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玲
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西安710003)
徐嗣伯《风眩方》述要
胡玲
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西安710003)
摘要目的:探讨《风眩方》。方法:分析《风眩方》的流传以及风眩病证的概念、成因、治疗等。结果:《风眩方》作者是南朝医家徐嗣伯,它的流传是依靠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在《备急千金要方》的卷第十四中,孙思邈全文收载了徐嗣伯的《风眩方》。由于《备急千金要方》的流传,《风眩方》被保留到了今天。结论:徐嗣伯的《风眩方》是一部问世较早的针对内科专病的方书,它不仅具有历史的、文献的的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思。
主题词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风眩方徐嗣伯
在中医文献中,方书文献是重要的一类。《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中著录的方书文献大约有1900多种,其中最早的是葛洪的《肘后备急方》,最晚的是1949年的《丸散全录》。
这样多的数量,不仅说明方书文献本身的繁荣,更说明方书对于医学的重要意义。跟本草比较,方书要更加接近临床,临床实际应用的主要是方剂,具体的方剂是跟具体的病证联系在一起的,而且在临床实践中,也很容易产生新的方剂,所以方书文献是中医学术发展的一个标志。
从汉到唐,是中国医学发展的重要时期,很多学科都在这个时期建立,例如以《伤寒杂病论》为标志的临床医学,以《脉经》为标志的脉学,以《针灸甲乙经》为标志的针灸学。由于医学的发展,方书文献也大量出现,还有一些巨型的方书问世,例如隋代的《四海类聚方》。但是由于时代的原因,汉唐方书保留到现在的很少。《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中没有著录汉代的方书,因为它们都失传了,像《汉书·艺文志》里的经方十一家,没有一种保留到今天。《伤寒杂病论》虽然对中医的方剂学影响巨大,但后来成为了一种专门的学问,不再归属于方书。晋代的《肘后备急方》主要是一些急救的简单方法,属于单验方的范围。唐代的《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是综合性的方书。徐嗣伯的《风眩方》是现存最早的针对内伤杂病的方书。
徐嗣伯,是南朝的世家大族,也是祖传好多代的世医。他的曾祖父名叫徐熙,祖父叫徐秋夫,父亲叫徐叔响,都是既当医生,又做官。徐嗣伯后来也担任过正员外郎诸府佐,医术也更加纯熟,而且治病不论贵贱。
《风眩方》是现在流传下来的徐嗣伯唯一的著作,而且它的流传是依靠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孙思邈是唐代伟大的医药学家,他撰写的《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是两部重要的医学文献。在《备急千金要方》的卷第十四中,孙思邈全文收载了徐嗣伯的《风眩方》。由于《备急千金要方》的流传,《风眩方》被保留到了今天。
《风眩方》是专门针对“风眩”的,所以是针对专病的专方,篇幅不大,全书只有方剂十首,灸法一首,禁法一首,加上徐嗣伯的前言后语,还不到一万字,是一种袖珍式的专著。根据徐嗣伯在“后语”里的话来看,他本人在当初并没有撰写这一著作的想法,是因为王室的一位“殿下”向他索要,这才亲自书写而成的。由于篇幅太小,不容易单独流传,所以后来被孙思邈收载在《备急千金要方》中是它能够流传到今天的原因之一。到了清代,有人把它从《备急千金要方》中重新辑录出来,成为独立的本子。
“风眩”是当时认识的一个病名,徐嗣伯对临床表现的描写是:
“风眩发则烦闷无知,口沫出,四体角弓,目反上,口噤不得言[1]”
“气奔急欲绝[1]”
“语狂错,眼目霍霍,或言见鬼[2]”
“心中惊悸而四肢缓,头面热,心胸痰满,头目眩冒,如欲摇动者[3]”
“头目眩冒,心中烦郁,惊悸狂癫[2]”
“头目眩晕,屋转眩倒[2]”
“心中时恍惚不定[3]”
从这些描写看,风眩显然是不能跟现代医学的某一种具体疾病对应,其中有些描述属于精神疾患,如“语狂错,眼目霍霍,或言见鬼”,有些描述属于癫痫的表现,如“风眩发则烦闷无知,口沫出,四体角弓,目反上,口噤不得言”,有些类似心脏疾患的表现,如“心中时恍惚不定”,还有的跟脑血管病变有关,如“心中惊悸而四肢缓,头面热,心胸痰满,头目眩冒,如欲摇动者”。这说明中医对疾病的认识跟现代医学的角度不同,由于中医认识疾病主要考虑临床表现的特征,所以跟现代医学的疾病不能直接对应是很自然的。从疾病的命名分析,风眩跟中风有一定关系,但又是两种不同的病,风眩主要表现是“眩”,中风则一般是指现代的脑血管意外之后出现偏瘫,但中风之前常常会有“眩”的症状,所以“风眩”可能包括了动脉硬化、高血压病等疾病在内。
徐嗣伯认为风眩的病因病机是因为“夫风眩之病,起于心气不定,胸上蓄实,故有高风面热之所为也[1]”。这说明他认为风眩的发病主要在于内因,而不是外来的风邪。“心气不定”,既可以指内在的病机,也可能指的是病人的心态,急躁易怒,是导致风眩发生的内因。“高风”是指内生的风上升于头面,“面热”是临床症状,现代高血压病人就常常有面热的感觉,属于肝阳上亢的症状之一。
徐嗣伯在“前言”里说:“自谓风眩多途,诸家未能必验[1]”。说明当时对风眩的治疗效果还有待提高。徐嗣伯对自己治疗风眩的经验和方法比较自信,他说自己在三十多年中“所救活者数十百人,无不差矣[1]”,而且说“若有病此而死,不逢嗣伯故也[3]”,也从侧面反映了他确实对风眩的治疗有独到的经验和体会。
关于风眩的治疗,徐嗣伯主张用汤药为主,他特别重视“续命汤”的应用。除了应用汤药外,还主张配合针灸。这种综合治疗的理念是值得借鉴的。
续命汤是徐嗣伯治疗风眩的主要方剂,这首方剂用竹沥为主药,配合的有生地黄汁、龙齿、生姜、防风、防己、麻黄、附子、石膏、桂心等。竹沥性味甘寒,主要功效为清热化痰,镇惊利窍,跟徐嗣伯说的风眩病机是相互吻合的,在现代临床中,竹沥也是经常用于脑血管疾病的药物之一。除了续命汤以外,徐嗣伯还应用了防己地黄汤、薯蓣汤等方剂,并且注意两种以上方剂的配合应用,如将署预汤和防风汤配合应用,服用署预汤后,若“四体尚不凉冷,面目眩动者[2]”,就服用防风汤治疗,这也是值得借鉴的。
徐嗣伯还注重方药和针灸的配合。在方药后专门列了灸法,详细讲述了针对风眩灸法的应用和注意事项。徐嗣伯还提出了风眩的食禁内容,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总之,徐嗣伯的《风眩方》是一部问世较早的针对内科专病的方书,虽然篇幅较小,但意义重大,直到今天仍然对临床治疗相关疾病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5:253.
[2]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5:254.
[3]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5:255.
(收稿2015-03-11;修回2015-04-19)
【中图分类号】R229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0-7369.2016.01.060