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玉茜,姚力虹
(西安交通大学 国际教育学院,西安 710049)
陕西高校汉语言专业课程设置研究
孙玉茜,姚力虹
(西安交通大学 国际教育学院,西安710049)
摘要:随着“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汉语国际教育尤其是学历教育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课程是组成专业的要素,是人才培养的主要媒介,确立适宜的课程体系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条件。陕西四所高校汉语言专业课程设置有着各自的特点,也存在着各自的不足,深入剖析问题症结所在,力求对陕西高校汉语言专业未来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陕西高校;汉语言;专业建设;课程设置
“专业建设是高等教育的基础”,[1]专业的发展离不开课程的建设。课程是组成专业的要素,是人才培养的主要媒介,确立适宜的课程体系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条件。因此,我们试图通过对陕西高校汉语言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查研究,分析陕西汉语言专业建设的现状与问题,探索汉语言专业科学发展的道路,力求构建布局合理、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专业教育体系。
一、陕西高校课程设置数据对比分析
为了了解陕西高校汉语言专业的课程设置情况,我们以西安外国语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四所留学生规模较大的院校为对象,对其课程设置进行考察。我们将汉语言专业现有课程分为六大板块:汉语综合技能课、专项技能课、语言知识课、中国人文知识课、实践教学以及其他课程(实践教学包括实习、毕业论文等;其他课程包括体育、计算机、外语等),并以此为依据,按照学分对四所院校的汉语言专业现有课程设置进行了统计分析。四所院校在课程设置上呈现出如下特点:
(一)普遍重视留学生语言技能训练
汉语言技能包括“综合技能”和“专项技能”。“综合技能”课程是对专项技能的整合与提升,四所院校对这两类课程都给予了足够的分量,西安外院这两项比例高达81.4%,其他三所院校也都在60%以上(见表1)。对语言技能训练的重视表现出陕西高校对培养具备扎实汉语言语能力与言语交际能力人才的努力。
表1 陕西四院校语言技能课程比较
在汉语言本科教育中,“听、说、读、写”各项技能大多同步进行。值得注意的是“专项技能”中“写”能力的培养。“汉语写作”对外国人来说,是其汉语学习的难点,也是其汉语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直接关系到学生毕业论文能否顺利完成,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陕西师范大学写作课程开设最早,时间也最长,从一年级一直延续到四年级。其他三所高校则是从二年级开设写作课程,依托一年级的综合课完成初级写作任务。但综合课是否能够有效完成这一任务,显然没有一个很好的检验手段。除了上述四项技能外,语言专向技能还应包括“译”。“译”又分为 “口译”和“笔译”,口译包括语言专项技能中的“听”和“说”,而笔译则包括语言专项技能中的“读”和“写”。显然“译”是语言综合能力的高度体现。四所高校都开设了翻译课程,课程设置中体现了对语言五项技能全面发展的设计思路。但是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由于生源等因素的影响,对“译”技能训练存在着主观愿望与客观现实的矛盾,从而导致了这一技能或多或少地被忽略的倾向。
(二)语言知识课程所占比例较小
完整的能力结构与知识结构在本科教育中是必不可少的。孙德金曾批评现在的汉语言教学中不敢理直气壮地强调语言知识课的知识传授功能,语言知识课程设置上羞羞答答,并从能力结构与知识结构的关系强调:“不具备相应的知识结构,也就不可能真正具备一个本科生所应具备的能力结构,二者相辅相成”。[2]71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到,陕西高校除西北大学语言知识课比重较高,占24个学分以外,其他三所高校“语言知识”课程的学分都低于13学分,还有待加强。
表2 陕西四院校语言知识课程比较
(三)非语言课程比例结构不够合理
与对语言技能训练的重视不同,四所院校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对非语言课程比例与结构合理性不同程度的忽视。以中国人文知识课程的设置为例,我们可以看出四所院校在本科生培养目标上的分歧。从学分比例来看,最少的占总学分的10.2%,最多的占21.4%,课程设置上的不规范与随意性可见一斑(见表3)。从实际操作来看,各院校人文知识课程的内容也大多局限在专业课范围内,以文学文化课程数量为多,跨学科、跨专业、跨系的课程很少。这种状况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不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实践课程主要指实习与毕业论文,陕西高校在这一环节所占的比例都不高,尤其是西安外国语大学,仅占4学分(见表3)。值得一提的是,陕西师范大学在实习和毕业论文外,还设置了文化艺术与身心发展活动、公益志愿者服务活动,各设两个学分,可以说是考虑到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将留学生的人格培养纳入到教育内容之中,真正体现了教育“以人为本”的本质。汉语言本科的教学对象以25岁以下的学生为主,笔者认为对这一年龄阶段的留学生进行人生观与价值观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陕西师范大学的做法值得推广。
其他课程(限于学院所开设的课程)所占学分比例最低,好似可有可无。设置其他课程的目的是出于通识教育的考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发现与培养自己的兴趣。但从学分比例来看,似乎很难达到通识教育的目标。虽然有一些高校,如西安交通大学允许留学生选修全校公共选修课,为留学生提供了与中国学生一起接受通识教育的机会。但是由于专业语言和知识背景障碍,大多数留学生在课程选择上集中在体育、外语比较局限的范围内,通识教育的推行并不彻底。
表3 陕西四院校非语言类课程比较
二、陕西高校汉语言专业课程设置问题剖析
