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贸易引力模型的中欧贸易影响因素分析

2016-04-08 08:24王大庆
金融理论探索 2016年1期
关键词:影响因素

王大庆

(国际关系学院,北京100091)



基于贸易引力模型的中欧贸易影响因素分析

王大庆

(国际关系学院,北京100091)

摘要:应用贸易引力模型对影响中欧双边贸易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从欧元区国家对我国的进口贸易来说,双边经济体的国内生产总值、汇率和财政收支因素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从欧元区国家对我国的出口贸易来说,双边经济体的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支和贸易距离则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中欧贸易;影响因素;贸易引力模型

欧盟是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欧贸易对我国的外贸发展十分重要,但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发生后严重影响了中欧贸易往来,对我国的进出口贸易影响巨大:一是在贸易规模方面,危机发生前,中欧贸易总量处于连年增长状态;危机发生后,中欧贸易虽出现短暂好转,但从2012年开始持续恶化,并且危机消极影响仍在继续。二是在贸易结构方面,危机发生前,中欧双边贸易总额呈现连年稳定增长,无论是工业制成品(尤其是机械及运输设备),还是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商品的贸易规模都逐渐扩大;危机发生后,中欧双边贸易中各类商品的进出口规模均有所变小,我国初级产品出口优势地位逐渐丧失,贸易结构不合理的情况更加严峻。

本文将运用贸易引力模型,实证分析影响中欧贸易的经济、社会因素,以此来减少中欧贸易中的不利因素,明确中欧贸易未来发展的方向。

一、基于贸易引力模型的中欧贸易影响因素识别及变量选取

最原始的贸易引力模型中涉及贸易双方经济体的经济规模和贸易距离等因素。随着现代实证研究的不断深入和贸易引力模型的不断扩展,扩展的贸易引力模型加入了更多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目前贸易引力模型的因素包括:经济规模因素、双边汇率、运输成本、共同边界、关税、人口密度、贸易保护措施、消费者价格指数、保有量因素等,这样使得贸易模型可以更好地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情况进行分析与解释。本文主要是依据自身的研究重点,按照影响双边贸易流量及结构的主要因素设置不同的解释变量来进行分析。

(一)经济规模因素

贸易引力模型经济学理论认为,出口方的供给和进口方的需求是影响双边贸易流量的主要因素,经济体的经济规模越大,那么它提供贸易品的出口能力也就越强,对贸易国商品的需求量也就越大。因此,在贸易引力模型中两个最不可或缺的解释变量便是贸易双方的经济总量指标,即国内生产总值(GDP)。

图12002~2013年欧元区国家GDP和进出口总额增长率变化(%)数据来源:欧盟统计局。

图1为欧元区18国实际GDP增长率和进出口总额增长率变化,从2008年开始,整个欧元区国家GDP增长幅度下降到0.4%,远远低于2006年和2007年3.4%和3.2%的增幅,到2009年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蔓延到整个欧洲大陆,GDP水平变为负增长。同时从图1中可直观地看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水平与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正相关关系。例如,2009年欧元区国家GDP增长率为-4%,而2010年的进出口总额增长率为-20%;可以看出贸易流量对经济规模因素的反映是相对滞后的,并且由于贸易弹性的存在,一个国家经济水平的波动会导致贸易流量更加激烈的变化。

图2显示了2002~2013年我国GDP和进出口总额增长率变化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的GDP增长率较为平稳,而且在绝对值方面,GDP平均增长率在10%左右,处于较高的经济增速水平。但从2008年开始,我国的贸易进出口增长率也出现了巨大的波动,这与我们关于经济规模与贸易额关系的设想是相矛盾的。但对比前面欧元区国家的贸易总额变化率来看,从2008年开始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变化的趋势与欧元区国家相似,都出现一个较大的负增长,稍显不同的是,我国进出口贸易负增长出现在2009年,而欧元区国家的进出口贸易负增长出现在2010年。这一现象产生原因是:首先,欧盟是我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所以一旦欧元区国家的经济发展出现问题,首当其冲地会影响我国和欧盟的贸易来往,所以当2009年欧元区国家GDP出现负增长时,直接影响到我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并且这种影响是直接和快速的。其次,由于一个国家的GDP水平代表其潜在的产品供应能力和需求数量,并不能对贸易产生立即性的影响,并且国家间的贸易来往大多是长期的订单,所以由进出口贸易额表现出的增长率的变化相比较GDP增长率变化有一定的滞后。

