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品课堂教学素材的有效使用

2016-04-08 05:44赖高明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教学素材简约关联

赖高明

摘 要 教学素材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载体,是有效达成教学目标的重要支撑。选取恰当的教学素材也是备课活动的重要环节。针对思想品德课教学实践中素材使用随意性大、堆砌繁杂、深入不够等问题,探讨如何选好、用好教学素材,充分发挥素材的教学效能,构建生机勃勃的思想品德课堂。

关键词 教学素材 简约 关联 思维 有魂

2015年5月,笔者在参加福建省万名骨干教师初中思想品德学科培训班学习期间,先后听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自己的事自己干》、八年级下册《财产属于谁》两节公开课,前者链接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经历开展教学,后者以央视“面对面”栏目播出的专题节目《陈卿:“拆二代”的选择》为背景案例进行教学,两节课的教学素材选用都体现了思想品德课教学“贴近社会、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的特点,从总体上看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然而课堂教学始终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这两节课也存在一些问题,现提出来与授课教师商榷,并借此与同行交流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素材有效使用的问题。

一、恰当组织,让课堂更简约

选用教学素材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要耗费较多时间和精力,教师初步选定素材之后,应将这些素材进行裁剪并和教材内容有机组合,形成课堂教学统一体。例如:《自己的事自己干》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培养自立能力的激情,教师设计了“你敢挑战吗”教学环节,这一环节包括“一分钟折衣服比赛”和“一分钟捆书比赛”两个课堂活动。学生参与热情高涨,教师逐次点评并和教材上“培养自立能力的重要性”的知识建立关联,知识目标落实是到位的。然而这两个都是教学目标指向“体验自立能力”的同类活动,对于同一教学内容,同时开展两个课堂活动从表面上看课堂是“热闹”起来了,但因为受课堂教学时间限制,对课堂活动的分析点评就略显不够到位,导致课堂活动的教学效能发挥受限,从总体上看活动有堆砌之嫌,也造成了课堂教学的繁杂。如果教师能够运用简约教学的理念,综合考虑教材内容、教学时间分布、学生注意力特点等因素选择和裁剪教学素材,删减其中一个活动,集中精力恰当组织保留的一个课堂活动,之后结合教材内容进行深入探讨、剖析,课堂教学可能会更加简约有序、深入有效。

二、思考关联,让知识更连贯

教学素材一旦选定,就应当考虑如何精准挖掘其教学意义的问题。一般而言,某个素材的教学意义是多维的,从不同的视角切入分析,可能会有不同的意义构建。课堂教学中应根据教材内容的指向,对素材的意义进行精准剖析,以充分实现素材和教材内容的对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例如上述《自己的事自己干》课堂教学中,教师设计了“自省其身”活动:学生在教师预设的8个生活情形选项中(我自己做作业,复习功课不用父母陪伴和督促;我自己上学,不需要父母接送;我能够做好班级分配的事情;我的衣服自己洗;我在家经常打扫卫生,饭后洗碗;我会自己乘车出行;父母不在家时,我会自己照顾自己;父母生病时,我能陪他们,还能照顾他们),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作出选择,从个人选择情况中分析测试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其意图是通过活动唤起学生的日常生活体验,在行为比较中为自立能力较强的同学喝彩,进而思考教材中“自立的含义和表现”的内容。待学生选择之后,教师在课堂上询问“这8个项目都能做到的同学请举手”,这时课堂上只有7、8位学生举起手,看到这种情形,教师仅仅以一句“为8个选项都能做到的同学鼓掌”就匆匆结束了这一原本教育意义独特的教学环节。这本应是一个很好的课堂互动环节,也从中生成了宝贵的教育契机,教师若能对这个调查结果进行追问:“这个测验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就不难从接下来的师生对话中得出“我们的自立能力普遍偏弱”等认识,进而理解教材上“培养自立能力的必要性”等知识观点,这样就能从活动中引出问题,让知识更加连贯,将教学推向深入,教学目标的实现就水到渠成了。教学目标意识对教学行为有直接影响,如果能对教学素材的内容意义进行精准到位的挖掘,注重课堂即时生成信息和教材内容的关联,课堂教学行为离教学目标就会更近一步。

