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对策选择

2016-04-08 23:35
大学 2016年6期
关键词:实效性价值观政治

一、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最严峻的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低效,致使高校大学生的思想严重缺失文化自信,具体表现如下:首先,文化信仰迷茫。随着改革开放和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各国在文化上的竞争凸现出来,各种意识形态蜂拥而至充斥着大学校园,这其中既有本土文化又有外来文化,既有先进文化又有腐朽文化,既有精英文化又有大众文化,既有传统文化又有现代文化,多种文化交织、交融、交流、交锋,共同影响大学生的文化思想观念,使大学生在多种文化选择上面临困惑,导致文化信仰的迷茫。其次,核心价值观迷茫。当前,多元文化带来多元价值观并存,尤其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文化试图推行西方资本主义所谓的“普世价值”,试图用西方的自由主义消解我们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用民族主义消解我们的爱国主义,不断进行文化渗透、文化扩张和文化输出,妄图推行文化霸权主义,进行文化殖民,打包兜售西方的价值观,这使得当代大学生面临多种价值观念和价值标准而进行选择时受到严峻挑战,导致价值观迷茫。再次,意识形态迷茫。西方国家借经济扩张之势,大力推行其发展模式下表征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总是把中国的发展认为是对西方意识形态、制度模式的挑战,抛售所谓的“中国威胁论”“意识形态终结论”,居心叵测地对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进行分化、瓦解,这些“渗透”和“西化”正悄然消解大学生对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导致大学生意识形态的迷茫。

纵然,造成目前高校大学生思想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与国际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有关,也与高校大学生自身人文涵养有关,究其根本原因是与国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低效有关。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没有高度关注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自信的关系,没有关注思想政治教育中人与文化自信的关系,使得高校大学生的思想严重缺失文化自信,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要想改变目前状况,唯有通过挖掘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切文化资源来涵育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由文化自信来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几点依据

从心理学角度看,文化自信作为文化主体的积极的心理需求和情感表达,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过程和目的有着积极地促进、导通和固化的作用,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原动力;从学理角度看,文化自信作为人与文化的高度融合是思想政治教育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内在要求。下面分别从心理学角度和学理角度来阐释由文化自信来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理论依据。

(一)心理学角度

从心理学角度看,“思想政治教育是人们在环境因素的作用下,人们在知、情、信、意、行诸心理要素辩证运动、均衡发展的过程”。[1]可见,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作用下进行的,其中“知”是智力因素,是具体的执行—操作系统,而“情、信、意”是非智力因素,是动力—调控系统,且智力系统作用的发挥和调动的关键在于非智力系统的调控。文化自信是文化主体内心积极的情感表达,是将“知”转化为“行”的内驱力,它能及时地调动非智力因素中的“情感、信念、意志”等心理因素,将思想品质内化于心、思想品德外化于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从教育主体方面看,文化自信是一种主体意识,是主体的积极心理活动的表现。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提高也必须依赖于对受教育者主体地位的尊重和主体意识的激发,要想使思想政治教育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必须调动主体的全部心理活动,即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其中智力因素积极性的激发和调动是受非智力因素的调节和控制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自信作为主体的一种积极的心理活动,对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调控作用。从教育过程看,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涵盖五个阶段即认知阶段、情感阶段、信念阶段、意志阶段和行为阶段,从中可以看出,“情感、信念、意志”三阶段在由“认知”转化为“行为”过程中既是桥梁纽带又是关键枢纽,可见“认知”这种“智力因素”作用的发挥以及发挥程度的如何均受“情感、信念、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制约,可见,文化自信作为主体的一种积极的心理表达,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行统一中,居于关键地位,发挥导通作用。从教育目的看,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政治品质、法律品质、道德品质和心理品质,造就一个综合素质较高的人。而这种个体的品质结构是以心理品质为基础、为中心建立起来的”。[2]心理品质具有恒久性和稳定性的特点,其他几种品质的形成都是在心理品质的参与下形成的,而且积极的心理品质对其他四种品质的形成和固化有促进作用,由此看来,文化自信作为一种的积极的心理品质,对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实现有着至关重要的固化作用。

