参与生产过程,综合运用本专业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以完成一定的生产任务,并进一步获得感性认识,掌握操作技能,学习企业管理,养成正确劳动态度的一种实践性教学形式。教高[2006]16号文件明确规定高等职业院校要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实现企业与学校的人才对接。至今为止,顶岗实习已经成为高职教育环节中一个重中之重。

那么,到目前为止,高职生的顶岗实习现状到底如何呢?高职生们对顶岗实习是什么态度呢?企业是如何看待参与顶岗实习的高职生的呢?学校对顶岗实习的学生的管理状况又如何了呢?本文围绕“高职生顶岗实习现状”这一主题展开,帮助高职生树立正确的顶岗实习态度,为高职院校的顶岗实习管理提供一些意见和建议,为企业在招聘、聘用、管理顶岗实习的学生上提供一些参考。

二、被试与方法

(一)被试情况

本研究以浙江省49所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的学生为对象,发放问卷500份,收回450份,有效问卷414份。有效回收率为82.8%。具体人口统计变量如下表1。

由表1可以看出,高职生在参加定岗实习过程中,实习岗位的获得是通过学校途径主要是校园推荐和校园招聘会,但这两者的比重只占33.61%;而高职生在实习过程中,明确签订实习协议的只有38.16%,还有近5%的学生根本不知道实习协议的存在;实习工资大多集中在1000—3000之间,低于1000或高于3000的比重相对较低;超过70%的高职生选择的工作岗位是与专业对口的;有超过60%是在民营企业实习的,民营企业是接受高职实习生和毕业生的最大人才需求单位。民营企业也是目前高职院校进行校企合作的主要对象。

(二)高职生顶岗实习问卷的编制

根据理论构想,设计了一个半开放式调查问卷并给出了每个维度的操作性定义,要求项目编制人员根据每个维度的含义列出3~5个具体事例。根据需要,选取已经参加工作的高职毕业生(共计10人)发放问卷,共获得了34个测量项目。为了从中筛选一些能够有效测量工作适应性的项目,小组成员经过反复讨论,并对项目进行了语义修订。然后,就问卷项目的表述恰当程度、命中目标程度等项目特征进行评估。经过修订后,最后形成了29个项目的问卷。通过对一定量企业员工的初测,经过因素分析删除一个严重歧义项目“我在实习期间由于工作能力受到上司的批评,我会接受并冷静寻找原因”,最后保留28个项目。

表1  样本的人口统计学资料(n=414)

(三)测量方法

实习现状问卷由李克特5点量尺作答。测量问卷的反应项1=完全不符合,2=比较不符合,3=不确定,4=比较符合,5=完全符合,分值越高表示被测的实际情况与该项目所描述的状况越符合。

(四)问卷的统计与分析

问卷主要分析方法是因子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检验;问卷信度、效度检验主要采用KMO检验、巴特利球形检验、a检验等;统计工具:主要使用Spss等。

三、浙江省高职生顶岗实习现状分析

本研究采取探索性因子分析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浙江省高职生顶岗实习现状7个因子。如表2所示,7个因子的a值都大于0.6,特征值都大于1,说明适合用因子分析法来做分析;7个因子的联合联合解释率为60.876%。7个因子分别命名为实习认知、知识储备、企业态度、学校管理、实习待遇、实习歧视和实习环境。

表2  因子得分表

(一)高职生的顶岗实习认知分析

高职生的实习认知是指高职生对顶岗实习的看法以及在实习过程中的自我定位。在此次调查中,关于高职生的顶岗实习认知的问题有5个,5个问题的得分都高于中值3,水平较高,且实习认知得分为3.567,是7个因子中得分最高的。

可见,学生对顶岗实习的认知是比较正面的,认为顶岗实习对将来找工作和提升工作能力都是有正面的帮助的,说明他们实习态度比较好的。为了顶岗实习,他们甚至可以接受实习单位安排他们做与所学专业无关的工作,并能对工作有比较客观的评价,在工作不能达到预期目标时,会积极寻找原因。但是,学校仍需做出努力,提高实习岗位对口率[1]。

(二)高职生的知识储备现状分析

知识储备是指高职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对自身所学理论知识的运用中,知识是否足够适应岗位需要的一种自我感知。

