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经济发展模式向创新驱动发展模式转变的时代背景下,大学在国家创新系统中正在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创业型大学成为高校主动参与国家创新实践的重大战略选择。创业型大学的发展对全球高等教育系统产生了重要影响,对大学教师的角色冲击尤为深远。传统的大学教师角色出现了新的特点,如何实现创业型大学教师角色的转型,缓解教师角色的身份认同危机,使之更好地适应自身专业发展和创业型大学的建设,就成为了重要的研究课题。
角色一词本意指的是演员在戏剧舞台上所扮演的特定的人物。在社会理论中,由美国社会学家G.H.米德最早借用过来,主要用来描述自我与他人两者间的相互关系。后来这一概念在其演变过程中被广泛地用来分析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国内外学者有从社会关系的角度也有从个体行为模式等角度对其下定义。虽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角色的定义各有不同,但都对角色概念包含这样一个假设:首先,在某一社会内部,处于某一位置的人应该怎样行事,存在着相当程度的一致看法。其次,这个社会中的大多数人有意仿效这种一致性。[1]我们可以认为,角色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与人们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地位相一致、社会所期望的一套行为模式。[2]
教师角色是社会分工的产物。“教师”一词有两重含义,“既指一种社会角色,又指这一角色的承担者”。[3]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中把教师角色被定义为:“教师的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联系的被期望行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实际角色行为;二是教师角色期望。”大学作为研究高深知识的场所,大学教师是这个场所的主要活动者,并且是以学术工作为核心的。因此,相比较中小学教师角色而言,他们在角色行为和角色期望方面有一定的共性,但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大学教师作为知识的生产者和创造者,其角色无不打上现代大学发展理念的烙印,更是与大学功能的转变发展密不可分,相辅相成。大学经过长时间的历史演变,大学教师角色所承担的责任也大致包含教学功能、科研功能、参与院校管理、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等五个方面的内容。大学教师角色的内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时间的推进和环境的不断变化而变化,单一的角色也会逐渐走向多元化。
“创业型大学”的概念最早由美国著名学者伯顿·克拉克提出。在其研究语境中,那些积极应对环境变化、大胆采取革新活动并富有创业精神的大学被称为创业型大学。而在亨利·埃兹科维茨的“三螺旋结构”分析框架中,创业型大学是指以知识转移和学术创业为特征的大学。国内外对创业型大学的定义并没有统一的概念和标准,但究其本质,创业型大学强调大学对于环境需求的适应能力,强调院校自我控制的能力,强调大学积极主动和市场的互动并从市场中获得资源,强调学术和市场的结合,强调效率和效益的价值观。[4]其实质是知识的资本化。
创业型大学教师角色是指教师在创业型大学办学模式和要求中形成的,与其在与学生、大学、社会关系中所处地位相一致、并且为社会所期待的一套行为模式。同样,创业型大学教师角色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创业型教师实际角色行为;二是创业型教师的角色期望。
创业型大学教师角色的特征体现出职能性与多元性的特征。一是职能性。创业型大学教师角色有别于其他教师角色,本质上是由双方承担的不同的职责所决定的。角色的职能性指的是大学教师角色在创业型大学中所应有的作用与功能,强调的是与创业型大学办学要求一致的教师的知识、技能、行为与态度的组合。二是多元性。社会关系的复杂性和广泛性,让身处社会系统中的个人拥有多元的角色。在教育这个子系统中,创业型大学教师角色相对于其他社会角色而言,由于其活动范围、工作内容和职业性质的特点,教师角色要求其扮演教育者、学者、创业者等多重角色。
在传统的学校教育中,学生获取信息渠道主要来自教师,教师与学生两者之间是传道、授业、解惑的知识传授关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知识与文化的权威保障了教师在学术系统中的地位,传统的教师高居掌握知识的制高点,教学的实质是一个教师进行线性静态知识传授的过程。在课堂上,教师将自身习得的知识以一种单向的、单维的、静态的形式向学生讲授,在此过程中,教师对于知识的系统化、结构化、关联性是缺乏必要的认识的,而学生缺乏主动参与知识传授过程的积极性,只是被动接受的客体。