综上可知,分析一个国家或地区贸易的影响因素,经济规模因素是极其重要和必不可少的,并且其影响的显著性也是较高的。

(二)财政收支状况

研究中欧贸易,财政收支状况是另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因为欧债危机发生的首要原因之一,就是财政收支长期发展不平衡,并且在危机中很难实现削减赤字和经济增长的平衡。这是因为,一方面为了拉动经济增长,欧元区国家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这必将导致财政赤字扩大和债务负担加重,另一方面削减财政赤字要求政府实施紧缩性的财政政策,这样又会导致经济疲软,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情况直接影响一国的进出口贸易,所以在研究中欧贸易的影响因素中,财政收支因素是应该予以重点考虑的。例如,德国作为我国在欧盟贸易中第一大出口和进口国,从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整个欧盟进出口贸易的情况。将德国从2001年到2013年的政府财政赤字水平和对我国的进口额进行对比发现(见图3),从2008年开始,德国的财政赤字曲线出现大幅度的下降,且对我国的进口额曲线也出现了相同的趋势,可以看出尽管一国的贸易水平是国内经济水平等综合因素决定的,但是财政赤字的高低还是会间接影响进出口贸易的,即随着德国财政赤字的增加会减少对我国的进口贸易,进而影响中欧贸易总量和结构。

图3德国财政赤字水平和对中国进口总额变化趋势数据来源:欧盟统计局。

(三)汇率因素

汇率因素一直是国际贸易中非常重要的经济变量,且汇率的波动对中欧贸易的影响较为复杂:一方面,欧元的升值有利于中国对欧元区国家的出口贸易,进而扩大我国对欧盟的贸易顺差,引起欧盟的贸易保护主义,导致贸易摩擦升级;另一方面,欧元的贬值有利于我国对欧盟国家产品的进口,减小贸易顺差。图4是欧元兑人民币的汇率走势图,从2008年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以来,欧元持续走软,直到2012年开始稳定。物价因素是除经济规模因素外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进口国的物价指数直接影响居民的消费情况,从而影响对进口贸易品的需求,并且出口国的物价因素可以影响出口产品的价格优势,进而可以影响出口商品的供给量。所以欧元兑人民币的汇率波动可以直接影响中欧两个经济体的进出口能力,从而影响双边贸易总额。本文中把物价因素通过实际汇率因素而发挥作用考虑在模型中。

图4欧元兑人民币汇率走势图数据来源:欧盟统计局。

(四)贸易距离因素

传统贸易引力模型使用距离变量代表阻碍贸易的因素来衡量两个经济体之间贸易阻力的大小。所以本文加入空间贸易距离的因素以确保研究的准确性。根据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将贸易距离设定为国家与国家间的首都之间的距离。

二、影响中欧贸易因素的实证分析

在研究中欧贸易的影响因素过程中,纯粹的时间序列模型只能反映同质的非时变不可观测因素,不能揭示不可观测的非时变异质因素(如各国的地缘经济特征、宗教和人文背景等)对模型参数的估计,容易缺失重要变量。本文选取欧元正式在欧盟国家流通且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发布人民币和欧元汇率的2002年到2013年这一时间段,以国内生产总值(GDP)、财政收支、汇率贸易距离等组成面板数据来分析。数据来源是欧盟统计局数据库和世界银行数据库。

(一)多因素组成的面板数据时间序列模型

一般的面板数据模型可表示为:

式中,ai为常数项,且假定常数项的值不随时间的不同而变化;x'it=(x1it,x2it,…,xKit)为外生变量向量;b'it=(b1it,b2it,…,bKit)为参数向量;K为外生变量的个数;N为截面数据的个数;T是时期总数。随机扰动项uit相互独立,且满足零均值,同方差。