知识储备的综合得分2.905,4个题目的单个得分也低于中值3。其中“学校里所学的和工作内容差距不大”得分最低,说明理论和实践的差距还是比较大。可见,大部分的高职生在顶岗实习期间都能意识到自身知识的不够用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学生自己在在校学期期间没有意识到学习知识的重要性,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没有打好扎实的功底,导致“书到用时,方恨少”,意识到自己知识储备的不足;另一方面,可能是学校在教学课程设置上,没有很好地了解企业对高职生的知识能力要求,导致教学环节与企业实际需求脱节,使得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感觉到知识储备不足。数据显示:关于“学校的就业培训对我的帮助很大”问题,选择“完全不符合”和“比较不符合”的比例分别为7.4%和27.9%,也就是说有35.3%的实习生认为学校的就业指导对他们的学习是没有帮助的;“学校里所学到的知识在实习期间是很有用的”项目选择“完全不符合”和“比较不符合”的比例分别为9.5%和19.4%;“学校所学的知识能够让我适应实习岗位” 项目选择“完全不符合”和“比较不符合”的比例分别为7% 和19.7%。所以,高职生和学校在加强高职生知识储备方面都应该做出努力。

(三)企业对顶岗实习高职生的态度分析

企业态度是指企业对进入该企业的实习生的相关态度,包括对实习生的欢迎程度,对实习生的管理、培训政策等。

企业态度综合得分3.215,由4个项目组成,每个项目的平均分都高于中值3,说明企业对高职生的顶岗实习还是抱有支持和欢迎的态度的。深入分析发现,“我所在单位对实习生有相关的管理政策”项目,选择“完全不符合”和“比较不符合”的分别占8.5%和14.3%;“我所在单位会对实习生进行相关培训”项目,选择“完全不符合”和“比较不符合”的分别占12.1%和12.1%。从这数据说明,有超过20%的实习生是在没有实习生管理规范企业里顶岗实习的。

(四)学校对高职生顶岗实习管理的现状分析

实习管理指的是高职生在顶岗实习期间学校对实习生的管理措施、方法和途径等。在这里,主要是指学校为学生配备指导老师、关注实习学生的程度和方式以及帮助实习生解决困难等管理措施。实习管理的综合得分为3.18分,高于中值3,说明学校对顶岗实习学生的管理还是可以的,但超出不多,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实习管理的个项目得分也都高于3,“我在实习期间遇到困难会向学校老师求助”得分最低,从侧面反映学校在帮助实习生解决实际苦难上还需加强。

学校联系和管理实习生最常规的途径是:一、辅导员电话、QQ联系实习生,这个途径选择是最多的。学校通过这个方式与学生保持日常联系,通知学生关于学校的相关信息;二、教师走访实习生,这也是众多高职院校常规的管理手段之一。高职院校每年都要派出大批的教师分阶段走访实习生,到实习生所在企业近距离了解学生实习状况。与企业面对面,听取企业对实习生的评价,听取企业在教学改革上的意见和建议,改进我们的教学水平;三、通过实习平台,目前全省49所高职院校,有38所在用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开发的实习平台,通过该平台与学生互动,了解学生最新情况,加深联系,效果较好;四、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困难。这个选项的选择人数是最低的,说明我们应该在这个问题上加强。

(五)高职生顶岗实习待遇分析

实习待遇指的是高职生在顶岗实习期间实习单位在福利待遇、工资待遇、职业发展、工作支持等方面的感知。

实习待遇在高职生顶岗实习感知上的得分是3.11,高于中值水平,但高出不多。说明高职生对实习待遇的满意度还是不够的,希望得到提升。另外,“我在实习过程中经常得到同事的支持与帮助”这个项目的得分低于中值,说明他们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得到同事的帮助与支持力度是不足的。“单位有给我配备企业指导老师指导我工作”选择“完全不符合”和“比较不符合”的有135人,占32.6%,说明这一百多号人顶岗实习期间企业没有根据学生的合理需要安排企业指导老师。企业指导老师是顶岗实习教学过程的主要实施者[2],但许多企业从根本上忽视了这个问题,侧面反映企业在参与顶岗实习方面缺乏责任感,重在通过学生谋利而忽视对他们的培养,使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没有得到应有的待遇,不能够获得足够的知识和技能,学生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3]。

