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晋辉
(西安文理学院 艺术学院,西安 710065)
唱衰还是讴歌
——论《地心引力》类型、剧作、3D及其他
张晋辉
(西安文理学院 艺术学院,西安710065)
摘要:作为好莱坞主流商业类型之一的科幻片,在《地心引力》这样的年度大片面世后,又一次扮演了票房拯救者的身份。观众在IMAX加3D技术的观影效果体验中,对影片的成就和不足众说纷纭,可谓毁誉参半。《地心引力》的票房高涨是不争的事实,该片成为好莱坞电影在中国市场的又一匹黑马。影片在3D技术应用和跨文化接受等方面的优劣得失,是颇富争议的话题,探究技术进步与电影跨国传播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电影3D技术的未来走向,在大数据时代的中国电影发展阶段,尤其是3D技术大量应用于影片拍摄以及大量3D影院出现的当下,就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
关键词:3D技术;电影产业;科幻片;视听语言
一、缘起
2014年11月24日,中国电影博物馆《影博·影响》杂志组织影评人活动,欣赏华纳兄弟公司出品的3D大片《地心引力》。作为好莱坞大制作的代表作品,《地心引力》集合了3D效果、IMAX放映、360度无缝拍摄、大牌明星加盟,兼有华纳兄弟这样的顶级公司制作班底,观影之前就给了观众充足的想象空间。这样的制作水准无论在美国本土还是世界范围,获得良好票房基本上都是较有保证的。专门搜集大众媒体影评倾向的“烂番茄”网站统计,在《地心引力》上映两周后依然显示好评度高达97%。就连电影人同行中的“技术狂”詹姆斯·卡梅隆,也盛赞此为“有史以来最好的太空题材影片”,鬼才导演昆汀·塔伦蒂诺也迫不及待地将其收入个人年度十佳榜单。观众反映也很给力,在北美票房总体疲软的10月份,本片不仅成为历年秋季档开画冠军,还以仅仅18%不到的跌幅,创造了非假日次周票房坚挺纪录。[1]
以下表一是影片获奖情况:[2]
表一 影片获奖情况
续表一
类别年份名称奖项接收方结果协会2013美国电影学会年度十佳电影影片获奖2013洛杉矶影评人协会最佳影片影片获奖最佳导演阿方索·卡隆最佳摄影艾曼努尔·卢贝兹基最佳剪辑阿方索·卡隆、MarkSanger2013纽约在线影评人协会最佳导演阿方索·卡隆获奖最佳摄影艾曼努尔·卢贝兹基2013波士顿影评人协会最佳摄影艾曼努尔·卢贝兹基获奖2013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创新电影奖影片获奖年度十佳电影影片杂志2013《时代》年度十佳年度十佳电影影片获奖2013《电影手册》年度十佳年度十佳电影影片获奖2013《娱乐周刊》年度娱乐人物年度娱乐人物桑德拉·布洛克获奖
这些奖项的获得从一个侧面展示了《地心引力》在票房和口碑方面的优异表现。不过也有不同的声音质疑该影片的制作缺陷,怀疑外太空灾难的逻辑性,甚至怀疑影片的类型定位,不承认《地心引力》是科幻片。正反两面各有所执,互不相让,但值得注意的是,科幻片是中国电影发展历程中一直以来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的类型样式,但是好莱坞科幻片依然可以在中国电影市场上长驱直入,既能博得广泛关注也能获取高额票房,并且这二者彼此相关、齐头并进,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思考的事实。
二、类型正名