1.课程设置是否符合时代对人才的要求
目前汉语言专业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受到我国高等教育的培养模式与教育理念的影响。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高等教育仿效苏联,采用专才教育模式,“总的趋势是专业划分越来越细,专业口径越来越窄”。[3]252尽管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对专业设置进行了多次调整,但总体来看,“我国大学的专业设置种类依然偏多,口径依然偏窄,而且大部分专业都是单学科的专业”。[3]253汉语言专业培养目标的变化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汉语言专业(原现代汉语专业)建立之初,教育部1975年在《对〈关于来华留学生系教学工作的两项请示〉批复》中将培养目标定为“承担培养汉语教师或翻译的任务”。1976年10月,教育部《关于现代汉语专业学制的批复》将培养目标锁定为“汉语翻译和大中学校现代汉语师资,也具有从事现代汉语研究的能力”。
1998年国家《关于深化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提出教育改革的总体要求,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高级专门人才”。2002年国家汉办正式出版了《高等教育外国留学生汉语言专业教学大纲》,确定汉语言专业的培养总目标:培养适合现代国际社会需要、具备良好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汉语专门人才。教学大纲的制定标志着汉语言专业走上了规范化、科学化的道路。随着汉语言专业的迅速发展壮大和高校教育改革的深入,对汉语言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也与时俱进。1998年,李杨对汉语言专业做了如下的描述:“培养学生熟练运用汉语的能力,使其具备扎实的汉语基础知识和一定的专业理论与基本的中国人文知识,成为熟悉中国国情和文化背景,适应国际社会需要的应用汉语人才。”[2]67在这里,他强调的是培养“应用汉语人才”。
2009年赵菁在《来华留学生汉语言专业建设新思维》一文中,把“具备汉语言的应用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型人才”[1]作为新的培养目标,并具体提出课程设置的五大模块:语言知识,专业能力,人文素质,语言技能,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描述为“语言+人文+专业+实践”。2010年郭鹏提出培养“汉语通用型人才”的说法。“通才教育”是现代大学本科教育发展的趋势。何谓“通才”?“通才”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一专多能,是基于一定专业基础上的相对意义的“通”。具体到外语教学,胡文仲、高一虹将外语人才的能力分为三个层次:[4]微观层次-语言能力;中观层次-语言交际能力;宏观层次-社会文化能力。社会文化能力是指运用已有的知识及技能有效地加工社会文化信息,使人格向更加完整、潜能发挥更充分的方向发展,这实际上是对“通”的更细致的描述。
现代大学教育在人才培养的层次、类型、规格上日益多样化,既有某一学科的人才,也有跨学科的人才,既有理论性的人才,也有应用型以及理论型与应用型相结合的人才。对汉语言专业的准确定位是促进本专业发展的前提条件,由培养“汉语师资”到“应用汉语人才”再到“汉语通用型人才”是我们对汉语言专业培养目标在认识上的一次次飞跃,而新的目标指向对汉语言专业的课程设置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课程设置必须紧跟时代的需求加以调整。
2.课程设置是否符合社会需求
1993年高彦德等人撰写的《外国人学习与使用汉语情况调查研究报告》[5]显示,留学生汉语学习的目的调查结果排序为:(1)从事外交贸易工作占37.1%,(2)从事翻译工作占16.5%,(3)为学习专业做语言准备占12.4%,(4)为了解中国占10.0%,(5)对中国文化感兴趣占10.0%,(6)无明确目的占5.3%,(7)研究中国的某一专题占4.1%,(8)从事汉语教学占3.5%,(9)从事汉语研究占1.2%。调查报告中还显示,外国人使用汉语者的就业情况统计结果排序为:(1)汉语作为职业工具的(包括外交、商务、企业秘书、翻译、导游等)占52.3%,(2)在工作中可能涉及汉语的(记者、医生、教育职员等)占22.9%,(3)当汉语教师的占21.8%,(4)汉语作为研究对象的占3%。无论留学生的学习目的还是就业结果都表明,学习汉语言专业的外国人,多数是将汉语作为工具使用的。
上述结论与姚力虹、凌德祥主编的《陕西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研究》一书的调查结果一致。该书中调查结果显示,在陕西四所院校汉语言专业留学生关于学习目的调查的24份答卷中,(1)希望从事与汉语相关的工作,即当翻译和老师的占12人,占被调查人数的50%。(2)以熟练掌握汉语为目的为5人,占20.83%,他们或为学习其他专业打汉语基础,或为多掌握一种语言工具。(3)以了解中国文化为目的共3人,占12.5%。(4)为满足自己兴趣的有3人,占12.5%。(5)其他两人,占8.33%。
调查结果表明了社会需求导向。夏纪梅曾从市场经济学的角度,将学校比作市场,把学生视为消费者,教师是商家,课程是商品,教学方法和手段是营销,“在这个市场上,商品是否适用,是否过时,是否有竞争力、吸引力和优越性,是否符合消费者的需求、追求、心理、群体特征,有没有卖点,商家的营销手段是否有新颖之处,是否体现出商家的创意,是否复合经营准则,这些都将有客观事实来证明。”[6]2总之,课程商品只有符合规格才有市场效益可言。而“大学的职能是社会需求和大学内部逻辑统一的结果”,[3]235因此,课程设置满足留学生的需求,是大学的职能得以充分发挥的必要保障。
审视陕西四所高校的课程设置,显然在很好地满足学生及社会需求方面还有待完善。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首先,课程设置没有达到专业性与通识性相结合的目标。