(六)高职生顶岗实习期间遭遇的歧视分析

实习歧视是指实习生对企业、企业员工在对待他们的态度及行为上存在轻视意向的主观感受。

实习歧视各项目在这里已经做了反向计分处理,综合得分3.512,在7个因子中排名第二,说明高职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遭受的实习歧视不是很严重,基本上不会存在拖欠工资或被员工轻视的现象。但就个别问题,个别选项分析,在未做反向计分前:“我在实习期间总是被其他员工轻视”选项“完全符合”、“比较符合”和“符合”相加,占40.8%,即有40.8%的实习生认为自己在实习期间是遭遇歧视的;“实习期间经常加班加点”选项“完全符合”、“比较符合”和“符合”相加,占54.7%,即有54.7%的学生认为,实习期间是经常加班的。调查结果显示,“我的实习单位发生过拖欠实习工资的情况”问题选择“完全符合”和“比较符合”的各占6.8%,选择“符合”的比例为46.1%。

(七)高职生顶岗实习环境分析

实习环境是指高职生在定岗实习期间所处的综合实习环境,主要包括企业为他们做的职业规划以及实习期间与同事的相处情况等。

实习环境指的是综合得分3.152,在7个维度里排名不是很靠前,其中“我的实习单位为我做了职业规划”项目得分最差,均值为2.369,明显低于中值水平,其中选择“完全不符合”和“比较不符合”的占有效问卷的54.9%,即企业不会为高职的顶岗实习学生做职业规划。

四、结论与建议

(一)加强高职生顶岗实习期间的过程管理与指导

目前,学校对就业指导工作不够全面、深入。关于“学校的就业培训对我的帮助很大”问题,选择“完全不符合”和“比较不符合”的比例分别为7.4%和27.9%,也就是说有35.3%的实习生认为学校的就业指导对他们的学习是没有帮助的;此外,学校还缺少对学生就业观和价值取向的引导,在职业判断和选择能力的培养上着力较少,也会使得学生在实习工资、实习态度等方面产生偏差。目前,学校关于就业指导方法和手段上较为常见的方法是通过课堂或大会“灌输”,如召开“实习动员会”、开设“就业指导”课程。这些手段和方法的效果可见一斑,学校应该强化过程管理,指导学生正确认识顶岗实习[1]。目前,全省49所高职院校,有38所在使用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开发的实习平台,通过平台可以加深学生去学校的联系,效果叫好,但很多院校没有较好利用该平台。学校应该最大限度利用该平台,使得网络平台成为顶岗实习的领路人、伴随者,成为教学实践的组织者[4]。

(二)加强力度促进校企合作课程的开发

在实地调查中发现,许多学生认为学校的课程对实际工作的作用不大,或者表示理论与实践的差距很大。调查数据显示:“学校里所学到的知识在实习期间是很有用的”项目选择“完全不符合”和“比较不符合”的比例分别为9.5%和19.4%;“学校所学的知识能够让我适应实习岗位”项目选择“完全不符合”和“比较不符合”的比例分别为7%和19.7%。这些数据侧面反应了学校在课程开发上缺乏与企业的沟通。校企双方在校企合作课程开发的主体参与意识不强、力度不够,合作仅局限在聘请企业专家授课和讲座[5]等方面。此外,校企合作课程开发还存在时效性不强,周期太长,缺乏校企合作课程开发有效运行的协调机制[5]。

这就要求学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上切实做到与高职教育主体合作开发,在课程设置于开发上也郑重考虑其他主体的意见和建议。做到学校与企业、职业教育专家及政府之间的互动。

校企合作课程开发就要做到根据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现状,采取校企合作课程开发的方式,引人和发展“社会参与机制”,把优秀的企业专家吸收到课程开发队伍中来,同高职院校教师一起构建以工作过程导向为特征的新型课程体系,开发出能够正真培养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课程[6]。

(三)加强校企合作,明确实习生管理办法

调查显示在政府及事业单位、外企实习的高职生实习认知得分较高,在民营企业实习的高职生实习认知得分较低。但事实是,我们的高职生中有60%是进入民企顶岗实习的,而高职生毕业之后进入民企就业的毕业生也高达50%。这个数据是向民企的管理者们揭示一个事实:高职院校是他们所需人才的摇篮,加强校企合作是促进民企长远发展的有效措施。而事实是:“我所在单位对实习生有相关的管理政策”项目,选择“完全不符合”和“比较不符合”的分别占8.5%和14.3%;“我所在单位会对实习生进行相关培训”项目,选择“完全不符合”和“比较不符合”的分别占12.1%和12.1%;“单位有给我配备企业指导老师指导我工作”选择“完全不符合”和“比较不符合”的有135人,占32.6%。这些数据都说明企业在校企合作和实习生管理上缺乏规范。实习单位存在用人而不育人现象,忽视顶岗实习也是教学行为,顶岗实习已经偏离其教学定位[7]。