科幻片,用约翰·巴克斯特的话来说:“是原子时代的诗歌,是把我们变成这样以及我们将会怎样的那种种压力的速记招魂。”[3]托马斯·沙兹认为,当我们始终在前进的技术完成它那自相矛盾的功能时,告知我们对我们自己和我们的环境所了解的寥寥无几,科幻片却把我们对未知的集体恐惧转换成征服未知的行动和影像的成规化格局,把它翻译成可以理解的,并且从具体有形的和情感的水平上来加以处理。深远的外层空间变成了穿拉链服的火星人(《火星人入侵记》),核辐射变成一团悸动的可笑的油灰(《变形怪体》),而我们那污染的环境则变成了在一艘优美壮观的宇宙飞船中培育出来的森林(《沉寂的流动》)。[4]也有学者认为,科幻电影(Science Fiction Film)是以已经揭示和尚在揭示中的科学原理为基本依据,通过艺术家的神奇想象,在营造的幻想虚拟世界里,展示某一戏剧性事件。[5]可以说,科幻片基本上都是超现实的,以高科技展示或者先进技术手段营造出充满幻想的全新世界。在《地心引力》这部影片中,3D技术加上IMAX银幕,呈现给观众全新的外太空世界,视觉冲击力几乎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现在的问题是,《地心引力》在多大意义上是科幻类型。
时光网给《地心引力》的类型划分有四个标签,分别是惊悚、剧情、科幻、悬疑。至少从故事风格上看,关于外太空灾难的呈现,加上诸多的高科技元素,很难说《地心引力》不是科幻片。沈国芳教授认为,在新的技术化的社会政治语境中,美国科幻影片几乎是向两个向度发展:一方面是以热情的姿态呈现美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前景;另一方面又表现出对非人化的技术发展的焦虑与恐怖。[5]114而最为常见的科幻内容一般表现为:外太空的探索,太空大战,外星世界的接触,重组世界的欲望以及科技奇迹和灾难。而科幻片容易呈现的观念和范式大多是:游走在科学和想象的边缘,创造虚拟的幻想世界;运用技术的魔杖,营造纷繁复杂的视觉奇观;借助神性和人性的结合,塑造超人形象;并展示出谐趣与惊险结合的观赏性风格。[5]118-130如果说《地心引力》是科幻片,那么很难解释片中那种逼真到毫发毕现的视听体验,乃至全片显现的自圆其说的故事逻辑,在现实世界真得重演也没有什么不可以。如果说不是科幻片,影片又分明给人类自身的发展插上了想象的翅膀。不但在影像的世界中扩大了人类的实际空间,丰富了人类的精神世界,而且在已知和未知之间为人类架设起了一座想象的桥梁。普通观众根本无法体验完全失重的感受,更不可能到外太空去真实感受太空行走。从观念范式的角度看,《地心引力》无疑符合科幻片内容里面科技奇迹和灾难的呈现,也营造出纷繁复杂的视觉奇观。
托马斯·沙兹在《好莱坞的类型》一书中指出:各种类型片的整体(Community)既提供了展开戏剧动作的视觉舞台,同时又建立了一个具有固定意义的领域,在这之中,某些特定的动作和价值观受到推崇。[6]由于以前对某一类型有所体验,所以类型电影首先是一个大众心理有数的现象,不是理论家独具慧眼指给大众看的。这种类型是被结合成一个承载了价值观和叙事规范的体系,因而制作者和观众对某一种风格的表现范围都很敏感。像《地心引力》这样的好莱坞制作商业片,一定是类型片。这不仅是因为其人物形象、叙事结构、主题对象、视觉图谱和社会观念的相对固定,更在于影片传达给观众的观影印象与先入的类型体验不谋而合。尤其是在经历过《2001:太空漫游》和“星球大战”系列片熏陶之后的电影观众。美国科幻文艺家赫伯特·W·弗兰克博士曾经尝试对科幻电影下过这样的定义:“科幻电影所描写的是,发生在一个虚构的、但原则上可能产生的模式世界中的戏剧性事件。”[7]这个定义突出强调了科幻片的特征:必须是虚构的故事,而创造这个故事的来源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可能产生的模式世界”,并不是没有任何轨迹的胡编乱造,叙事动机表现为对未知世界的探寻。桑德拉·布鲁克在片中饰演的女科学家面对的困境是现实世界没有人体验过的情形,这就为影片的“戏剧性事件”找到了逻辑根据。而银幕上出现的光怪陆离的外太空空间,让整个故事具有了强大的召唤能力,满足了观众心中的“期待视野”。
