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2016-04-08 23:35
大学 2016年6期
关键词:师资队伍教育教师

一、引言

2010年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要重视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并进一步论述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从2015年起要全面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2017 年普及创新创业教育,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教育成果,到2020 年要建立健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积极推动学生成为科技创新和自主创业的主力军。[1]这就要求各大高校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为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保障。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专业教育和基础理论教育相结合,内容丰富、操作性又非常强的系统工程,其核心是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精神和能力、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人才。要保证这个工程的良好实施,推进其向更深层次的发展,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建设是其关键所在。教师作为创新创业课程的构建者及实施者、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育理论的研究者,其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和问题

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起因于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其中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概念是由教育部发布《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时提出来的,到2002年教育部又确定了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黑龙江大学等9所学校为创业教育的试点单位。[2]如今,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已有十几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与美国等创新创业教育强国相比,差距仍然不小,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特别是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的不断扩招,生师比出现了严重失调,高校对教师的需求量加大,使得高校青年教师的比重不断增加。青年教师作为高校发展的新生力量,具有较高的学历和丰富的理论知识,但由于其入教时间短,大多数没有丰富的社会经历,故实践能力普遍较低,实战经验欠缺,更谈不上有所创新。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涉及到多学科、多领域,且注重实践技术能力,所以当前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不能很好的适应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又好又快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管理体制不健全,创新创业教育发展不规范

目前,大多数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管理是不规范的,管理体制不健全导致管理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一方面,在高校里面专门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数量较少,并且还有很多属于兼职教师,他们的行政权归属于自己院系的同时还担任院系的各种教学任务,创新创业教育也自然而然被作为“业余”工作来做,没有严格的制度规范,就难以保证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同感也相对较低。另一方面,大部分高校都没有专门的机构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即便有也不是独立的部门,而是隶属于“两课教学部”或者就业办公室这样的基层单位,这些处于基层的教学单位没有较大的行政管理权,进而也就导致创新创业教育管理职能不高。除了上述的这两个有关创新创业教育教师的平常管理问题外,一些高等院校还缺少相应的师资管理体制,例如创新创业教育教师的聘任、组织、培训、课程安排及各种资金支持等,没有这些机制的健全,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也是很难取得较好的效果。由于以上原因,很多高等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发展不规范,管理也处于混乱之中。

(二)师资总量不足、水平不高,教学需求不能满足

一方面,高校的扩招使得高校的生师比出现了失衡,很多高校面临着教师数量严重不足的问题。2002年教育部确定了清华大学等九所学校为创新创业教育的试点单位,如今已有十几个年头,但是各个高校都还没有形成一个足量的、高素质的、能够满足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曾经举办过三期创业教育骨干教师培训班,但参加培训的学校数量却不足全国高校总量的十分之一,最后能够通过培训合格的教师更是屈指可数,由此可以看出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是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的。另一方面,教师数量的不足直接导致了教师教学任务的繁重,教师大部分的精力都用来应付各种教学任务,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就很少,更不用说教学能力的提升,因此很难保证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另外,大部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没有创业或者投资的经历,大多是根据书本自学成才,教学中很容易照本宣科,难以把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这样的教学方法难以让学生形成创新创业的意识,更不利于其素质的培养,所以教师师资水平的高低也严重地影响到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质量。

(三)师资结构不合理,实践型教师缺乏

总体来说,我国现有的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主要由两部分人员组成:一是从事经济管理类相关专业的理论授课教师;二是从事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管理和毕业就业指导有关工作的辅导员以及负责学生工作管理部门的干部。现有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专业结构及职称机构都不太合理。从学历结构来说,从事学生工作的辅导员及学生工作部门的管理干部的学历大部分都在硕士研究生以下,基本没有博士研究生;从年龄结构来说,教师的年龄大多在40岁左右,青年教师的比重较大,而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又普遍较低;从专业结构来说,他们的专业大多是思政专业,严重缺乏实证方面的研究背景,就难以保证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质量;从职称结构来说,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人数偏少,中级及其以下职称的人数偏多。[3]另外,学校的社会兼职教师几乎没有,社会兼职教师在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中担任着很重要的角色,是沟通学校和企业的重要桥梁,而这种缺失会造成高校不能充分利用校外的资源,也不利于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

(四)教育管理理念陈旧,影响教育教学质量

一个先进的师资队伍管理能够打造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而先进的师资队伍管理理念是建立在科学的教育管理理念之上的。国外的创新创业教育开始的较早,管理经验也比较丰富,而我国的创新创业的管理模式却是停留在了被动和接受型的教育管理模式之上,教育管理理念比较陈旧。教育管理理念的陈旧也导致了高校教师的创新创业理念不强,教学方法没有创新。在创新创业的教学中大部分的教师还是习惯性的运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考核也仅仅是依据课本上的内容进行,忽略了学生的兴趣及创新意识的培养;同时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对学生全部按固化的思维进行教学,忽略学生的个性化和差异性,也会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造成不良的影响。因此,各个高校必须革新自己的教育理念,着眼于长远,培养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创新意识与能力。