(二)学理角度

从学理角度看,文化自信是建构在人的基础之上的,以解决人对本民族文化的情感、态度、需求为主的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是一种积极的自我评价。其根本宗旨是以文化育人,通过文化熏染、渗透,自发地、潜移默化地熏陶人、感染人,使人真切体悟到民族文化的精髓,并对民族文化充满敬畏,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激发人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使人成为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传播者和践行者。“思想政治教育是建构在人的基础之上的,以解决人的思想、立场、观点问题为核心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其根本旨趣在于以文化为载体,通过文化的教化和调控功能去教育人、启发人,解决人的立场、观点和思想问题,提高人的认识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3]由此不难看出,文化自信与思想政治教育均源于人之所以为人的需要,解决人的思想问题,目标是文化育人。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出发点和基础,也是目的、归宿和根本。“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是尊重人,目的是唤醒主体意识,灵魂在于人文精神的滋养”,[4]其载体是文化,实质是文化育人,内容是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结果是实现人与文化的完美结合。而文化自信是文化主体的意识,是一种文化态度,是一种心理认同,是一种情感需求,一种心理品质,是人与文化的高度融合。显然,文化自信就是思想政治教育最想达到的结果,是思想政治教育所最要求的最高境界,是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最好呈现。可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关键在于对人的主体地位的尊重和主体意识的激发,换言之,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提高最终依赖于文化自信。

三、由文化自信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对策选择

文化自信是文化主体意识的积极表达,是文化与人的完美结合,它能激发主体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增强主体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提升主体的人文素养,进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而由文化自信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具体对策将围绕化于环境、融于教育、行于管理来展开,形成三位一体的育人模式即环境育人、教书育人和管理育人。

(一)化于环境

环境是人创造的,反过来环境也影响人、改变人。高校的校园文化环境包括有形的实物如园林景观、群雕群塑、校园建筑群落等,也包括无形的观念如大学精神、大学历史。大学传统等。加拿大学者斯蒂芬·利考克在其著作《我见之牛津》中写到:“对大学生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它周围的环境”。因此,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对陶冶人性,涵养自信,净化心灵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很好的隐性教育的功效。

1.化于硬环境。所谓的硬环境是指有形的建筑物包括教学楼、图书馆、体育馆、校园主题广场,校园主题雕塑等,是学生日常教学生活的主要场所,是安顿学生心灵的地方,是对学生进行隐性教育的场域。为达到寓教于物的目的,学校可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传统文化的经典语录,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核心精神在这些场馆门前利用电子大屏幕滚动播出,也可以将这些反映文化自信的内容制作成唯美的宣传画、纪念物装饰于建筑物内的走廊里或班级内,也可将这些内容雕刻于主题广场的碑文上或主题雕塑的底座上,让学生抬头俯首均可见。这样做很容易将文化自信的种子自然埋进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浸润于生活环境中,会给置身于其中的学生们以明确而温馨的引导、提示、激励,产生春风化雨的作用。