三、剧作探析
在《影博·影响》杂志组织的影评人打分环节,很多在场的影评人给出9分的超高分,笔者给出7.5分的评价。简单概括为一句话:故事不错,效果一般。讨论环节开始时,影博杂志主办方宣称该片在烂番茄网人气高,豆瓣网和时光网都给出不俗的评价,据称,截至当时获得五亿多的票房收入。这些信息无疑刺激了部分影评人的判断。评价一部电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标准,所以电影是卑微的,谁都可以对它指手画脚、品头论足。在场的影评人相对集中地表现为对3D技术的赞赏、对视觉奇观的钦佩,甚至有“神作”这样的称谓出现。并非有意标新立异,笔者并不苟同。之所以能称为神作,肯定是有它非常的过人之处。比如影片集中在一个人物身上,从头到尾没有中断,360度环绕摄影,全面呈现宇航员在失重空间的每一个角度,这些都是影片的亮点。但是仅有这些,是不是就能称为“神作”,显然值得商榷。可以看出如斯判断基本都是建立在对技术和视觉效果的膜拜范畴内。甚至当时有人宣称剧作对于影视作品而言只占1/5,还有人认为该剧本是垃圾。这些坊间酷评都把自己放在了审判者的位置,电影就是给我来批评的,这种态度明显不是学术性的,更不是严肃的和有根据的。我们可以表达意见,但是完全没必要语不惊人死不休。
观众接受一部影片的原因是非常多样的,有时候是某种情结,有时候是偶然为之,也有顺应社会潮流的可能。对于已不在中国境内上映的美国好莱坞大片,尤其是在技术手段达到顶级水准、各种媒介推介都好评如潮的格局下,依然坚守批判性思维品格的人是不易的。
下面表述相关看法:
1.叙事分析
这部影片的叙事是典型的好莱坞动因叙事模式:外太空女博士宇航员遭遇突如其来的变故,她努力争取返回地球。故事简单到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殆尽,实际上这样确立情节线是非常有必要的,一方面保证了强大的叙事逻辑,另一方面减少了太多枝蔓,从而更好地集中观众的注意力。而其中的难点就在于,如何在精简到极致的人物设置中制造足以吸引观众,让人们饶有兴致地集中注意力欣赏将近两个小时的影片而不出戏,这是影片的独到之处。
《地心引力》一片,单线索,线性叙事,集中在一个场景里,故事确实简单到不能再简单。但是细看剧作会发现,影片的剧本很有雄心,也很有技巧。在《世贸大厦》里面是两个遇难者之间的单线联系,基本没有活动空间却要完成叙事,极端环境下让人反思生存状态和生命意义。本片中更绝的是把角色压缩到一个(乔治·克鲁尼饰演的角色只是故事推动的助手),实际上就像《未来水世界》一样,集中精力展示人在面对突如其来的不可抗拒的灾难时,完成的心理调节和性格超越。女博士独自一人面对茫茫宇宙,需要实现自我拯救,远比现实中要难。在整个故事里面,她需要面对卫星残片、火灾、技术故障、孤独恐惧、不可预知的结果,等等。而难就难在编剧利用高超的技巧,把观众的注意力牢牢吸引,甚至情绪也被很好地掌控。银幕内外一起经历体验各种不可预知的未来,一起面对茫茫寂寥、空无一人的外太空。