校企合作是企业对接人才的最有效途径。强化校企互动,确保顶岗实习能够健康、稳定、有效发展[7]。企业应该认识到,顶岗实习实现了企业对学校资源的优势利用,为企业提供了大批高素质员工,节约了企业的成本和用人风险[8]。企业应该与学校建立良好关系,帮助学校培养实习生的同时也是在为自己培养人才。这就需要企业和学校建立共同建立明确的实习生管理办法。企业应该认识到,与学校签订顶岗实习协议,能活动长久性的技术人才资源库,同时获得学校在场地、设备和研发力量等方面的优惠政策[8],主动与学校实习生签订顶岗实习协议。实习协议上除了包括:实习期限及工作时间,实习岗位,实习生的具体专业要求,实习报酬,协议解除、终止的条件和后果等,还需单独且详细约定企业与学校双方的一些特殊权利义务。此外,最好能对实习报酬进行更详细的说明,提高实习生待遇,对实习生进行考核,实现工资等级制,提高高职生的顶岗实习积极性。

(四)政府要加强监督机制

关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政府强调校企合作,也花大力气投入校企合作,甚至部分地区政府为此直接给企业以优惠,但效果不佳。如X市政府给招收实习生的企业以每位500元的政府补贴,为此该地区许多企业每年招收大量实习生,但事实是只招收、不培养,实习生流动非常大,达不到培养的效果,也违背了地方政府制定政策的初衷。政策本身是为了配合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但由于政府没有合理的监督机制,让企业“钻了空子”。

关于此项政策,政府可以引入学校评价机制,把学校的评价反馈结果作为发放补贴的依据。这样,企业必须配合学校培养实习生,而学校也可以更好的与企业达成正真的合作,互惠互利,最终达到合作培养高职人才的目的。

(五)建立校企合作资源共享平台

目前的校企合作形式都是各大高职院校通过自身努力联系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学校和学校之间也没有信息共享、资源共享的意识。学校在联系校企合作单位上大多有地域上的限制,而实习生的顶岗实习地点的范围又比较广。这样,高职生不一定全部都进入学校的校企合作单位实习,这样又会给高职生的顶岗实习管理带来难题。如果政府能够牵头,建立这样一个平台,与企业洽谈。把愿意与学校建立校企合作关系的企业都纳入到这个平台上来,实现资源共享。这个资源共享平台:1.要有一个规范的管理制度;2.要规定企业的权利和义务;3.在保障企业利益的同时,切实保护实习生的合法权益;4.要建立监督机制,考核企业的实习生管理;5.要实现实习生与企业的双向沟通和自由选择。

参考文献:

[1]夏栋,谢淑润.高职学生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探索,2012(5):96-97.

[2]易兰华.高职院校顶岗实习教学质量多元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7):64-69.

[3]赵蓓,王永利,吴轶宏.高职学生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成人教育,2011(12):90-91.

[4]张振国.顶岗实习远程指导问探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3(2):85-88.

[5]刘合群,陈小龙.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课程开发的互动模式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1(7):32-37.

[6]王芳.校企合作课程开发的瓶颈及建议[J].中国成人教育,2010(13):71-72.

[7]揭平英.高职生顶岗实习现状、问题与对策[J].广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4):107-111.

[8]皇甫静,李贤政.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09):76-78.

中图分类号:G7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106(2016)05-0164-05

*作者简介:石锦秀(1981—),女,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人力资源研究。

*本文为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2015年度院级课题(教改类)“浙江省高职生顶岗实习现状研究”(项目编号:18)。

猜你喜欢
顶岗高职生实习生
儿科临床医学实习生与住院医师结对带教模式的探讨
三年制高职生与五年制高职生学习力比较研究
基于现代学徒制下高职学校顶岗实习的安排与策划
现代农业(2016年6期)2016-02-28 18:42:59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学习月刊(2015年10期)2015-07-09 03:35:18
基于自律的当代高职生自我教育探析
要为高职生打造更多的“学习路径”
中草药房实习生带教工作探讨
儿科实习生四诊能力的培养
在顶岗实习中加强中职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思考
最牛实习生
探索财富(2013年11期)2013-12-27 06:1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