已有相关研究证明,在进行贸易规模的影响因素分析时,参数随时间变化的特征并不明显,所以为简化模型且准确定位显著因素,本文假定时间序列的参数满足时间一致性,即参数值不随时间的不同而变化,那么上面的基本模型变为:

式中,参数ai和b'i均为个体时期恒量,取值只受到截面数据不同的影响,那么在参数不随时间变化的假设下,截距和斜率参数有以下两种假设:

H01:回归模型的斜率相同(齐性)但截距不同,即有b1=b2=…=bN。则模型转化为:

H02:回归模型的斜率和截距都相同,即有a1= a2=…=aN,b1=b2=…=bN。则模型转化为: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没有斜率系数不同而截距相同的假设,因为当斜率不同的时候,截距相同的研究并有实际意义。

对以上两个假设进行检验时,需要构造两个检验统计量F1和F2,即:

其中,S1,S2,S3分别表示变系数模型、变截距模型和无个体影响的不变系数模型的残差平方和。在零假设H02和H01下,统计量F2和F1服从特定自由度的F分布。如果F2小于95%的置信度下的同分布临界值,则接受H02,利用无个体影响的不变系数模型拟合样本,否则,继续检验F1;如果F1小于95%的置信度下的同分布临界值,则接受H01,利用变截距模型对数据进行拟合,否则便为变系数模型;如果F2和F1都大于特定自由度的F分布值,那么利用变系数模型。

本文根据自身研究需求对原始的贸易引力模型加以扩展,针对中欧贸易的特点,将贸易引力模型设定为:

其中,TV表示贸易额,GDPC表示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即中国的经济规模因素;GDPE表示欧元区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即欧元区内国家的经济规模因素;EER表示中国对欧元区国家的实际汇率,按照实际汇率的公式(实际汇率=名义汇率×欧元区物价指数/中国物价指数)来计算人民币兑欧元的实际汇率;(GE/GR)C表示中国的财政支出和财政收入的比率,(GE/GR)e表示欧元区国家的财政支出和财政收入的比例,D表示贸易距离,由中国和欧元区国家的首都直线距离表示。

将上面的式子转化为对数形式:

本文根据研究需要和样本数据的可获得性,在截面数据方面选取欧元区内比较有代表性的9个国家的贸易经济元素和中国贸易经济元素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为德国、法国、西班牙、意大利、荷兰、丹麦、比利时、希腊和芬兰;在时间方面选取2001~2013年期间13年的年度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因为首先从2001年开始我国人民银行开始发布人民币和欧元的汇率,不必进行第三国的汇率套算;其次如果将2009年10月全球三大评级公司相继下调希腊主权信用评级,债务危机率先在希腊爆发这一事件作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开端,那么本文选取的时间跨度恰好可平衡地反映出危机前后所研究的经济因素对中欧贸易的影响状况。

(二)实证分析

为了体现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对中欧贸易的影响,本文将从欧元区国家对我国商品的进出口贸易方面,分两部分进行模型的构建和实证分析。

根据研究的需要,将模型调整如下:

1.欧元区国家对我国商品的进口方面

利用Eviews6.0软件对数据和模型进行处理,可以得出变系数模型、变截距模型和无个体影响的不变系数模型的残差平方和S1、S2、S3分别为61.2,45.92和35.54。在T=13,K=5,N=9的情况下,计算两个检验统计量F1和F2的值为-0.39336 和-0.55031。首先比较F2和95%的置信度下的同分布临界值F(0.05,48,63)=1.55541,F2≤F(0.05,48,63)接受假设H02,选择混合回归模型,估计结果如表1所示。