开始部分,当女博士无视指挥官的指令,仍然执行自己的修复任务时招致灾祸后的那种惶恐,仔细品味是有些讨厌的。从行为上看,女博士基本不像一个受过严格训练的有宇航资格的女科学家应有的职业素养和心理水准,但是观众就是愿意相信并接受这样的剧情设定,因为她能唤起观众心中同样的感受。在这个层面上,本片称为科幻片不如叫灾难片更恰当。女博士的工作,在影片中直观呈现出的就是拧螺丝,遇到技术问题就是解绳子让舱体脱离空间站,不会操作就查说明书,那么她的登空资格怎么取得的呢?这样越发让人产生探寻动机。如果开端部分,她一意孤行,维修成功,实现了“最后一分钟营救”,观众或需要为女科学家的勇敢迎接挑战喝彩;反之则是面对不可预知事件的任性执拗,更没有科学严谨的态度和服从指令的团队意识。这些为影片剧情发展设置了各种走向可能:可以使故事转向英雄化叙事,女科学家形象逐渐向富于冒险精神的超人靠拢,然后迎接后面的各种挑战;也可以是此番跌宕为后来灾难埋下伏笔,正因为她是这样的感性,也有着如普通人一样的性格缺点,才有可能在更大程度上取得观众的心理认同,尤其是在看惯了各种奇能艺人拯救世界的故事后的观众,换个口味体会科幻加灾难,把英雄换成普通人,而且是一个女性,未尝不是一个好主意。既符合了类型的特征,又有反类型的尝试体现,是新好莱坞电影惯用的策略。
比如女博士终于进入舱体,进入后脱去沉重的宇航服,回归女性视觉图谱,再蜷起身体,给人视觉上如胎儿在母体一般的视觉观感。这一影像风格被影评人解读为象征喻像,借此形容获得安全后的心理体验,如同回归母体般的宁静安详。这种设置不妨从剧作角度解读为有意为之:既满足了视觉上的对比和变换,又起到了调剂观影心理,紧张过后的片刻放松。梦境幻觉,是女性科学家性别特征的一个注脚:在尝试无果后,男性角色会积蓄力量,稍事休息,发起下一轮尝试。在外太空这种孤独冷寂的极端环境下,女性角色不能一味蛮干,参见开头部分维修设备桥段。此时选择放弃,沉沉睡去,正常人的反应从心理上拉近了观众,又用梦境幻觉,提供一种全新的解决办法。这个策略从结构上造成“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让本身看起来就要讲不下去的故事重新恢复了活力。另一方面,男性作为拯救者,从开始阶段的指引方向,到危难之处显身手的再次假想“复活”,制造悬念之余,再一次把观众的情绪跌宕一回。所不同的是,第一次是拯救者,这一回是启发者,更多的时候是陪伴者和求生意识的心理根源。
结尾部分,重返地球后,女博士奋力打开舱门游回到岸边,算是彻底的安全了。站起身来的仰拍镜头,塑造高大形象之余,又一次俗套地采用“缝合效果”,把美国主流价值这种私货在一次空难之后夹带到了回归的故事里。从视觉上看,只有脱去宇航服,桑德拉·布鲁克才能恢复女儿身。那个原来充任保护罩作用的宇航仓、宇航服作为男性视觉图谱此刻完全被剥离。这一举动可以被解释为“脱离母体,获得新生”,也即是宇航仓和宇航服分别代表了母亲的子宫和婴儿的胎衣。这与《2001:太空漫游》结尾“宇宙婴儿”的诞生可能有些许的联系,进入太空舱是回归母体,呆在太空舱是怀孕,孕育着一个求生的信念,脱离太空舱意味着获得新生,或者是诞生,成为一个“英雄”。观众在获得大团圆结局时,又被动地接受了剧情由男性叙事向女性叙事的转变。因为,在沉重笨拙的宇航服包裹下,除了面部表情和时时流露的女性情感,基本上还是一个“英雄脱险”的老套故事,依旧是男性叙事的主导策略。这里面的女性角色选择和女性形象呈现,更多意义上可以解释为对观众的迎合,或者是对传统经典好莱坞叙事策略的适度反拨。
2.情节张力
一个简单的故事,要想让挑剔的观众保持兴趣坐下来看完,还要饶有趣味,这需要很好的掌控能力,尤其在剧情线索单一、人物少之又少、环境基本没有太大变化的情况下,就只能乞灵于故事结构了。影片中营造了不少的二元对立现象:女博士进仓后,脱下沉重臃肿的宇航服,优美的女性胴体和身旁冰冷坚硬的机舱形成视觉反差,强硬与柔和、男性与女流、封闭与开放形成对峙。在片尾返回地球后,女博士再次脱下宇航服,回归女性之曼妙曲线,不同的是这次是逃离机舱。这与前面的剧情既形成照应,又产生强化效果。男女宇航员面对灾难,心理态度的映衬,女博士尝试启动飞船失败与后来获得灵感再次尝试终于成功的比照,都是结构上的对立关系。
