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驱动,让数学课堂更精彩

2016-04-07 06:18刘海兰
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 2015年11期
关键词:问题驱动高效课堂小学数学

刘海兰

摘 要:问题对于数学学习至关重要,在创设问题时要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以问题作为教学的生长点,在问题驱动下引领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构建起高效数学课堂,使数学课堂更加异彩纷呈。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驱动;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32-0072-02

美国数学家哈尔莫斯曾说过:“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在数学课堂教学时,以问题为驱动激发学生去观察、实践与探究,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和学生学习的效率。问题对于数学学习至关重要,在创设问题时要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以问题作为教学的生长点,在问题驱动下引领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构建起高效数学课堂。

一、情境式问题驱动,叩开学生求知的心扉

问题是激发和引领课堂教学的重要动力来源,是师生、生生之间进行知识和情感传递的重要载体。教师在进行情境设置时要力求发挥出问题的驱动作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启迪学生探究知识的心理欲望,叩开学生求知的心扉,进而将知识与情感紧密结合在一起。教师在创设情境时既要遵循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的要求,不降低,不拔高,还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确保情境式问题既能调动起学生参与的热情,又能真正有利于课堂的进一步学习,从而将教学内容和问题驱动结合起来,使学生在问题情境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和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

如,在学习苏教版六年级上册“长方体和正方体”时,教师给学生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小红的妈妈要过生日了,小红打算给妈妈送一份礼物表示自己的孝心,从节约和表示自己真情实感的角度考虑,小红决定自己制作礼品盒,初步计划礼品盒的长、宽、高分别为30cm、10cm和20cm,那么,做这个礼品盒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硬纸板?如果要在礼品盒的边线上用彩纸装饰,则需要多少厘米长的彩纸?装好礼物后小红打算用彩带绳把它包扎起来,包扎的方式多样,分别需要的绳长是多少?这样的问题既能激发学生对于长方体表面积与棱长和的探究,又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发挥才能的舞台,让学生从实用、美观等方面设计包扎的方式,极大调动起了学生求知的欲望。同时,问题中为妈妈制作生日礼物无形中渗透了爱的教育,让学生明白了孝敬父母、感恩父母的重要性,也让学生明白好好学习就是对父母的最好报答。数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还需要培养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懂得更多做人的道理。

二、探究式问题驱动,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

具有探究性的数学问题才是有效的问题,也是最能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问题。在课堂教学时以探究性问题为驱动,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潜力,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在出示问题后,教师要给学生留出充足的时间进行思考与交流,切不可急于分析和讲解,探究性问题的实质在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分析和解决问题,充分展现出学生思维的过程。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不仅能够获得知识,还能够学会思维的方式,感悟其中涉及的思想方法,从而积累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为下一步学习奠定基础。

如,在学习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时,对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其与长方形进行对比,找出其中的相同与不同,然后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如何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在转化过程中谁与谁相等?你得到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公式是什么?通过这样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明确活动的方向,在动手操作中感知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对应关系,从而在经历过程的同时得出了结果。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先明确要转化为长方形则必须有直角,也就是要作平行四边形的高,沿高剪下再通过平移就可以得出一个长方形。这样,学生的精力就集中在了转化上,只要将作出的高剪下就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由此学生也就明白了操作方法不止一种,高有无数条但长度是相等的,从而也就总结得出了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以此类推,又可以通过转化得出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由此可见,给学生留出思维的空间,则可以让学生触类旁通地解决相关的更多问题,教是为学服务的,学生学会了思想方法才是最重要的。

三、设疑式问题驱动,提升学生创新的品质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课堂教学时,教师要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良好品质,让学生大胆挑战教材与教师,说出自已的独到认识与见解,从而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数学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质疑与释疑的过程,数学学习活动中既要求教师提出疑问,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与解答,更重要的是学生提出疑问,正所谓“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以设疑式问题为驱动,可以真正让学生动起来,思维活跃起来,从而在提高思维能力的同时,培养良好的创新品质和创新精神,构建优质高效、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数学课堂。

如,在学习六年级下册“圆柱、圆锥”时,教师可以先设置一些带有疑问性的问题,如“圆锥的体积为什么等于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用同底等高的圆柱体容器和圆锥体容器盛水可以初步得出结论,此时就可以得出所需要的知识。接着教师可以让学生再从同底不同高、同高不同底等容器进行试验,看看能够得出什么样的结果,由此得出结论: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的体积是圆柱体体积的三分之一。这时有的学生提出了疑问:“圆球的体积又会是什么样的呢?”这个问题问得很好,也问得比较恰当,因为同是探究与圆有关的问题,教师还是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验来获得初步的结论,因为命题的证明属于高中的内容,小学生是根本做不到的,这里只需要激发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逻辑严密、语言准确即可。但可以看出学生有疑,这才是教学最大的成功,也才是学生创新思维的最好体现。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以问题为驱动,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在主动参与中,呈现出逐层推进、递进上升的良好态势,从而让学生在不断地智力发展中,积累起更多的数学活动经验,这对于学生全面深入地掌握知识与技能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时,由于学生的全力参与和交流互动,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活力,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使数学课堂更加异彩纷呈。

猜你喜欢
问题驱动高效课堂小学数学
以问题驱动改进随机变量分布的教学
以计算思维为中心的数据结构教学方法探讨
“问题驱动式”生物高效课堂打造的做法
“问题驱动+能力提升”卓越课程建设与实践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