表1欧元区国家对中国进口方面的检验结果

由表1可以看出,欧元区9个国家的GDP即国内生产总值的变量系数为正,说明经济规模是与贸易国家的进出口额呈正相关关系,包括我国对欧元区国家的出口和欧元区国家对我国的进口两方面,是呈正相关关系的,这一结论符合贸易引力模型的理论依据和实际情况。并且通过对比欧元区国家和我国的GDP变量的系数绝对值可以发现,欧元区国家的GDP变量系数几乎是我国的GDP变量系数的2倍,这就进一步说明,对于贸易双方的进口国一方,其经济规模因素在进口贸易中的影响程度要高于出口国的经济规模因素,这也符合贸易引力模型和实际情况。并且分析变量p值发现,在欧元区国家对我国的进口贸易中,欧元区国家和我国的经济规模因素对中欧贸易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

近年来,欧元区通过汇率因素对世界各国经济产生影响,并且由于货币市场的不稳定性和国别差异,所以对中欧贸易有很大的影响且有充分的不确定性。欧元对人民币贬值,即人民币对欧元汇率升值,而本文运用的数据是1欧元对人民币的汇率数据,所以人民币汇率上升的表现就是数据的减小,故而实际汇率的系数为正,表明人民币对欧元每升值1%,欧元区国家对我国的进口就减少1.21%,这也是符合我们对中欧贸易影响的设想和实际情况的。相比较欧元区国家和我国的经济规模因素,实际汇率变量系数的绝对值更大,说明汇率因素对中欧贸易的影响更为显著。

欧元区财政支出与收入的比值对欧元区国家对我国的进口贸易的影响系数约为-2.12,说明这一比值每上升1%,就会导致欧元区国家对我国的贸易进口减少2.12%。并且我们可以发现财政支出与财政收入的比值这一变量系数的绝对值在本文分析的5个变量系数中是最大的,不仅表明欧元区财政赤字水平与对中国的进口贸易额呈负相关关系,更加说明欧元区国家的高福利政策等引发的巨大财政赤字已经成为众多影响中欧贸易因素中最显著的一个,这也是影响全球贸易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

贸易距离对欧元区国家对我国的进口贸易的影响并不显著,这似乎与本文开始的设想产生矛盾,但产生此种结果的原因在于现代贸易经济随着交通工具和科技手段的进步,两个国家的地理距离已经不能成为阻碍贸易发展的显著因素,贸易额的多少也与国家的远近没有直接关系了。

2.欧元区国家对我国商品的出口方面

利用Eviews6.0软件对数据和模型进行处理,可以得出变系数模型、变截距模型和混合回归模型的残差平方和S1,S2,S3分别为56.86,7.35和37.80,在T=13,K=5,N=9的情况下,计算两个检验统计量F1和F2的值为-1.37和-0.44,首先比较F2和95%的置信度下的同分布临界值F(0.05,40,63)=1.58488,F2≤F(0.05,40,63),接受假设H02,选择混合回归模型,估计结果如表2。

表2欧元区国家对中国出口方面的检验结果

由表2可以看出,在欧元区各国对我国的进口研究当中,欧元区9个国家的GDP即国内生产总值的变量系数为正,说明经济规模是与贸易国家的进出口额,包括我国对欧元区国家的进口和欧元区国家对我国的出口两方面,是呈正相关关系的,这一结论符合贸易引力模型的理论依据和实际情况。但是通过对比欧元区国家和我国的GDP变量的系数绝对值可以发现,欧元区国家的GDP变量系数要大于我国的GDP变量系数,这与对于贸易进口方国家来说经济规模因素的显著性更高这一假设相互矛盾,但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一个国家出口额大小的直接影响因素是这个国家的出口能力,而出口能力是直接受到国家的生产能力和经济水平制约的,所以无论对于出口贸易还是进口贸易,经济规模因素都是极其重要和显著的。进一步观察变量p值,在欧元区国家对我国的出口贸易中,欧元区国家和我国的经济规模因素对中欧贸易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

在汇率方面,实际汇率的系数为0.31,表明人民币对欧元每升值1%,欧元区国家对我国的出口就减少0.31%,这与我们设想的汇率对贸易的影响机制是相违背的。但我们同样可以运用经济规模因素来解释这一现象,由于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引起欧元贬值,使得欧元区国家的整体经济规模缩水,用于生产产品的成本减少,致使整个社会化大生产产量减少,从而影响欧元区国家的出口能力。但观察p值可以发现,汇率因素对于欧元区国家对我国出口的影响并不显著。