影片前半部分是失重状态,返回大气层变成重力效应,二者之间也存在对比。失重与重力、男人与女人、灾难与希望、生存与毁灭、放弃与抗争、现实与梦境,这些二元对立的因素,在影片中得到了很好的安排处置,既能强化叙事,又能彼此和谐,这已然是影片剧作的功力体现。肯定不是某些影评人所说的,该片剧本是垃圾。实际上越是简单越难处理,里面富含各种创意和调度,就看能否真正理解和体会了。
四、3D及其他
《地心引力》的视觉效果是一流的。高清画面加上顶级水准的3D效果,又有IMAX巨幅银幕助阵,尤其适合展示茫茫的外太空,大银幕使浩瀚宇宙得以尽情表演。这里面最值得谈及的应该非3D莫属。
从电影的放映角度看,3D电影是又一个借尸还魂现象。早在20世纪,就有过3D立体电影出现,甚至波及县级城市。可以说当时的普及程度比今天有过之而无不及。现在美国好莱坞已然认识到3D技术实际不是好莱坞发展的绝招,只是一种视觉奇观的噱头,靠新奇来招徕顾客。尤其不能忽视的是,整个3D电影画面的昏暗,已经成为目前最大的技术障碍。无论是提高放映机输出功率,还是把放映机灯泡亮度调到最大值,都不是解决办法,两层画面叠加无法实现普通影片那样好的亮度,“英尺朗伯”作为银幕亮度计量单位,传统的2D影院的放映亮度一般为16个英尺朗伯,而用3D后,其亮度便会自动损失多达80%甚至更多。也就是说,用3D放映的银幕效果,只能达到2~3个英尺朗伯。这已经成为目前观众普遍抱怨、业内普遍担忧的一个主要问题。[8]170也就是说,一部3D影片,它的银幕亮度不及一般影片的1/3,而且在技术投入和产出的比较中,3D电影不是更加赚钱而是明显赔钱。此外还要加上播放设备、观看设备的投入,从而引起票价增长,这些因素都会制约3D电影的出现。2010年6月洛杉矶举办的“英雄情结电影节”上,《盗梦空间》的导演克里斯托·诺兰就宣称加入3D唱衰者的行列。他表示,之所以拒绝用3D拍摄自己的新片,主要是由于亮度问题,尽管从理论上而言,3D这个概念的确令人神往,但是从观影体验上而言,影像的昏暗确实对不起观众。这里更遑论观影票价的增长和外在附加的眼镜给人带来观影的不便,无论是Rea1D和其他品牌采用的“高增益银幕”,还是目前正在推出的Oculus3D系统,甚至有的影院想出了将两台放映机接在一起的办法。这些手段都要求更大的机房空间,更大的输出功率,而且还要有特别培训的专职放映员,这些无疑都使放映成本大幅增长。不得不提的是,最终银幕亮度依然低于推荐标准。这对现在的任何放映系统来说,都是一项巨大的光源折扣。3D的新奇效应令观众叹为观止,但是技术的发展却不能追上观众体验中的“回报递减”的速率。[8]171
影博杂志设计讨论的最后环节,问题是:中国科幻片怎样才能达到《地心引力》这样的水准。活动参加者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有人指责中国没有好的导演实现科幻创意,有人讽刺剧本编撰者实在弱智;有人责怪政府投入力度不够,还有人觉得中国电影人技术水平太差。当时个人很想反问,既然中国电影人这么差,那么有如此高见的批评者们就应该毛遂自荐,把自己的创造性、制作水准、优秀技法好好展示一番,给那些不成气候的当下中国电影人上一课,否则是一个老旧的教训,正所谓空谈误国。
中国电影在近些年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无论从技术水平还是制作态度以及整个电影行业的各个元素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国产片电影票房也是节节攀高,这些都是不争的事实。对于中国电影而言,面临好莱坞大制作大片的压力并不是什么奇耻大辱。全球范围内除了美国,基本上每一个民族电影都面临好莱坞的挤压,中国在整个世界电影范围内已经是做出不错的回应了。科幻片本来就不是中国特产,我们更加擅长的是伦理情节剧、武侠片,以己之短比人之长,怎能取胜呢!