教育的目的“不仅着眼于未来的职业,而更应着眼于整个生活”。[3]136非学生本位的教育思想,不利于“全人”的培养,所谓“全人”即人的全面发展,是实现“健、真、美、善、群”这五种理想境界的人,大学教育应把培养“全人”最为培养目标。[3]249“以人为本”就是把学生当人而不是“知识的接受器”或“语言操练机器”,“复合型”人才不仅包括知识结构与能力的“复合”,也包括人的素质的全面提升。通过调查我们发现,陕西高校汉语言学历教育对语言技能课程的重视,并没有很好地建立在 “通识教育”的基础上。从我们看到的 “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文化知识”的课程设置模板上、从千篇一律的“综合+专项”的语言训练模式上,很难找到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影子。我们的课程设置应如何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围绕着新的理念来设定,让学生发现自己的能力和兴趣,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智力和潜能,还需要进行长期的摸索和实践。
其次,对“课程”含义的理解不够全面。
课程常常被人们简单地概括为“教什么”。 其实美国康奈尔大学教育学教授、课程设计学博士George J. Posner认为,课程包括主观期望学生学的课程和客观并存的课程,“主观期望的课程就是教学管理层面的计划、意图和一套从大到小的目标群以及学生在校期间可以预见的经历”。[6]6所谓客观并存的课程包括:教学行政制定的课程,教学实施领域的课程;隐性的课程;被忽视的课程;课程计划之外的课程。其中隐性课程指没有被公开列入课程计划但实际对学生有实质性影响的东西,如价值与意识形态方面的潜移默化,有些有关性别、等级、人权、权威、道德行为、知识流派、人生观、世界观、性倾向的问题透过学校的各种活动传播,形成隐形的课程。“被忽视的课程”指有价值的但通常没有列入教学计划的课程。“课程之外的课程”指非计划、非官方组织的课外活动。[6]7这一理论开阔了课程设置的视野,其实无论是主观计划的课程还是客观或实际存在的课程都成为学生的学习经历,影响他们一生。《陕西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研究》一书中,留学生对陕西高校汉语言专业课程设置满意度调查中显示:在对现有课程设置的评价中选择“较满意”与“一般”的人数占到了75%,这说明我们享有的作为商品的课程还难以很好地满足消费者——学生的要求,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而在对课外活动的评价中,选择“一般”或“不满意”的人高达66.7%,这实际上暴露出了我们对课程概念理解的局限。片面地理解导致了行动上的忽视,“隐性课程”“被忽视的课程”等内容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地发现和挖掘。
新的时代呼唤新的教育模式,如何在新形势下建立结构合理的课程体系,“加强培养目标的开放性与延展性”,[7]培养出语言基础扎实、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将成为汉语言学历教育未来发展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赵菁.来华留学生汉语言专业建设新思维[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9,(3):60-66.
[2]孙德金.让科学成就教学——对外汉语教学研究[M].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刘宝存.大学理念的传统与变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4]李泉.对外汉语课程、大纲与教学模式研究[M].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6: 21.
[5]高彦德.外国人学习与使用汉语情况调查研究报告[M].北京: 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3:18.
[6]夏纪梅.现代外语课程设计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7]郭鹏.与改革开放同步伐育三千弟子遍天下——北京语言大学留学生汉语本科学历教育30年[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8,(10):31-33.
[责任编辑朱小琴]
A Study on Curriculum of Chinese Language Majorin Universities of Shaanxi Province
SUN Yu-qian,YAO Li-hong
(SchoolofInternationalEducation,Xi’anJiaotongUniversity,Xi’an710049,China)
Abstract:With the existence of One Belt and One Road strategy, unprecedented opportuniti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teaching occur. Proper curriculum system is an important precondition for achieving education purpose. A study of the curriculum of Chinese language major in four universities of Shaanxi province provides reference for the specialty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language in universities of Shaanxi province.
Key words:universities of Shaanxi province; Chinese language; specialty construction; curriculum
文章编号:1008-777X(2016)01-0102-04
文献标志码:A
中图分类号:G642
作者简介:孙玉茜(1975—),女,河北晋州人,西安交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讲师,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汉语国际教育、中国哲学研究;
收稿日期:2015-09-23
【教育教学研究】
姚力虹(1962—),女,河北张家口人,西安交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汉语国际教育、中国现代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