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精彩 让生命狂欢

2016-04-09 11:49倪同刚
江西教育B 2016年3期
关键词:生动语文课生命

倪同刚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江苏省全面进入高中新课程改革以后,我所在的学校被江苏省教育厅命名为“新课程实施样本校”。所谓“样本”,就是要做出样子,让别人学习。如不在课堂教学方面进行革新,还是“穿新鞋走老路”,“用旧瓶装新醋”,恐怕就行不通了。于是从2009年起,我在语文教研组提出了“五生课堂”的教学理念。所谓“五生课堂”,即生动课堂、生活课堂、生本课堂、生成课堂、生命课堂的总称。经过从高一到高三两个教学轮回的尝试,效果比较明显,现在基本已经定型,成为全校推行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抓手。现在到处流行“生成课堂”,我认为课堂固然要生成,尤其是语文课,但“生成”并不是语文课的全部,毕竟教学是一门严谨的艺术,如果每节课都以“生成”为唯一目标,恐怕有些文本解读永远得不到相对一致的共性的看法。也有学校单纯地推进生活课堂、生本课堂等,但都是相对单一的,都不能代表语文课堂的全部。

我理想中的“五生课堂”的教学境界是学生上课前充满期待,课堂上激情投入,老师随机点拨,行云流水,它是“学生活动”的场所。语文即生活,生活含语文。一节让学生觉得有意义的语文课,应是与学生的生活和视角密切相连的,所以我追求“生活”课堂。学生是课堂的主动建构者,课堂上不仅要重视老师的教,更要注重学生的学,还要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的不同需求,所以我追求“生本”课堂,遵循规律,把准学情,将“以学定教”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将每个人能学有所长(每个人在原先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当作教学的归宿点,因此,在我的课堂上,常常会出现自由的提问,平等的交流,个性的张扬,情感的交融。教学固然要预设,但预设太多的程式化教学往往会破坏语文教学的诗意与美感,也不能激起学生语文学习的热情。因此,我追求课堂在预设基础上的相机生成,以此打造未经预约的精彩,是为“生成课堂”。每节语文课后,学生与文本作者一起历经喜怒哀乐,不仅掌握了文本内容,更能理解隐藏在文本背后的思想,不仅体验着成功的快乐,也磨炼了不折不挠的解决问题的意志,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体验生命的历程,提升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因为我追求“生命”课堂——注重对激情的引发,珍爱对生命的呼唤,倾心于将课堂打造成一个流动着老师和学生智慧生命的长河,一个从灵魂深处流淌丝丝甘泉滋润情操的乐园,把课堂演绎成师生生命的一场狂欢。

生动课堂——让学生活动起来

“生动”一词在词典上的解释是“具有活力、能感动人的”。传统意义上的“生动”课堂通常是对老师讲的精彩程度而言的,意为老师课上得精彩,能吸引学生。与之相对的是课上得枯燥无味。在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是学堂,不是教师的表演场所。高效的课堂,要看学生是否积极参与了,看老师是否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动起来”。这里的“动”既要有学生的听、说、读、写等方面显性的活动,也要有学生思维方面隐性的活动。“生动” 课堂应该是师生围绕某个文本进行对话交流的一个“场”。这个“场” 涉及教与学双方的表现,是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和谐统一体。课堂能否生动,主要取决于课前教者有效的学法指导和学生充分的预学、课上情境的设置以及民主教学氛围的营造等,老师要想方设法借助文本让学生在这个“场”中尽情地展示自己的才智,以达到师生思维的共振和情感的共鸣。

课前充分预学,让学生“能动”——课堂离不开老师充分的预设,但并不是老师充分备课,然后讲得天花乱坠的课就生动,那样只是展示教者自己的能力,而把学生当道具、玩具。好的语文课应当是学生借助教材、资料、网络等平台充分预学,对文本有足够的把握,然后才能在课堂上各抒己见,“生动”活泼。如上《雨霖铃》时,我让学生小组分工查阅相关资料,有的组查找柳永的身世资料,有的组查找名家诵读视频,有的组查找赏析文章,有的组出巩固练习……这些事情都交给学生去进行准备,课堂上让各组进行汇报交流,就呈现出多方互动的精彩局面了。

设置问题探究,让学生“会动”——高效课堂中,学生的“动”不是盲目的、随便的,而是有目的、有秩序的,要达到这种效果,就需要教师想方设法地引领。老师引领生“动”的最基本而又最有效的策略就是设置问题探究。好的问题,能一石激起千层浪,能为学生思考与讨论提供较好的平台。有了这样的引领,学生就“会动”了。当然,这里的“问题”不是一般记忆性的问题,最好是具有思维含量,是引导学生解读文本的一把钥匙。问题的设置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基础,让学生做到跳一跳,摘得到。如上孟浩然《宿建德江》,在学生读了诗歌之后,我循序渐进地提了三个问题:从文本层面看这首诗写了哪些内容?从作者层面看,这首诗抒发了哪些情感?从读者层面看,这首诗对你有什么样的人生启发?本来学生认为诗歌短小,会背就行了。如此一来,觉得诗歌还可以如此学习,兴趣大增。甚至有学生依此类推,主动从这三个层面演绎了小学时学过的《静夜思》,这样课内得法,课外延伸,使课堂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及时表扬肯定,让学生“愿动”——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遇到这样的现象,小学生在语文课上发言踊跃,有的为了发言甚至能爬到椅子上举手,而高中语文课上学生主动发言者寥寥无几。这里除了学生的心理原因外,与一些老师的课堂关注也有很大的关系。有时学生举手了,老师却视而不见,久而久之,学生当然就没有了自我表现的积极性。而同样的班级,有时仅仅是换了一位老师,学生的课堂反应就截然不同,显然这与老师的积极调动是分不开的。因此,每当学生展示后,我们都要对学生的成果及时点评,对于其中正确的成分要恰当地而不是虚假地肯定。如此一来,学生在课堂上就愿意动了。

生活课堂——让学生体验进去

情境创设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具有生活气息的情境易让学生有亲切感,以此为载体的教学最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我所追求的“生活课堂”不仅体现在情境创设一环,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教学内容生活化——强调学生的生活经验,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力求以教材为内容,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将教材与生活联系起来;endprint

猜你喜欢
生动语文课生命
可怕的语文课
生动的冬天
如何让文章更加生动
语文课里挣分忙
生动深刻 同享共进
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语文课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如何使表情更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