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学中人物画描法与写法的比较研究*

2016-04-08 18:00尚新周
美术界 2016年9期
关键词:法度人物画研究生

文/尚新周

研究生教学中人物画描法与写法的比较研究*

文/尚新周

针对当前学生多依赖西方素描造型,传统素养不够,传统绘画意识丢失,传统技法理解肤浅和对中国自魏晋隋唐以来的绘画文脉把握不得要领的问题,本文通过对中国画人物画描法和写法两种不同造型法度的比较研究,旨在加强学生对中国画传统法度的重视。

研究生教学;人物画;描法;写法

一、缘起

描法与写法是传统人物画造型的两个主要法度,宋朝以前人物画主要是描法造型,而宋朝以后,文人画兴起,拓宽了人物画造型的方式,形成写法这一造型法度。在现代中国人物画研究生教学中,由于学院式西方写实素描教学模式引进而导致这两种法度被人忽视,从而将研究生人物画教学引入仅仅偏向素描造型的歧途。通过本文的探讨希望能缓解这种现状,从而引导大家积极破解传统文化密码的热情,使传统文化复兴落到实处,也是著名画家梁耀中国人物画教学体系中的“品格笔墨”四字式研究核心的重要课题。

二、两种法度的探究

法度,语出《尚书·禹谟》:“儆戒无虞,罔失法度。”指法令制度,法则,秩序,行为的准则。在绘画技法中,所谓的绘画法度,含有制式、规范、规矩、格式等多种意思,涵盖了用笔作画的规律,这种规律蕴含着传统绘画的基因密码,笔者试图揭示这些基因密码的奥妙。

传统中国人物画画法中有两种法度:描法和写法,归结起来,即用笔的不同方式。描和写在用笔上是两种不同动作的表现形式,同时在动作运行过程中也表现出截然不同的心理状态。“描”本义是依样摹写,在词义上更指向于依照原样摹画或重复地画;“写”本义是移置、放置,有输送、倾吐、倾诉、抒发、描绘等含义。从两个字词义和绘画面貌上看,描法注重形象的刻画,是一种绘画的刻画手段,作品面貌多工丽华饰,绚烂精巧,绘画的目的偏重于功利性的表达;写法更注重感情的发挥,是一种情意的传达,作品面貌朴素雅致,意味深远,绘画目的偏重于画家个人心性的传达。

纵观历史,描法是中国绘画状物造型的最主要方法,在宋朝以前绘画中,描法更是独步天下。至宋“理法”使描法更达到一个至高的程度,线条的组织和笔法的运用具有严格的制式。自宋至元,在文化上是动荡的时期,宋朝的“理法”也转向了元朝的“韵致”,书法也经历篆书、隶书、草书、行书、楷书等发展,书法的形式已经齐备,实践成就和理论成就已经臻于至善,铺垫了写法入画的基石。

在实践中,以线造型的绘画传统里,画家往往在两个方面下功夫:造化和心源,描法成为“造化”的手段,而写法成为“心源”的传达。在师造化中采取留影取象,绘画形象的直接表达方式便是线描,怎样将留影的客观物象转化成绘画形象和将绘画形象提高到艺术的高度呢?关键看线描的功夫。线画的长、细、均匀、筋道、技术含量高、排列美感,常常成为画家炫耀的噱头。古时候的绘画启蒙就是粉本,还有后来概括出来的十八描,学生要通过描摹慢慢体会线里面的功夫和表现形象的精彩之处。在历史上,绘画创作主要体现了“成教化,助人伦”的社会功用,因为这种社会功能需求大量的绘画人员来完成,文人士大夫不愿如此卑躬屈膝,这就决定它的创作主体人群是画匠。画匠以此谋生,造型功夫扎实,根据雇主的需求自然将形象表现放在艺术追求的首位。与士大夫比,书法涵养和文化程度的限制,绘画理论和绘画认识仅能停留在实践的层面,加上师承传递过程中,“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思想和“心传口授”的教学模式会导致绘画创新之路越走越窄,画面线性的表达便拘于程式、刻板如一。这时候家学素养高的绘画铁杆“戏迷”站出来引领了绘画前进方向,因为他们处于统治阶层,掌控时代文化,追求人格独立,以品评字画和挥墨为休闲游戏,追逐心源的抒发和表达,致使他们以文化革新的魄力将精琢的描法推向写的高度。绘画一旦从形象深入到心灵,过多的装饰已成累赘,失意而迫于倾诉的文人画家乐此不疲,写的法度在倾诉中完善。