2.化于软环境。所谓的软环境是指无形的观念如校纪校规、校风校训、学风教风、团学组织、舆论媒体、图书资料等,这些都是浸润心灵、启迪智慧的精神食粮,是激扬生命、唤醒灵魂的思想指南。将文化自信化于软环境,应努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弘扬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紧密地结合起来。这就需要学校各部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来实现。第一,利用舆论工具搞好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专题讲座,讲清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功能定位、本质特征,讲清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讲清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培育和践行的路径选择,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耳、入心、入行,成为大学生的自觉之行,自信之举。第二,利用校团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交流活动。利用书法协会搞一些有关书法鉴赏的讲座,搞一些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传统文化的书法比赛,既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又增进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得到弘扬,使文化自信融入到学生的骨髓里;利用文学社举办一些有关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方面的朗诵比赛、演讲比赛和辩论会,使文化自信洋溢在学生的脸上,融进学生的心里;利用校园专题网络、校园广播、校报校刊等校园媒体全面、及时报道发生在校园内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关的身边的好人好事,树立典型、促进引领,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进学生的心里;利用舞蹈协会、话剧协会创作一些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舞剧、心理剧和话剧,让学生体味到艺术源于生活,潜移默化中传递正能量。第三,利用好各大节日,做好文化弘扬工作。比如借助于庆祝“五四”青年节这一大型的学生活动,重温中国近代丧权辱国的屈辱和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争,实时地弘扬爱国、民主、进步、科学的人文精神;借助于庆祝建党日、建军节、国庆节等节日,重温从建党、建军到建国,中国共产党所走过的艰难历程和所取得的辉煌业绩,这既是中国革命的胜利更是中国文化的胜利,以此来涵育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融入教学

文化自信是文化主体的积极情感体验,一种精神气质,一种思想悟性,一种心理品质,一种价值选择,它对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提升通过融于显性教育来实现:即把文化自信的涵育融于教学课程体系、融于教学课堂。

1.融于教学课程体系。教材是课程的最基本载体。当下,培育文化自信最好的途径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进教材。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根,是涵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源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将中国传统文化内容纳入“两课”教材。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外来思想要使其在中国生根发芽实现本土化,就必须使其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文化相结合的理论产物,建议高校的教材编写专家能将传统文化融合到这些理论成果中,形成具有中国风格、体现中国味道的教材体系。课程是学校组织实施教学的最基本形式。各门课程与文化自信涵养的关联度是不同的,最能涵育文化自信的课程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其次是《科学发展观》《形势与政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和《中国近代史纲要》,这就要求教育者对各门课程内容做非常深入的感情处理,挖掘每一桩历史事件、每一个历史人物、每一个社会热点背后的文化自信,并最大程度地激活它,使之释放出来,调动学生的情感,实现“课之情”与“人之情”相融合,达到以情育情,以情染情,以情融情,以情动情的教学效果,进而大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学效果。

2.融于教学课堂。教师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主体,是学生的精神导师和灵魂工程师,是学生文化自信的唤醒者。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需要老师研究学生的心理动态,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以合适的方式将教师的经验、感受、体验传递给学生,实现教书育人。“在西方,教育的英文是‘Education’,该词由拉丁文演变而来,有引出和唤醒的意思,就是教育者将学习者潜藏在其身体或心灵中的知识、智慧与美德诱导出来的活动。这种引出和唤醒,在方向上是由内而外的,而所引发出来的知识、智慧与美德,又先天存在于学习者身体或头脑之中。教育者的作用仅在于唤醒学习者的意识和努力,他本身并不增加学习者的新品质。教育之所以是教育,就在于引导和唤醒的力量”。[5]这启示我们,要实现成功的教育,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尊重人的自然本性,唤醒灵魂,启迪智慧,涵养自信。教育本身要求高校的两课教师不仅是知识广博的经师,更是底蕴深厚的人师。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上,如果老师只是单向度灌输着艰涩、深奥、枯燥的理论,只能引起学生的厌弃和反感,导致课堂教学的低效或失效。为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高校两课的教师必须具备足够的情感能力素养即移情能力,以抱着对教学内容和受教学生的热爱,课前培养、孕育、储备足够的感情,饱含深情地投入到教学中。这样一方面能使教师从情感上感染学生,抓住学生的求学之情,引起共鸣,为高效课堂铺路;另一方面是教师能把自己的赤子之心、把自己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信和对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自信,通过情感体验、情境创设等手段,润物无声地渗透到教学内容中。这种移情式教学“运用人的情绪体验和丰富的联想,不时触发受教者种种激情和向往,消除冷淡、消极、不满、对立乃至抗拒等心理障碍,解除精神上的压抑状态,使受教育者在一种陶醉、愉悦、亢奋和激动等心理状态下被‘熏陶’ 被‘教育’”。[6]这种教学方式以情导入,以理导出,以情入理,以理映情 ,情理交融,其附加值是以受教育者文化自信的激发来提升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效果,实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

