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双喜 宋 爽
中国画发展的新阶段*
——以第十一届全国美展中国画的作品分析为例
文/刘双喜宋爽
第十一届全国美展是在第十届全国美展全面开花的基础上基于时代的进一步多样化发展,作品创作的题材、技法及视角切入点等方面较之前更加开放与新颖,艺术个性更加突显,艺术风格渐趋于成熟化。本文以第十一届全国美展部分优秀作品进行简要分析,希望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画发展的趋势及题材选择等方面提供更多的思考与认知。
中国画;题材;绘画风格;第十一届全国美展
第十一届全国美展中国画展于2009年10月在上海展览馆开幕。在本次展览中,中国画作品共入选516件,获奖提名作品90件。从画展的作品情况来看,本届展览对传统的笔墨与当代的发展也更加稳固,对中国画设色的当代性发展也更加稳定成熟,对传统笔墨风格样式的传承也同样存在,并更多地融入了当代的特色,呈现更好的时代容貌。更多画家将其构思的视线放在了对传统的选择性继承及对当今时代特色的结合上,融合作者自身的理解及感悟,统一体现在作品中呈现在大众面前。笔者将分别从四个方面入手,以部分优秀作品的分析为例,简要归纳本届展览的作品情况,分类如下:
(一)石君(湖南)《和谐家园》
画面整体呈淡蓝色,运用近实远虚的手法处理画面,虚化远景突出前面的植物,虚实结合加之淡雅的色调使画面更具诗意,意境深远。题材的切入点很好,技巧高,花、草、虫之类的汇聚在一起,表现了花丛中草虫一种存在的状态,惬意又悠闲的融合,喻示着人类社会的和谐。作者由花草虫的一种生命状态进而让我们注意到大自然的悠然自得,这与笔者的观察力及感悟有很大的关系,也是他内心的一种期许与向往,因此更具感染力,引起共鸣。
(二)许晓彬(广东)《清溪·自在》
作品描绘的是乡间清溪、溪岸边圈养的鹅错落的分布在那里,姿态各异,鹅形态不一的表达很生动。作者写意笔墨表现较高,写意与工笔的结合恰到好处。作者把线的造型和传统的笔墨有机结合,可见其对传统的写意、工笔理解之深。可贵在他从古人的笔墨中走出来,在照相写实的大背景下,把中国画的笔墨和意境做得很好。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艺术来源于生活,面向生活,要跟大自然接触,感受人文自然美。画面整体色调柔和,既有传统的意蕴,又富有当代花鸟的特色。
(一)刘金贵(北京)《夏至》
作品描绘的是学校门口放学时家长们在等待接自己孩子的情景,孩子们带着小黄帽,有秩序地排队出校门,与周围拥挤的家长们形成对比,题材选择贴近生活,作者的优点在于把现代人物用简练的线条准确概括了现代人的特征。画面整体颜色很优雅,把西方的颜色巧妙地运用到现代绘画中来,高级灰的处理符合现代人对审美的一种趣向。简练开阔的人物造型,细节的刻画,拼接的构图形式,对画面进行切分,又采用条屏的形式构成画面的形式感,使画面极具强烈的现代人物气息和现代绘画风格。
(二)李云雷(浙江)《南田诗意》
作品给人眼前一亮的视觉体会,笔墨大气,设色大胆,用现代水墨颜色的碰撞表达古人的审美意境,画面构图完整、色彩艳丽,纯色的结合竟意外的和谐。作者强调当代花鸟画要注重写生,笔墨运用要爽朗随性、亲近自然,这样画中花鸟才会更具鲜活力和灵动性。他运用特殊的设色技法、特殊的变形技法和大写意花鸟相结合,在传统绘画方式的基础上创新,大胆地在文人笔墨的基础上对水墨加彩以寻求自己的道路,表达古人田园般的意境。从画中便可看出作者是一个随性而富有生活情趣的人。他讲求笔墨当随时代,在设色上突显与古代文人花鸟画的区别,追随笔墨情趣的同时与时代相结合。
(一)丁筱芳(上海)《前进·前进·进》
灰色调的协和有作者自己的风格和手法,画面整体处理得很有味道,富有优雅的韵味。构图饱满丰富,人物造型富有个性化,水墨的块面结合形成写实效果,使画面的人物造型在表现上更具力量感,体块式的造型表现军人刚正不阿的精神,这种技法运用在军旅题材中表现得尤为出色。作品以四条屏的形式展现出来,既有形式感,又不缺主题的表现。整幅画面基本采用单色调来处理,更显主题的庄重性。
(二)方正(湖北)《收获》
人物严谨的造型,画面暖色调的协调,是作者在新时代对于绘画的表达方法。画面描绘的是农村的场景,一群农民正在收获的情节,蓝天,远处的村落,等等,作者很好地表现了农民脸上的喜悦表情,充分体现了作者对于乡土人文的一种情感。作者运用兼工带写的手法,细腻地表现人物和对象的细节,画面整体呈现很喜气的暖色调,前后对比形成的空间感与变化使画面更为丰富。作者的人物造型能力很强,他是新时代工笔人物画的代表,与龚鹏的绘画有异曲同工之处,纯粹的造型能力使画面富有立体感,对于人物衣纹的处理也很巧妙,具有时代的气息。
(一)洪健(上海)《洋务遗存——上海百年水厂》
作者以工笔表现这些厂房,细笔皴点很是细致,灰色调使画面的整体感觉很安静,色彩糅合得很和谐。作品通过描绘杨树浦水厂很好地向我们展现了上海这座城市的发展,映射出自洋务运动以来中国发展的道路与变迁。作品对于上海老厂房陈旧感的处理很好,呈现出老照片的效果,又象征着当代对过去的一种怀念。三条屏的创新构图形式,格调鲜明,又富有人文气息。作者很好地运用现代的创新时尚与充满责任与年代气息的创作相互结合,从社会的角度出发,以艺术的形式来表现,引人深思。
(二)毛冬华(上海)《多云转晴》
这是一幅以淡色调的小写意水墨表现现代城市山水画的优秀作品。作者运用以线为主的表现形式,结合二维空间同三维空间的渗透,运用水墨的结合,用淡墨勾勒以及笔墨的灵动性来表现现代城市山水的景象。作品描绘的是玻璃与钢结构的反射交叠,在某一程度上带给人美的视觉感受,画面充斥着现代的思想,意在把人从传统的表现山水的形式化中改变过来,画面既有传统因素,又有大都市的感觉。从画面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激情,用水墨的柔软来表现都市感极强的上海,让我们看到不一样的中国画笔墨底蕴的创新。
第十一届全国美展作品的展现是中国画在这一阶段创新与传承的体现。在本次展览中突显出的特色及不足都是中国画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保持中国画风格韵律不变的基础上,融合现代特色,给中国画的发展开辟新的道路,更好地促进中国画的发展。
注释:
*本文为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国际化与现代性——全国美展中国画现象研究》(项目编号:13YJA760031)。2013年度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当代中国画展览的江西现状》(项目编号:YS1321)。
[1]中国美术家协会.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中国画作品集[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
[2]李明.第十一届全国美展山水画参展现状分析[J].国画家,2010(2).
[3]林木.近30年中国画大趋势——从第十一届全国美展中国画展谈起[J].美术,2010(3).
[4]杭春晓.新东方绘画:幻象与精神——中国工笔画“语意结构”转变中的“当代性”[J].东方艺术,2008(9).
【刘双喜宋爽,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