传统大学向创业型大学转型过程中,教师学术职业的地位和知识权威的身份受到冲击,知识成为一种特殊的资本,教师与学生对于知识与能力间的转化更加敏感,彼此开始以市场的眼光看待师生关系,直接体现在对于教师课堂教学的质量要求之上。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结构已经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师生的合作学习、交互学习、探索学习方兴未艾。一方面,在教学内容上,从重视学科性与专业性向注重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转变。教师在教学的组织中,更多地立足于现实问题,既以学科发展为中心又以创业为导向,课堂内容的展现和探索更贴近生活实际,教与学的双方在一个“学习共同体”中一起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案。教师通过参与互动式的教学方式、多样的能力培养与训练,并针对不同的需要开展各项专题培训,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交流互动的过程,知识的探究与发现是在教师的引导和师生的共同合作中完成的。另一方面,许多参与外部项目或课题的大学教师通过发放工资或助研津贴,雇佣学生共同参与实验,进行产品开发或参与课题,进行论文创作。创业型大学中,大学教师不仅要在课堂教学上有所建树,并且也要领导学生团队,通过师生互动开展创业创新实践,共同引导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资源依赖理论认为,任何组织的生存和发展都依赖资源的获得,无法完全的自给自足。组织在与环境进行的交换中不断获取赖以生存的各种资源,而组织生存的关键也在于获得资源和维持资源的能力。大学作为一个学术组织,正在加快走出象牙塔的步伐,组织内部各机构的运行越来越依赖外部资源的支持和保障。对于传统大学教师来说,大学就是其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大学教师学术职业的发展所需要的资源由大学来提供,资源包括经费、学生、物理设备、图书资料、公用事业等。在过去的高等教育体制下,政府作为高等教育的主要投资主体,大学组织的运行依赖于政府相对无条件的固定拨款,而传统教师则被动地接受大学划拨的学术活动经费。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向后大众化阶段的发展,政府减少了对高等学校的经费支持,资助大学发展的责任从政府转移到其他资源提供者那里。而市场机制的导入对高等教育的资源依赖关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大学为了竞争越来越多的运行资金,必须努力寻求新的资源,从而被推向市场的中心。教师在新的学术发展潮流下呈现出日益明显的啄食等级——即学术守门人、学术精英可以支配更多的资源,学术新人所处的学术环境和获取资源的难度却日益严峻。身处创业型大学中的教师面对这种变化,需要把他们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市场性或者竞争性的领域中去获得资源,通过获取外部资源来支撑原本需要依赖政府资助的学术研究任务。
在高等院校里,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长期并存是其管理结构的一大特点,在早期的高等教育系统中,科层制的管理结构对教师参与院校管理事务的程度有所制约,教师只在其权利范围内参与学校事务的相关决策,并在很大程度上限定在学术领域。一方面表现在主导大学内部学术管理的权力集中在大学行政人员身上,教师只具备咨询性或辅助性的作用。[5]另一方面,大学内部学术管理的权力主要集中在学校的层面,传统大学教师在其中更多地扮演执行者角色,缺乏必要的参与决策权。
在创业型大学中,知识不再是极少部分人满足学术追求的需要,而是极具市场价值的商品,尤其是产业界亟需的新知识新技术。知识作为一种稀缺资源,无疑能够很大程度上支撑教师获取更多权力,使拥有知识“资本”的教师成为“资本家”,院校的发展越来越依赖掌握大量资源的教师,随之而来的就是教师拥有越来越多的话语权、参与管理权,在院校各个管理事务中的声音也越来越强。创业型大学中的教师享有日益增多的参与院校管理的机会,通过多种方式参与高校决策的制定与执行,并行使民主管理与民主监督权利。