(三)行于管理

高校作为文化自信意识培育的主要场域,需要构筑管理育人的育人模式即教学管理和后勤管理。教学管理主要以高校辅导员为主,利用班团会和读书会两个平台,于无声中自觉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后勤管理是教学工作顺利进行的保障,要求后勤管理者给学生提供舒适、文明的生活学习环境,于无形中渗透文化自信,实现服务育人。

1.行于教学管理。文化自信作为文化主体的一种心理品质和情感,它的生发既需要显性教育的理性灌输,也需要隐性教育的感性浸润。高校辅导员负责学生的日常教学、生活的管理,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是实现文化自信感性浸润的课外推手,其主要职责是管理育人。高校辅导员要利用两个平台即班团会和读书会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一是班团会。班团会的主题大致围绕三方面内容展开,即以学生的励志、感恩、成才、成长为内容的修身教育;以学生的理想、信念、梦想、责任为内容的爱国教育和以平等、和谐、关爱、互助为内容的社会教育。这些教育内容正与教育部制定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精神相契合,也与“正心笃志,崇德弘毅”“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仁爱共济,立己达人”的精神相契合,与习主席所要求的“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精神相契合,与中华儒家文化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精神相契合,以此来涵育学生的文化自信,做善美大学生。二是读书会。辅导员组织学生利用读书会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如经典诵读比赛、书评介绍、读书成果交流展示等活动以唤起学生的读书热情。学生从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品以及当代、现代文学的赏析中,一方面可以比较世界各国优秀文学作品,为我借鉴,为我吸纳,丰富自己的文化素养,另一方面从比较中激发学生的对中华文化的热情,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科学定位,最终对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作出通俗易懂的当代解释,赋予时代内涵。学生从中认识到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是中华民族的血脉和基因,是中华民族的标识和符号,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文化自信,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实现文化育人。除了辅导员以外,各层次的管理者如校长、书记、团学处长、系主任、系书记、学生科长、教务科长都要担负起与其职责岗位相匹配的育人责任,尽力做到以学生为本,时时处处育人。

2.行于后勤管理。后勤管理是高校教学工作顺利进行的保障,是教学工作的延续,其宗旨是实现服务育人。后勤管理的范围很广,它包括图书馆管理、宿舍管理、校园文化环境管理以及学生的资助管理,其背后是学校文化精神的体现。后勤工作者要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应学生之需,解学生之忧,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全面、务实、积极地服务好学生,让学生感受到学校后勤服务的温暖、贴心,排除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并使学生以愉悦的心情、以饱满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后勤工作的贴心服务背后默默传递着“阳光”“无私”和“爱”,默默传递着大学的人文精神,体现大学的人文关怀,是构筑学生精神世界的隐性手段。

总之,高校要以化于环境、融于教育、行于管理为对策,实时地以隐性教育的感性浸润结合显性教育的理性灌输来培育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以通过涵育学生的文化自信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让他们始终站在文化传承、文化选择、文化创新的前列,成为中华先进文化的弘扬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者和文化强国的建设者。

注释:

[1] 尉天骄,王恒亮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属性[J].求实,2011,(8):77-80.

[2] 韩迎春,程祥国 .论智力因素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作用[J].南昌大学学报,2009,(7):146-150.

[3] 郑忠梅 .文化视野中的思想教育研究引论[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6,(2):57-61.

[4] 谢晓娟,张家道 .论思想政治教育中人的主体性定位[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8):25-27.

[5] 刘振天 .内涵式发展—高等教育本质论、价值论与方法论[J].大学教育科学,2013,(6):14-20.

[6] 白显良 .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受教特性[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10)上:19-22.

猜你喜欢
实效性价值观政治
我的价值观
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