好莱坞厉害就在于通过多年的经营,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培养起了自己的观众,简单来说就叫观众培育。现在的中国电影观众,基本上主力观赏人群多少都有在好莱坞大片熏陶下慢慢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的影子。我们不能一边看着好莱坞、骂着好莱坞,还要强迫自己的民族电影学习好莱坞。中国电影不缺少人才、不缺少技术,好莱坞耗资亿万能实现的艺术效果,中国电影人可以花费更少获得同样的水平。问题就在于中国电影观众培育远远落后于美国。就是被很多国人嗤之以鼻的主旋律电影,却成为美国大片的赚钱利器。为什么美国人愿意接受他们的主旋律,而中国观众就是不待见华表奖呢?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拍出来的献礼片、主旋律电影,影评人一顿唇枪舌剑,只会给电影人增添心理障碍。中国电影有自己光辉灿烂的历史,也有很多的名片佳什,更有自己体系完备的电影人才塑造模式。我们在自己民族电影的探索之路上坚定地前进着,需要更多的是谅解和接纳,而不是各种标榜学术实为大棒的恶意嘲讽。
换言之,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好莱坞擅长把一切能赚钱的东西用到极致,我们中国民族电影恰好可以反其道为之。好莱坞崇尚科技,我们就强调人文;美国标榜利益,我们鼓吹礼仪;大片讲求制作投入,我们开发小成本独立电影,而且取得过不少好的作品。那么好莱坞已然逐渐认识到的3D之弊,中国电影更不应该做如获至宝,而应有冷静地辨别意识。如果没有3D,《泰坦尼克号》再次复映也许不会出现,但是与其说是3D让《泰坦尼克号》重新起航,不如说是《泰坦尼克号》为3D注入了生命。经典的是内容本身,而不是3D这个外壳。真正应该学习的是好莱坞的从头到尾地对一部电影严格把关,一丝不苟地把电影当作摇钱树来经营的商业意识,以及制作电影锱铢必较的敬业精神。
[参考文献]
[1]http://culture.inewsweek.cn/20131021/detail-73400-all.html
[2]http://baike.baidu.com/link.url=W4oBLoZ8 hiblTbaruJLBwvej3lC7-RZyyAwOJt3NEhnnBfPE1x9Wq 6YwFQp Wytmp4HjJkRBl-tkQAJpkf7hp9ZsGdbdIxR7iM-TrIf 4zHEu
[3]John Baxter. Science Fiction in the Cinema[M]. New York: A.S.Barnes and Co.,1970:13.
[4][美]托马斯·沙兹.旧好莱坞 新好莱坞:仪式、艺术与工业[M].周传基,周欢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174.
[5]沈国芳.观念与范式—类型电影研究[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109.
[6][美]托马斯·沙兹.好莱坞的类型[M].冯欣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22.
[7][美]克里斯蒂安·黑尔曼.世界科幻电影史[M].陈钰鹏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8:129.
[8]周铁东.号脉电影[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3.
[责任编辑兰一斐]
Key word:3D technology; film industry; science fiction film; audiovisual language
Mouthing or Eulogizing—An Analysis of “Gravity” genre, script writing, 3D and so on
ZHANG Jin-hui
(Schoolofart,Xi’anuniversity,Xi’an710065,China)
Abstract:Science fiction films have been one of the Hollywood’s main stream commercial films. "Gravity", an annual blockbuster, serves once again as savior of box office and another black horse of Hollywood films in Chinese market. Audience hold bo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views on 3D technology and cross-cultural acceptance. In the background of big data times of Chinese film development, especially, the rapid increase of 3D technology and cinema, studie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chnological advance and cross-country transmission, the future of 3D technology.
文章编号:1008-777X(2016)01-0010-06
文献标志码:A
中图分类号:J974.5
作者简介:张晋辉(1975—),男,陕西西安人,西安文理学院艺术学院讲师,艺术学博士,主要从事电影史论及电影声音研究。
收稿日期:2015-09-28
【影视艺术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