欧元区财政支出与收入的比值对欧元区国家对我国的出口贸易的影响系数约为-6.43,说明这一比值每上升1%,就会导致欧元区国家对我国的贸易出口减少6.43%。并且我们可以发现相比于这一因素对欧元区国家进口贸易的影响,欧元区财政支出与财政收入的比值的变量系数的绝对值达到3倍之多,不仅表明欧元区财政赤字水平与对我国的出口贸易额呈负相关关系,更加说明了政府财政赤字水平对欧元区国家的出口贸易影响的显著性;观察p值发现财政支出与财政收入的比值这一变量对模型是极为显著的。

贸易距离对欧元区国家对中国的出口贸易的影响显著,并且与贸易额成负相关关系,表示两个国家的地理距离越远,欧元区国家的出口额越小。

三、研究结论

首先,本文比较全面地研究了影响中欧双边贸易的因素,并根据中欧贸易方向的不同,分别建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从欧元区国家对我国的进口贸易来说,双边经济体的国内生产总值、汇率和财政收支因素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从欧元区国家对我国的出口贸易来说,双边经济体的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支和贸易距离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第二,人民币兑欧元汇率方面,当人民币对欧元每升值1%时,欧元区国家对我国的进口比率就会相应减少1.21%。

第三,欧元区财政支出与收入的比值每上升1%,就会导致欧元区国家对我国的贸易进口比例减少2.16%。这一点不仅表明欧元区财政赤字水平与对我国的进口贸易额呈负相关关系,更加说明欧元区国家的高福利政策等引发的巨大的财政赤字已经成为众多影响中欧贸易因素中最显著的一个,这也是本次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影响全球贸易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

第四,欧元区财政支出与收入的比值每上升1%,就会导致欧元区国家对我国的贸易出口比率减少6.43%。这也更加说明了政府财政赤字水平对欧元区国家的出口贸易影响的显著性。

我国在未来与欧盟贸易中,应该注意以上各个变量与影响因素,密切关注欧元汇率未来的走势,充分利用金融创新工具规避汇率波动带来的影响;鼓励企业积极开拓欧盟市场,进一步提升我国进出口企业应对外贸风险的能力;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促进中欧贸易的发展。

参考文献:

[1]Jamal Ibrahim Haidar.Currency crisis transmission through international trade.Economic Modelling,2012,29(2):151-157.

[2]Davin Chor,Kalina Manova.Off the Cliff and Back?Credit Conditions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during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NBER Working Paper 16174,2010.

[3]罗传健.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及其对中欧贸易的影响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1(12):3-9.

[4]李力.债务危机冲击中欧贸易[J].大经贸,2011(6):3-6.

[5]郑征.欧债危机对中欧贸易影响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12 (8):8-12.

[6]蒋国洲,余升国,张雪佳.欧债危机视角下中欧贸易流量不平衡影响因素研究——基于贸易引力模型的计量分析[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3(3):91-97.

[7]裴平,张倩,吴志峰.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基于2007-2008年月度数据的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09 (8):103-113.

(责任编辑:龙会芳;校对:卢艳茹)

China-E U R rade Influence F actors Analysis B ased on Trade Gravity Model

Wang Daqing
(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Beijing)

Abstract:This study makes an empirical analysis on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hina and EU bilateral trade by using the trade gravity model:bilateral economy 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 influence of the exchange rate,financial revenues and expenditures factors are important factors from the euro zone countries for China's export trade,GDP,fiscal revenue and expenditure of bilateral economy and trade distance are important influence factors from the euro zone countries for China's export trade.

Key words:China-EU trade;influence factors;trade gravity model

作者简介:王大庆(1964-),男,哈尔滨人,经济学博士,国际关系学院国经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货币政策、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14YJA790068)

收稿日期:2015-11-26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544(2016)01-0034-07

猜你喜欢
影响因素
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