由此而知,描的法度完备是装饰绘画技法的完备,写的法度完备是抒情绘画的技法完备。两者在历史上不同时期所呈现的绘画阶段性的表现,也是绘画创作者认识的不断深入;是欣赏主体的审美趣味的改变,也是将绘画的负载量不断拓展的具体表现。

三、绘画之道在于传承,变革是传承基础上的融合

在当代中国人物画教学中,国内的艺术院校基本是引用素描造型方式,人物画创作亦多是倾向于素描写实性表现。这样的教学模式导致两个问题:一是在品读历史经典绘画的时候,大家都懂好,但是好在哪里,没人讲得清楚;二是我们潜意识有一种先入为主的看法,素描是造型基础,没有素描,不会画画。究其原因,是在这种模式的教学中,无形中隔断了中国绘画的文脉,导致本体文化丢失,如同我们的学生读古文,像读英文一样,这样的情况下,在认识和学习传统的时候,我们不比外国人拥有更多的优势。

纵观以往不同历史时期,绘画内容和绘画样式在变,但万变不离其宗,特别是在人物画教学中,文脉不能断层。中国文化的繁盛在于传承,创新是传承基础上的融合,失去传承的创新是一种粗糙的“嫁接”。

四、研究生教学“正本清源”的探讨

对于研究生教学,更应该“正本清源”,讨论教学内容和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全面的国画素养和教学方法,归纳以下几方面意见,抛砖引玉,希望能够引起有关专家的思考:

(一)教学定位。中国绘画教学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他们毕业后应该具有怎样的素质?从描法和写法两个层面研究中国绘画,可以引申出两个标准:技术基础和艺术表现。艺术类学院设立国画专业教学,就应该从根上培养国画人才,根据学科特点,建立分层培养的教学模式,首先是培养“技术工人”,其次是培养国画家。“技术工人”要求做活儿扎实,技术全面,毕业出来能够以此为业,养家糊口。中国传统师傅带徒弟的模式是值得反思的,在实践中锻炼,有老师时“喂劲”,慢慢吃透技术层面的内容。当前西方学制教育放到国画技术类的专业多有不适,学生学得多,学得杂,技术不精,导致学生就业困难。研究生教学建立在技术扎实的基础上,着重提高艺术理论性的修养,避免在实际教学中,研究生阶段恶补技术的问题。研究生培养目标应该定位在全能型的国画家,既具有扎实的传统功底,又能融汇百家,包括西方各绘画流派。

(二)教学内容。培养本科及以前阶段的学生,描法的系统教学应该首当其冲。从分类临摹传统经典绘画到走万里路的师造化,从留影取象的造型方法到察言观色的相术观察法,从表现性线条练习到题材分类表现,从文学古文诗词教学到书法篆刻常态教学,从中国绘画史到历朝绘画理论都应该有所涉及,但技术类的内容应是最为主要内容,毕业的考核方式也相应采取技术考核。研究生阶段的培养适合采用写法的系统教学,文章、诗词等文学修养放在第一位,将书法篆刻教学列为必修课,中外画史画论和各绘画流派的研究结合起来,注重表现式的创作,不断探求创新模式,考核方式以文章和作品两方面考核。

(三)教学方法。教授方法应该以教学内容来确定。研究生教学以导师为主导,导师根据教学内容,推荐相关人选组成导师团,因材施教,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整合,同时避免因艺术观念不同出现文人相轻。教学方式采用传统师徒式的心口传授,同时注重理论引导,以课题带动教学,形成师门“团队”式的教学模式。

(四)绘画价值观引导。研究生阶段,在教学中要突出“绘画价值观”的形成,这是成熟画家所应该必备的条件。“绘画价值观”是一个画家的自我定位,它的建立可以延伸出来画家完整的艺术思想、艺术风格、创作方式以及创作技法等多个方面,也是决定画家艺术高度的关键条件。如果学生能在研究生阶段建立积极完整的绘画价值观,将受益终生。

注释:

*本文为《研究生教学中人物画描法与写法的比较研究》立项文件:艺院(2014)109号结题论文(项目编号:JGY2014107)。

[1]梁耀.从“画法”走向“写法”——论宋元山水画笔法的演变[J].美术观察,2004(8).

[2]梁耀.玩味写法[J].中国书画,2014(4).

【尚新周,广西艺术学院】

猜你喜欢
法度人物画研究生
陆俨少人物画谱(九)
陆俨少人物画谱(二)
畏法度与能自律
Understanding Chinese Characters míng 明
马海方的重彩写意人物画
素养考查有法度——也论2015年全国文综卷高考历史命题特点
关于写意人物画的断想
法无定法:禅宗法度论的审美意蕴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