三、关注学生,让思维更深入

课堂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对话活动,真正关注学生的课堂生成,就应关注课堂对话背后的思维内核。教师应当恰当、准确、敏锐地捕捉这种课堂对话生成内容,将学生的思维推向新的高度,惟有如此,学生才能在课堂对话中获得思想上的“高峰体验”。例如,在以上《财产属于谁》教学中,教师呈现80后“拆二代”陈卿的案例:“陈卿因拆迁补偿而获得35套房产,他把其中的7套房产出售用作流动资金,把23套房子打通创办社区养老院,留5套房子用于出租。”教师设问:“主人公为什么要留5套房子用于出租?”课堂上生成的答案是多元的,其中有学生回答:“若创业不成功,有后路!”显然,这位学生身上有一种可贵的理财忧患意识,其答案隐含着“不要把所有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哲学方法论,弥漫着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理性因子,这个宝贵的课堂生成是一个不曾预约的精彩!然而遗憾的是教师对此却未置可否,一个将教学推向深入的契机就此转瞬即逝。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可以对学生大加赞赏,肯定、巩固、激励他们的创新意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设问:“陈卿把部分房子打通作为社区养老院、把部分房子卖出去或用于出租分别体现了他对财产行使了哪些权利?”这样处理就体现了对课堂上学生生成的真正关注,能够将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逐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智慧对话,让教学更有魂

思想品德课将正确的价值引导蕴涵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之中,思想性是思想品德课的灵魂。在基于素材分析的课堂对话过程中,学生必然会生成并表现出独特的认识、情感和价值观念,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对话过程中呈现出的认知水平和价值取向,选择适当的时机引导学生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例如,以上《财产属于谁》教学中,教师设问:“假如你一夜暴富,会如何花这些钱?”学生1:“把钱赠送(一部分)给别人。”师:“我愿是这个‘别人’啊。”学生2:“环游世界,享受人生”;师:“也不能一直环游啊”。学生3:“我会把钱存进银行,让它生利息。”师:“利滚利噢。”学生4:“理财,炒股。”师:“你很有经济思维!”师:“也有因财惹祸的事例……”学生马上接话:“吸毒、赌博!”师:“一夜暴富会让很多人冲昏头脑,陈卿是怎么过的呢……”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教师结合案例设置开放性的话题,调动了学生思考参与的积极性。但是也应看到,教师对学生会话内容的思想性关注和引领不够,其引导仅仅停留在重复和赞赏学生的见解上。教师如果能将会话内容与教材中“财产所有权”的知识相连接,并将学生的思维引到“生命怎样才有价值”和“生活怎么过才有意义”的更高层次上来,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思想立意就更加凸显了。例如,当学生回答要把钱赠送一部分给别人时,教师可以赞赏学生:“你富有爱心,我也希望加入你的队伍,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这也体现了我们对财产的处分权。”而当学生回答要拿钱去炒股之后,教师可以顺势引导:“你很有经济头脑,但股市有风险,投资须谨慎。我们应当学会在实体创业的过程中,去追求财富增殖,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样,既促进了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充分发挥了素材的教学效能;又在课堂对话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了正确的价值引导,充分体现了思想品德课的思想性特征,自然地达成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总之,教学素材是通往教学目标的基本载体,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教学资源观,避免盲目性和形式主义。应基于需要选择和裁剪素材,简约组织;应深入挖掘、全面分析素材,活化课堂。从而真正发挥教学素材在帮助学生优化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促进学生正确价值观念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让思想品德课堂走得更远。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陶秀妹,陆静华.有效使用教学资源,实现学科育人价值[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4(6).

[3] 胡云琬.思想品德课教学实效性的创造性提升[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5(4).

[4] 唐剑影.思品课堂资源同质化问题及其应对[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4(11).

[5] 洪宗相.简约化教学的三个维度[J].教学与管理,2015(4).

【责任编辑 郑雪凌】

猜你喜欢
教学素材简约关联
奇趣搭配
拼一拼
智趣
冰山理论视角下的《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解读
浅析服装中“少即是多”原则的应用
浅论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对思想品德教学素材的精选妙用
试论棋例裁决难点——无关联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