三、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对策

(一)完善师资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门涉及到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等专业学科的综合性教学活动,这就要求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具备多学科的理论基础,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创新创业的实践经验,这是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客观需求,也是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迫切需要。专业化的师资队伍的建设需要高校首先要立足于本校教师潜力的挖掘上。在教师的选拔上,高校可以选出来一批专业的教授及学科技术能力强的中青年教师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骨干教师,同时要在薪酬方面给予倾斜,以保证师资队伍的稳定性。另外,学校还要积极给予青年教师学习深造的机会,鼓励他们走出校门,深入到企业和社会当中,去亲身体验企业的各项管理流程,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提升自身实践操作的能力。其次,各个高校还要制定专门针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培养计划,并且还要从长远考虑把教师的培养纳入到师资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当中。再次,高校还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的评价体系,评价体系要以创新为导向,符合学科的教学规律;规范教师的绩效考核体系,保证教师的投入和产出的相对公平,进而增强教师对创新创业工作的满意度和认同感。最后,在教师薪酬体系的构建方面,要考虑到薪酬结构、薪酬水平、薪酬晋升和薪酬管理的各个层面,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充分发挥教师创新创业教育的潜能,提高其工作的积极性。

(二)加强教师创新创业教育理论培训

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个系统性工程,其面对的是全校师生,所以仅仅依靠开展各种实践活动的形式提升教师的创新创业能力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创新创业教育还要注意对教师理论性的培训。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个综合性的教学活动,自然就要求作为传授者的老师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及高超的创新创业教学水平,对教师的理论培训旨在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首先,可以聘请社会中的各类企业家、创业者以及领域里的专家来学校对师生进行讲课,用他们的亲身经历和实践经验来为师生讲述创新创业的过程及需要注意的问题、应该吸取的教训。其次,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要积极引导教师通过网络平台进行理论学习,充分利用优课联盟、慕课等精品公开课。例如重庆工商大学就在2014年逐步引入了优课联盟、尔雅网络课程、慕课等课程资源免费供师生学习,在2014年至2015年的第二个学期已有65位创新创业类的教师完成了网络上培训的相关课程。此外还有641名学生也选修了这些课程。这些课程由于学习没有时间的限制,所以深受师生欢迎。

(三)引导教师树立创新创业的教育理念

现代教育注重学生创新创造能力的培养,把教育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启发、引导、培养学生创造力的过程。高校要想实现其知识性教育向创新创造性教育的转变,就要积极引导高校教师树立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理念,转变其原有的以书本为纲的教育思想,注重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创业精神及能力。首先,为了转变教师创新创业的理念,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要有准确的定位,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种专业的教育,在课程设置上以必修课加选修课的方式使其融入到整个人才培养的过程当中。其次,对于与学生接触较多并对学生生活情况比较了解的辅导员老师来说,要有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的意识,鼓励学生多动手、多思考,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再次,在教师的专业教育基础上,教师还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相信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积极挖掘他们创新创业的潜力,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基本素质。

(四)建立与产业界合作的专兼职师资队伍

创新创业教育不是高校的闭门造车型教育,它需要社会和产业界的支持和参与,是开放式的。因此,高校在进行师资队伍建设时眼光不能仅仅只放在校内,还要加强与外界的联系。一方面,学校可以聘请各类专家或者政府官员作为学校的兼职老师,建立一支专兼职结合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实现校内校外资源的整合。另一方面,对于兼职教师的聘任条件、聘任程序、薪酬奖金及教学内容等聘任机制还要进行严格的规范,兼职教师讲授的课程要对学生有具体的实践指导作用,例如创业的规划、创业的融资及相关法律知识等。另外,要加强“三师型”即理论型、综合型和实践型师资队伍建设,其中理论型教师主要是侧重于创新创业教育相关的知识的传授;综合型教师主要是偏重于创业精神和创业意识的培养,同时又在创新创业实践方面给予咨询及指导;实践型教师主要是让学生有时间的体验,促进其理论向实践的转化。[4]

(五)加强与国外高校的交流合作

发达国家在建设高校创新创业师资队伍方面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也有着丰富的经验,创新创业教育也基本成为了这些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源动力,在创新创业教师的培训、选拔、培养建设方面都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对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建设具有借鉴意义。[5]因此,各个高校要加强与国内高校及国外高校的合作交流。一方面,高校要加强校际间的合作,在校际间实现教师的互聘,这样就可以将有限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最大化,实现教师间的交流沟通,取长补短,也有利于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在加强与国外高校的交流合作中要建立多样化的合作方式,通过建立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资源库来实现人才之间的合理流动。还可以通过国际访问、科研合作、讲学等方式积极组织教师走出校门、走向国际,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经验的交流,拓展教师的国际视野,在访问交流中提升自身的教学和科研能力。

注释:

[1] 胥江河,王迎,张平,等.关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的探析研究[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 2015,(7):109-109.

[2] 李丽萍,巩艳芬,肖艳玲.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J]. 学理论, 2013,(14):252-253.

[3] 蒋德勤.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探析[J]. 中国高等教育, 2011,(10):34-36.

[4] 杨晓慧. 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J]. 中国高教研究, 2015,(1):39-44.

[5] 张莉,李晓波. 国外高校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及其启示[J]. 煤炭高等教育, 2011,(1):101-103.

猜你喜欢
师资队伍教育教师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关于加强铁路职工培训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医联体模式下全科师资队伍建设探索
最美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