传统观念上的大学教师角色主要表现为“学术人”这一角色,在学科的发展逻辑中进行知识的生产和创新。大学教师在象牙塔内以闲逸的好奇精神追求知识,崇尚“雅趣”“情怀”“境界”,从事高深知识与理论的研究,在兴趣的引领之下不断地探索未知的领域,无私地传播自己的发现与观点。学者对学术执着,以研究为业,他们研究事件本质、分析事实真相,不追风附势,不因诱惑分心,思想的独立与人格的独立是学者的特征,纯粹的学术研究是学者的事业追求。费希特就曾指出,“学者应当尽力而为,发展他的学科;他不应当休息,在他未能使自己的学科有所进展以前,他不应当认为他已经完成了自己的职责”。[6]
在创业型大学中,大学及其成员的角色都发生了相应的转变,大学的许多行为越来越趋向企业化。由于教师的成绩不再被限定为首先通过出版而获得,它至少是部分地由市场及市场性活动的成功来衡量。[7]在这样的环境中,大学教师开始将自己视为知识的推销者,他们“出售”人力资本存量以便在竞争的市场环境中更好地立足。从此单一的学术研究价值观不存在了,教师们的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大学教师一边提升学术研究能力,同时另一边开始尝试提升自己的创业能力,他们参与市场的主动性增强,通过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职能为企业提供咨询、和企业合作或开办自己的公司参与到市场中,为大学及自身赚取“外部收益”。他们从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发表的论文中获得知识产权,这时候教师不仅仅是学者,更是身兼企业顾问、专利权持有者和公司创建者等多元身份的创业家。因此,他们像是公立院校里的资本家,政府资助的创业家。[8]
作为社会文明的源泉和宝库的大学组织,它的一切活动是为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大学教师承担着传承社会文明的重任,这不仅是教师在推动社会进步中的自我定位,也是社会对教师肩负的价值使命的殷切期望。传统的大学教师是学术文化的保守者,他们坚守伦理和良知的底线,主张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探索和寻求真理,以知识分子的身份对世俗进行批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大学教师在象牙塔内知识的海洋里翱翔,相对于其他专业人员,他们更多地与市场隔绝。
创业型大学的转型赋予了传统大学一种全新的理念和实践文化,其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都有了相应的改变,构建一种具有推动师生勇于创新、敢于创业的大学精神是创业型大学文化建设的根本。因此,把创新创业文化有机融入传统大学文化中,及时更新传统大学的理念、制度、人才培养模式,在传承传统文化、知识、理念的基础上创新文化是对创业型大学教师的根本要求。相比于传统大学教师来说,树立改革创新的教育发展观,以探索真理、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和践行真知、开拓进取的创业精神来引领大学文化,是创业型大学教师更为迫切需要的。
在英文中,身份与认同是同一个单词“Identity”。身份认同理论认为,身份认同是个体在社会交往中获得,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中建构的,个体主动建立一个认知体系。它注重对“我是谁”“我为什么属于这个群体”等问题上所形成的主体意识,并体现出与主体意识相符的行为。在社会学中,角色与身份认同是一组有交叉又有差别的概念。教师角色强调教师在扮演过程中的角色行为与角色期待,社会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对教师有着严格的限制,但教师身份认同有异于简单的角色安排,身份认同更注重内在的价值同一和内化的自我认知。如迈耶(Mayer.D.)认为,教师角色关注教师能够履行什么样的职责功能,即一位教师要“知”和“做”;而教师认同则更关注教师的期望和价值观,它更为个人化,是一个教师怎样确定和感知作为教师的自己的自主意识。[9]
创业型大学的建设和发展与传统大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也存在极大的变革和差异,这些变革和差异就意味着身处其中的大学教师要经历焦虑与迷茫、理解与适应等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反思、调适,最终建构新的自我身份认同。作为创业型大学建设中的能动的变革力量,当这些新角色在很大程度上没有真正内化成为教师自我的一个组成部分的时候,便产生了身份认同危机。
创业型大学教师身份认同的获得首先依赖于教师对于新身份的适应,即教师在组织转型的现实中能够适应角色的转化,并融入到新的规范与角色当中。组织转型、重构背后蕴含的新旧教育价值观念的冲突,极易导致教师自我角色认同陷入危机。在创业型大学里,教师的知识传授与研究活动更多的是受利益驱动的,而不是受传统好奇心驱动的。在创业精神与学术传统的共同体中,教师很难把传统大学中的过去经验应用到创业型大学里。一方面,传统的教师角色具有某种合理性,需要予以维护,另一方面,创业精神与商业文化赋予教师肩上的责任,这样势必造成教师职业价值的取向紊乱。对于已经熟悉传统教师角色的教师来说,创业型大学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教师对现有认知体系的消解,面对新角色的转变,教师感受到不断增加的、更高水平的压力,要求教师对自身的教学研究活动进行反思和改变,并建构自我的新的专业角色形象。
教师的日常教学科研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乃至教育价值观念都会受到大学组织文化的影响。相对于传统的大学来说,在创业型大学里,其组织文化的核心仍旧是知识。区别在于前者的组织文化以知识为核心而形成的是以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为主的组织文化,知识的传播、创新与应用是教师工作的主要对象。在大学组织转型成创业型大学后,教师关注的不是为知识而知识的教学与科研,而是以知识的市场价值为主导的学术资本化活动。企业文化中的投入产出、效率与效益观被引入创业型大学,用来管理教师的科研与教学活动。传统大学与创业型大学所表现出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大学组织文化,正在猛烈地冲击着教师角色的自我身份认同。传统大学的组织文化往往让教师习惯于按部就班,遵循以往的教育教学方式,教师很少尝试对知识的探索、组织方式进行革新,并竭尽全力规避可能出现的教育风险担当。而创业型大学的组织文化会在一定程度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实现自主创造性的空间,会使得教师力图在组织转型中把握促使自我得以成长的良好机会。这样就造成了传统组织文化与创业型组织文化之间的强烈冲突,从而对教师的自我身份认同与建构造成相当大的影响。
对教师来说,其创业型大学教师角色的转型是在“身份认同”—“认同危机”—“新的认同”中递升完成的。只有将外在的角色规定内化为自身的角色认同,才能让教师由内而外、自觉主动地适应创业型大学教师角色的发展需求,构建具有教师主观能动性的新型教师角色观。创业型大学教师角色转型能否取得成功,一方面取决于教师角色的专业技能,另一方面取决于个体对创业型大学教师角色期待的把握是否准确、对新的角色规范是否了解。面对创业型大学教师角色的身份认同危机,正视教师角色转型中的问题,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创业型大学角色转型的目标。
所谓大学教师的学术职业专业化发展指的是大学教师在从事教学、研究和服务工作时,需要提升个人专业能力、提升教学科研水平、实现专业发展目标、促进个人自我实现,教师通过访学、进修、合作研究等方式和渠道,达成专业化发展的目的。[10]创业型大学教师发展的专业化,不仅需要高深知识层面的专业化,它的内涵更加广阔,往往还包括教师职业素养、伦理道德、社会服务等方面的专业化水平。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角色转型途径包括了专业认同、专业能力和伦理道德三个方面,三个方面的共同作用促进了创业型教师的角色转型。
大学教师转变角色的自我认知关键在于对专业角色职能清楚了解并转化为自己的观念。在创业型大学教师角色转型的过程中,大多时候我们都是从社会需要、外在规定的角度,提出各种对教师应然性的要求,对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所起的作用却存在一定程度的忽视,从而导致了教师在角色转型中缺乏对自身主体价值的认同。大学教师的角色专业认同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因为当一位教师能追寻、建构自己的认同,才有可能有负责任的自主行动和不断成长的动力”。[11]大学教师对创业型大学的教师角色的认识以及对学术职业的专业价值认同是专业发展意识形成的前提。教师对新角色的专业认同,会使得教师对自我角色不出现困惑、混乱,增强教师主动适应、转变的意愿,并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和动力投入到新的学术环境中,取得更好的职业发展。当新的角色转型内化为教师个体发展的内在需要,才能最大限度激发教师的潜能和挖掘教师的内在素养,由内而外地主动适应社会和市场的需要,在不断竞争的环境中获取教师作为学者的荣誉、资源和地位,才能够有效促进大学组织的转型。[12]
角色能力是进行角色活动的前提,创业型大学的建设必须以学术能力的建设与学术资本的积累为基础。通过不断提高教师多元化的知识结构和一专多能的能力,是化解角色转化所带来的冲突和危机的关键。首先,教师作为以学术为职业的群体,必须要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重视专业学科新知识的学习。大学教师的专业知识、科研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并不是先天形成的,而是在后天的学习与实践过程中积累建构起来的。大学教师既要调整自己的角色和行为,也要调整学术的方向和重点,重视专业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的交叉渗透以及边缘学科知识的补充,同时应注重在发挥基础学科的优势上,通过与时俱进更新教学内容,使得创新创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更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其次,教师要重视专业素质能力的培养,不断强化角色的独立自主。从发展教师作为课程合作者、主动获得资源者、参与管理者、创业者等的角色素质和能力入手,通过开展各种在职培训,培养教师的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专业发展潜力,特别是高深知识的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以此适应不断发展的创业型大学办学理念及其对教师角色提出的新要求。
创业型大学教师角色是复杂且多重的,教师既要坚守学术职业的传统,又要在市场导向的驱动下追求学术资本的回报,并且两者同样具有合法性。学术与市场分别追求的是真理和利益,从积极的方面来看,创业型大学有利于激发大学教师的创业精神,教师参与产业界的合作,能够更好地把握产业动态。但学术资本化强化了市场价值在不同的学科教师间的分割,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消极的影响。如与市场紧密联系的学科专业的教师科研热情提高,而与市场联系不密切的学科专业的教师科研热情低。在创业型大学建设过程中,教师是否会失去“灵魂”,与市场融为一体,这是人们对在知识的市场逻辑下运行的学术职业群体的担忧。由此而言,在新的环境下,大学教师必须在学术和市场之间找到平衡点,在权衡学术与市场的关系中不断清晰教师角色的伦理道德边界。创业型大学教师角色的伦理道德要求大学教师既要遵循市场逻辑,正确看待市场带来的利弊影响,不为市场利益影响自己独立的价值判断;又要遵循学术的逻辑,在学术与市场中保持必要的张力与自律精神,在坚持真理的前提下,将市场与学术两者有机地统一在一起。
在现代大学组织转型的浪潮中,教师作为实现大学功能的主力军,其角色已被打上多元烙印,正由简单走向复杂、从封闭走向开放。面对创业型大学发展提出的新挑战,大学教师在角色转型的过程中的身份认同危机显得更为突出。如何重构自身角色的身份认同,如何寻求在教师在创业型大学环境下的生存和发展之道等,这都是创业型大学教师角色转型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
注释:
[1] 奚从清.角色论——个人与社会的互动[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0:7.
[2]王思斌.社会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85.
[3] 李铮,姚本先.心理学新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57.
[4][12] 李志峰,龚春芬.创业型大学教师发展:转型目标与实现路径[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716,719.
[5] 别敦荣.中美大学学术管理[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0:135.
[6] (德)费希特.论学者的使命·人的使命[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4:41.
[7][8](美)希拉·斯劳特,拉里·莱斯利,梁晓,黎明,译.学术资本主义:政治、政策和创业型大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210,9.
[9]李茂森.教师身份认同危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2014:19.
[10]陈碧祥.我国大学教师升等制度与教师专业成长及学校发展定位关系之研究[J].国立台北师范大学学报, 2001:14.
[11] 周淑卿.课程发展与教师专业[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 200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